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9 毫秒
1.
利用柔性配体(4,4’-二苯醚二甲酸,4,4’-oxydibenzoic acid,H20ba)与Zn(N03)2反应得到了一种新型有机晶体C144H10O5,通过元素分析、x-射线单晶衍射等技术测定了晶体结构,结果表明,配合物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们n=5.7204(14)A,b=27.473(7)A,c=14.821(4)A,β =90°;z=8;R=0.0555。在有机晶体中,紧邻分子单元通过氢键作用在b轴形成一维链;链间籍氢键相互作用拓展为三维超分子网络。  相似文献   

2.
以2-丙基-4,5-咪唑二羧酸(H2pimdc)及2,2’-联吡啶(2,2’-bipy)为配体,在水热的条件下合成了镍的配合物[Ni(Hpimdc)2(2,2’bipy)].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仪测定其结构,结果表明:晶体为单斜晶系,晶胞参数a=23.492(10)nm,b=11.490(5)nm,c=26.171(8)nm,β=127.28(3)°,z=8;Ni原子为六配位.配合物分子之间通过N-H…O氢键形成一维链,然后再通过C-H…O弱作用连接成三维超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3.
报道了二水合4,4′-偶氮二苯甲酸的晶体结构,C14H14N2O6,Mr=306.27,晶体属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na21,晶胞参数:a=1.18197(15)nm,b=0.39432(5)nm,c=3.0967(4)nm,V=1.4433(3)nm^3,Z=4,Dc=1.409Mg/m^3,F(000):640,μ=0.112mm^-1,λ(MoKα)=0.071073nm,R1=0.0647 and wR2=0.1492,2758独立衍射点(I〉2σ(I)).晶体堆积通过苯环的π-π堆积和羧基与水的分子间氢键作用而稳定,形成超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芒柄花素为先导化合物合成3’,5’,6,8-四硝基4’-甲氧基-7-羟基异黄酮(1)并研究其晶体结构。方法用混酸(φ(H2SO4):φ(HNO3)=3:1)对芒柄花素进行硝化,经对产物分离纯化得到产物1,采用IR,NMR和单晶X-射线衍射法对其进行了表征和晶体结构测定。结果合成出3’,5’,6,8-四硝基-4’-甲氧基-7-羟基异黄酮,1的单晶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晶胞参数:a=0.4914(1)nm,b=2.2333(5)nm,c=1.6124(4)nm,α=90°,β=95.576(4),γ=90°,V=1.7610(7)nm^2,Z=4,M,=448.26,Dc=1.691g/cm^3。结论在产物1的晶体结构中存在O—H…O和C—H…O氢键。氢键将1连接成二维超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5.
配合物C12H14Cl6Fe2N2O通过溶剂热法,由三氯化铁和4,4’-联吡啶在甲醇溶液中制得.该产物由N,N’-二甲基-4,4’-联吡啶阳离子和由桥氧连接的两个三氯化铁阴离子构成.溶剂热反应过程中4,4’-联吡啶在甲醇溶液里发生了烷基化形成的有机阳离子,与阴离子通过氢键(C)-H…Cl连结,共存于晶胞中.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3064(3)nm,b=1.10367(2)nm,c=1.4775(3)nm,β=107.32(3)°,V=2.0338(7)nm3.  相似文献   

6.
在水热条件下,以硝酸银、2,2’,4,4’-联苯四甲酸和4,4’-联吡啶为原料合成了一例具有二维网络结构的新型配位聚合物{[Ag3(Hbtc)(4,4’-bpy)3].5H2O}n(H4 btc=2,2’,4,4’-联苯四甲酸,4,4’-bpy=4,4’-联吡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仪、红外光谱仪以及热分析仪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属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1172(2)nm;b=1.7700(4)nm;c=2.2186(4)nm;α=90°,β=94.06(3)°,γ=90°;z=4,Dc=1.837 mg.m-3,μ=1.405 mm-1,F(000)=2420。对于I>2 sigma(I)的数据,最终偏离因子R=0.0954,wR=0.1438;对于所有数据,最终偏离因子R=0.1419,wR=0.1611。在配合物中,Ag(I)原子被4,4’-联吡啶的氮原子连接成了无限的1D链,2,2’,4,4’-联苯四甲酸上的羧基氧原子与1D链上的Ag(I)原子配位,将结构拓展为二维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7.
用CuCl2·2H2O、NaH2SIP和邻菲哆口林在水热条件下得到了一种新的超分子化合物[CuCl(phen)2].H2SIP·3H2O.该晶体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1.1242(2)A,b=12.0676(2)A,c=12.1908(2)A,α=93.202(2)°,β=96.181(2)°,γ=105.845(2)°,V=1559.0(4)A3,Z=2.铜离子采取5配位模式,并且处于一个畸变的四方锥配位环境中.晶体中通过O-H…O和O-H…Cl氢键的作用,构建成具有三维网状的超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8.
利用中温水热法合成了一种未见报道的一维超分子杂化物,(H2bbi)5(HP2Mo5023)2(H20)2[bbi=1,1’-(1,4-丁烷)双(咪唑)],通过元素分析、IR、单晶x-射线衍射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a=17.253(5)A,b=21.169(5)A,c=25.397(5)A,β=104,537(5)A,Z=4,V=8979(4)A^3,R1=0.0383,wR2=0.0868.两个晶体学独立的Standberg型[HP2M05023]卜阴离子和5个双质子化的bbi配体通过氢键作用拓展成一维超分子.此外,该固态化合物在室温下显示出蓝色的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9.
合成了双质子化的4,4''-联吡啶四氟硼酸盐,并解析了其单晶结构.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点群为P2(1)/n.晶胞参数:a=4.947 9(5)(A),b=11.308 2(10)(A),c=11.749 5(12)(A),β=97.663(7)°,V=651.54(11)(A)3,Z=2.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一个基于Anderson 型多金属氧酸盐和柔性双咪唑配体的多酸基超分子化合物:(H2bbi)3/2[Al(OH)6Mo6O18]·9H2O (1)[bbi=1,1′-(1,4-丁烷)双(咪唑)],并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对晶体进行了表征.结构分析表明化合物1属于三斜晶系,P 1空间群,晶胞参数a=12.121(5),b =13.812(5),c=14.842(5),α=102.000(5)°,β=108.000(5)°,γ=105.000(5)°, V=2167.7(14)3,Z=2,R1=0.0307,ωR2=0.1065.化合物1中,Anderson多酸阴离子和有机双咪唑配体bbi通过分子间非共价键的氢键弱作用连接形成二维超分子网络.标题化合物对有机染料亚甲基蓝( MB )的光催化降解具有很好的活性.  相似文献   

11.
以双氰胺钠[Na(dca)]和N,N-二甲基甲酰胺(L)为共配体与二氯化钴反应合成了一种新的一维的以双氰胺为桥的桥联聚合物:{Co(dca)2[(CH3)2NCHO]2}n.该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进行了表征,配合物1属于单斜晶系,C2/m空间群,其晶胞参数为a=13.554(2),b=7.3858(10),c=8.1046(13),α=90o,β=112.412(2)o,γ=90o,Z=2,V=750.05(19)3,Dc=1.493g/cm3,μ=1.161mm-1,F(000)=346,R1=0.0232,wR2=0.0632.该配合物是一个既是轴对称又是中心对称的一维结构,钴离子与分别来自2个dca的四个氮原子和2个L配体的2个氧原子配位,形成六配位的八面体几何构型,整个分子显示了一个以dca为桥的一维链结构,链和链之间通过分子间弱的C-H…N氢键作用形成了一个二维的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   

12.
利用一个新的有机配体L与乙酸锰为初始反应物[ L =4,5-二氮杂芴-9-[3,5-二羧基]苯亚胺],通过常规的方法合成了一个新的含有螺旋状水链的三维超分子配合物,[Mn(C19H9N3O4)(H2O)4]·7H2O (1),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方法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构分析表明化合物1属于正交晶系, P212121空间群;晶胞参数:a=0.99573(8) nm,b=1.34347(12) nm,c=2.06644(18) nm.化合物1展示了一个由新颖的螺旋状的水链和[Mn(C19H9N3O4)(H2O)4]构筑单元通过氢键作用而形成的三维超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13.
水热条件下以2,6-二氰基吡啶和硝酸铜为原料合成了-种新型三维超分子配合物[Cu(PDC)(H20)2]2(H2PDC:2,6-吡啶二甲酸),并利用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对该配合物的结构组成和官能团进行了表征,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其晶体结构,铜配合物[Cu(PDC)(H2O)2]2晶体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Mr=529.36,a=4.717(2)A,b=10.339(5)A,c=17.972(9)A,α=81.142(8)°,β=83.341(6)°,γ=85.823(8)°,V=858.9(8)A3,Z=2,D=2.047mg/m3,F(000)=532,μ=2.397mm^-1.单晶结果表明:晶体分子中含2个不对称的类似结构单元,每个结构单元由1个铜(Ⅱ)离子、1个DPC配体和2个结晶水分子组成.分子间通过氢键作用形成二维平面,该二维平面沿c轴以…ABABAB…形式堆积成三维结构.  相似文献   

14.
在乙醇溶剂中,在马尿酸和4,4'-联吡啶2种配体共存的情况下,合成了一个未见文献报道的具有一维链状结构的锌(Ⅱ)配合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方法对其进行了晶体结构解析。结果表明,该化合物为单斜晶系,晶胞为Pc,晶胞参数:a=1.39761(14)nm,b=2.3998(2)nm,c=1.12395(12)nm,V=3.5007(6)nm3,Z=2,Mr=1552.18,Dc=1.473 g/cm3,T=298(2)K,F(000)=1620,μ(Mo Kα)=0.772cm-1,R=0.1734 andωR=0.0409,化合物分子通过分子间氢键和吡啶环的π-π堆积作用形成了一维链状结构。  相似文献   

15.
以1,10-邻菲罗啉(phen)为配体,利用水热法合成了一种新的三维超分子配合物[Cu(phen)(sO4)],并利用单晶x-射线衍射法对晶体结构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属单斜晶系,C2/c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4.8936(10)A,b=13.8468(9)A,c=7.0223(5)A,β=108.5340(10),y=1373.09(16)A3,Z=4,R1=0.02942,wR2=0.0833.晶体解析表明化合物中的铜离子与phen配体的两个螯合氮原子配位,并在硫酸根的桥连作用下形成一维链状结构,相邻链间通过π-π堆积和氢键作用形成三维超分子网络,并对配合物的荧光性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在乙醇水溶液中合成了标题配位聚合物[Zn(bipy)(H2O)2SO4](bipy=2,2’-bipyri—dine),进行了元素分析、X射线衍射等表征。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此配合物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c,晶胞参数为:a=1.5434(5)nm,b=1.2706(6)nm,C=0.6699(8)nm,β=102.106(0)°,V—1.2847(4)nm^3,Z=4,Dc=1.828g/cm^3,μ=2.101mm^-1,F(000)-720。配合物中的金属锌离子与一个2,2’-联吡啶、2个水分子和一个硫酸根离子配位,形成一个变形的四方锥结构。配合物通过硫酸根形成一维直链,一维链再通过π-π堆积形成双链结构,双链结构通过O—H…O氢键扩展成二维网,二维网进一步通过C—H…O氢键构建为三维超分子。  相似文献   

17.
多齿配体N,N,N’,N’一四羟乙基乙二胺(简写为H4edte)和Fe(C10。)3-9H20或FeCl3’6H20在MeOH或MeOH/MeCN(体积比6:1)的溶液中合成了一个二核铁配合物[Fe:(H:edte):](C104)2(1)和一个有斗μ1,3-叠氮桥连的含NaCl型结构的三维配位聚合物(NMe。)2[FeNa(N3)6](2).x一射线晶体学表征结果显示,配合物1是个二核铁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P2,/c,a=0.074401(9)nm,b=1.20539(1g)nm,c=1.7575(2)nm,d=T=90°,β=97.562(2)。,V=1.5627(3)nm3,Z=2;配合物2属于立方晶系,空间群尸2(1)3:a=b=C=1.27509(6)nm,α=β=y=90。,V=2.07311(17)nm’,Z=12.配合物1的结构中多齿配体H4edte只脱了两个醇羟基中的质子,且有一个醇羟基没有与金属配位.配合物2属于立方晶系,空间群为尸2(1)3,在配合物2中,多齿配体H。edte并未参与配位,只起到调节溶液酸碱性的作用,大阳离子NMe4+则通过微弱的氢键与Fe一(μ1,3,-Nj)-Na组成的框架作用,起到了稳定框架的模板作用.  相似文献   

18.
通过N,N-二甲基甲酰胺(L)配体与二氯化镉反应合成了一种新的一维的以氯原子为桥的桥连一维聚合物:{CdC l2[(CH3)2NCHO]2}n,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进行了表征,配合物1属于单斜晶系,C2/c空间群,其晶胞参数为a=12.9073(14),b=13.5631(15),c=6.8759(12),α=90°,β=91.9650(10),°γ=90,°Z=4,V=1203.0(3)3,Dc=1.821g/cm3,μ=2.234mm-1,F(000)=648,R1=0.0210,wR2=0.0563.该配合物是中心对称的以氯原子为桥的一维聚合物,镉离子与分别来自2个氯原子和2个L配体的2个氧原子发生配位作用,形成一个六配位的以金属镉原子为配位中心的八面体几何构型,而且,一维聚合链之间还通过分子间的C-H…C l弱作用形成了一个二维的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   

19.
水热法合成了一个新的Zn、Na双金属配合物,polyrdi-μ2-aqua—di—μ5-oxalato—μ4-oxalato—disodiumdizinc(II),ENaZn(C2O4)3/2(H2O)]n.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仪测定其结构,结果表明:晶体为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a=5.8834(14)A,b=15.687(4)A,c=6.9780(16)A,α=90.00°,β=100.343(2)°,γ=90.00°,V=633.6(3)A^3,Z=4.在非对称的结构中,由两个晶体学独立的草酸组,其中一个在反演中心,另外一个在一般位置;每个锌离子为六配位,钠离子为七配位,配合物通过配位螯合及草酸桥联形成三维超分子结构,配位水与另外两个草酸根离子的氧形成氢键,并参与了配合物的空阀连接,使配合物的空间结构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