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多向应力作用下的金属材料热疲劳问题.在70年代初,日本学者平修工,井上达 雄等人曾进行过研究,提出了用当量应变范围评价多向应力作用下的热疲劳寿命方法. 作者在此基础上.对合金材料GH36在较大应变范围下的热疲劳问题进行了研究。 试验机为热裂型.瞬时应力和应变用有限元法求出,然后定出裂纹萌生点的当量应变 范围。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当量应变范围,裂纹长度小于0.2mm;热疲劳寿命比当 量温度下的高温低周疲劳寿命低;当裂纹长度等于0.2mm,热疲劳寿命与当量温度 下的高温低周疲劳寿命相同。  相似文献   

2.
多维应力状态下LD8铝合金高温低周疲劳寿命的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采用LD8铝合金的圆柱形缺口试件进行了高温低周疲劳试验,并借助ADINA程序分析了缺口周围的多维应力和应变,探讨了多维疲劳寿命的评价方法,结果表明,当量应变范围和应变能密度都可作为评价疲劳寿命的有效参量。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缺口对GH33A合金在高温低周疲劳及劳疲/蠕变交互作用下的力学行为。结果表明:缺口使GH33A合金低周疲劳寿命缩短,其缩短的程度随缺口尖锐程度的增加而加剧。低周疲劳高应力时,保载时间的作用引入了蠕变分量,促使低周疲劳寿命Nf降低。在低周疲劳固定最大应力,改变最小应力而造成蠕变/疲劳交互作用情况下,其断裂寿命在一定条件下具有最大值,断裂机制可由纯疲劳断裂逐步转化为纯蠕变断裂,其程度主要决定于蠕变应力(或疲劳应力)分量所占比例的大小。  相似文献   

4.
高温复杂疲劳工况下10%Cr钢寿命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轮机转子等高温零部件在工作环境下经常受到高低周复合疲劳载荷,高低周疲劳交互作用时,机组寿命会大幅下降。为评价高温复杂疲劳工况下转子钢的寿命特性,分别进行了低周疲劳实验、高周疲劳实验及高低周复合疲劳实验,并分析了各实验工况下的寿命特性。通过对应变与寿命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高低周复合疲劳应变幅比与寿命比在双对数坐标下呈幂函数关系,并以此提出一种研究高低周复合疲劳寿命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通过高温疲劳损伤分析,提出了塑性损伤和蠕变损伤定义;建立了不同类型热疲 劳和高温低周疲劳损伤量D的确定方法和损伤发展方程;对蠕变疲劳交互作用下的 损伤迭加进行简化;提出用损伤力学方法评价金属高温疲劳寿命公式,以铸铁材料进 行试验和解析结果表明,所建立的评价寿命公式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恒应变幅(△ε)低周疲劳试验方法,测定了高碳Patenting高强度钢丝和低碳LAHS钢丝的循环应力幅(△σ)和最大应力(σmax)与循环周次(N)之间的关系。研究了温形变处理对钢丝低周疲劳寿命的影响。得出,温形变处理可提高低周疲劳寿命30%~35%。对这类钢丝的低周疲劳损伤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7.
采用径向应变控制研究了Z3CN20-09M奥氏体不锈钢在室温和350℃高温下的低周疲劳行为.Z3CN20-09M不锈钢表现为先硬化后软化的循环特性,但硬化的程度取决于温度和应变幅.随着应变幅的增加,Z3CN20-09M钢的低周疲劳循环寿命逐渐减短,而相同循环次数下应力幅也随之提高.温度对Z3CN20-09M钢的低周疲劳行为影响较大,与室温相比高温下的循环硬化程度更高,相同应变幅下高温的低周疲劳寿命也高于常温下的寿命.通过疲劳实验的原位观察发现,奥氏体内的滑移面、夹杂物及奥氏体和铁素体两相的界面是疲劳裂纹可能的形核位置,奥氏体和铁素体两相的不协调变形使相界处产生应力集中,导致疲劳裂纹容易沿两相界面扩展.  相似文献   

8.
在360℃,550和650℃下,对涡轮盘用GH169镍基高温合金的低周疲劳(LCF)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GH169具有较好的低周疲劳特性,在实验范围内,具有马辛效应,其应力—应变曲线呈软化趋势。低周被劳寿命可由塑性应变能表达。其低周疲劳性能随温度升高而变差。  相似文献   

9.
为了对小样本疲劳试验做出指导以及寻求小样本下S-N曲线最优拟合方法,对经典样本信息聚集方法进行了改进。基于不同应力水平下试样疲劳寿命概率分位点的一致性,采用数据共享与融合方法,实现不同应力水平下样本数据信息聚集应用。根据应力■疲劳寿命的线性关系,利用改进后的样本信息聚集方法,对小样本数据中各个应力水平下的疲劳寿命均值进行参数化逐步搜索,得到不同应力水平下疲劳寿命最优值,然后根据最小二乘法拟合出S-N曲线。对不同应力水平作为基准进行了S-N曲线的疲劳特性对比分析,算例结果表明,以低应力水平为基准结合改进后的方法拟合出的曲线与传统成组法拟合结果最大相对误差不到5%,预测出的疲劳寿命误差范围最小。由此可见,改进后的方法提高了小样本疲劳特性分析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按照热疲劳和高温低周疲劳断裂机制研究了柴油机活塞的寿命和安全性评定,采用Mises当量准则,求出当量应变范围,通过实验证实,它与寿命之间存在着Manson Coffin公式关系,并把这一表达式推广到复杂应力状态且摆脱结构形状和尺寸的影响,从而可把实验室中利用试件进行的一维状态下疲劳特性的试验结果用于复杂应力状态不同形状和尺寸的构件。最后把这一成果用于12V-180型柴油机活塞寿命预测并证实用相热疲  相似文献   

11.
转子是涡轮增压器高速旋转部件,在运行中承受高低周疲劳载荷,其安全运行尤为重要.为获得涡轮增压器叶片的高低周疲劳寿命,通过改变高低周疲劳中高周应力比和单个复合疲劳载荷块中的高周频率,分析疲劳寿命特征,建立了基于Miner理论的寿命评估模型,利用此模型分析得出160 000 r/min转速下涡轮叶片的高低周复合疲劳寿命.通...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2024铝合金常温下的高周疲劳性能,获得了2024铝合金在不同应力状态下的S-N曲线.分析了疲劳试样的断口形貌和裂纹萌生/扩展机理,以及疲劳试样的组织结构与疲劳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疲劳极限随着应力集中系数的增加而降低,当应力集中系数相同时,疲劳极限随着应力比的减小而降低;2024铝合金的疲劳断口以穿晶断裂为主;第二相颗粒起到了阻碍疲劳裂纹扩展的作用,使2024铝合金的高周疲劳强度得到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
多轴应力下蠕变疲劳寿命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不同应变保持时间下的拉压,扭转和拉扭组合高温疲劳试验结果的分析,揭示了高温多轴应力不蠕变-疲劳失效行为的主要因素,进而提出了简捷有效的寿命计算模型和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4.
对纤维增强铝锂合金2/1层板及3/2层板材料进行疲劳寿命试验,通过对每种材料试样施加不同循环特征的循环应力(恒幅循环应力,应力比为R=-1;高-低加载,Mini-Twist谱载),共获得了6种应力-寿命试验数据.使用样本信息聚集原理,拟合出了各材料的P-S-N曲线.通过比较相同加载方式不同材料的S-N曲线的差异,对比分析了不同复合结构的材料疲劳性能的特点.结果表明:在5×10~4~5×10~5寿命范围内,恒幅R=-1及高-低加载载荷下,纤维增强铝锂合金3/2层板疲劳寿命性能均优于2/1层板;Mini-Twist谱载下,纤维增强铝锂合金3/2层板的疲劳性能总体上也优于2/1层板.  相似文献   

15.
提出一种基于热固振耦合的某附件壳体蠕变 热疲劳寿命预测方法,主要是基于ANSYS Fluent模块进行流固热耦合,仿真结果得到的附件壳体温度场分布并通过实测数据进行结果验证,再通过温度场数据传递途径结合ANSYS Workbench模块进行附件壳体热固振耦合仿真得到壳体应力应变场,然后基于线性累计损伤理论耦合附件壳体蠕变持久寿命和热疲劳寿命,最终得到其蠕变 热疲劳寿命预测结果。针对附件壳体,一方面对比分析了单纯热疲劳寿命(41 063个循环寿命)与蠕变 热疲劳(39 054个循环寿命),通过结果得知航空发动机附件系统高热环境下蠕变作用对附件壳体热疲劳寿命是存在显著影响的;另一方面对比分析了基于稳态温度场的蠕变 热疲劳(23 334个循环寿命)与基于瞬态温度场(考虑温变速率)的蠕变 热疲劳(24 545个循环寿命),结果表明温变速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航空发动机附件系统结构的蠕变 热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16.
45钢复杂应力状态下低周疲劳损伤准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单轴载荷条件下带有沟槽的轴对称试样作为基本模型,研究复杂应力状态下低周疲劳的损伤特性,对稳定循环阶段和非稳定循环阶段的损伤提出了不同的损伤定义,定义了局部有效应力损伤概念,并以此建立复杂应力状态下一种新的累积损伤准则,对45钢低周疲劳损伤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基于弹性计算的铝合金活塞低循环疲劳寿命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内燃机铝合金活塞在高温蠕变影响下的低循环疲劳寿命,以柴油机铝合金活塞弹性有限元计算所得的名义应力,应变为基础,利用Neuber原则计算其真实弹生应力应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