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在780-30K,3-6GPa条件下,研究了Al与非晶(Fe0.99,Mo0.01)78Si9B13界面扩散反应对非晶FMSB结晶粒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有界面反应的非晶FMSB晶化的α-Fe固溶体的晶粒尺寸小于纯非晶FMSB晶化的α-Fd固溶体,并随Al含量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2.
参考Miedema半经验理论,建立了Fe-Ni系机械合金化(MA)过程的热力学模型。热力学计算分析指出,Fe-Ni系粉末MA过程一般不存在发生非晶化反应的化学驱动力,Fe-Ni系MA粉末由α(bcc)和γ(fcc)两相固溶体组成,在球磨过程中两相相互转化,控制这一转化的因素是形成焓的结构项,对不同球磨时间Fe60Ni40MA粉末的X射线衍射(XRD)分析,证明了所建立的热力学模型的正确性,根据XR  相似文献   

3.
利用水热反主尖,成功在地160℃的低温下,直接在蒸钛硅衬底表面合成了多晶BaTiO3薄膜。扫描电镜观察发现薄膜的组织结构均匀、致密、平均晶粒尺寸约100nm。对比快速热退火前后薄膜的扩展电阻深度分布、SEM形貌象和X射线衍射谱发现:薄膜呈多层结构,退火前为立为BaTiO3/非晶BaTiO3-x/Ti/Si,退火后变为四方BaTiO3/Ti/Si。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研究了C、Y、Co、Al、Ti、Nb、Mo、Si、Re-Mg、Si-Ca对纯镍铸铁焊条冷焊时焊缝抗热型性的影响规律及其机理.在最大限度提高焊缝金属抗裂性,保持或改善接头加工性能的前提下,探讨了石墨球化剂Re-Mg和细化晶位元素Ti对焊缝金属机械性能的影响.得到了抗裂性优良、加工性良好,机械性能较高的纯镍铸铁焊条.  相似文献   

5.
以1-苯基-3-甲基-4-三氟乙酰基呲唑啉酮-5(HPMTFP)为第一配体,及二甲基亚砜(DMSO)、邻菲罗啉(Phen)、喹啉(Q)和二甲基吡啶(Mepy)分别为第二配体,合成了四种未见文献报道的Ni(Ⅱ)的三元配合物:Ni(PMTFP)2(DMSO)2,Ni(PMTFP)2Phen,Ni(PMTFP)2Q2和Ni(PMTFP)2(Mepy)2。应用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可见紫外光谱、差热—热重谱和X-射线粉末衍射对上述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6.
采用光刻工艺和纳米引晶技术,在抛光的单晶Si衬底上形成带有超细金刚石纳米粉的引晶图案,并利用引晶处与抛光Si处金刚石成核密度的巨大差异,在光滑的Si3N4和Mo衬底上实现金刚石薄膜的高选择性生长。  相似文献   

7.
超细金属和二元合金磁粉的制备及静态与动态磁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利用多元醇方法制备了纳米金属及二元合金磁粉,XRD和TEM分析表明,所制超细金属磁粉粒长为50nm左右,其形状近似为球形,Co粉和Ni粉具有面心立方结构,面CoxNi1-x合金粉为固溶体或Co和Ni的fcc相混事物,用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其进行了静太磁性能测试,当0≤x≤1(mol)捍,比饱和磁化强度σ从18.8Am^2/kg变化到128.8Am^2/kg,而矫顽力Hc从14000A/m降至  相似文献   

8.
作者用X-衍射研究了热处理对Ni-Mo-P合金镀层的结构和性质的影响。热处理温度升高镀层硬度增加,这与镀层中Ni_3P的形成有关。晶态Ni-Mo-P合金镀层的电阻率先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在约500℃时达最大值,而后下降;对非晶态Ni-Mo-P合金镀层的电阻率,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在600℃后几乎与热处理温度无关。  相似文献   

9.
报道了利用PECVD技术在P-Si衬氏抛光面上淀积含C60聚合薄膜及在薄膜表面蒸金形成Au/C60-Polymer/P-Si结构。  相似文献   

10.
在对用XRD表征确证分属于TS-2分子筛和无定形TS氧化物(简称ATS)结构的一系列样品进行红外表征时,首次发现在分子筛骨架与无定形表面都存在Ti-O-SiO3健,但这两者在红外上是可区分的,前者作为骨架钛振动带出现在962.5~966.7cm-1处,而后者作为非骨架钛振动带则出现在945~956cm-1处,即后者明显发生了红移.分子筛骨架振动带(1226,556cm-1)强弱对其Ti-O-SiO3带的位置影响不大,比较而言骨架带弱的约有2.0cm-1的红移.苯酚羟基化结果表明在分子筛骨架上的Ti-O-SiO3活性位上苯酚羟基化生成邻苯二酚和对苯二酚;而处于无定形表面的非骨架Ti-O-SiO3活性位上只生成邻苯二酚  相似文献   

11.
Ni-Mo-P/Ni-P双层电镀层的耐蚀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浸渍、阳极极化曲线、以及俄歇电子能谱(AES)等研究了电镀Ni-Mo-P(表层)/Ni-P(底层)5%NaCl溶液中的耐蚀性.实验表明,电镀双层镀层的耐蚀性均优于同等厚度的单层镀层(Ni-P或Ni-Mo-P镀层).高于400℃热处理温度对镀层进行热处理后,镀层的耐蚀性进一步改善.腐蚀电位实验以及AES分析指示,低于400℃热处理温度的镀层,外层作为牺牲阳极对内层进行保护;高于400℃热处理温度的镀层,由于在热处理过程中镀层层间结构发生变化以及在镀层表面形成高耐蚀性的保护层使双层镀层的耐蚀性增加.  相似文献   

12.
聚酰亚胺薄膜电容栅FET湿度传感器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种聚酰亚胺薄膜电容栅FET微型湿度传感器已经初步研制成功,这是一个n沟道增强型器件,具有曲折栅结构;沟道长约10μm,宽〉800μm,栅区绝缘层厚约300nm(SiO2+Si3N4);一个Au-PI-Al纵向湿敏电容覆植于绝缘栅上,本文报道该PI-HUMFET的结构设计;工作原理和主要性能并对某些有关问题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3.
用X射线衍射及电子探针微区成分分析技术,研究了ZnO-Bi2O3-Sb2O3-BaO为基的压敏陶瓷的显微结构.除通常的ZnO、Bi2O2和Zn2.33Sb0.67O4晶相之外,发现了一新的晶界相.分析表明,新的晶界相是固溶有微量Zn的BaSb2O6晶相;它以颗粒状夹杂于弥散的Bi2O3晶界相中;随钡含量增加,BaSb2O6相的数量增多,粒径也增大,相应地Zn2.33Sb0.67O4相的数量则减少.同时还发现,晶界层中组分及结构的这种变化,使压敏陶瓷在长期电负荷下工作的稳定性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4.
王仁章  王伟 《松辽学刊》1999,(3):8-9,23
制备了L-噻唑烷-4-甲酸二硫代甲酸配体和Ni^2+离子配合物。其分子式为MX2(=Ni,X=L-噻唑烷-4-甲酸二硫代甲酸离子)。IR光谱表明配体与Ni^2+为双齿配位。  相似文献   

15.
ZnO—Bi2O3—Sb2O3BaO系压敏陶瓷组成相的显微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X射线衍射及电子探针微区成分分析技术,研究了ZnO-Bi2O3-Sb2O3-BaO为基的压敏陶瓷的显微结构。除通常的ZnO,Bi2O3和Zn2.33Sb0.67O4晶相之外,发现了一新的晶界相。分析表明,新的晶界相是固溶有微量Zn的BsSb2O6晶相;它以颗粒状夹杂于弥散的Bi2O3晶界相中;随钡含量增加,BaSbO6相的数量增多,粒径也增大,相应地Zn2.33Sb0.67O4相的则减少。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详细研究了通式为H4SiMo12-nWnO40。(n=2,4,6,8,10)五咱杂多酸的合成方法,利用红外、紫外、X-射线粉末衍射和X-光电子能谱对其进行了表征,借助TG、DTA变温IR和变温XRD对其热解性质进行了讨论,研究表明,随着杂多酸中钨的含量增大,其热稳定性增大。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一种新型自对准硅化物MOS晶体管制备技术,通过Co/Si固相反应在源漏区和栅电极表面形成一层自对准的低电阻率CoSi_2薄膜,在CoSi_2/Si结构中进行杂质离子注入,用计算机模拟程序对离子注入杂质分布及损伤进行计算,选择适当的注入能量,使注入的杂质浓度峰值位于CoSi_2/Si界面附近,经快速退火,可获得界面载流子浓度较高、性能优良的增强型和耗尽型NMOS晶体管。该文还研究了注入在CoSi_2/Si结构中的杂质在不同的热处理条件下的分布变化,结果表明,磷在热处理过程中,存在向硅衬底较强的扩散趋势,而硼则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8.
药芯焊丝焊缝中的夹杂物对针状铁素体形成的影响规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系统研究了药芯焊丝焊缝金属中非金属夹杂物尺寸大小和分布规律,用透射电镜和能谱仪分析了焊缝金属中非金属夹杂物的非状和化学成分。结果表明:药芯焊丝焊缝金属中促进针状铁素体形核长大的非金属夹杂物是Ti、Mn、Si、Al、Cu形成的氧硫复合物。焊缝金属中Ni、Mn、Mo的含量和焊接线能量对非金属夹杂物的尺寸大小及化学成分影响很小。药芯焊丝焊缝金属中针状素体的形核长大是由于非金属夹杂物有高能惰性界面,以及非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合成了一种新的化合物:(PhCMe2CH2)3SnFe(CO)2Cp,并对该化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元素分析结果与相应的化学式的理论值基本相符;红外光谱证明了化合物中各种官能团的存在;X光四圆衍射仪对所含Sn、Fe单晶的结构测定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分子中存在Sn-Fe金属-金属键。该化合物在水、空气中相当稳定;易溶于四氢呋喃、甲苯、己烷。  相似文献   

20.
22SiMnNi2CrMoA钢制钎尾复合强韧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渗碳+等温淬火及稀土-碳共渗+等温淬火的复合强韧化处理对22SiMnNi2CrMoA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用22SiMnNi2CrMoA钢制作的液压凿岩机钎尾,采用上述复合强韧化处理工艺,其平均使用寿命较常规热处理者提高5~6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