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测定对心力衰竭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201例心衰患者根据纽约心脏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分为Ⅱ级、Ⅲ级、Ⅳ级,入院24 h内测定血清CA125和血浆脑钠肽(BNP)浓度,将患者分为高CA125组(CA125≥35 U/m L)和正常CA125组(CA12535 U/m L),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死亡率;随访12±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死亡率及再住院率;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死亡相关因素.结果:两组患者的NYHA分级、超声心动图参数(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血浆B型尿钠肽(BNP)水平有显著性差别;高CA125组住院死亡率为20.0%,正常CA125组住院死亡率为3.1%,P=0.000;随访12±6个月,两组死亡率分别为22.9%和4.6%,再住院率分别为21.3%和3.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CA125是心衰患者死亡独立危险因素,OR=2.257,P=0.030.结论:CA125是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对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评估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液及血清TNF水平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患者腹腔液及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 TNF)的变化及意义.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检测39例内异症患者(Ⅰ-Ⅱ期17例,Ⅲ-Ⅳ期22例)及16例对照组(其他妇科手术,术中可见腹腔积液者)腹腔液及血清中TNF含量.内异症组腹腔液及血清TNF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内异症组Ⅲ、Ⅳ期腹腔液[TNF(62.37±13.7) pg/mL]和血清[TNF(53.64±17.4) pg/mL]均低于Ⅰ、Ⅱ期腹腔液[(76.38±13.5) pg/mL]和血清[75.67±12.3) pg/mL]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 05); 说明: TNF在内异症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检测其含量变化有利于该病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3.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液及血清TNF水平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患者腹腔液及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的变化及意义。通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检测39例内异症患者(Ⅰ-Ⅱ期17例,Ⅲ-Ⅳ期22例)及16例对照组(其他妇科手术,术中可见腹腔积液者)腹腔液及血清中TNF含量。发现内异症组腹腔液及血清TNF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异症组Ⅲ、Ⅳ期腹腔液TNF(62.37±13.7pg/mL)和血清TNF(53.64±17.4 pg/mL)均低于Ⅰ、Ⅱ期腹腔液(76.38±13.5 pg/mL)和血清(75.67±12.3 pg/mL)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说明TNF在内异症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检测其含量变化有利于该病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4.
血清TPSA、FPSA/TPSA及PSAD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与TFSA的比值(FPSA/TPSA)、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PSAD)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经病理诊断的28例前列腺癌、149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和142例健康男性体检者的血清TPSA、FPSA和FPSA/TPSA,通过腹部B超测定其前列腺的体积(PV),并计算PSAD.结果:(1)前列腺癌组患者的TPSA、PSAD明显高于前列腺增生组及正常对照组,FPSA/TPSA明显低于前列腺增生组及正常对照组;(2)TPSA、FPSA/TPSA、PSAD在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的面积大小分别为0.943、0.765、0.954;由ROC曲线确定的诊断前列腺癌的最佳临床判断值为TPSA>8.35 ng/mL、FPSA/TPSA<0.21、PSAD>0.15 ng/(mL·cm3);据此临界值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TPSA为96.4%、70.5%、74.6%,FPSA/TPSA为82.1%、61.1%、61.6%,PSAD为100%、71.8%、76.3%;(3)TPSA、PSAD与前列腺癌分期存在正相关性(rs=0.732和rs=0.821,P<0.001),Ⅲ~Ⅳ期患者的TPSA、PSAD明显高于Ⅰ~Ⅱ期,而PV、FPSA/TPSA与前列腺癌分期无相关性.结论:TPSA、PSAD对前列腺癌有较高的诊断价值,FPSA/TPSA具有中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肿瘤标志物在口腔等恶性肿瘤不同阶段(Ⅰ,Ⅱ,Ⅲ期)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病理诊断为恶性肿瘤Ⅰ期阶段患者152例、Ⅱ期阶段94例、Ⅲ期阶段90例以及健康组100例,采用生化比色法测定不同时期患者血清中TSGF的含量,放免法测定CEA,CA125,CA153,CA199,AFP,PSA的含量.结果不同的肿瘤标志物对肿瘤的敏感性不一样,其中TSGF和CA125具有广谱性;同种肿瘤标志物对于不同肿瘤的敏感性也不一样;7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肿瘤Ⅰ,Ⅱ,Ⅲ期阶段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优于肿瘤标志物单独使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肿瘤标志物对于恶性肿瘤的特异性不一样,对于肿瘤不同阶段诊断的敏感性也不一样,肿瘤标志物具有相对特异性,因此,不同肿瘤标志物在不同程度上对某些肿瘤具有早期普查初筛、辅助诊断的作用;此外7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癌症诊断的敏感性,对于复杂病情的评估和监测等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血清CA19-9对良、恶性胆道疾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清糖类抗原CA19-9对良、恶性胆道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确诊的良、恶性胆道疾病患者114例,健康成年人49例,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CA19-9水平,并检测血清中的总胆红素(STB)、直接胆红素(CB)含量.结果:①胆道癌患者血清CA19-9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胆囊炎和胆道结石患者(P<0.05);胆道结石黄疸组血清CA19-9水平明显高于无黄疸组、胆囊炎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显著低于胆道癌患者(P<0.05).②血清CA19-9检测诊断胆道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是93.75%、66.33%和70.18%.③胆道结石黄疸组患者血清CA19-9水平与STB之间r=0.759(P<0.001),与CB之间r=0.775(P<0.001).结论:血清CA19-9检测是筛查胆道恶性疾病的灵敏指标,但对于伴有黄疸的血清CA19-9阳性患者,应进一步排除良性梗阻性疾病的可能.  相似文献   

7.
我们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了2只雌性灰叶猴成体尿液中的雌二醇(E2)和孕酮(P)水平,发现1.其月经周期为24.8±2.2d.2.雌二醇在滤泡期和黄体期的水平分别是101.89±4.32(pg/ml)和119.84±5.20(pg/ml);其间有一个显著的峰值555.40±16.68(pg/ml).3.孕酮水平在雌二醇峰后第2d上升(p<0.001),其在滤泡期和黄体期的水平分别是1133.22±17.15(pg/ml)和5388.33±59.19(pg/ml).黄体期的孕酮水平是滤泡期的4~5倍.(mean±Std.).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多西他赛单药与多西他赛联合顺铂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LCL)的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2007年10月~2009年5月间,经一线治疗后进展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ⅢB/Ⅳ期)患者共81例,随机分为多西他赛单药组(D组,n=40)与多西他赛联合顺铂组(DP组,n=41),单药组给予多西他赛75 mg/m2,d1;联合组给予多西他赛75 mg/m2,d1;顺铂80 mg/m2,分3 d给药,每21 d重复1次.[结果]两组均无CR患者,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35%、46.3%(35%vs 46.3%,P=0.208).联合组PFS较单药组延长1.2个月(3.0月vs 4.2月,P=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毒副作用方面,联合组血液学毒性发生率明显高于单药组,Ⅲ/Ⅳ度自细胞下降在单药组2例,联合组为12例(15%vs 29.2%12,P=0.032);Ⅲ/Ⅳ度血小板减少分别为2例和7例(5%vs19.5%,P=0.035);非血液学毒性最常见的是消化道反应,Ⅲ/Ⅳ度发生率在单药组和联合组分别为2.5%和14.6%(2.5%vs14.6%,P=0.1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多西他赛联合顺铂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二线治疗可以明显延长无进展生存,但毒副作用尤其是骨髓抑制较为明显,不能显著提高疾病控制率,因此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在晚期NSCLC二线治疗中的作用还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9.
寻找肝纤维化敏感可靠的血清学指标,分析血清肝纤四项浓度与肝脏不同程度纤维化病理分期的对应关系。回顾性分析78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穿刺病理活检病例结果及血清肝纤四项指标: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肽(PCⅢ)、Ⅳ型胶原(Ⅳ-C)、层黏连蛋白(LN)的水平。将肝纤四项与肝组织纤维化病理分期进行对照分析。HA、PCⅢ、Ⅳ-C、LN与肝组织纤维化病理分期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665(P0、01)、0.387(P0.05)、0.488(P0.05)、0.412(P0.05)。四个指标水平均随着肝组织纤维化程度的加重呈上升趋势且HA的S3、S4期水平与S1期、S4期水平与S1、S2、S3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PCⅢ的S3、S4期水平与S1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以S0~S2为轻度纤维化,S3~S4为明显纤维化,通过ROC曲线分析HA、PCⅢ、Ⅳ-C、LN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5、0.736、0.779、0.642。敏感度:LNⅣ-CPCⅢHA;特异性:HAPCⅢLNⅣ-C。肝纤四项与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性对肝组织明显纤维化时(S3、S4),临床诊断价值较大,其中LN最敏感,HA特意性最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血浆B型脑钠利尿肽前体N端脑利钠肽(NT-proBNP)水平对不同房颤患者预后情况分析,以判断NT-proBNP对房颤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取无房颤及心衰的患者(A组)23例作为对照组,72例心房纤颤的患者,依据临床症状将其分为左室功能正常者(B1组)22例,左室功能不正常者共50例,分别分为(B2组)为NYHAⅠ级26例,(B3组)为NYHAⅡ~Ⅳ级24例,进行血浆NT-proBNP测定及超声心动图LVEF的检测。结果:A组血浆NT-proBNP(7.40±8.8)pg/ml;B1组血浆NT-proBNP(56±9.8)pg/ml;B2组血浆NT-proBNP(335±12.8)pg/ml;B3组血浆NT-proBNP(956±8.8)pg/ml;组间两两比较A组与B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其他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超声心动图检测,A组LVEF值(55.6±7.2)%,B1组LVEF值(52.7±8.5)%,B2组LVEF值(43.2±8.4)%,B3组LVEF值(34.2±6.1)%,组间两两比较A组与B1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其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房颤合并心衰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明显升高,血浆NT-proBNP水平是判断房颤合并心衰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