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4月25日,台湾籍"东圣吉16号"渔船在冲之鸟礁附近公海捕鱼作业时被日本海上执法船扣押,并被索要保释金,这一事件再次激起了台日之间的渔业纠纷。针对日本在冲之鸟礁海域片面扩大执法,马英九当局积极应对,强力维权,揭批日本违反《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这一事件的发生正值台湾政权交接的敏感时期,马当局为护渔对日展现强势姿态,与5.2 0刚刚上台执政的蔡英文当局形成强烈反差。台日渔权矛盾实质牵扯"主权"  相似文献   

2.
<正>台湾学子一向有"来台大、去美国"的求学路线,但是近年来,"去大陆,求发展"已经成为台湾学生的新选项。台生已经成为继台商之后联系两岸的新群体,对两岸关系的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力。到大陆求学的台生不断增加从1985年开始,大陆高等院校开始招收台湾学生。随着两岸经济、文化领域交流的不断发展,到大陆求学的台湾学生数量不断增加。从1985年到2000年的15年间,大陆高校招收的台湾本科学生为2895人,研  相似文献   

3.
自海峡两岸实现"三通"以来,大陆与台湾的经贸文化交往增多,两岸聋人之间的交流日益增加。虽然具有相同的文化底蕴,但聋人所使用的手语却并不相通,直接造成了两岸聋人交流的障碍。本文通过两岸手语发展历程的比较,探求二者发展过程中的异同点,以利于两岸手语学习者理解大陆手语与台湾手语,为两岸聋人的交流、相互理解起到推动作用,进而促进两岸手语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4.
最近,中国与印度尼西亚之间的海洋纷争有所浮显。2019年底,印尼方面声称发现中国渔船在其主张管辖的纳土纳群岛附近海域从事"非法渔业捕捞",随后出动数艘军舰和战机在有关海域与中国渔船和执法船只对峙,包括佐科总统在内的印尼政界、军界、学术界人士及媒体大量发声,渲染所谓"中、印尼无领土争端,也没有海域管辖权主张争议"的论调。那么,该如何认识这次事件的基本背景呢?  相似文献   

5.
张华 《世界知识》2010,(19):46-47
<正>推进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实现两岸文教整合成为现阶段两岸有识之士的共同呼声。9月6日,由大陆的中华文化联谊会和台湾沈春池文教基金会共同举办的题为"把握契机,开创新局"的两岸文化论坛在台北召开,文化部部长蔡武和台湾"文化建设委员会"主任委员盛治仁联袂出席并讲话,两岸共有150位  相似文献   

6.
通过两岸共同市场的构建现状分析,提出两岸共同市场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台湾当局以两岸经济规模不对称为借口,宣称开放台湾对大陆的进口会给台湾经济造成严重冲击,对大陆长期实施限制性的经贸政策。本文运用1980~2011年的数据对两岸经贸与台湾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台湾对大陆进口的增长对台湾GDP的影响不显著,台湾对大陆出口的增长对台湾GDP的影响显著,即台湾对大陆进口增加并不会严重冲击台湾GDP增长,相反大陆如果禁止从台湾进口会严重打击台湾经济。因此台湾当局不应该对两岸经贸实施限制,两岸共同市场是海峡两岸经贸合作深化发展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7.
采用WWZ (WANG-WEI-ZHU)方法,对海峡两岸的全行业、制造业与服务业、电气和光学设备业的出口进行增加值分解,探讨两岸在全球价值链中生产分工与依赖的关系。研究发现:台湾对大陆的顺差被高估,4 a平均高估45. 30%;大陆处于全球价值链相对上游的位置,承接更为复杂的生产分工,台湾处于国际分工的较高位置,接近供给端;两岸全行业、制造业和服务业、电气和光学设备业的特征基本一致,但是也存在差异;两岸服务贸易本土化水平趋势相反,大陆本土化水平趋于升高,台湾本土化水平趋于降低;从全行业到重点行业,台湾当局对大陆贸易的政策影响了两岸的价值链关系,两岸贸易真正的获益者是台湾企业。建议大陆加快自身价值链升级,鼓励两岸合作,共同抵御外部经济风险。  相似文献   

8.
世界贸易环境自GATT及WTO等建置后,从降低关税、促进贸易,到形成全球局部自由贸易市场的过程中,两岸经济都深受影响。一方面,中国大陆是全世界最大的贸易市场,另一方面,台湾是贸易导向型经济,贸易占GDP极高的比例;因此,两岸已在新的贸易环境下,面向"赚全世界的钱"的贸易经济中。回顾过去,中国大陆自改革开放以来,台商曾致力于中国大陆的经济建设,而台湾在两岸经济的交流与合作中也维持着经济的增长与稳定。展望未来,"一带一路"的发展,两岸可在沿线基础建设、文创服务世界化与服务业携手化等领域建立战略联盟,互补互惠合作,以巩固和深化"一带一路"之丰硕具体成果。  相似文献   

9.
台湾渔民在钓鱼岛附近海域的捕鱼问题是横亘在台日之间的一个棘手问题,对台日关系有着重大影响。迄今为止,虽然台日之间进行了16次渔业会谈,但始终未能解决问题。不久前台日又在东京举行了第17次渔业会谈预备会议,这是在中日钓鱼岛之争白热化之际,由日本主动向台湾提出的。日本是要对台湾做出实质性让步,还是别有用心布下诱饵,欲使台湾不与大陆联手保钓?  相似文献   

10.
阿根廷陆架坡海域的鱿鱼资源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性渔业对象之一。本文根据近年来有关国家机构和专家学者的研究和调查,对这一海域鱿鱼种群结构、洄游与分布和渔业状况进行综述,并结合舟山兴业公司鱿钓渔船的试生产实践,就今后我国鱿钓业在该海域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正>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未来两岸工作的重点之一是"加强基层和青少年交流"。近年来,随着两岸和平发展进程的不断深入,两岸青年交流的形式和渠道也在逐渐增加,特别在每年寒暑假,很多台湾青年朋友通过各种渠道来大陆参观访问,与大陆青年学子进行交流。在两岸青年交流数量快速增长的同时,接下来的重点应该是提升两岸青年交流的质量和效果。笔者从2002年开始组织参与了多次两岸大学生交流的工作,在笔者看  相似文献   

12.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大陆将展开全方位发展格局。两岸经贸合作方面,应加强"投资拉动型贸易"以及第三产业的服务型贸易。两岸科技合作方面,两岸除应加强现有的各项科技合作外,还应从基础做起,改革教育体制使创新文化从"根"做起。在"中国崛起"下,大陆的自信心与综合国力将产生良性循环并不断强化,其实两岸早已挥别早期的"中国法统之争",大陆应以更宏观之心胸与视野善待台湾,以利大陆区域形象之高起。总之,若在正确政策施行不久后,两岸关系"小惠未徧"现象将会发生质变,达到两岸协同发展的高峰极致。  相似文献   

13.
徐青 《世界知识》2012,(11):52-53
争取台湾民心与台湾"国际空间"的关系问题,实际上就是大陆如何在"防独、遏独"的同时,满足台湾民众合情合理的对外交往需求的问题。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在两岸就台湾政治定位、参与由主权国家构成的国际组织与活动问题进行政治协  相似文献   

14.
当前,促进台湾青年到大陆创新创业就业政策研究成为两岸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该文运用跨域治理理论剖析政府理性决策与必须考量的个体角色价值、事实及人际判断,尤其是青年世代认知价值及如何汇聚个人、群体人际共识,再通过两岸"南南合作"的民间交流机制与平台,扩大现有的功能与范围,依台湾中南部交流与合作的相关内容,提升两岸社会经济交流层次,向南台湾青年创业就业倾斜。  相似文献   

15.
汪曙申 《世界知识》2012,(21):44-45
10月4日至8日,民进党重量级人士、曾任党主席和"行政院长"的现任中常委谢长廷,以台湾维新基金会董事长的民间身份前来大陆参访.他在北京和厦门与大陆对台高层领导和涉台研究机构会谈,提出对两岸关系发展的基本看法,着重阐述了以"宪法共识"、"宪法各表"来面对、处理和超越两岸差异的主张.谢长廷在今年民进党"大选"失利后准备重新调整两岸政策的背景下访问大陆,对观察今后民进党的两岸政策走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徐青 《世界知识》2012,(16):20-22
就在今年7月保钓运动再次掀起高潮的时候,7月19日,台湾媒体报道了有关台湾民众是否支持两岸在钓鱼岛主权争议上携手合作的民调结果:受访台湾民众"半数支持两岸合作保钓"。对此,台湾"行政院大陆委员会"发言人重申,钓鱼岛是"中华民国"的领土。在此前一周,这位发言人已向媒体说明,台湾当局的立场很清楚,"中华民国"坚持主张拥有钓鱼岛列屿及南海主权,"不可能与中国大陆共同处理相关  相似文献   

17.
采用WWZ(WANG WEI ZHU)方法,对海峡两岸的全行业、制造业与服务业、电气和光学设备业的出口进行增加值分解,探讨两岸在全球价值链中生产分工与依赖的关系。研究发现:台湾对大陆的顺差被高估,4 a平均高估4530%;大陆处于全球价值链相对上游的位置,承接更为复杂的生产分工,台湾处于国际分工的较高位置,接近供给端;两岸全行业、制造业和服务业、电气和光学设备业的特征基本一致,但是也存在差异;两岸服务贸易本土化水平趋势相反,大陆本土化水平趋于升高,台湾本土化水平趋于降低;从全行业到重点行业,台湾当局对大陆贸易的政策影响了两岸的价值链关系,两岸贸易真正的获益者是台湾企业。建议大陆加快自身价值链升级,鼓励两岸合作,共同抵御外部经济风险。  相似文献   

18.
在关于两岸和平统一的实践探索中,以中华文化为纽带、促进两岸青年心灵契合是一条重要路径。以福建省为例,目前两岸青年文化交流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台湾青年对大陆的看法也有所改善,但仍然存在文化涉及不够深入、活动稳定性与持续性不够、活动中缺少青年的主动性等问题。对此,该文从台湾青年对大陆的误解、活动和政策的宣传和执行以及政治现实等方面进行了原因分析。研究认为,以中华文化促进两岸青年心灵契合需要"以我为主"促进两岸融合发展,加大资金和政策的支持力度,尊重和包容两岸的文化差异,建立便于两岸青年常态化交流的网络平台,强化文化交流活动的反馈并深入挖掘中华文化,从长远来看则要实现台湾青年本土化,吸引他们来闽就业创业。  相似文献   

19.
正近来,以两岸春节包机被拒事件为导火线,两岸"对峙"螺旋上升。对这次两岸"对峙"的背景进行分析,可以看到,台湾当局挑衅性的大陆政策是主因。民进党试图通过与大陆的"不断对抗",造成地区秩序动荡,影响两岸关系发展。台湾当局采取挑衅性的大陆政策借"包机事件",台湾"国防部"宣布将在今年晚些时候,接受2015年美国售台武器清单中的250枚FIM-92肩扛式"毒刺"导弹。暗示"毒刺"的部署是为了应对今年1月4  相似文献   

20.
台湾问题的产生并延续至今,美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美国是两岸长期分离的主要外部因素.美国希望维持台海现状,利用台湾牵扯和消耗中国大陆的精力,利用台湾问题遏制中国的发展,利用台湾作为"和平演变"中国大陆的工具,以最大程度地实现美国的政治、经济和战略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