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长序狼尾草种子萌发生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伦  辛克敏 《贵州科学》1997,15(3):197-199
用BTB法测得长序狼尾草种子生活力为72.08%;在所测时期内盆栽试验的发芽率在7%-43%之间:种子无休眠期或休眠期很短:种子属喜暗种子:发芽率与播种至初始萌发的日均温具有正相关性;并初步探讨了生活力与发芽率不相符合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二种贵州特有植物的种子繁殖与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种贵州特有植物的种子繁殖与育苗试验,结果表明:贵州石笔木种子在自然条件下当年不出苗,但在20~25℃温度、湿度80~90%条件处理下,43d后即可萌发出苗率达67%,贵州槭种子翌年3月播种,播前用水浸泡24h,出苗率达76%,缩短出苗时间.苗木移栽宜阴天进行,加强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2种贵州特有植物一年生苗可高达50cm.  相似文献   

3.
单穗升麻(Cimicifuga simplex Wormsk)种子在10月下旬自然脱落时,大多数胚胎处于球形胚发育阶段,需要经过3-4个月才能完成其后熟过程,种子自然萌发率不足20%。采取低温湿润及不同质量浓度的GA3处理以后,种子后熟时间均不同程度缩短,提前萌发,并且萌发率提高到68%。  相似文献   

4.
金平  张著林 《贵州科学》1999,17(1):58-61
针对南方红豆杉种子自然繁殖率低,种子萌发时间长的特点,探讨植物激素处理种子,对打破种子休眠,提高种子出苗率及成苗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植物激素处理南方红豆杉种子,出苗率可达85.5%,8个月即可出苗,而不用植物激素处理(对照)的南方红豆杉种子则需要18个月出苗,出苗率80%,播种基质也有直接影响其出苗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贵州石笔木播种育苗的温度和湿度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采用调控温度和湿度的比较试验对贵州石笔木 (TutcheriakweichowensisChangetY .K .Li)种子萌发与播种育苗进行了研究 ,其试验表明贵州石笔木种子萌发的最佳温度为 2 0~ 2 5℃、湿度为 80 %~ 90 % ;采集的种子在此条件下砂藏层积 10~ 15d开始萌发 ,4 0~ 50d萌发率达 85%~ 93 % ;种子萌发后播种于恒温2 0℃的苗床中 60d后出苗率和 3 60d后成苗率分别达到 60 7%和 4 3 7%。这一研究结果对于珍稀濒危的贵州石笔木植物种质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开发利用有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狭叶四照花种子萌发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狭叶四照花种子的发芽率较低,在5种种子处理中,用湿沙层积处理的种子萌发率显著高于土壤播种的种子.使用机械损伤种皮的方式未能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其发芽率反而低于未处理的种子.  相似文献   

7.
对青海野生红砂进行容器播种育苗试验。结果表明:4d开始出苗,25d出苗结束,出苗率为57.9%;8月初苗高生长趋于停止;最高日均生长量0.33cm,当年平均苗高18.0cm。地径0.25cm.  相似文献   

8.
中华常春藤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玉武 《贵州科学》2002,20(2):68-72
本文报道中华常春藤繁殖试验研究结果。种子繁殖于4月中旬以腐殖土+河沙为播种基质可获得78.50%-93.50%的发芽率;扦插繁殖于7-8月份采用顶部枝条作插穗,以肥泥+河沙为基质进行扦插可获得87.50%-97.50%的生根率。  相似文献   

9.
钟萼木种子贮藏与休眠解除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新采集的钟萼木种子进行各种处理后进行发芽试验,结果表明,钟萼木种胚、内种皮及胚乳内均含抑制物质且可引起种子休眠,但引起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是种子内缺乏萌发促进物质和酶活性低所致。用ABT生根粉溶液浸种24h或低温(5℃)层积60d,可解除种子休眠,萌发率由28%可提高到80—90%。低温层积后适宜的萌发温度为30℃、25℃和20℃,其次是变量条件(昼30℃,夜20℃),将种子置于聚乙烯薄膜袋内低温(5℃)干藏85d,也可解除休眠,低温干藏85d后再层积20d,解除休眠的效果最佳,如此处理置床后第5d即开始发芽,15d完成萌发过程,萌发率达85%。  相似文献   

10.
四川大头茶种子萌发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光照,贮藏条件,pH和土壤类型对四川大头茶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四川大头茶种子萌发对光的依赖性不强其萌发最适pH范围为5.5-6.0;沙藏可以有效地延长种子寿命。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不同因素对药食两用植物赤苍藤(Erythropalum scandens Bl.)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本研究以当年采收的赤苍藤种子为材料,探讨浸种时间(0 d、1 d、2 d、3 d、4 d、5 d)、基质含水量(70%、50%、30%)、播种深度(0 cm、1 cm、3 cm、5 cm)、光照条件(全黑、自然光)、基质(沙土、肥土、黄土、混合土)、赤霉素浸种处理及破壳处理(全破、少破、不破)下赤苍藤种子的发芽率及幼苗特性,为其规模化发展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浸种时间、基质含水量、播种深度、赤霉素处理均对发芽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基质和破壳处理对发芽率有显著影响(P<0.05),浸种5 d、50%和30%的基质含水量、播种深度1 cm、混合土基质、50 mg·L-1赤霉素浸种12 h以及全破处理的发芽率在各对比的处理中均最高。浸种时间和基质含水量对幼苗叶长和枝高均有显著影响(P<0.05),其他处理对幼苗生长无显著影响。综上可知,赤苍藤种子育苗时,可先浸种5 d或用50 mg·L-1赤霉素浸种12 h...  相似文献   

12.
【目的】春剑(Cymbidium tortisepalum var. longibracteatum)种子在自然环境下难以萌发,大约只有百万分之一的萌发率。分析春剑种子萌发机制,可为春剑种子的高效萌发和共生萌发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无菌播种技术对春剑种子进行萌发试验,并用体式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各发育阶段春剑种子形态变化进行观察。【结果】Hyponex(花宝1号)3 g/L + 6-BA 0.50 mg/L + NAA 0.50 mg/L培养基上种子萌发效果最佳,种子萌发率为30.33%;从播种到形成幼苗需400 d。观察发现,春剑种子萌发的主要途径为种胚膨大并从种子一侧突破种皮但未从种皮中脱落,种胚突破种皮后经光合作用变绿并分化成原球茎,原球茎伸长生长形成根状茎最后形成幼苗。【结论】添加适宜浓度的6-BA和NAA能有效促进春剑种子的萌发;春剑种子的发育阶段分为:未萌发、种胚吸水膨大、种皮破裂露出种胚、形成原球茎、形成根状茎、形成幼苗6个阶段。  相似文献   

13.
额济纳胡杨有性繁殖失败因素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内蒙古额济纳绿洲胡杨种群的苗库状况、种子雨、种子生活力以及环境因子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胡杨萌生苗占更新苗的绝大多数;胡杨能够产生出大量的有生活力的种子,胡杨种子散播时间在种群内部存在异质性;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胡杨种子在落种后生活力迅速降低,(6-40)d后绝大部分种子(95%)会丧失活力。种子萌发试验表明:表土层含水量低、含盐量高、生化他感作用是胡杨种子萌发的限制性因子。由于胡杨种子属于短命种子,在其短暂的活力期内没有适宜的环境条件使之萌发,从而造成种子萌发失败。缺水所导致的种子安全萌发生境的缺失是额济纳胡杨的有性繁殖失败的首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岩黄连种子繁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于2003年4月至2004年4月在广西植物研究所实验场内进行岩黄连(Coryd a lis sax icola Bun ting)种子繁殖试验。试验种子分为东兰类型、贵州类型和马山类型。试验前先测定种子的基本情况,然后以东兰类型的种子分别进行不同着生部位、贮藏方法、贮藏时间、播种基质试验。试验结果是东兰类型的种子发芽率最高,为27.75%,贵州类型的最差,仅为16.13%。播种基质以火土加肥泥的最好,种子发芽率为21.25%。种子贮藏以纸袋密封置于低温贮藏最好,发芽率为25.75%。种子以着生在果穗中部的发芽率最高,为28.75%,岩黄连选种时应注重保留中部种子。岩黄连种子没有休眠期,采收后即可播种,最好的播种期是4~8月份。  相似文献   

15.
茜草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茜草种子的特性,探讨温度、光照等条件对茜草种子萌发的影响,观测了茜草种子的形态、千粒质量、水分含量、吸水率,测定了茜草种子在不同温度条件(15,20,25℃)下,黑暗和光照条件下的发芽率、发芽势.结果表明,室温下茜草种子吸水率在36h达到饱和,为161%;茜草种子在20℃条件下萌发率最高为69%;光照和黑暗条件下茜草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无显著差异,但在黑暗条件下可以缩短茜草种子的发芽时间.  相似文献   

16.
在野外自然条件下设置三个不同光照强度的人工遮阴对青藏高原东缘30种不同生活型禾本科植物种子的萌发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光照梯度下30种禾本科植物种子的萌发率差异不显著,平均萌发时间差异显著,外在环境因子光照主要影响植物种子萌发的进程.植物在存在竞争的环境中会选择快速萌发来争取幼苗茎杆伸长开始的时间,以截获更多的光...  相似文献   

17.
琼花种子萌发规律及播种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8.
高山松是云南松和油松自然杂交产生的二倍体杂种,不同居群形成的遗传背景及生境差异很大.本研究以来自该物种分布区内有代表性的8个居群为试材,在理论亲本种之一即云南松生境下比较其萌发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居群种子萌发动态表现出明显的"S"型曲线,拟合模型检验均达极显著水平,应用Logistics方程拟合效果较好,整个萌发期可分为萌发初期、萌发快速期和萌发后期;不同居群在萌发物候和萌发数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萌发快速期起始时间为7~9 d,结束时间为11~15 d,而快速期持续时间较稳定;不同居群萌发率为52.12%~88.94%,平均73.65%,其中萌发快速期的萌发率为33.10%~49.94%,平均42.28%,萌发快速期占整个萌发期比率较大,分别为47.14%~66.40%,平均为58.20%;居群间的分化表现为以分布区东北部紧接油松分布的MK居群萌发最早,速度最快,萌发率最高,LX次之,而NY居群萌发率最低,萌发速度最慢,其它居群介于中间.快速期萌发率与总萌发率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772 5,拟合值与实测值呈极显著的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 5.这些结果表明,高山松在理论亲本种之一即云南松生境下也表现出正常的萌发能力,且不同居群间存在明显的分化,这与高山松的杂交起源特性及不同居群复杂的遗传背景有关.  相似文献   

19.
用黄瓜种子作试验材料 ,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包衣种子 ,试验种子的发芽率 ,幼苗生长势及种子抗病能力 ,这三种处理方法是 :对照 (裸种子 )、化学杀菌材料包衣及选择非化学 (生物类 )天然无害材料作为杀菌材料包衣 (用以防止化学杀菌材料的污染提出的新天然包衣材料 ) .实验结果表明 ,使用天然材料和化学材料包衣种子均使种子发芽时间延长和非正常幼苗增多及单株生物量提高 ,并比对照组裸种子杀死了大部分的病菌 ;但化学杀菌包衣种子处理使幼苗的非正常率更明显的增多 ;生物类天然材料包衣相对对照同样也能杀死许多病菌 ,但比化学包衣材料杀菌力弱 ,将进一步研制和改进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