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依据耗散结构理论,社会系统作为耗散结构系统,必须不断地从自然中获得“负熵流”实现其不断有序化。社会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熵”的流动形成了两者“共序”及“偏序”的发展状态.人类社会与自然经历了“低度偏序”——“低度共序”——“高度偏序”的发展历程,同时也是社会走向不可持续的发展历程。社会未来的发展趋势应是社会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高度共序”,真正发挥社会系统耗散结构的特点,在与自然的互惠互利共同有序中实现良性循环,使社会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薪酬管理系统演化的熵变模型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热力学系统中的熵、耗散结构理论引入薪酬管理系统的演化研究,依据薪酬管理系统的耗散特性,在薪酬管理系统结构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薪酬管理系统演化的熵变模型,对薪酬管理系统熵进行量化计算,通过可观测的状态参量考察薪酬管理系统在特定时点上的进化状态和条件,为企业薪酬管理系统变革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3.
耗散结构理论是近三十多年来兴起的系统科学自组织理论之一。心理系统作为一个高度复杂的自组织系统,要走向有序必须首先成为一个开放系统。而当今心理学研究表明,心理系统发展和活动的进行必须要通过不断同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才能得以实现。通过系统识别我们不难发现,创造力心理场系统是典型的具有自组织特征的耗散结构系统。依据耗散结构论有关原理尝试从创造力心理场系统生成的条件、心理机制,尤其是创造力心理场系统结构、功能和涨落间的关系(SfF)做一番探讨。  相似文献   

4.
国际旅游引力系统是国际旅游贸易互动的基础和核心系统,呈耗散结构特征。本文依托系统动力学理论,构建国际旅游引力系统,设计输入型和输出型耗散结构评价指标体系,借助年份信息熵和指标信息熵测度国际旅游引力系统的有序度和综合发展度,形成国际旅游引力系统耗散结构分析的系统思路。中国和越南的经验实证表明,国际旅游引力系统的耗散结构分析方法具有可操作性,可为旅游贸易良性互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根据自组织的性质及其调节机理能,提出基于系统输出输入这一适用于任何自组织的研究方法,以熵的定律和耗散结构论的基本思想为基础,用能量迁移速度变化来表达熵的定律,推导出远离平衡态系统方程,作为基于系统输出输入研究方法的数学工具。  相似文献   

6.
基于结构熵模型的指挥控制系统组织结构评价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以结构熵理论为基础,分析指挥控制系统组织结构对系统内信息流的影响,从信息的角度对系统组织结构的有序度进行评价,引入信息流的时效和质量的概念,建立可以进行指挥控制系统组织结构优化设计和进行定量评价的系统结构有序度计算的时效质量模型;并给出效质有序度的详细计算步骤.最后辅以实例.  相似文献   

7.
地理系统演化的自组织途径、影响因素及熵标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系统观点分析地理系统演化的动力机制;综合运用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理论和信息论原理,分析地理系统演化过程的自组织途径、影响因素及熵标志判据。  相似文献   

8.
企业网络的发展是适应时代条件的经济系统的自组织过程 ,强化了企业间的协调能力和经济系统的整体优化能力。在未来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虚拟企业、战略联盟将成为 2 1世纪主流的生产形式或企业的组织形成。  相似文献   

9.
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基础工程的科学传播,是一个宏大的复杂系统,该系统具备形成耗散结构的条件,即系统具有开放性、远离平衡态、存在涨落及系统各要素之间存在非线性相互作用等特点,运用耗散结构理论指导科学传播实践,将有助于我们认识科学传播实践的条件和规律,自觉推进其由低层次向高层次的有序转变。  相似文献   

10.
自组织理论在企业改革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自组织理论是上个世纪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一门研究复杂系统的学科 ,现已广泛地应用于物理、生物、社会、经济等领域。但是 ,将自组织理论用于企业系统的研究并不多见。分析了企业系统的性质 ,指出该系统具备形成耗散结构的条件 ,即系统具有开放性、远离平衡态、存在涨落及系统各要素之间存在非线性相互作用等特点。为了解决企业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利用自组织理论 ,探讨了推动企业改革的五种途径 :建立企业自组织运行的产权机制 ;建立企业自组织运行的协同—竞争管理机制 ;建立企业自组织运行的技术创新机制 ;建立企业自组织运行的柔性组织结构和建立企业自组织运行的激励—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1.
创新系统的要素与纽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世纪80年代以后,创新理论的走向是以创新系统为本质的。创新系统活动的因素包括主体因素、支撑因素和市场因素,其中主体因素构成了创新系统的中心,而支撑因素和市场因素依次围绕这一中心而使创新系统形成圈层的结构。沿企业、政府、学术机构三个维度,创新系统在一定空间上整合创新要素的功能,进而形成企业群体、产学联盟和官产学联合三类主导的创新系统模式。在创新系统中,各个主体之间,通过学习、知识和激励三个纽带,确立创新系统的关系结构。高效的创新系统的维系,源自创新系统自身演化的开放性、非线性、自组织性和层次性。  相似文献   

12.
在引入复杂性科学分析工具的基础上,分析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网络的复杂系统特征,结合结构学派研究方法和复杂性研究方法,基于管理墒理论的原理,从结构复杂性、功能复杂性和信息转化复杂性(信息转化率)三维评价尺度的视角,建立区域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网络复杂性状况的评价模型.以黑龙江省为例,对黑龙江省2011—2013年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网络的实证分析,实证研究表明黑龙江省合作网络复杂度逐年提升,合作网络日趋完善.  相似文献   

13.
企业技术创新的系统观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创新研究的分析范式到系统范式,注重对技术创新的整体思考,是企业创新管理研究在方法论上的重要转向。分析了企业技术创新系统观的理论来源与基本思想,阐述了其对创新管理理论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企业作为区域创新系统中的重要创新主体,对促进区域创新产出具有重要影响。利用2012~201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引入产学研协同发展和对外开放度两个重要变量,实证研究了企业研发投入如何促进区域创新产出的问题,结果表明:企业研发投入对区域创新产出存在正向显著影响;企业研发投入会促进产学研协同发展水平的提升,且产学研协同发展在企业研发投入与区域创新产出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对外开放度在企业研发投入与产学研协同发展间起到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为推动区域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网络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欧阳峣  徐姝 《系统工程》2007,25(1):83-88
社会资本能通过网络、信任和规范等核心要素使企业从与社会网络和其他社会结构的联系中获取利益。本文以企业社会资本理论为理论基础,分析了该理论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并针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面临的障碍,从社会资本角度探讨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网络的构建。  相似文献   

16.
企业技术创新评价的DEA方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技术创新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技术进步。在对几种技术进步评价方法简要评述的基础上,探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在企业技术创新评价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企业集群创新网络的组成与知识流动。基于物理学在复杂网络结构研究方面的新进展,设定了创新网络的初始状态和优先连接机制,提出形成企业集群创新网络的活动包括加点、加边和重连,认为遵循优先连接机制的这三类活动会使得集群创新网络成为规模有限的无尺度网络。创新网络具有较高的容错性而抗攻击能力较弱,而且网络的稳定性依赖于地方和非地方联系的适当组合。  相似文献   

18.
刘岩  蔡虹 《系统管理学报》2012,21(5):655-661
企业知识基础是其技术创新的起点,提高中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管理学界和企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为了明确企业知识基础网络结构与技术创新绩效间的关系,以中国电子信息行业31家企业的37 108发明专利数据为样本,以专利的国际技术分类为知识基础网络的节点,同属于2个技术分类的专利数量为节点间边的权重,构建了企业的知识基础网络。通过对中国电子信息行业中企业的知识基础网络结构特征和技术创新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发现企业知识基础网络密度和分解性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而中心性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的曲线关系未得到实证支持。  相似文献   

19.
网络环境下合作技术创新风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苏越良 《系统工程》2005,23(4):7-14
随着快速多变市场的到来和Internet/Intranet的快速发展,网络环境下合作技术创新已经愈来愈普遍。然而其中蕴含着诸多风险,并且非常复杂,它可能导致网络环境下企业合作技术创新中途失败,给企业带来无可挽回的损失,不容忽视。基于此,首先对网络环境下合作技术创新风险的概念进行定义,然后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提出网络环境下合作技术创新风险复杂系统的概念,并以这一概念为基础,探讨网络环境下合作技术创新风险系统的构成及其本质特征,进而分析网络环境下合作技术创新风险生成和传导效应机制。  相似文献   

20.
基于灰色多层次方法的企业技术创新风险评估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将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面临的风险归纳为技术风险、市场风险、组织管理风险、外部环境风险四类,并综合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和层次分析法,建立了灰色多层次评价模型用以定量地评价企业技术创新风险,评价的目的是帮助企业有效地识别和评估风险,从而采取对策,尽量降低可能的损失,增加创新收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