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彭伟 《海峡科学》2007,(10):73-75
1 概述 翻板阀滤池技术源于瑞士苏尔寿公司,因其反冲洗排水阀板在工作过程中可以在0~90°间翻转而得名。翻板阀滤池具有截污量大、过滤效果好,反冲洗后滤料洁净度高等诸多优点,并且滤池结构简单、投资省,因此近年来在国内逐渐得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微絮凝过滤与反应过程的类似之处,利用实验数据建立了微絮凝过滤的过滤截留系数的数学模型,进而初步建立了微絮凝滤池的水力控制指标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3.
纤维滤池在关铝热电厂供水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关铝热电厂供水水处理为例,介绍了纤维滤池的设计、施工,指出纤维滤池是一种全新的重力式滤池,具有结构先进、操作简单、流速快、过滤精度高、清洗质量好、运行周期长、截污容量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在常规给水处理中,过滤是保证水质最重要的一个关键环节,因此滤池处理始终是放在一个核心位置上。在给水处理厂中加强对快滤池的技术管理,以便充分发挥快滤池净水效果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文拟就快滤池技术管理方面的几个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曝气生物滤池处理机理及反冲洗控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当前曝气生物滤池在处理机理及运行控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综述曝气生物滤池在过滤截留、生物氧化和曝气充氧等处理机理以及水头损失发展、反冲洗运行控制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今后应进一步探明曝气生物滤池过滤截留、生物氧化以及曝气充氧对水头损失的影响规律,建立相应的生物-物理复合过滤方程,以阐明曝气生物滤池处理机理,优化曝气生物滤池的工艺设计和反冲洗控制,实现曝气生物滤池的高效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6.
滤池过滤及反冲洗是保证水厂出厂水水质优劣及生产效率的关键因素,介绍了采用以PLC为控制主体的水厂滤池控制系统及基本工作过程和软硬件设计。  相似文献   

7.
概括描述了先进的水处理工艺V型滤池的池体构造和工艺流程,确定了过滤水力学计算方法,提出了工艺设计方法及有关计算公式,为V型滤池的主体工艺设计提供了较为完整的设计思路及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8.
湘江微污染饮用水源生物过滤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试验探讨了生物过滤对湘江微污染饮用水源的处理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生物过滤可有效去除湘江微污染饮用水源中的可同化有机炎(AOC)、可生物降解有机炎(BDOC)、氨氮、铁、锰和浊度,提高饮用水生物稳定性。不同滤料介质组成的生物滤池具有不同的去除效果。由活性碳、石英砂组成的生物滤池对AOC、BDOC、氨氮、铁、锰等的去除效果比由无烟煤、陶粒和石英砂等滤料组成的生物滤池好,加氯水反冲洗对生物过滤具有明显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
为克服传统自来水厂重力式无阀过滤池存在的缺点。本文就此提出运用重力式三阀自动滤池进行过滤的方法,简述了其运行的优点,供各大自来水厂或工企业采纳。  相似文献   

10.
滤池的配水系统在滤池过滤时,能将过滤的水聚集起来引出池外,在滤池反冲洗时,能将反冲洗水均匀分布于整个滤池平面面积上.由于滤池反冲洗水的流量要比过滤水的流量大得多,并且对分布反冲洗水的均匀程度的要求也更高,所以滤池的配水系统一般都按反冲洗的要求设计.滤池配水系统的配水均匀性对反冲洗效果的影响很大,配水不均匀会造成部分滤层膨胀不足,而另一部分滤层膨胀过甚,在膨胀不足区域,滤料冲洗不干净,在膨胀过甚区域,会导致"跑砂",当托层卵石发生移动时,会造成"漏砂"现象.本论述主要针对快滤池常用的两种配水系统—大阻力配水系统、小阻力配水系统的原理与配水均匀性进行比较探讨.  相似文献   

11.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活性炭生物曝气滤池工艺处理采油废水的主要工艺设计参数,调试过程,分析了该工艺的运行效果,总结了设计运行过程中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邢秀兰 《甘肃科技》2011,27(19):83-84
气浮过滤技术在西北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中具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实际工程证明,气浮滤池较普通滤池过滤效果好,出水水质高,产水率高,特别适用于低温低浊水、含藻水、微污染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13.
在理论分析和工程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微孔过滤过程可当作渗流来处理,并建立了微孔滤过滤过程的数学模型所。建立的模型同某工厂锅炉烟气脱硫与除尘及其废水封闭循环系统中微滤池的运行结果能很好地相符合。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了解缺氧生物滤池的工艺过程特性,基于影响缺氧生物滤池处理城市污水性能的分析,从生物滤池的流体力学、过滤特性及生物膜特性3方面考虑,建立了一个能反映生物滤池内微生物降解基质和生物滤池逐渐堵塞的数学动力学模型,并采用牛顿迭代法,通过MATLAB软件编程求解.实验室规模的上向流缺氧生物滤池试验结果与计算机仿真结果的对比表明:该模型能有效仿真上向流生物滤池在不同负荷和运行条件下的性能.  相似文献   

15.
本文试图通过对虹吸滤池高度(着重在最大过滤水头)与滤速之间关系的分析,对几种滤速概念的阐述,以及对设计滤速选择问题的讨论,以探讨虹吸滤池设计高度(最大过滤水头)校核的目的、内容和方法,同时对现行的一些经验数据或参数(如设计滤速、冲洗水头、最大过滤水头等)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了阐述和论证。  相似文献   

16.
气水反冲滤池在我省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滤工艺是水处理工艺中的关键工艺,直接影响水处理效果。本文详细介绍了气水反冲滤池具有处理效果好,节约反冲洗水量,降低能耗,减少运行成本等优点,在我省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变性滤料过滤除铁的研究邓慧萍在过滤除铁工艺中,利用变性滤料可以很好地改善初期水的水质,使滤池一投人使用出水水质即能满足水质要求,同时也大大缩短了滤料的成熟期.文中论述了变性滤料用于除铁过程的理论基础、变性滤料的制作和几种变性滤料用于除铁过程的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8.
生物滤池废水处理过程的数学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立一个生物滤池的多组分、多物种综合动态模型.该模型能动态描述进水及反冲洗过程对生物滤池状态和处理效果的影响.模型主体由4个子模型组成,即组分的反应动力学模型、传质扩散模型、滤池过滤模型和反冲洗模型.将4个子模型合理耦合,即可对生物滤池净化过程进行数学模拟.  相似文献   

19.
采用生物快滤池对城市污水厂二级出水进行了深度处理试验,并对滤池的运行参数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生物快滤池对进水水质有良好适应性,除卫生学指标外,其出水绝大部分时间可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18920-2002)。生物快滤池法宜采用下列参数:逐渐增加进水流量的自然启动:2~3mm的陶粒滤料;滤层厚度2 000 mm;上向流过滤:滤速3.2~6.4m/h;过滤周期24~120h,平均为72 h;气水比控制在(1—2):1之间;气水联合反冲洗。  相似文献   

20.
給水工程中的过滤方法,从1820年发明了慢滤池,到1882年又发明了快滤池以后,研究者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內,对于过滤理論多限于清水穿过砂滤层水力現象的探討,从探討結果,提出了不少的計算理論,这些理論是比較成熟的。但是对于过滤渾水及滤层对于去除渾水中悬游物质的作用,則只是注意在滤层的表面或表面层,給以严格的限制,以防悬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