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的病理组织学表现及与胃镜检查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了262例经病理组织学检查诊断为慢性胃炎的病理组织学表现,并与胃镜检查的结果比较,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262例慢性胃炎患者中,慢性浅表性胃炎(CSG)有202例,占77.10%,其中以慢性活动性胃炎居多,占71.23%。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局部胃粘膜腺上皮轻-中度异型增生和肠上皮化生较CSG为多,分别为68.33%和33.33%。胃镜诊断与病理组织学诊断相符的病例只有46例,占17.56%。胃镜诊断为胃粘膜粗糙原因待查394例,占14.89%。而大多数病例(142例)胃镜诊断为胃渍疡,占54.20%,其中有25例为溃疡恶变待排。结论:262例慢性胃炎患者的病理组织学表现,以CSG多见。而慢性胃炎伴局部胃粘膜腺上皮轻-中度异型增生和肠上皮化生又以CAG多见。262例慢性胃炎病例中胃镜诊断为慢性胃炎只有46例,占17.56%,而多数病例为胃溃疡,提示胃溃疡发生在慢性胃炎基础上,尤其是慢性活动性胃炎。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121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多器官功能衰竭老年与青壮年的临床资料,老年组多器官同时衰竭占39.2%,序贯发生为60.8%,其顺序为肺(心)、脑、肾(肝)、胃、血液系统。青壮年组95.2%的病例以肺(心)、肝、肾、肺、胃、血液系统贯发生,同时衰竭仅占4.8%。两组的预后均与累及器官数目呈正相关关系。病死分别为58.2%和28.6%,老年组明显高地青壮年组(P〈0.005)。提示肺心病急性加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慢性胃炎94 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显示慢性胃炎的病因除与饮食习惯、饮酒、吸烟、免疫因素有关外,还与幽门螺旋杆菌和精神因素有关,且胃炎、胃溃疡、胃癌之间有一定关系.提出了人们应重视胃炎的防治工作,以减少胃炎及胃癌的发生率和危险性  相似文献   

4.
慢性胃炎舌尖微循环变化与中医证型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胃炎舌尖微循环变化与中医证型关系刘晓伟1)崔志英(第一军医大学中医系)关键词:慢性胃炎;舌尖微循环;中医证型中图分类号:R331.37慢性胃炎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为此,我们对77例慢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辨证为痰瘀互结...  相似文献   

5.
应用快速尿素酶试验和胃粘膜直接印片的方法,对376例确诊为慢性胃炎患者(其中123例合并十二指肠炎)的幽门螺杆菌检测,可获得HP与慢性胃炎及十二指肠炎的关系。慢性胃炎HP的检出率49.4%,活动性胃炎HP的检出率81.7%(P<0.001),活动性十二指肠炎HP的检出率87.5%(P<0.001).结果表明,HP与慢性胃炎尤其是活动性胃炎及活动性十二指肠炎有极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慢性胃炎是由于胃粘膜遭受各种致病因子的反复侵袭而发生的持续性慢性炎症性病变 ,为临床上常见的多发病 ,其发病率居各种胃病之首。慢性胃炎包括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等 ,本文主要探讨的是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认为该病是由于脾胃素虚、运化失常、受纳无力、吸收转化功能低下而致胃失濡养 ,升降失常。多表现出有十分明显的脾胃气虚征象 ,诸如面色萎黄少华 ,精神萎靡不振 ,形体消瘦 ,脘腹隐痛绵绵 ,肢困乏力 ,畏寒 ,食后胀满 ,不能多食 ,大便溏薄 ,舌淡 ,脉细或弱等。治疗该病时必须审证求因善于识别虚证兼挟湿热之病机。医者多以…  相似文献   

7.
王秀锋  陈一伟  白亮寅 《甘肃科技》2006,22(4):170-170,172
目的研究心理治疗与护理对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对128例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心理因素的测评,分析心理因素与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发作的关系,及时了解并减轻各种心理问题,进行妥当的心理治疗与护理。结果128例患者通过心理治疗与护理后能很好的调节自己的情绪,降低了复发率。结论:心理治疗与护理对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康复有确切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三合汤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患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70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用雷贝拉唑胶囊、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胶囊,治疗组用三合汤联合对照组,两组均治疗1月.结果:对照组显效14例,占有效率40%,有效11例,占有效率31.4%,无效10例,总有效率71.4%.治疗组显效19例,占有效率54.3%,有效12例,占有效率34.3%,无效4例,总有效率88.6%.结论:三合汤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9.
慢性胃炎是一种慢性粘膜炎病变,临床上分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主要是指发生在胃、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也称消化性溃疡。此两种疾病都是消化系统中常见的疾病,慢性胃炎发作时,主要表现为持续性或进食后上腹部饱胀不适和腹胀、嗳气、反酸、食欲减退。部分病人还可出现上腹部节律性疼痛。消化性溃疡的特点,主要为慢性过程、周期性发作及节律性疼痛。胃溃疡疼痛部们多位于剑实下近正中或偏左,十二指肠溃汤疼痛多位于上腹正中或稍偏右,并有饥饿感、纯痛、灼痛等。胃溃疡多在餐后半小时至1小时出现疼痛,持续至下次进餐时,进食可减轻疼痛,也可半夜发生疼痛,也有嗳气、泛酸、流涎、恶心、呕吐等胃瘦和贫血等症状。如出现上述症状,应去医院检查,确诊为本病的应乃时治疗并加强护理。家庭的护理主要要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0.
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由于不同的病因引起的各种慢性胃粘膜炎性病症。在中医属于“胃脘痛”、“痞满”的范畴。该病临床表现没有特异性,平时常有腹胀腹痛、呃气、恶心、依欲不振、嘈杂似饿。常产生消化不良、症状时轻时重,急性发作时可能剧痛难忍。慢性胃炎的致病因素有多种,如精神紧张情绪烦燥、劳累过度;生活无律、食无定时、时饥时饱,或进食时囫囵吞枣、暴饮暴食;生活中酗酒嗜烟、喜食辣椒等刺激性食物以及某些药物的副作用,均可导致慢性胃炎。现代医学认为幽门螺杆菌也是慢性活动性胃炎的病原菌。慢性胃炎不可轻视,胃炎引起…  相似文献   

11.
青年颈椎病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颈椎病为中老年人的多发病,但在我院自1984年7月至1987年12月止的355份颈椎病病例中,年龄在30周岁以下者竟有43例,比率高达12.11%.由于医师、患者均对青年罹患颈椎病之可能缺乏认识,其中13例(30.23%)曾被误诊,29例(67.44%)患者自恃年青,拖延到症状出现,1—9年以后才来就医.本文所强调的是对颈椎病的注意力不应仅限于中老年人,无论是临床或基础研究,都应将视野扩展到青年领域中去.并对青年颈椎病的临床表现、病因、发病机理及治疗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agA阳性Hp感染与消化性溃疡、胃炎等胃及十二指肠疾病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对Hp阳性(~(13)C-呼气试验为阳性)、胃黏膜快速尿素酶联免疫法阳性的512例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及80例对照者(健康体检:~(13)C-呼气试验为阴性、胃黏膜快速尿素酶联免疫法阴性)行血清CagA抗体检测.512例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中慢性浅表性胃炎(CSG)18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120例,十二指肠球溃疡(DU)100例,胃溃疡(GU)108例.结果 CagA抗体阳性检出率对照组为30%,慢性浅表性胃炎组阳性率为61.96%,慢性萎缩性胃炎组阳性率为63.33,十二指肠溃疡组阳性率为68.00%,胃溃疡组阳性率为74.07%.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CagA阳性总检出率为66.0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十二指肠疾病Hp阳性感染者中CagA抗体阳性总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CagA抗体阳性感染与胃十二指肠疾病密切相关;两组胃炎患者CagA抗体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CagA抗体阳性感染与胃炎密切相关;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CagA抗体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CagA抗体阳性感染与消化性溃疡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慢性精神病住院患者肺炎的X线影像。方法:对120例慢性精神病住院患者肺炎的X线影像进行分析,总结其特点。结果:120例肺炎患者中,大叶性肺炎30例,小叶性、间质性肺炎90例;大叶性肺炎以中青年人为主,病程2年以下多见,病灶以右肺中上肺野、左肺下野片状阴影为主;小叶性、间质性肺炎以老年多见,病程4年以上,病灶以两肺下野斑点状、索条状阴影为主。结论:慢性精神病住院患者病情特殊,临床症状不明显,需密切观察病情,早检查、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小儿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为客观评估病情提供依据。方法对我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共收治206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206病例中,1~3岁138例(67%),EV71感染129例(62.6%)。1~2部位有皮疹114例(55.3%),3个部位及3个以上部位92例(44.7%)。持续高热大于3天136例(66%),精神萎靡、烦躁、易惊、惊跳、抖动、呕吐、面色苍白等症状,3个或3个以上症状128(62.1%);白细胞总数大于15×109/L 85例(41.3%)小于4×109/L21例(10.2%);血糖大于8.3 mmol/L60例(29.1%),CK-MB大于48 mmol/L56例(27.2%),痊愈194例(94.2%),神经系统后遗症10例(4.9%),肺出血死亡2例(0.9%)。结论重症手足口病中EV71型多见,以1~3岁儿童好发,皮疹典型或不典型,早期有持续高热、精神萎靡、烦躁、易惊、惊跳、抖动、呕吐、面色苍白等症状,部分白细胞、血糖、CK-Mb等明显异常,该病预后较好,少数病情危重死亡。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宾川县2008年5月至2011年6月手足口病疫情分布特点,为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导出2008年5月至2011年6月宾川县手足口病个案信息进行分析。结果:2008年5月至2011年6月全县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861例,其中男501例、女360例,男女比例为1.39∶1.00。0-4岁幼儿报告738例,占病例总数的85.71%。职业以散居儿童为主681例(占79.09%),其次为幼托儿童148例(占17.19%)。2011年采集临床诊断病例粪便标本13份,检出肠道病毒EV71阳性3份,CoxA16阳性2份。结论:宾川县手足口病以0-4岁幼儿发病为主,2岁组发病最高,达304例,防控工作的重点人群是散居儿童和托幼儿童。  相似文献   

16.
根据胃液成分的6项参数,用POMS程序,就6种(510例)慢性胃病,按3种组合进行Bayes准则逐步判别。结果显示:1.胃癌、胃溃疡和萎缩性胃炎之间具有十分显著的差异,有判别作用的参数依次为DNA、胆汁酸以及蛋白酶和游离酸;其判别距阵示萎缩性胃炎的符合率达78%。2.胃癌、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3种病之间,胃液参数判别的差异亦十分显著;粘液、DNA、胆汁酸及pH值的判别效果有显著性;胃癌和十二指肠溃疡的判别符合率分别为63.3%及92%。3.浅表性、浅表-萎缩性和萎缩性胃炎进行判别时差异有显著意义,本组有判别作用的参数则依次为粘液、胆汁酸以及蛋白酶和pH值4项;判别距阵显示的符合率,萎缩性胃炎为51%,浅表性胃炎为75.8%,而浅表-萎缩性仅13%,表明后者具有很高的重叠性。  相似文献   

17.
1075例60岁以上老年人健康调查结果,其中患有各种疾病600人(占55.8%)、健康的475人(44.20%)。患病老人中高血压患者最多(312人)。按中医虚证标准,绝大部分老人存在不同情况的虚证,其中以肾虚出现率最高。在475例西医诊断为健康老人中,各项虚证患病率高达75.58%;按血瘀诊断标准,发现气虚兼血瘀者最多;按体型与体质关系分析,发现肥胖体型的阳虚、痰湿、瘀滞体质最多;瘦削体型则以阴虚、阴阳两虚体质最多;壮实体型多属阴虚体质;虚弱体型多属阳虚、阴阳两虚体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铜陵市不同年龄段阴道炎患者阴道分泌物霉菌及滴虫检出率,探讨该地区霉菌性及滴虫性阴道炎发病与年龄的关系。方法分析本院妇科门诊4187例阴道炎患者阴道分泌物常规湿片法检查结果。根据患者年龄将其分为20~29岁组、30~39岁组、40~49岁组、50~59岁组、≥60岁组,比较不同年龄组阴道分泌物霉菌及滴虫检出率。结果 20~29岁组、30~39岁组、40~49岁组、50~59岁组、≥60岁组霉菌检出率依次为15.2%、13.6%、12.1%、6.5%、3.4%,20~29岁组、30~39岁组、40~49岁组霉菌检出率均显著高于50~59岁组、≥60岁组(P0.01);滴虫检出率依次为2.0%、6.8%、18.2%、5.9%、1.4%,40~49岁组滴虫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其他各年龄组(P0.01)。结论铜陵市霉菌性阴道炎好发于20~49岁女性,滴虫性阴道炎好发于40~49岁女性。  相似文献   

19.
犬瞬膜突出症,俗称“樱桃眼”,是第三眼睑(瞬膜)从内眼角露出或反转的疾病。临床上多见于眼大且突出的现赏犬。笔者对33例犬瞬膜突出症进行手术诊治,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