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关于闽南地区高校传承闽南文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闽南文化作为中华优秀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独特的性格和丰富的内涵。作为闽南地区的地方高校,在传承闽南文化的过程中即可融合闽南地域特色,丰富拓展教学资源,又可吸取闽南文化精髓,打造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校园精神,构建闽南文化研究平台,服务海峡两岸经济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2.
闽南文化悠久璀璨,具有极强的文化传播生命力,是闽南区域品牌广告传播活动中不可忽视的传播编码资源.闽南区域品牌有必要也有空间运用闽南文化为品牌增色:一方面,具备产地物色的区域品牌可以凭借闽南文化与其他竞争品牌形成明确的品牌区隔;另一方面,不具备明显产地特色,面向全国或国际消费者的区域品牌借助闽南文化,不仅可以巩固本土市场,也能培养品牌文化内涵,提升口牌形象价值.  相似文献   

3.
吉祥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它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幢憬和向往。而婚嫁作为一项重大的民俗活动,也蕴含了极其丰富的吉祥文化内涵。闽南婚俗中所选用的物品、数字、所进行的仪式及所使用的祝词贺语等蕴含着吉祥文化内涵,值得我们关系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闽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大格局中显露闽南人民审美意识和该地人文特点的地方文化,它包含着闽南人民的民情风俗、宗教信仰、用语习惯以及生活方式等等,其内涵传承了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的精华。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和社会因素,闽南文化由闽南移民传入台湾,在台湾与当地文化景观融为一体,成为台湾人民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后来台湾历史出现了局本占据五十年和国民党据台的特殊性,但闽南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有机部分,在台湾的传播与影响从未间断。(一)闽南文化台湾乡土文学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它突出了台湾乡土文学防反帝反殖民…  相似文献   

5.
闽南民间音乐是闽南地区传统文化艺术的生动体现,在文化学、民俗学以及美学上有着重要的价值.闽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中华文化的一个极具鲜明特色的棱面.闽南民间音乐是中国民间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探析闽南音乐文化中的民间音乐特色对保护传承具有基础性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漳州师院学报》2017,(4):58-63
闽南童谣是以闽南地方方言进行创作,并以儿童为传播主体进行传唱的儿童歌谣,在闽南地区广为流传,具有浓郁的闽南地方文化特色,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漳州民间童谣的起源和发展,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艺术特色鲜明、生动活泼的闽南语童谣值得我们保护和传承。  相似文献   

7.
旅游资源丰富、闽南文化浓郁的厦、泉、漳地区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是这一地区的支柱产业之一。与海峡对岸的台湾实现产业互补并扩大合作,发挥旅游文化对区域旅游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预示着厦、金经济文化交流后的闽、台文化交流及闽、台旅游合作区的发展前景。因此,要逐渐由强调资源的原生性向强调文化的价值性过渡,综合评价和有效开发闽南文化资源,在突出“海峡旅游”主题的同时彰显两岸同根同源的旅游文化内涵,以此壮大区域旅游的实力,提升国内市场占有率,最终促成大闽南文化圈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漳州师院学报》2020,(1):137-140
闽南文化内涵丰富、影响深远,其精神气质及行为模式与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契合度高,融闽南文化于高校思政教育中,既有利于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亦有利于闽南文化的传承创新,促进闽台两地经济文化交流,构建两岸同胞的精神文化家园。  相似文献   

9.
《漳州师院学报》2021,(4):61-67
金苍绣是闽南传统刺绣的代表,是泉州独有的技艺。金苍绣刺绣品是闽南文化的物质化体现。文章以泉州金苍绣为例,从历史探源、表征特点和文化内涵等几个方面剖析其成因,进而对当代金苍绣艺术的创新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见解,以期为闽南传统刺绣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闽南语童谣是以口头传承的形式流传于闽南语方言区的一种民间歌谣,其内在蕴含的地方知识构成了闽南文化的重要内容。将闽南语童谣融入幼儿教育,是适应教育环境现代化开展闽南传统文化校园传承的创新实践。闽南语童谣源于闽南人的传统育儿实践,其题材与类型多种多样,具有文学性、趣味性、知识性和娱乐性的文化特色,对发展幼儿的认知能力具有重要价值。将闽南语童谣融入幼儿认知教育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展开,同时需要幼儿园、家庭和社区共同形成教育合力,推动这一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1.
《漳州师院学报》2019,(1):55-58
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社区教育宝贵的天然教材,它凝聚了闽南人民的智慧与情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但近几年,随着工业现代化以及城镇一体化的飞速发展,"快餐文化"使本就濒临消亡的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猛烈的冲击,保护与传承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迫在眉睫。应倡导将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融入到社区教育当中,从而唤起民众非遗保护传承的热情,投入非遗生产性保护,助力闽南特色文化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2.
汉语存在多方言现象,人们在交际时,总是根据交际场合和交际对象的变化来选择使用普通话或者方言。闽南方言是汉语中保留古汉语戍分最多的方言,也是汉语方言中生命力最旺盛的方言之一。在闽南泉州,双言现象十分突出。当前,泉州市区市民大多会说普通话。在不同的场合使用不同的语言已成普遍存在的现象。泉州市区普通话和闽南话的交替变换,不仅受环境影响,还受人际关系、文化程度等的影响。闽南话依然发挥其重要的社会功能。双言和谐发展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漳州师院学报》2019,(3):32-34
闽南传统建筑门窗装饰是我国南方窗有特色的门窗装饰形式。除本身所具备的实用功能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闽南各阶层的文化观念和审美需求,这一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雕刻精美,寓意吉祥的装饰图案,也从一个侧面展现闽南地区深厚的传统建筑文化。  相似文献   

14.
闽南化是历史上形成的、具有强烈个性特征的区域化。随着明清时期闽南人大量的渡台定居,闽南化播迁台岛。做为海洋性化——闽南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漳州化内涵丰富多彩,而且至今仍有其广泛、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龙岩文化是闽南文化的一部分,闽南文化是龙岩文化的母体文化,龙岩文化与闽南文化具有历史的同源性、同构性和同质性,其历史渊源的传承关系与血亲关系不可分割.历史上,客家文化与闽南文化在相冲撞的过程中,龙岩文化成为闽南文化与客家文化亲密接触的历史金桥,龙岩文化为两大民系文化大融合做出了贡献.如今,客观地认同龙岩文化回归闽南母体文化,具有较大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6.
闽南文化近年来颇受重视和关注.就闽南文化研究而言,其研究的目的性在于增强中华民族的认同感.闽南文化的定义是:在闽南地区产生、发展、变化并对外传播的一种主流文化.五代时期为闽南文化的形成期.闽南文化的研究方法应博采广取,多学科结合,同时,要注意闽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漳州师院学报》2019,(1):48-54
目的探索闽南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与开发方法 ,并通过激光加工技术来实现文化创意产品的生产制造。方法采用SWOT分析法对激光加工技术应用闽南文化创意产品进行解析,并提出了闽南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与开发的方法--寻找闽南文化创意设计课题、闽南文化原型的收集与分析、闽南文化的元素的提取与形意再现。结论通过一个产品设计专业学生的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作业来验证上述以激光加工为研究对象的闽南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与开发方法是有效可行的,也为产品设计专业的实践教学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跳鼓阵”是台湾最具代表性的民俗艺阵之一。“跳鼓阵”源于闽南的“大鼓凉伞”,形成发展于台湾,以其鲜明的舞蹈艺术特色和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成为台湾民俗文化的独特艺术风格亮点。  相似文献   

19.
加强闽南地方文献资源的建设,对于弘扬闽南文化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如何收集闽南地方文献,实现闽南地方文献的建设与共享是本文论述的主旨所在。  相似文献   

20.
《漳州师院学报》2017,(4):52-57
金门民俗与闽南戏曲联系极为密切。金门民俗喜庆、丰富的活动氛围,为闽南戏曲营造了良好的传播环境。闽南戏曲依托金门民俗活动,通过交流演出、文本传播、新媒体传播、技艺传承与二度创作等各种途径,得以广泛传播。闽南戏曲传播在很大程度上充实和深化了金门民俗文化。两者之间形成了一种互相影响、互相渗透、互相促进、互相推动的合力作用。娱人又娱神的闽南戏曲活动,符合金门民俗节庆文化"乐"的主要特征,也体现了酬谢神灵、崇尚团圆、歌颂真善美、摒弃假丑恶的民俗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