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通过对黄明军(2011)等人提出的无证书签名方案进行安全性分析,发现该签名方案至少能够受到三种攻击,攻击者能够做到对任意选择的消息成功伪造签名.分析了出现这些攻击的根本原因,并给出了一个改进方案.改进后的签名方案不仅克服了上述三种攻击方法,而且在随机预言机模型下证明了安全性是基于CDH和Inv-CDH困难性问题.最后,通过比较发现改进后的签名方案不仅签名长度更短、效率更高,而且信任级别达到了最高级(第3级)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杨丽等人提出的新型代理签名方案进行分析,指出该方案的代理签名验证算法是有缺陷的,会引起真正的原始签名人伪造攻击,针对方案的这个安全缺陷,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代理签名方案,改进的新方案不仅可以抵抗原始签名人的攻击,而且提高了计算的效率.  相似文献   

3.
对田娟红等人提出的鲁棒的多重代理多重盲签名方案进行密码分析,发现方案不能抵抗伪造攻击.对其进行改进,提出了一个新的门限多重代理多重盲签名方案.证明了改进方案具有盲性和适应性选择消息攻击下的存在不可伪造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DLP问题代理盲签名方案不满足不可伪造性和不可链接性的缺陷,文章提出一个改进的代理盲签名方案。方案在盲签名阶段引入了代理签名者的私钥,能够抵御原始签名者的伪造攻击。同时改进了消息盲化过程,避免了代理签名者的链接性攻击。分析结果表明,改进后的代理盲签名方案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刘景伟等人提出的高效的基于ID的无证书签名方案的安全性进行分析,指出了该签名方案是不安全的.该方案能受到替换公钥攻击,以至于任何人都能对任何消息成功伪造签名.最后,本文对该签名方案进行了改进,改进后方案的安全性是基于CDH问题的.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陈泽文等提出的基于中国剩余定理的群签名方案,指出陈泽文方案中生成签名算法有缺陷.分析了李俊等提出的强RSA假设下的基于中国剩余定理的群签名方案,发现李俊方案不能够有效防止联合攻击和伪造攻击.参照DSA(digital signature algorithm)签名算法,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中国剩余定理的群签名方案.在不改变其他有效群成员密钥的情况下,简单高效地实现了群成员的加入和撤销.分析表明该方案具有防联合攻击、重放攻击、伪造攻击和陷害攻击等优点,通过预先计算签名的部分参数可以提高群签名的处理速度.  相似文献   

7.
针对2011年王勇兵等提出的一个基于身份代理聚合签名方案,给出一个聚合签名的伪造攻击以及代理签名者的否认攻击,证明了该方案存在安全隐患,进而提出改进方案,并对其安全性进行了分析,弥补了原方案的安全缺陷。  相似文献   

8.
对汤鹏志等提出的一种无证书部分盲签名方案进行了密码分析,指出方案中签名请求者可以非法修改协商信息.为了有效抵抗篡改协商信息攻击,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无证书部分盲签名方案.在随机预言机模型下证明了改进方案对无证书密码体制的两类敌手的自适应选择消息和身份攻击是存在性不可伪造的,其安全性可以归约为k-CAA问题和ICDH问题.  相似文献   

9.
对一个改进指定验证者的代理签名方案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其中的安全漏洞.系统中的一个用户如果截取到原始签名人发送给代理签名人的信息,则可以伪造对消息的代理签名.该攻击方案可以成功的原因是在原签名方案的验证中仅使用了指定验证者的公私钥,没有其他的公钥信息.该攻击方案虽然短小,但对原始签名方案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大部分的聚合签名方案存在安全性缺陷和计算效率偏低的问题。通过对两种无证书聚合签名方案进行安全性分析,发现两种方案分别无法抵抗Type I和TypeⅡ的伪造性攻击。针对此类问题,提出了一个改进方案。该方案在签名过程中改变了参数的组合方式,在聚合签名验证中加强了对主密钥和公钥的约束。在计算性Diffie-Hellman困难问题假设下,证明了方案在适应性选择消息攻击下具有不可伪造性。效率分析表明,方案在签名与验证过程中只需要4个双线性对运算,签名的长度是固定的,与同类安全的无证书聚合签名方案相比,改进的方案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何俊杰等提出的一个无证书部分盲签名方案进行安全性分析,发现方案存在公共信息被用户非法篡改的问题.为了保证公共信息的不被篡改,提出了一种基于k-CAA问题和ICDH问题改进的无证书部分盲签名方案.随后对协议的正确性、部分盲性、安全性进行分析,且在随机预言机模型下证明了新方案对两类攻击者的适应性选择消息攻击是存在性不可伪造的.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一种新的高速网格入侵检测系统模型,将入侵检测系统部署于网格环境,并采用基于特征匹配的检测技术;为了实现网格中各种资源使用的负载均衡,采用改进的遗传算法进行任务的分配;为了实现对分布式攻击的检测,采用数据融合和频繁模式挖掘技术进行报警的合成与关联分析.该模型不仅能够利用网格资源进行攻击检测,而且实现了网格资源使用的负载均衡.  相似文献   

13.
针对适用于移动通信的代理保护代理签名方案和代理聚合签名方案存在的不满足强不可伪造性和强不可否认性的安全缺陷,提出了2个改进的代理签名方案,当代理私钥生成时,添加一个随机数,使得原始签名者不能够假冒代理签名者进行伪造攻击.安全性分析与证明表明:改进方案满足代理签名的基本安全性质,在随机预言机下是可证明安全的;同时,在适应性选择消息攻击下,其代理生成协议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4.
聚合签名是近年被关注的一个热点。基于无证书密码体制,构造了一个改进的无证书聚合签名方案,较之于已有的方案,本方案的对运算是常量的,只需3次对运算,提高了签名验证时的效率。改进的方案可以抵抗无证书攻击模型中类型Ⅰ敌手与类型Ⅱ敌手的攻击,在计算性Diffie Hellman困难问题假设下,该方案是存在性不可伪造的,并在随机预言机模型中给出了方案的安全性证明。  相似文献   

15.
多变量公钥密码体制能抵抗量子计算机的攻击,被认为是后量子时代一种安全的密码体制备选方案.考虑到原中间域多变量公钥加密体制不能抵抗高阶线性化攻击,利用一种新的外部干扰,重构中心映射,提出一种基于外部干扰的改进签名方案.改进方案保持了原方案结构简单、求逆容易的性质,还能抵抗穷举攻击,秩攻击,差分攻击,代数攻击.  相似文献   

16.
对一个ACJT群签名改进方案的安全性进行分析,指出了其中存在的安全漏洞,针对这一漏洞给出了一种伪造攻击方法,利用这种攻击可使得一个已经被撤销的群成员仍然可以通过作弊的手法生成群签名,而验证者无法发现.  相似文献   

17.
SM2数字签名算法是中国版的椭圆曲线数字签名算法,尽管该算法的设计在数学理论是安全的,但在算法的具体实现时却容易遭受物理攻击。因此,加强SM2数字签名算法在实现过程中的抗攻击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故障感染思想提出了一个针对SM2数字签名算法的抗故障攻击策略,通过改变算法中的标量运算操作,使得算法遭受攻击后故障将在签名过程中扩散,从而破坏攻击者利用错误签名快速检索签名私钥的条件。实验结果表明,此防御策略不仅可以抵御弱曲线故障攻击,还可以防御弱曲线故障和二次故障注入的结合攻击。此外,本文还将椭圆曲线算法中常用点检测抗故障攻击策略和本文提出的故障感染防御策略都在现场可编程逻辑列阵上实现,对两种策略的硬件面积开销、单次签名时间开销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本文提出的策略在硬件性能上比基于点检测的策略更优越。  相似文献   

18.
针对已有的基于计算Diffle-Hellman问题提出的无证书聚合签名方案构造了三种伪造攻击算法,攻击显示恶意但被动或者诚实但好奇的密钥生成中心均可伪造任意用户对任意消息的有效聚合签名,同时该方案也无法抵抗不诚实用户的合谋攻击。分析了原方案不安全的原因,通过在部分私钥生成阶段将用户公钥作为输入的参数,并在签名阶段将部分私钥与秘密值分别与不同的散列函数进行绑定,给出了高效的无需安全信道和双线性对的改进方案。改进方案的安全性可规约到更一般的离散对数困难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