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基于模糊聚类及层次分析法的采矿方法综合评判优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程潮铁矿为工程背景,将采矿方法初选视为分类问题来处理,采用模糊聚类法从技术影响因素方面按照相似程度对采矿方法进行了分类初选,避免了以往采用工程类比进行初选的主观随意性,提高了采矿方法初选方法的科学性.在此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综合考虑经济、资源、效率、安全及环境等五大类因素,构建了较为全面的采矿方法选择综合层次评价指标体系,并得到了合理的权重矩阵,较好地解决了多因素决策时各方案评判指标出现优越性交叉时的权重分配问题.最后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确定最优采矿方法.  相似文献   

2.
根据陈台沟铁矿开采技术条件,提出了技术可行的三种采矿方法方案,运用传统方法进行初选,排除了崩落法.然后应用模糊数学理论对所推荐的两种充填采矿方法方案进行模糊综合评判,得到了最优解,对相似矿山开采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数值优选法是对采矿方法进行选择时的重要工具 从正反两个方面对目前几个比较流行的采矿方法数值优选法进行了客观地分析和评价 ;结合它们各自的特点 ,对多目标模糊决策法和双基点法进行了适当地改进 ;通过实例验证 ,推荐了改进的多目标模糊决策法、相似率优选法等几个较为优良的方法 ,为选用合适的采矿方法数值优选法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参 6  相似文献   

4.
基于组合赋权TOPSIS的采矿方法优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传统采矿方法选择存在的弊端以及数值优选权重确定的难题,综合考虑影响采矿方法选择的技术、经济、安全等因素,利用层次分析法基本原理建立了采矿方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对决策指标进行组合赋权,运用基于组合赋权的逼近理想解排序法对待选采矿方法进行综合评价,计算出各方案的综合优越度,实现采矿方法的优选。最后,以云南某矿为例,设计了3种备选采矿方法,得出待选方案的综合优越度依次为0.033 03、0.583 49、0.966 96,从而确定方案3环境再造中深孔落矿嗣后充填采矿法为最优。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组合赋权的TOPSIS法在采矿方法选择的评价中更合理、更可靠。  相似文献   

5.
为实现某铅锌矿山无底柱深孔后退式崩矿法安全高效开采,开展采场结构参数优化研究.实测-650 m中段原岩应力,运用Surpac-FLAC3D模型生成技术构建数值分析模型,进而采用多元应力回归方法反演初始地应力场.通过弹性力学小薄板理论分析得到顶板稳定性随采场结构参数的变化关系,结合实际采准条件,提出采场结构参数初选方案.基于反演地应力场,进行初选方案开采数值分析,获得各方案力学响应指标.引入多目标理想点法决策,考虑安全和经济指标,计算方案评价指标集与理想解的向量近似度,优化确定该矿无底柱深孔后退式崩矿法采场结构参数为矿房采场宽10 m,矿柱采场宽8 m.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采矿方法选择的优化系统,构造与建立了采矿方法库和采矿方法优选决策系统库。系统总结了现行采矿方法的适用条件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对采矿方法影响因素做了相关分析,建立优选数学模型,以实现采矿方法选择的科学化。  相似文献   

7.
针对某金属矿床开采环境较为复杂,采用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开采,利用已经掌握的关于空区几何形态、矿岩特性等已知条件,建立矿体三维数值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使用充填法开采矿体的稳定性.生产结果表明,应用数值模拟结果指导采矿方法和开采工艺设计是合理的,模拟结果为类似条件下矿山的开采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应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建立基于三角模糊数学的多因素层次模糊,综合评判决策模型和权重分配待定性因素数值化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某贵金属矿体开采的采矿方法进行了优选,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新桥硫铁矿采矿方法模糊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模糊数学原理对新桥硫铁矿8勘探线以东难采矿体的采矿方法进行优选,建立了影响采矿方法选择的定量和定性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影响因素的权重,并对定量和定性指标分别计算隶属度,最终得到待选择方案的综合评判向量(0.960,0.804,0.865),即优越度分别为96.0%、80.4%和86.5%,从而确定方案Ⅰ最优。矿山实践表明,模糊选择的采矿方法较好地适用于生产,取得了良好成效。  相似文献   

10.
<正>"我应该是目前参选人中最有经验的,有治理一个俄亥俄这样的大州的行政经验,有处理如在克利夫兰发生的警察枪击事件的危机管控经验",俄亥俄州州长约翰·卡西奇毫不掩饰地列举着自己的竞选优势,"我还有国会立法经验、平衡预算经验,我做过预算委员会主席,还在国防委员会里任职了18年"。据悉,自信满满的卡西奇将在7月21日正式宣布参与2016年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初选。届时,卡西奇至少是第15位宣布参选的共和党人,要是再算上可谓万众瞩目的威斯康星州州长斯考特·沃克的话,本次大选的共和党初选就有16位参选人参与竞争,这一数字将追平首次采取初选制度的1972年的民主党初选,更创造了共和党初选的最拥挤记录。如此拥挤或者极高可选度的初选  相似文献   

11.
彭昊  关富佳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26):10856-10863
甲烷水合物是具有发展前景的新能源,对其的开采方法是当今世界的热门话题。本文运用实验探究甲烷水合物的合成、利用软件模拟结合实验等综合方法研究了甲烷水合物被热力开采时的注热温度、注热时间、注热速率,探究这些因素对其开采效果的影响。并结合构建物理模型和数值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注热开采的动态及规律。结论表明,甲烷水合物的注热开采是一个非稳态的传热过程,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先呈指数递减后呈线性递减。  相似文献   

12.
基于网格技术以及数值分析理论,分析了网格应用中间件以及具有4层结构的汽车耐撞性数值分析网格体系结构,结合耐撞性理论,提出了汽车耐撞性协同仿真和分布式耐撞性数据挖掘方法,实现了汽车耐撞性协同仿真应用系统与汽车耐撞性数据挖掘应用系统的融合.同时,结合应用实例,将所提出的方法及系统应用于汽车协同仿真及耐撞性数据挖掘活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以淮北杨庄矿承压水体上对拉工作面开采为背景,通过现场实测、相似模拟实验和数值分析,揭示了承压水体上对拉工作面开采底板岩层应力分布和底板破坏规律,重新认识了对拉面不同开采参数对底板岩层力学行为的影响.提出了承压水体上对拉面安全开采的合理技术参数和预防底板突水的工程对策.  相似文献   

14.
自然崩落采矿法的颗粒流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自然崩落采矿法为研究对象,利用二维颗粒流数值模拟(PFC2D)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了自然崩落法矿体崩落规律. 以某镍铜矿的地质条件及矿岩物理力学性质为依据,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自然崩落法的崩落规律. 结果表明:PFC2D模型在分析自然崩落过程中力学机理的同时,能有效地模拟自然崩落法采矿过程,并且能直观地给出矿体在崩落过程中各种参数的具体形态变化. 利用PFC2D模型预测该镍铜矿自然崩落法初始崩落拉底半径为10 m,连续崩落的拉底半径为22 m,有效地指导该矿自然崩落法的放矿.  相似文献   

15.
基于聚类分析的属性数据挖掘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据挖掘作为一门新兴的数据处理技术已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聚类分析技术是数据挖掘中的一种重要技术,本文介绍一类数值数据的挖掘方法,同时提出一个基于属性划分的聚类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6.
 采矿方法优选涉及到多指标体系的分类及综合评价问题,利用主成分分析简化了指标结构,将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相结合,提出了主成分聚类分析法,并基于该方法对来自某矿山的15个试样的采矿方法进行了优选。在此过程中,针对传统主成分分析方法的缺点和应用中可能出现的误区,通过均值化改进了主成分分析的特征提取,通过以主成分得分为新的数据基础做聚类分析改善了综合评价效果;对主成分含义给出了较为明确的解释;对主成分聚类、第一主成分得分、主成分综合得分的排序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主成分聚类分析法则既可以对多变量数据进行合理地分类,又能对各类优劣程度做出综合评价,能充分反映矿山的实际情况,终选出的采矿方法在工业试验后成效显著,验证了该决策方法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开采沉陷动态预计流变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采场覆岩移动变形规律进行研究,从流变力学角度,给出地表下沉时间位移函数,并结合实测资料对有关参数进行回归分析,运用推导公式与实测资料进行了结果对比,总结出符合大同矿区地表动态下沉经验公式。提出地表下沉推迟时间tr的概念,可作为划分开采沉陷剧烈程度的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18.
新安煤矿16煤导水裂隙带高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新安煤矿开采技术和水文地质条件,以岩石力学实验资料为基础,分别采用"三下开采规程"法、类比法、经验公式法和数值模拟法对新安煤矿16煤开采导水裂隙带高度进行综合对比研究。计算结果表明:数值模拟法可对裂隙带发育高度直观显示,并和最终确定的导水裂隙带高度一致;综合确定新安煤矿16煤的最大导水裂隙带高度为30m,防水煤柱高度35.5m,为确定16煤合理开采上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任建喜  林海  易归  张琨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22(14):5562-5568
以龙华煤矿3-1煤30203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采用现场实测,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的方法进行了区段煤柱宽度优化研究。建立了三维有限差分模型,分析了不同煤柱宽度时煤柱的弹性区宽度,煤柱支承应力分布规律以及巷道围岩变形特征。完成了煤柱松动区数字钻孔成像和煤柱受力特性现场实测方案设计并开展了实测分析,得出了顺槽煤柱松动区范围和塑性区宽度。实测结果表明20 m的区段煤柱宽度有优化的空间。综合分析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的结果,建议龙华煤矿3-1煤综采工作面区段煤柱合理宽度为15 m。最后进行现场工业性试验验证了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的合理性。该研究结果可以提高煤层回采率,增加经济效益,可为类似开采条件下区段煤柱的留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离散Gabor展开双正交条件的Zak变换域表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Gabor展开中,选择满足双正交条件的辅助函数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给出了过采样率为有理数时离散Gabor展开双正交条件的Zak变换域表示,从而可在Zak变换域对辅助函烽施加约束或进行解算,所得结果是J.M.Morris等人要求过采样率为整数所得结果的广义化,实验结果表明在Zak域解算双正交条件可节省计算时间与内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