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陕南民间歌舞小场子主要流传于地处陕西南部、汉江上游的安康。其表演形式独特,一旦一丑以三尺见方的桌子为舞台,在锣鼓拖腔伴奏中说、唱,唱腔以陕南民歌八岔为主,表演诙谐生动。小场子的产生与发展,所依赖的文化背景是安康融南汇北、个性鲜明的移民文化。其形成与发展经历的是和其他民间歌舞、民间戏曲一样的衍变过程。小场子与其他地方歌舞相比较,有着明显差异,即:八仙桌面上跳舞、歌唱、演故事,舞蹈组合中的精粹部分“三缠腰”、“三见面”、“三碰头”等,丑角耍草帽圈,30多种帽花转身即变,独此一家。  相似文献   

2.
裴贻思  朱凌 《皖西学院学报》2012,28(3):48-50,69
近年来,作为安徽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的寿州锣鼓正逐渐走出安徽、走向全国,在沿淮流域打击乐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寿州锣鼓是古老楚文化积淀的产物,其历史久远,底蕴深厚,所以,整理、发掘、保护寿州锣鼓对于促进皖西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纵观全国各地的锣鼓文化比较,寿州锣鼓具备其独特的的艺术魅力,主要体现在它的独特性、即兴性以及灵活性等方面,对于寿州锣鼓的传承与保护问题,从锣鼓与舞蹈的有机结合,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利用皖西学院这一本科高校平台进行校园传播三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陕南降水变化时空差异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陕南地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降水量变化对该区域以及调水工程和受水区影响深刻.利用陕南及周边气象站点近30年的降水资料,运用经验正交函数法,分析获得陕南降水变化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时间系数.结果表明:(1)陕南降水变化的特点主要表现出南北差异、东西差异和相对一致性的特点;(2)陕南降水变化的时间系数表现出明显的年内变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陕南移民的现状进行分析,为当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方法运用近年来国内的移民理论,结合陕南地方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当前陕南移民工程的难点在于资金不足和地方产业的培育。结论可通过争取生态补偿、培育特色产业、提升社会环境等渠道和方法重构地方村镇体系,促进陕南移民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气候条件是一个地区旅游发展的基本因子,是旅游业得以发展的基础条件,是重要的旅游资源.本文利用陕南三市30年气候资料(四项气候指标:气温、风速、相对湿度、日照时数的月平均值),采用温湿指数、风效指数和着衣指数综合指标,对陕南三市各月旅游气候适宜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该综合指标能较好评价陕南地区的旅游气候适宜性.由于地理位置和海拔高度的不同,陕南三市的旅游气候舒适度存在差异,汉中和安康舒适期在4月、5月、9月和10月,商洛的旅游舒适期在4月、5月、6月、8月和9月.针对上述气候特点提出充分利用陕南地区旅游资源,促进陕南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建议.从而为陕南旅游发展规划和游客选择旅游时间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深刻揭示陕南交通建设对旅游业发展产生的促进效应及内在机制,为陕南交通建设与旅游开发协调发展提供建议。方法利用大量文献资料结合实地调研,对陕南交通建设与旅游发展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发现陕南旅游业发展与交通建设高度相关,并分别建立了陕南各个旅游指标与"综合旅游交通里程指数"之间的函数模型。结论交通建设对陕南旅游业发展的贡献呈现越来越强的态势,未来陕南交通建设与旅游开发需要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过渡性地理环境下的陕南古镇景观基因分析与表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基因视角研究受陕南过渡性地理环境影响下的陕南古镇景观,分析其景观基因的生成环境、景观基因的分类及识别、景观基因的图形和符号表达等。结合文化地理学、类型学的研究方法和视角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过渡性地理环境影响下的陕南古镇文化景观呈现出南北融合及地域流变等多样性特质,体现在古镇景观的显性基因及隐性基因中。对陕南古镇景观进行基因分析和表达研究,为陕南古镇保护规划提供基因图库,并可作为传承和保护古镇文化的理论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陕南民歌是陕西传统的民间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由于诸多原因,陕南民歌面临着原有的模式消失殆尽的危险,为此,处于陕南地域的高校势必应该为此贡献自己的力量。本文首先论述了陕南民歌的文化保护价值,之后分析了陕南地方高校音乐教育的不足与优势,并针对高校音乐教育实践中如何传承地方民歌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运用库兹涅茨比率、冷热点分析和标准差椭圆等方法,在ArcGIS10. 3软件下,对2007—2016年陕南县域经济发展时空差异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 2007—2016年,陕南地区经济发展绝对差异呈扩大趋势,相对差异缓慢下降;(2)安康市经济发展速度相对于陕南其他地市发展最快,其次是商洛市和汉中市;(3)陕南县域经济发展热点空间格局演化幅度较大,形成以汉台区为核心、层级较为分明的经济发展空间格局;(4)陕南县域经济空间总体呈东北至西南格局,其中经济重心东西移动的距离大于南北方向的距离。为了促进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加强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推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缩小地区之间的经济差异,共同促进陕南地区经济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陕南旅游的突破性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陕南旅游在交通瓶颈解除后如何实现率先突破发展.方法 通过多次实地考察以及对当地旅游管理部门的深度访谈,分析了西汉、西康、西商高速公路通车给陕南旅游业带来的机遇以及客源市场的变化.结果 提出陕南旅游发展的"3346工程",即着力打造具有针对性的3类旅游产品,构筑3个区域旅游中心,推广4条精品旅游线路,实施六大行动方案.结论 陕南应紧抓高速通车机遇,实现旅游经济率先突破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陕南特色产业集群的发展制度体系,按照决定交易成本的三个维度对该制度体系进行分解,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陕南特色产业集群的发展水平进行评价,探讨了陕南特色产业集群在制度选择方面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郭念文 《汉中科技》2007,(1):38-39,35
在省果业局支持下,汉中泛亚绿色食品有限公司立足汉中,面向陕南,致力于柑桔产业结构调整和富民工程,投资890余万元,初步建成了1000亩陕南柑桔良种苗木脱毒繁育基地,对发展陕南柑桔产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坐冷板凳”一词现代汉语里用得比较频繁。它最先载于清魏良的《曲律》,原出于梨园。在戏台上唱戏,道具多为靠背椅子,至于板凳,那是放在下场门一侧,供敲锣鼓的人坐的。台上唱戏,有锣鼓一敲,场子里顿觉热闹,故戏院老规矩,开大幕前,先来一番锣鼓,叫闹闹场。  相似文献   

14.
分析陕南气温和降水变化的空间分布特征和相关性。采用经验正交函数、时滞互相关分析法和奇异值分解法。1气温变化的空间分布场具有很强的典型性,降水变化的空间分布场典型性较弱;2陕南气温和降水变化相关性从东向西、从南向北递减;3气温和降水变化的时空间相关性很强。陕南气温和降水变化具有明显规律且两者具有很强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陕南3所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并就如何开发与利用这些信息资源提出了若干看法,指出应该加快陕南高校图书馆网络化建设、设立统一机构协调管理和加强地方特色文献数据库建设.  相似文献   

16.
陕南秦巴山区几种重要生物资源的化工利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报道了陕西南部秦巴山区绞股蓝、五倍子、杜仲、三尖杉、蚕蛹等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提出了合理开发,保证原料供给,提高产品知名度等长远开发陕南生物资源、振兴陕南经济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7.
水资源保护的发展机会损失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由于水源保护陕南3市损失的发展机会.方法 根据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分析了污染防治所需的投入与限制产业发展的变化趋势,采用与相邻县市的对比,估算陕南3市限制产业发展所受的损失.结果 陕南3市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处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上升阶段,同时计算得到2006年陕南3市限制发展机会的补偿量是16.9亿元.结论 对陕西水源区进行发展机会损失的补偿是十分必要的,这样有利于受水区和水源区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发展林业产业是大势所趋,而板蓝根抗寒、耐旱,抗性强,适应性广的特性又非常适于在陕南广大林区种植,本文对板蓝根林下种植技术作了详细解说,为板蓝根在陕南中低山区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川东薅草锣鼓是一种结合农事,糅合锣鼓、歌舞和说唱艺术,具有浓郁地域特色、丰富文化意蕴的艺术形式,折射了巴蜀地区土家族人民的文化习俗、思想精神,体现了寓"劳"于"乐"、寓"乐"于"劳"、劳逸结合的特色,具有独特的美学个性。  相似文献   

20.
马吉庆  孟凡强 《科技信息》2009,(10):192-193
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对陕南地区,男女大学生健身行为的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陕南地区男女大学生在体育认识上趋于一致,在健身态度、健身动机、健身内容与组织形式、参加健身活动的时间、制约参与健身活动的因素等方面存在差异。建议陕南地区高校加大投资、壮大师资力量、加强对学生健身的宣传力度营造一种有组织、有管理的健身氛围,使学生牢固树立“终生体育”的思想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