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0年后朝鲜的外交政策有了一定程度的转变,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全方位的务实性外交特点初见端倪。这种转变一方面受到国际社会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有朝鲜国内的原因。由于朝鲜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地位,其外交政策的变化对相关地区和国家产生了一定影响。然而,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朝鲜外交的未来走向还并不明确,还存在较大的变数。时于朝鲜来说未来的出路需要一方面发展国家实力,另一方面形成新的外交思想与机制。  相似文献   

2.
薛力 《世界知识》2018,(1):73-73
从地理上看,东北亚包括蒙古国、朝鲜、韩国、日本四个国家,加上中国的一部分(华北与东北地区)与俄罗斯的一部分(远东联邦管区与西伯利亚联邦管区)。中国的东北亚外交(diplomacy)就是针对这五个国家的外交。在中国崛起的背景下,周边外交已经成为中国外交的优先方向,在东北亚这个次区域,“政治与安全问题影响经济发展”是这一地区的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3.
王世林 《世界知识》2010,(12):68-68
<正>国际新闻报道如何把握敏感话题的分寸?它与政府的"公共外交"能否形成互动?就这些问题,《今日关注》栏目组近日与外交部新闻司、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等相关领域的官员和学者进行了面对面的恳谈。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曲星说,近年来,中国外交及国际领域出现了"内政问题国际化、国际问题内政化"的趋势,敏感话题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4.
以“两金会晤”为转折点,朝鲜外交渐易常态,日益呈现出明显的全方位特征。朝鲜外交模式由保守单一到多边开放的转变是以后冷战时期朝鲜的一系列错综而深刻的国际国内因素为背景的。这决定了朝鲜推行全方位外交路线的战略性而非策略性。  相似文献   

5.
年末将至,点评一下金正恩执政以来的朝鲜外交. 迄今为止,金正恩执政下的朝鲜外交没有实质性的变化,依然沿续多年以来的主攻方向,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一个中心"是指美国,朝鲜把突破朝美关系、实现对美关系正常化作为外交的最高目标,也是最重要的任务."两个基本点"是指朝鲜积极巩固与发展同中国、饿罗斯两个传统友好大国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时事概览     
《世界知识》2014,(21):8-8
<正>朝鲜外交"东冲西撞"?最近一段时间,朝鲜国防委员会副委员长、人民军总政治局长黄炳誓,劳动党中央委员会书记崔龙海,劳动党分管国际事务的书记、政治局委员姜锡柱,外务相李洙墉悉数出访,在不同场合亮相。短时间内如此密集的高级官员出访活动,在朝鲜外交史上并不常见。今年4月上任后,李洙墉5月开始先后访问中东、非洲、东南亚。8月,李洙墉又赴缅甸首都内比都出席东亚合作系列外长会议,完成了他在多边外交舞台的"首秀"。9月,姜锡柱访问德国、瑞士等欧洲四国和蒙古国。9月下旬,李洙墉到美国联合国总部参加联合国大  相似文献   

7.
王木克 《世界知识》2011,(20):65-65
今年以来,朝鲜全力推进经济外交,势头很猛,形成了新的套路。  相似文献   

8.
政治文化作为观念性的东西,其深刻内涵主要反映在心理-价值层面.俄罗斯的政治文化的主要特点有"历史使命感"、"边缘性"和"帝国情结".这种政治文化深刻影响着俄罗斯的外交传统,也制约着新世纪俄罗斯外交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全面认识俄罗斯政治文化对研究其新世纪外交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和谐世界"的构想是新时期我国"和平"外交理念的发展与升华,它把中国近年来在国际上所倡导的新秩序观、新安全观、新发展观和新文明观等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在"和谐世界"指引下的中国外交呈现出新的面貌.  相似文献   

10.
战后日本外交是日本由战败投降逐渐走向经济复兴,由孤立于世界外交舞台到重新加入国际社会并力求施展拳脚的全过程。纵览这一历程,可以清晰地看出经济外交在这一转变中的巨大作用,且明显地体现在其中东政策中。那么经济外交如何作用于日本的中东政策?  相似文献   

11.
抗日战争时期周恩来对日外交思想,主要表现在如何打败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种种思考上:一是"大敌在前亟应团结御侮","共谋抗日";二是面对复杂环境,力主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外交;三是抗战基本国策: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同时"争取外援,不是依赖外援";四是中国的抗战与日本人民的反战行为联合起来,抗战胜利后,周恩来希望中日和平友好外交.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的国际关系中,文化外交在现代国际关系中发挥着政治、经济和军事等对外交往手段难以达到的作用。我国已经意识到文化外交的重要作用并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仍需进一步开拓对外文化交流的新领域、新渠道、新形式,研究和倡导多层次的文化外交,即通过坚持发展官方外交,大力开展民间外交,充分发挥华人的作用,不断增强我国文化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相似文献   

13.
正一般认为,民间外交是政府外交的补充和延伸。我国社会组织的对外交往活动是社会各界对外开展友好交流、加深相互理解的渠道。在特殊情况下,对外友协、贸促会、文体组织等还曾在未建交国之间发挥关键性的政治作用,甚至有"乒乓外交"这样的点睛之笔。但总体来说,相对政府外交,民间外交的地位还是附属性和补充性的,平时"锦上添花",偶尔"雪中送碳"。不过,这种传统的观念正愈发脱离形势,政策界、学术界、社会组织人士都应当对民间外交建立新的认识。首要的原因是中国外交的目标和需求正在加速变化。自  相似文献   

14.
金正恩时代刚刚起步,2月29日朝鲜和美国就罕见地同时公布两国第三次高级对话的结果。尽管这还是金正日时代奠定的朝美关系的一种延续,但也不难从中解读出朝鲜在金正恩时代外交走向的蛛丝马迹。  相似文献   

15.
外交话语中的鉴赏系统及其评价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赖平 《科技信息》2011,(31):239-240
以Martin等人的评价理论为框架,对外交部长杨洁篪在"两会"期间,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答记者问中敏感问题的问答为语料进行观察与分析,探讨"鉴赏"系统在外交话语中的运作机制。从美学和社会评价层面,研究外交话语中的情感表达、态度协商、联系特定主体间的关系及反映的意识形态,并讨论如何让国际社会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我国的外交政策。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外交仍有一些基于自身文化传统的思维定势,如政治价值观上的整体思维、政治分析中的类比方法、政治认知方式中的"家国观"、政治发展方式上的"变法"形式等.它们可能与以美国为主导的现有国际制度建构思路和国际组织操作方式发生对峙甚至冲撞.借用制度经济学"路径依赖"的审阅视角,能够帮助我们正视和预知自己的思维惯性和处事模式,尽可能避免频繁的外交冲突和误解.  相似文献   

17.
外交礼宾礼仪是外交的重要表现形式,在国家间交往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其政治性、神秘性与高端特点吸引着媒体和民众的关注,很多民众是通过礼宾礼仪认识外交的。提到礼宾礼仪,人们往往会联想到隆重排场、盛大仪式、美酒华服等,那么,礼宾礼仪到底是什么?它有何价值?有哪些显著特点?让我们揭开外交礼宾礼仪的神秘面纱,一探真容。  相似文献   

18.
笔者在长期关注我国多边外交的基础上做出几点政策建议: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基本立场、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突出重点,拓展多边外交组织、机制和渠道;强调权利与责任的统一,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多边合作机制而努力;希望为拓展我国多边外交做出一些贡献。  相似文献   

19.
国家利益始终是外交关系中的基本问题,气候外交亦不例外.气候变化的核心是全球变暖,因此,以温室气体减排为主题的气候外交谈判自然也成为当今全球环境变化条件下外交谈判的热点问题.本文立足于地理学基础,将气候问题的外交化进程作为博弈过程来看待,并运用博弈论的纳什均衡原理和"智猪博弈"等模型,深度分析各大国(集团)在气候外交中的矛盾与博弈.最后从博弈论角度解读中国的气候外交政策,建议中国根据博弈各方的策略选择来制定最适合自身的最优策略,以求在这场气候博弈中获取最大化的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20.
三月,春暖花开。朝鲜半岛局势再度呈现出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的场景。金正恩甫任朝鲜最高领导人,主动打出一张对美外交牌,让世人对其执政能力和朝鲜未来前途多了些许期待。奥巴马着眼下届连任,顺水推舟呼应了朝方的人道主义要求,在近年来乏善可陈的外交领域多少增加了些亮点。不过,与此同时,美韩年度例行军演雷打不动地高调上演,招来了朝方猛烈抨击,打出了"对话与军演"不可得兼的强硬警告。外界的评论和观察也同样是喜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