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聚烯烃弹性体的阻燃、抑烟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聚烯烃高聚物的阻燃性,用两种微胶囊红磷与聚烯烃高聚物制备阻燃材料.在高聚物中只添加少量的微胶囊红磷就可以使材料具备良好的阻燃性能,从实验中发现这两种微胶囊红磷是高效的阻燃剂.但阻燃材料往往产生一定的烟雾,硼酸锌可以大大降低烟雾,硼酸锌在微胶囊红磷阻燃中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在选择微胶囊红磷作阻燃剂时必须添加抑烟剂,微胶囊红磷与硼酸锌可以组成一个良好的阻燃体系,它可以改进聚烯烃高聚物的阻燃性能,减少烟雾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利用乳液聚合法,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单体,过硫酸铵为引发剂,不饱和超支化聚(酰胺-酯)为交联剂,染料隐色体为芯材,合成了交联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热敏型微胶囊乳液.系统研究了乳液聚合过程中各因素对单体转化率和乳液聚合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保护胶体质量分数为3.5%~4.5%,芯壁质量比为1∶8,引发剂和交联剂质量分数分别为0.6%和6.0%,聚合反应温度为70℃时,单体转化率较高,乳液的稳定性较好;在最佳条件下制备的微胶囊粒径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0.19μm.  相似文献   

3.
触破式微胶囊加工工艺及初步应用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以凝聚相法和界面聚合法为基础,选用明胶—阿拉伯树胶和聚胺酯壁作为囊壁材料加工了不同厚度的氰戊菊脂—倍硫磷微胶囊剂,并对越冬代马尾松毛虫和松墨天牛进行初步的触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17.5%的聚胺脂微胶囊剂在自然条件下一个月无自破现象。在相同有效浓度下,囊壁相对比重6%的明胶-阿拉伯树胶微胶囊剂和15%的聚胺酯微胶囊剂对越冬代松毛虫的校正死亡率达95%以上,初步试验表明这类材料制成的微胶囊剂用于防治林业害虫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特别是对防治天牛类害虫具有很好的应用前途。  相似文献   

4.
保护胶体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热敏型微胶囊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乳液聚合法,以聚乙烯醇为保护胶体、染料隐色体为芯材、交联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为壁材,制备了热敏型微胶囊.利用红外光谱仪、粒度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热重分析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表征了保护胶体不同质量分数下制备的微胶囊的结构、平均粒径及粒径分布、形貌、热稳定性、玻璃化温度和热敏释放性能等.实验表明,保护胶体质量分数为4.5%时,所制备的微胶囊的平均粒径最小,为189.7 nm,粒径分布最均匀,呈规则的球形,包覆率为95.0%,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和良好的热敏释放行为.  相似文献   

5.
为利用封装愈合剂实现橡胶沥青路面自修复,通过锐孔凝固浴法制备了封装愈合剂的海藻酸钙自修复微胶囊,并研究了微胶囊的基本物理性能指标、内外结构特征、耐热性能、耐压性能、开裂性能及其橡胶沥青混合料的自愈合性能与路用性能.结果表明:封装愈合剂的海藻酸钙微胶囊在烘干阶段会出现漏油现象,油水比越大,漏油情况越严重,油水比1∶6,1∶8,1∶10的微胶囊强度较高,漏油量较小;海藻酸钙微胶囊内部为多个不规则空腔结构,可以储存囊芯材料,其中,油水比1∶10的微胶囊的性能最优,能够抵御橡胶沥青混合料生产与施工过程中的高温和受力环境,并能在路面开裂时及时破裂;橡胶沥青混合料自身具有一定的自愈合性能,而封装愈合剂能够显著增强橡胶沥青混合料的自愈合能力,并在微胶囊发挥自修复作用后能够显著延长其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6.
基于聚电解质阴阳离子静电作用的层-层(LBL)组装微胶囊以可被去除的胶体颗粒为模板,采用经典的LBL组装技术获得壳层,脱出模板得到聚合物中空微胶囊. 采用现代分析技术对微胶囊的许多化学和物理性能进行了研究. 通过与其他功能物质的整合,赋予微胶囊在多个领域的重要应用价值. 文中笔者以近年来在该领域取得的一些研究成果为基础,重点介绍层-层组装中空微胶囊的制备、基本性能与潜在应用.  相似文献   

7.
综述了添加成核剂、多孔基体吸附、微胶囊法封装等方法改善无机水合盐相变储热材料的过冷以及将无机水合盐相变储热材料与高导热的多孔基体、纳米材料复合改善储/释能过程中的导热性能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科技动态     
《苏南科技开发》2004,(2):45-45
微胶囊技术 微胶囊技术是指将固体、液体或气体材料包襄在一个微小密封的胶囊之中,只在一定条件下才可有控制地将所包裹材料释放出来的技术。其中,被包裹的材料称为心材,包括香精香料、酸味剂、甜味剂、色素、脂类、维生  相似文献   

9.
生物农药-阿维菌素微胶囊剂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复合凝聚法和原位聚合法制备了生物农药—阿维菌素微胶囊,并对微胶囊剂的制备方法、包封率和粒径等性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微胶囊技术以及微胶囊自修复聚合物材料的自修复机理,阐述了微胶囊自修复技术在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损伤自修复过程中的应用,讨论了微胶囊自修复技术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1.
Bleaching of black human hair has been studied systematically. On the basis of experimental data the technology of human hair bleaching through five-processes was established. The optimum technology of improving the whiteness and reducing damage on fibers has been found. The technology can provide good luster, smooth handle and relatively high strength retention to human hair used for wigs or drama articles, meeting the needs of people better. Moreover, it also has important reference value to bleaching of other colored fibers.  相似文献   

12.
The technology of microcapsule was employed in this paper to prepare fragrant microcapsule agent, in which the core material was lavender oil, and the wall material polyurethane was formed from a reaction with 2, 4-tolylene diisocyanate ( TDI ) and poly ( ethylene glycol) (PEG) by interracial polymerization method. Through single factor and orthogonal experiments, the optimum technology conditions have been got as follows: the molecular weight of PEG 400, core/wall ration 1 : 2, disperser sodium alginate (SA) 0.15%, emulsifier Poly(vinyl alcohol) (PVA) 1%, emulsifying speed 9 500 r/min, emulsifying time 5 min and reaction time 2 h. The microcapsule fragrant agent, prepared under the optimum conditions, was applied on the fabrics and a kind of good control-released fragrant fabric with health-care function was obtained.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在以蜜胺树脂合成压敏显色微胶囊的过程中,造壁剂在系统中浓度分布的控制(加料方式)和芯/壁比(染料隐色体溶液与造壁剂的用量之比)对胶囊性能的影响。通过电镜照片、醋酸显色试验等对胶囊的表面光洁性、气密性和包容量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造壁剂的加料方式直接影响胶囊的表面光洁性和气密性,在实验的条件下宜采用分次滴加的方式。胶囊的芯/壁比是一个重要的参数。芯/壁比过大,壁材量不足以完整、致密地包裹胶囊;芯/壁比太小,则胶囊的有效成分少,达不到足够的显色深度。  相似文献   

14.
生物农药微胶囊制备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报道以蜜胺树脂作为囊壁材料,使用原位聚合法对生物农药阿维菌素进行包囊,制备微胶囊制剂.结果表明蜜胺树脂是较好的生物农药用微胶囊缓释剂型的囊壁材料,其制备工艺简单,具有良好的的外观形貌、粒径大小分布、稳定性、悬浮性等,包封率为83.24%.  相似文献   

15.
本文应用原位聚合方法,并以部分醚化的六羟甲基三聚氰胺(简称PEHMM)作为缩聚反应的单体,在含有聚电解质的水溶液中合成压敏显色微胶囊。文中对压敏显色微胶囊的气密性,包容量,胶囊粒径分布及其平均粒径等性能的影响因素作了探讨,指出PEHMM的用量和加入方式是影响胶囊气密性和包容量的主要因素,而均化时间和速度决定着胶囊的平均粒径及粒径分布。  相似文献   

16.
17.
以中国对虾为原料,研究了蒸煮凤尾虾单冻加工过程中的主要技术参数,从而确定了蒸煮凤尾虾单冻加工中的最佳工艺条件.多次实验结果表明,在本工艺条件下研制的单冻蒸煮凤尾虾其保质期长,色泽好,口感佳,滋味鲜美,其营养价值与新鲜虾相似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在以蜜胺树赐合成压敏显色微胶囊的过程中,系统调节剂的用量和胶囊化完成后浆液PH值对胶囊性能 的影响。通过SEM、醋酸足色试险号对胶囊的表面光洁性、气密性和包容量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当系统调节剂 EMA用量在1.2%-3.5%范围内时,增加EMA用量,会提高胶囊的气密性,但继续提高EMA用量到5.6%时,胶囊气密 性会有所降低。PH值对胶囊产品的贮存稳定性影响很大,胶囊化完成后,将桨液调节为碱性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采用界面聚合技术获得了新型信息记录材料光热敏微胶囊,利用红外光谱技术研究了外部环境因素对包裹聚合体系自由基聚合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聚合体系经包裹后曝光瞬间聚合速度与程度迅速增大,氧对微胶囊内部自由基聚合抑制作用不明显,但单体不饱和双键最终转化率降低;囊芯单体的聚合速度与程度随曝光强度的增加而增大,不饱和C=C双键转化率与曝光能量的平方根[Ⅰ]1/2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温度对微胶囊内部自由基聚合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