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介绍了一种利用多媒体计算机、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现场总线(BUS LINE)和微控制器组成的一种新型的分布式多媒体控制系统,教师能够在教室对控制中心机房的播放设备进行控制,本系统充分利用CAN无破坏性的基于优先权的总线仲裁机制,解决了多个教室同时操作时引起的总线冲突问题,是一种有效支持分布式控制和实时控制的串行通信网络。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CAN总线在矿井下覆盖面积和实时通信的问题,对CAN总线的协议进行了修改,采用了节点分支的方法,扩大了覆盖面积;在传输的帧中加入体现优先权的仲裁字段,根据煤矿监控节点的多少采用静态或动态优先权分配机制,解决了冲突问题。实践证明,该种方法在保证了实时通信的同时,覆盖面积扩大了10倍以上。因此,该系统能够适用不同类型煤矿的井下监控任务。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一种分布式主从多微计算机系统的结构。主-从微计算机之间实现寄存器与寄存器通信方式,并确定一种简便有效的通信规约以适合不同的特定用途、从机之间共享一个公共存贮器。在多个从微计算机同时请求访问公共存贮器时,需要解决总线仲裁技术。本文中设计了一种总线仲裁的同步,排队和优先权判别电路。  相似文献   

4.
CAN现场总线性能评价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在分析CAN(ControlerAreaNetwork)现场总线协议(ISO11898)的基础上,运用了概率论及数理统计理论、随机过程理论、计算机技术和仿真理论,对CAN进行程序模拟,建立了运行机制模型.接着本文针对在某一时间不同节点数发送的情况,且根据CAN的信息帧传递是基于IDpriority(标识优先权)的竞争机制仲裁,分析了CAN信息成功发送周期时序,为实现对CAN的模拟提供了实际依据.最后,通过模拟得到了信息平均传输时延、网络吞吐量、网络负载等网络性能指标随节点数变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季宏志  范多旺 《甘肃科技》2003,19(4):17-17,34
概述了现场总线,并针对现场总线中的CAN总线的特性及报文传输时如何获得总线主控权进行了分析介绍。  相似文献   

6.
为了增强CAN总线的抗干扰能力并提高CAN总线节点的报文传输成功率,在分析了CAN总线故障界定机制的基础之上,采用对CAN总线节点故障界定机制进行数学建模的方法,分析了CAN总线平均关闭时间与报文传输成功率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当报文传输成功率大于0.9时,CAN总线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和纠错能力.  相似文献   

7.
双端CAN总线与DSP单端CAN总线报文转发的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CAN通讯控制器采用半双工方式通讯,若将通讯控制器的接收端和发送端相连,可简化设计亦能够实现通讯,但是无法与收发器连接,从而缩短了通讯距离并降低了抗干扰性.若要与收发器连接,需使用CAN通讯控制器将报文转发.论述了两种CAN总线之间报文转发板的硬件结构及软件设计,并详细说明报文转发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8.
I2C总线概述及有关例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明了I^2C总线的特性、数据传输、仲裁和时钟发生以及基本操作等,并对其在单片机应用中的有关例程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9.
较系统地分析了PCI总线的定义、分类及特点,论述了PCI总线的读写时序及总线仲裁问题,并将PCI总线应用在图象处理等方面,解决了数据通量的并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10.
优先权排队问题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排队论对一类抢占优先权排队问题进行讨论.给出了抢占型优先排队服务系统的概率分布,包括系统中的顾客数的分布(高、低优先权两种顾客)、高、低优先权两种顾客各自的等待时间分布、服务时间分布等,最后,提出了进一步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CAN总线消息响应时间是评价CAN总线系统实时性高低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与最糟糕v向应时间分析关注极端条件下响应时间计算不同,研究了均值意义下的响应时间建模与分析.在分析CAN总线CSMA/CD协议的基础上,建立了消息响应时间的非强占优先级的M/G/1排队模型.针对CAN总线独有的位填充机制,给出了相应的填充位概率分布函数,计算了均值意义下的消息响应时间.将其用于电动汽车的CAN总线消息响应时间均值计算,印证了响应时间的均值远小于最糟糕响应时间.上述结果从排队论角度对CAN总线系统进行了建模,所提供的模型和方法不仅可用于响应时间的计算和分析,也为CAN总线通信系统的设计与优化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总线是应用最广泛的现场总线,由于缺乏认证及消息检验机制,使得现在的CAN总线具有极大的安全隐患,需要为CAN总线设计防御机制.针对此情况,本文设计了一种优先级跳变机制,将通过散列函数进行一次性标识符动态跳变的方式引入到实时调度算法中.使用遗传算法计算固定优先级,求出优先级可妥协范围,将各帧进行分组,将数据帧的ID段进行分段重构,ID段前部分决定优先级并进行优先级跳变,ID段的后部分进行一次性动态跳变.实验结果表明,使用动态优先级和一次性ID跳变的方式进行跳变,相较于已有的ID跳变机制其安全性有了较大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列车用CAN总线应用层协议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铁路行业总线应用具有其自身的特点,目前还没有出现面向铁路专用的CAN总线应用层协议标准,本文以TCN(IEC61375-1)为参考,结合CAN总线自身的底层协议特点,借鉴了其他CAN总线应用层协议的优点,设计出面向列车总线应用的CAN总线应用层协议——Train-CAN协议.该文主要从该协议的报文分配、报文传输机制描述和网络管理方法3方面加以研究,并分析了一个典型的应用——分布式车载故障检测记录系统,通过该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证明了Train-CAN协议应用于铁路机车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左文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11):2572-2575
同步相量采集装置用于对舰船电力系统同步相量进行实时采集和动态监控,本文定义了基于CAN现场总线的同步相量通信应用层协议,对同步报文和相量报文的帧格式进行了定义,实现了CAN总线的单播和多播通信,很好的满足PMU通信要求。  相似文献   

15.
CAN总线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CAN总线的技术特点、通信协议和应用范围,并给出了CAN总线系统的设计实例。其中CAN通信接口电路由微控制器(AT89C52)、CAN控制器(82C200)及CAN总线收发器(82C250)构成。并阐述了该系统软件的关键部分:初始化子程序、发送子程序和接收子程序。  相似文献   

16.
In order to reduce the load rate of CAN bus and improve the real-time performance of control system, CAN bus control system of a pure electric vehicle is studied. Communication messages of each node are optimized and redefined by sorting the message into three types: control message, status message and alarm message. Event triggered mode is added to the communication way of CAN bus, and the communication control strategy of the vehicle is made. It is proved that CAN bus load rate of control system is reduced after optimization, and the real-time performance of communication is improved effectively.  相似文献   

17.
TTCAN协议的分析与展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TTCAN是一种基于CAN总线充分利用时间触发与事件触发两种机制优点的新型协议,其具有带宽利用率高、通讯延时低以及消息传输可管理等特点,对于分布式硬实时系统的应用以及解决网络控制系统中消息延时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旨在对TTCAN协议进行详细分析,并指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控制器局域网是主要用于各种过程检测和控制的一种现场总线网络,它具有优先权和仲裁功能.多个单片机可通过CAN控制器连接到CAN总线上,形成多主机的局部控制网.本文主要介绍CAN控制器82C200在三模冗余计算机联锁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一种基于AVR单片机的CAN总线通信协议分析技术.采用逻辑分析仪先分析CAN总线上主机对各节点进行控制所产生的不同问答数据的含义.再使用AVR单片机ATm ega168L控制独立的CAN控制器MCP2510对CAN总线上的报文进行监听,并通过上位机传输给PC机显示.结合CAN总线规范及先前分析的问答数据的定义,通过PC机上显示的报文对协议进行完整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固定优先级和动态优先级的优缺点,文章介绍了混合调度算法的原理,提出了控制器局域网络报文的一种新的截止期分区策略,并将该策略应用在MTS算法中,进行优先级分配,同时还利用TrueTime仿真和硬件在环仿真的方法来测试基于MTS的混合动力汽车CAN总线数据通信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