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潍坊学院学报》2014,(4):51-54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创造的宝贵财富,是当今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资源。将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并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性对传统知识产权制度的主体、客体、内容、期限等进行必要的扩张和创新,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方法,值得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法中给予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2.
可持续发展、多样性与文化遗产保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人类社会的工业化进程中,随着资源的过度消耗,人们越来越关注环境与发展的问题。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的文化环境面临同样的威胁,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由于国际社会的重视,催生了一系列的国际公约,这些公约力图使各国在法律的机制下共同_携手对文化遗产进行有效保护,将可持续性发展和文化多样性有机结合起来。要在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路、机制、立法目标及实现途径等方面有所突破,激发全社会尊重文化多样性,走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3.
当前,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探讨非常热烈,但是关于立法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如何建立完善立法体系的论述却非常有限。虽然国家已经有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草案)》,有8个省、自治区也颁布了地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但是这些法律规范本身并不完善,因而需要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问题有全新的构思。笔者尝试以保护模式、体系架构、创新制度设计、重要制度配置为进路,构建新型的立法框架和内容,以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更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出发,分析当前西藏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西藏本地区的实际,分别从政策立法机制、弘扬与传承机制两大方面着手,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自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民间创作建议案》,2003年制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来,在全世界的范围内开展了轰轰烈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包含"保护"与"开发利用"两个内涵的非物质文化"更新"理念是处理当前"非遗"问题的新理论方法。杭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更新从2006年以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6.
在专利申请中披露遗传资源的来源是促进<生物多样性公约>目标的实现与遗传资源的获取和惠益分享法律规范实施的重要措施.就披露要求的目标而言,披露要求可以阻止对于遗传资源的不当利用以及确保遵守事先知情同意和惠益分享的义务.关于披露要求的范围,披露要求可能覆盖二个方面的与请求保护的发明有关的信息.披露要求的启动主要解决的是遗传资源与请求保护的发明之间的关系问题,但是现有的立法和建议对此存在较大的争议.  相似文献   

7.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其抢救、保护和开发利用,必须改变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困境和障碍。文章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和特征出发,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并从立法与执法、权利人知识产权意识与调动群众保护积极性三个方面来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  相似文献   

8.
杨敬飞 《科技信息》2013,(20):27-27
国内高校美术教育目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不够,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课程设置狭窄、内容匮乏。这导致高校美术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严重脱节,所培养人才的艺术素养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对高校美术教育的重要价值,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导入高校美术教育的课程体系,深入开展课程改革的实践,使得美术教育的目标有效实现,是高校美术教育自身得以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梁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与保护对策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梁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文章在分析梁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色、现状及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继承和保护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相比,我国于2011年6月1日正式实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还存在一定缺憾,缺少"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等内容,因此容易引起肤浅化的理解。这不论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还是对和谐文化建设、核心价值观建设都是不利的。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镇化建设进程进一步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快速地消亡。如何建立科学完善的法律制度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我国立法和实践的当务之急。虽然我国在研究如何用法律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实践中也发现了很多立法需要完善的地方,比如法律制度上存在的漏洞、立法语言的过于简洁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理应由行政法来规范和保护。分析研究我国目前行政法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以期对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在党和国家的支持和关心下,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多年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现代化的历史变革下,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受到挑战.如何在网络技术和数字媒体的发展中,保护、传承、发展和传播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新时期值得思考的问题.在"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新媒体平台丰富了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内容、途径及形式,数字技术能够实现跨时间、空间的信息储存、共享和互动,这为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和《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书编写指南》的要求,详细介绍了新疆传统手工艺——桑皮纸的基本情况、独特性、历史传承价值、生活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及保护情况等内容,对新疆桑皮纸的价值体现进行了研究。认为桑皮纸是维吾尔族人民为中华民族留下的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4.
从资源、人才队伍、设备技术3方面分析了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优势条件,根据图书馆的条件,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机制、网络资源导航、文献资料收藏、数字化建设、服务利用、宣传教育等7个方面,提出图书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洛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时代背景,分析了洛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以及保护面临的严峻形势和问题,提出了洛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6.
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省各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具有浓郁地域特色且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四川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目前仍有不少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处于濒危的状态.为进一步有效保护四川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巴蜀文化的精髓,在发展四川的特色旅游的同时,对如何通过科学合理的旅游开发来保护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做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7.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填补了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立法空缺。该法承袭了国际公约的精神和要旨,结合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和特点,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为保障该法立法目的的顺利实现,必须针对保护工作的各环节制定具体的规范,明确各方权利义务,加强对传承人的扶持,合理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充分发挥生产性保护的优势,加大宣传力度,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和高校图书馆对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的优势,论述了高校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角色定位.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高校图书馆的功能可以拓展、延伸.结合实践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收集、整理、传递的内容与方式.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和高校图书馆对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的优势,论述了高校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角色定位.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高校图书馆的功能可以拓展、延伸.结合实践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收集、整理、传递的内容与方式.  相似文献   

20.
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灾后保护与传承的注意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为依据,运用文化学、民族学的相关理论,从法律体系、文化环境的构建与保护、我者"民间"走向他者"民众",我者"视野"走向他者"视野"等方面,论述了5.12汶川地震之后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