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微机上石油重磁资料实时处理解释系统吴健生,陈冰,王家林,陈军微机技术的发展和石油重磁勘探的需要,促进了石油重磁资料微机实时处理和解释系统的建立.文中根据油气勘探中重磁资料解释地质问题的类型设计系统的结构,计算模块的选择,注意到方法的有效性和适应性,考...  相似文献   

2.
朱彦平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15):3527-3530
利用新采集、处理和解释的重磁资料,结合钻井和区域露头资料,对孙吴断陷基底深度、构造格局和油气勘探有利区进行了研究。重磁研究基底深度一般在(100—3 000)m之间,最大深度为3 000 m,基底形态呈东浅西深,岩性主要由古生代变质岩和海西期花岗岩组成,主要发育近NNE和NEE两组断裂,共计28条,具有三凹两凸的构造格局。通过对孙吴断陷内各断凹的规模、断陷期地层沉积厚度、基底顶面埋深以及石油地质条件的综合分析认为腰屯凹陷是下步勘探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3.
针对油田综合物探中出现的问题,分析了区域内重磁场特征,采用相应的数据处理方法,对区域内重磁异常作出合理解释,进而验证了地震勘探的解释成果。  相似文献   

4.
重磁电震信息联合反演的随机建模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把目前的重磁反演从理论建模延伸到随机建模领域,本文从物理场、级数理论出发提出了重磁统计推断建模反演的方法.该方法在重磁场源分离的基础上,以断裂系统把研究区划分为一些独立的次级单元.在各单元内把要反演的地下界面深度作为其对应的极值重磁异常的二元复合逆函数,利用已知的重磁电震剖面资料,统计推断其逆函数的级数分布,以建立重磁电震联合反演的随机地质模型.应用该方法获得了合肥盆地的结晶基底构造图.该项技术探索.有潜能推进综合地球物理信息勘探技术发展.  相似文献   

5.
非地震综合解释系统集电法、重磁和化探等非地震勘探方法为一体 ,对提高非地震综合解释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在 WIN32操作系统下 ,借助于软件工程的设计原则和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 ,开发出的非地震综合解释系统具有非常重要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6.
《石油重磁勘探》课程是石油院校地质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但是由于学生在高等数学方面的知识相对欠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许多较抽象的问题理解困难。本文在分析重磁场复杂性及Excel软件特点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Excel在实现磁化球体磁场的复杂计算及绘图显示中的过程,探索了Excel在《石油重磁勘探》教学中的应用。结果表明,Excel强大的计算及图形显示功能,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使得比较抽象的问题变得非常易于理解,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7.
激发极化法在非煤矿产勘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球物理勘探方法是矿产资源勘探、工程检测等方面的重要手段,主要有重、磁、电,震等勘探方法,随着科技水平、工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物探方法的应用研究和新设备研制日益发展,激发极化法是一种多金属矿产和水资源勘探的有效的物探技术手段。通过在不同地质条件、矿石构造、测量装置的情况下,研究测量结果的变化,积累实际工程布置和资料分析、解释的经验,提高更加符合地质实际的测量成果。  相似文献   

8.
文章推导了磁充电场解析式,并用其编程计算单一线导体、多线体组成的三维导电体模型,论述了三维模型磁充电场空间分布规律,并用于实测资料解释,证实了磁充电场正演计算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准确识别煤田火烧区边界位置,对火烧区磁异常进行更加精细的解释,将张量曲率边界识别方法引入到煤田火烧区磁异常的解释中,探讨分析煤田火烧区磁异常的张量曲率特征.根据煤田火烧区磁异常的特点,利用张量曲率的较大特征值和较小特征值分别圈定煤田火烧区和正常区.模型试验中,通过与常用的Theta 图以及垂向导数等方法对比,体现了张量曲率分析方法在地质体边界识别中的优越性,验证了该方法在火烧区边界识别中的有效性.将该方法应用于乌达某煤田实测磁异常数据的解释,发现利用该方法圈定的火烧区范围和其他勘探结果以及已知地质资料相符,说明该方法可以准确有效地识别煤田火烧区和正常区边界范围,为煤田火烧区的磁异常解释提供很好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基于小波的位场数据融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已完成区域重、磁力调查的地区,结合油气勘探的需要,在重点区块进一步开展高精度的重、磁力数据采集.将区块高精度的重、磁力数据与早期获得的品质可靠的区域重、磁力数据融合,既是资料积累的需要,也是新一轮的油气勘探中重、磁力勘探资料处理面临的新问题.二维位场数据经小波分解后能够产生不同分辨率的图像,对区域和重点勘探区块的重、磁力数据进行小波分解,并加以组合选择和低频补偿,实现位场数据的融合.模型试验证实了方法技术的有效性,也揭示了位场数据的融合受到插值步长、小波函数以及小波分解阶数的影响.这一技术应用于南海深水区重力资料的处理,取得了十分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重磁震平面统计建模反演技术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为重磁震的平面联合统计建模反演提供理论依据与方法基础,力图将国内目前占主导地位的重震、磁震剖面的单项理论建模反演推进到新的层次。方法 基于场论,以独立地质系统为控制单元,把重磁震共存的物性界面深度作为与其一一对应的极值重磁异常的二元复合逆函数,利用差值趋势面分析,按单元在空间(波数)域内逼近其逆函数的泰勒(傅立叶)级数分布,建立重磁震联合反演的随机地质模型。结果 重磁震平面统计建模反演技术,成功应用于胜利油田新区和潜山区的油气勘探实践,编绘出仅靠地震难以成图的深层构造图。结论 随着高分辨率重磁界面识别技术的不断提高,该项探索性研究成果有望推进综合地球物理联合建模反演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六盘山盆地南部处于旋扭构造的收敛端,地表和地下构造极其复杂,构造样式认识不清成为制约勘探的关键问题。盆地西南缘构造样式问题的焦点在于沙沟断阶带是否存在大规模的逆冲推覆体。针对这一问题,采用二维地震剖面重力正演的方法来分析构造样式。首先确定这一地区的密度分层方案;其次,根据两种可能的构造样式以X测线为基础分别建立地质模型,然后进行重力正演模拟;最后将得到的结果与实测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与逆冲推覆样式相比,走滑斜冲样式的模拟结果与实测重力剖面更吻合。同时,综合最近的野外构造调查成果和最新地震剖面解释方案,认为六盘山盆地西南缘不存在大规模的逆冲推覆体,主要发育走滑构造。  相似文献   

13.
概述了高炉异形砖热风管道的设计方法;详细介绍了如何依据工程设计专家系统 的思想,抽取设计知识,建立设计规则,并利用 CAD工具在微机上建造高炉异形 砖热风管道自动设计系统,实现异形砖管道设计自动化。  相似文献   

14.
结合系统程序设计针对8098单片机给出了两种软件WATCHDOG的使用方法,对于片内没有软件WATCHDOG系统的单片机(如8031)介绍了如何建立软件WATCHDOG及兼职WATCHDOG的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采用单片微型计算机实现发电机有功负荷自动稳定控制系统,该系统适用于各类容量发电机组。现场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工作稳定、抗干扰性强,对被控发电机组的有功负荷,有良好的自动调荷和稳荷性能。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我国广泛采用的教师自编非标准化测验存在的测验结果无法解释、教学不能客观评估的问题,提出了一个数理模型,编制了一套微机处理程序,并将之应用于非标准化程度相异的物理测验,均取得了比较公正满意的评估结果。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新型磁极的原理和单片机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对所研制的磁控装置进行了多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新型磁极不仅可使其位置调整方便,而且改善了磁控效果,采用较小的磁控电流就可获得过去磁极使用较大电流才能达到的焊道形状控制效果。对磁控电流进行微机数字控制,提高了磁控电流的控制精度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金刚石圆锯片应力计算模型建立及求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金刚石圆锯片变形微机检测系统测得的金刚石圆锯片的变形分布,建立了金刚石圆锯片应力分布计算模型,并用数值方法求得应力分布,计算结果以表格和图形两种方式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为锯片的张力处理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生产实践证明,本系统为控制锯片生产质量,提高生产率提供了科学,快捷,准确的可视化工具。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如何在小型微机IBM PC/XT及其兼容机上建立冷冲压模具CAL系统的思路和方法。同时介绍了如何开发微机绘图软件AutoCAD,解决AutoCAD与其他高级语言之间的信息传递问题以及微机小容量与CAD系统所需大容量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