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目前采用次氯骏盐漂白纸浆纤维的损伤大,废水严重污染.研究采用无污染漂白剂H_2O_2探索了总碱、碱比、预处理和漂温等对漂白过程的影响和作用机理,指出H_2SO_4预处理后的蔗渣化学浆,在NaOH用量1.5%、Na_2SiO_3用量3.5%、MgSO_4用量0.05%、70℃的漂温下漂白2小时H_2O_2消耗2.367%,经草酸适当的中和还原后,漂浆的白度从39.5%(SBD)提高到7l%,白度增值高,白度的稳定性好,得率也高,因之H_2O_2漂白剂是发展我国草浆漂白有前途的力法.  相似文献   

2.
造纸用化学助剂配方与使用技术系列资料漂白剂使用技术,第一册(888号) 内容有两步法漂白纸浆、连续乙酰化用的棉纤维素的漂白、纸浆的无氯漂白、用于印刷纸的亚硫酸氢盐纤维素的漂白等技术。每册资料费:单位7元,个人5元  相似文献   

3.
Sr在碱硬锰矿固溶体中的化学固溶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SrCO3、BaCOs、Al2O3和TiO2为原料,通过配方设计,采用高温固相反应,合成了单相固溶Sr的碱硬锰矿固溶体.借助于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电子探针波谱等分析手段,研究了配方设计、Sr在碱硬锰矿固溶体中的化学固溶量等问题.实验结果表明,采用高温固相反应工艺,容易合成掺Sr碱硬锰矿固溶体及单相掺Sr碱硬锰矿固溶体,但是Sr在碱硬锰矿固溶体中的最高化学固溶量与配方设计有关,当配方的化学式为SrxBa1Al2 2rTi6-24O16时,其最大化学固溶量为0.13mol,而当配方的化学式为Srx yBa1-yAl2 2xTi6-24O16时,其最大化学固溶量为0.22moLSr在碱硬锰矿固溶体中的最高固溶量还与合成方法有关,采用均相化学反应法合成的单相掺Sr碱硬锰矿固溶体中Sr的最高化学固溶量要高于固相反应法合成的固溶体中Sr的最高化学固溶量.  相似文献   

4.
过碳酸钠是一种白色松散颗粒状或粉状固体,俗称过氧化碳酸钠或固体双氧水。由于它易溶于水,并能分解出活性氧,因而具有很强的漂白、洗涤能力,是一种新型碱性漂白剂,可用作纺织工业的漂白剂、染整剂、干漂剂及高级染料的均染剂;造纸工业中可作纸浆漂白剂;此外,还可用作还原染料和硫化染料显色剂、食品餐具消毒剂、口腔消毒剂、传染病人衣物消毒剂、洗衣粉添加剂、电镀添加剂、除垢剂、制氧剂、水果蔬菜保鲜剂等,是一种具有多种用途的化工产品。过碳酸钠1969年由日本研制成功,并投入工业化生产,1982年达到年产5万吨的生产能力。目…  相似文献   

5.
水杨醛与牛璜酸以1∶1的比例在无水乙醇中反应,生成水杨醛缩牛璜酸席夫碱,再与C u(Ⅱ)金属离子络合,合成Schiff碱铜配合物,用红外光谱证实了其结构。通过"正交试验法"研究了该配合物对双氧水漂白棉织物的催化作用。实验对漂白后的棉织物的断裂强度、白度等指标进行了测试及分析,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对双氧水漂白有较好的催化作用。当配合物的浓度为0.4 g/L,pH=9,温度为60℃,时间为60 m in,此时棉织物的白度和断裂强度较好。  相似文献   

6.
沿小麦秸秆纵向剖开制备麦秸剖片,测试了剖片的成分组成;麦秸剖片经碱预处理后,再经双氧水漂白,优化了漂白工艺参数,采用活性染料三原色对漂白麦秸剖片进行染色,测试了其染色性能.结果表明:秸秆剖片主体成分的质量分数从大到小依次为纤维素、木质素、半纤维素,三者质量分数之和超过90%;麦秸剖片原样的润湿与亲水性能差,经碱预处理后,剖片的润湿与亲水性能有所提升;优化后的双氧水漂白工艺参数,即30%双氧水质量浓度为60g/L,硅酸钠质量浓度为0.5g/L,漂白温度为98℃,漂白时间为90min,浴比为200∶1;相比麦秸剖片原样,染料三原色对漂白麦秸剖片染色的上染率显著提升,染色后剖片的饱和度、颜色深度增加,其耐洗和干湿摩擦牢度均高于3级;测试表明经碱预处理与漂白工艺后,秸秆表面蜡质层去除,原纤形貌清晰,麦秸表面沟槽明显,比表面积增加,有助于染液的渗透与扩散.  相似文献   

7.
大豆蛋白纤维化学性能及漂白工艺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印染加工的特点,分别测定了大豆蛋白质纤维的热稳定性、耐酸耐碱性、吸酸吸碱量、耐氧化还原性及不同漂白剂的漂白效果.探讨了过氧化氢漂白工艺对大豆蛋白纤维针织物白度和顶破强力的影响.应用正交实验方法,对漂白工艺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大豆蛋白纤维具有良好的耐酸碱性及耐氧化还原性.  相似文献   

8.
对圣麻纤维针织产品进行漂白和染色实验.通过分析双氧水用量、漂白时间、温度、碳酸钠用量对织物白度、强力的影响,得出了最佳的漂白工艺配方;通过对影响K/S值的染色温度、固色温度、碳酸钠用量、纯碱浓度、染色时问、固色时间等工艺参数进行逐一分析,得出了最佳的染色工艺配方.  相似文献   

9.
论述在纸浆的常用漂白剂漂白过程中自由基的产生、自由基与过渡金属离子的关系,自由基的漂白作用及其对碳水化全物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10.
牦牛绒漂白工艺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金属盐预媒处理[1]后牦牛绒漂白的三个变量(漂白时间、双氧水浓度和漂白温度)的分析,讨论工艺变量对白度和碱溶解度的影响,并运用正交分析方法,得出牦牛绒漂白的较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1.
在国内外的纺织行业中,漂白普遍采用氯系漂白剂。但氯系漂白剂由于本身具有一定氯臭,遇萤光染料要破坏漂白能力,与洗涤剂不能混合使用,对有色织物易褪色,对动物纤维尼龙醋酸盐树脂加工品不大适用等弱点,因此已越来越不适应纺织业不断发展及纤维结构变化的需要。近来国外研制出一种新颖的漂白洗涤剂——过碳酸钠。这种洗涤剂属氧系漂白剂,由于它既可克服氯系漂白剂的弱点,又具有比一般氧系漂白剂低温下有较好溶解性能,及除漂白以外,还具有多种用途的特点。所以产品一投放市场,就有很强的吸引力。目前美国、日本、英国及欧洲  相似文献   

12.
促氧剂漂白活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过硼酸钠(SPB)是一种良好的漂白剂,但需在较高温度下才能释放出活性氧。本文通过实验证明,当它与四乙酰乙二胺(TAED)结合时,可在较低温度下入出活性氧,起漂白 作用。  相似文献   

13.
高效非硅氧漂稳定剂DQ05的性能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备了一种新型的非硅氧漂稳定剂DQ05,并与硅酸钠对双氧水的稳定效果进行了对比.中试结果表明,DQ05在棉织物的冷轧堆漂白工艺中,其稳定效果接近传统的硅酸钠稳定剂;漂白后的产品白度、撕破强力均优于硅酸钠-双氧水漂白工艺的水平,是一种理想的氧漂稳定剂,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稳定性C1O2溶液作为漂白剂,一般应用于纸浆的漂白,在现有的染整加工中尚未被广泛的应用,本文采用亚氯酸盐自氧化法,制备稳定性C1O2溶液;并将其用于纺织品的漂白,得出漂白温度、时间、有效氯含量及PH值等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5.
微波辐射下麦秆的氧化解聚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微波辐射下通过正交实验研究麦秆在H2O2/丙酮体系中氧化解聚的适宜条件.采用二硫化碳、苯、甲醇、丙酮和四氢呋喃对未氧化和氧化的麦秆进行分级萃取,比较麦秆各级萃取物的相对含量和组成差异,并对各级萃取物的组成进行GC/MS分析.结果表明,麦秆氧化解聚适宜条件是,麦秆量为1.0 g、微波功率为(365±18.25)W、反应时间为20 min.分级萃取可以实现对麦秆中可溶有机质的族组分分离,氧化后麦秆各级萃取物物种数量增多,说明在H2O2/丙酮体系中对麦秆氧化解聚有着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6.
合成了1,4,7-三甲基三氮杂环壬烷(Me3tacn),以Me3tacn为原料与CoⅡCl2·6H2O反应,制备[Co2ⅡCl3(Me3tacn)2]·[CoⅡCl3(H2O)3]环多胺型仿酶金属配合物催化剂,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的方法对合成的金属配合物进行表征.将这种仿酶金属配合物应用于棉织物的温堆漂白工艺试验,探讨了温度、配合物浓度及稳定剂质量浓度3种因素对双氧水漂白棉织物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80℃条件下,环多胺金属配合物浓度为12μmol/L,稳定剂XT-A质量浓度为1g/L时,漂白棉织物的白度为78.1%,且强力损失小.与传统漂白工艺相比较,应用环多胺金属配合物催化双氧水漂白棉织物工艺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低温低碱漂白.  相似文献   

17.
洗涤去污用活性氧的进展李俊明,贾丽岩(黑龙江省合成洗涤剂厂)活性氧应用于洗涤、漂白组分是洗涤剂配伍的新进展,但必须关注其性能稳定性和环境特点。它一般来自双氧水、次氯酸盐、过氧化物和臭氧。双氧水(H2O2不稳定且漂白力远低于过氧酸,故一般不用。次氯酸盐...  相似文献   

18.
纸纤维浆在漂白过程中存在漂白时间长、污染严重等缺陷。本文在氧化漂白纸浆基础上筛选出更环保的漂白方式———电化学催化氧化法,它以纸纤维为原材料,通过对不同催化剂的筛选,获得最优催化剂,达到生产原料丰富、催化剂能重复生产利用、易处理和副产物少的目的。此方法的技术关键是要控制适当的电压,选择合适的电解池中的阴阳电极以及适当的气流量,产生适量双氧水的浓度来对纸纤维浆进行漂白。实验证明此方式能使环境污染能降到最小。  相似文献   

19.
纸纤维浆在漂白过程中存在漂白时间长、污染严重等缺陷。本文在氧化漂白纸浆基础上筛选出更环保的漂白方式——电化学催化氧化法,它以纸纤维为原材料,通过对不同催化剂的筛选,获得最优催化剂,达到生产原料丰富、催化剂能重复生产利用、易处理和副产物少的目的。此方法的技术关键是要控制适当的电压,选择合适的电解池中的阴阳电极以及适当的气流量,产生适量双氧水的浓度来对纸纤维浆进行漂白。实验证明此方式能使环境污染能降到最小。  相似文献   

20.
为探索三次采油配方的本质,寻找原油中对配方起主要作用的组分及其含量,以孤东原油为对象,首先得到其最佳三采配方,然后通过测量其与原油各个组分之间的界面张力,得到一些有价值的结果:①以价格低廉的天然混合羧酸盐为表面活性剂的孤东原油的ASP(碱、表面活性荆及聚合物组成的三元复合体系)配方(质量分数):0、5%SDC-C(S) 0.7%复碱(m(Na2CO3):m(NaHCO3=I)=1:1)(A) 0.1%HAPM(P);②降低界面张力的能力以沥青质最大,胶质次之;③单独沥青质、胶质或者油分的模拟油,与ASP最佳配方体系的界面张力都比原油高,说明原油中各个组分存在协同效应;④胶质可作为原油的等效烷烃用于三次采油配方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