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越来越A”和“越A越B”都表示事物的发展变化,但在语义特征和语用功能上存在一定的差异。通过对语料的分析,从语义特征和语用功能上区别了两个格式,对两个格式在使用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2.
从三个方面分析“V个A”格式:1.格式中的形容词是否“名物化”;2.“个”的词性及其用于格式中的特殊语用价值;3.格式中动词和形容词的语义特征。通过这三个方面的分析,笔者认为,格式中的动词与形容词之间的关系是述补关系,形容词在格式中仍然作补语,因而质疑“形容词是动词的程度宾语”这一说法。  相似文献   

3.
"偏偏+VP"格式及相关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论述了现代汉语中的“偏偏+VP”格式在语义方面所表达两种语义:一是表背离性的“结果义”;二是表一致性的“行为义”。该格式在语用功能方面有两种:一是“凸显”的功能;二是“反驳”的功能,同时反驳具有程度差异。另外,表行为义的“偏偏+VP”格式能形成取舍句,而表结果义的“偏偏+VP”格式不都形成取舍句。  相似文献   

4.
考察“小”这类称谓性指人名词的感情色彩,主要讨论三个方面:1.格式的语义理据;2.格式的存在类型;3.语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考察和分析“越A越B”格式的语义关系:该格式中的“越”是有关联作用的比较级程度副词,具有标示量变、形成倚变的语义功能。“越A”和“越B”之间存在倚变的关系,主要表现为条件关系、因果关系;从人们心理预期角度分析,“越A”和“越B”之间既有正向倚变关系,也有反向倚变关系。  相似文献   

6.
“说X就X”格式由于其中“说”的语法化程度的不同而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格式语义,即“说”为实义动词时,该格式表示对言说者的言说内容或主观态度、意愿进行确认,“说”为标记词时,该格式表示在超出言说者或言说对象主观预期的极短时间内出现或即将出现某种情况。该格式连用时,由于语义的增值或异化,也会形成两种不同的连用格式语义。  相似文献   

7.
“V+向+O”和“V+往+O”格式中对动词V、宾语O以及格式所在主谓结构的主语的不同选择,都可以最终归因于介词“向”“往”的语义性质及路径图式。“向”和“往”的路径图式是:“向”对起点有所依赖,并突出其“路径”,有可能要表示终点;“往”的起点是不突出的,凸显的是“终点”,但蕴含着路径。  相似文献   

8.
现代汉语复句中无条件关系常用“不管”、“无论”、“不论”、“任凭”和“都”、“总”、“还是”、“也”等配合来表示。用这些连词和副词构成的种种格式,在具体语境中都具有一定的功能。从内部关系看,又都具有逻辑语义关系,表现为一系列的语义特征。本文讨论无条件句的种种格式,并以其中的“不管…都…”为基本格式,通过它与其它的相关格式进行比较,从而获得它们在语义上的区别性特征。研究这类格式既有理论意义,也有实用价值。这对于我们进一步明确这些关联词语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以便正确理解和使用这类格式无疑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9.
格式“NP1+连+NP2+都/也+VP”产生歧义的原因是由于两种不同的语义共用一个格式及格关系源和语义指向源的不明;激发歧义的条件是NP1和NP2都必须是生命实体,有施动和受动能力,且VP是二价动词或三价动词,其动作双向具有可逆性;决定歧义度的主要因素是语义;分化此格式歧义的途径是选词、改变语序和设置语境。  相似文献   

10.
“没A没B”是现代汉语口语中常用的一种固定格式.从A、B的语义聚合关系看,该格式的语义内涵分别是“既没A,也没B,也没……”,“既没A,又没B,而是C(C是A、B的中间项)”,“不分A、B”,“不管A、B”,“没有一点儿A、B”等;其语义特征可归纳为[+否定]、[+适中]、[-区分]和[-分寸].从语用上看,该格式具有较强的主观性;该格式结构精练、内涵丰富,符合会话的经济性原则;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和能产性.  相似文献   

11.
以功能语法为理论框架,对王翰的<凉州词>及其四篇英译文从经验功能角度进行分析比较,了解及物性系统各种成分的划分和传译,从而说明概念功能是语言意义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的传译是翻译活动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2.
  [摘要]为全面认识和准确汉译英语非限制性定语从句这一语法结构,借助Gone with the Wind(《飘》)源语及其11个汉译本平行语料,在构式语法理论框架下,分析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中“被说明的对象”和起链接作用的引导词的特点,结合源语和译语库,考察非限制性定语从句的使用及译法规律性。从语篇视角看,非限制性定语从句极大地充实了先行项信息,一方面使语义内容丰满,另一方面便利读者阅读,保证主从句间的黏着性、连贯性,是表现英语层叠嵌套结构的主要方式之一,既满足形合语言的需要,又是形合语言特征的体现;汉语中没有与之相当的语法结构,译语形义共现手段有限。  相似文献   

13.
企业简介,如同企业名片一样,对于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获取竞争优势以及树立良好形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大多数中文企业简介的英译质量都不尽如人意。人际功能是企业简介的重要功能之一。文章以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为理论框架,研究在企业简介英译过程中人际元功能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构式语法认为,语言的意义是由词汇义和语法构式相互作用生成的.当一个动词用于特定的结构中时,构式义和词汇义可能一致,或冲突.两者一致时,语义合格;两者冲突时,则通过压制,构式可以赋予动词新的含义而生成合格的语句.因此,构式意义对动词的意义影响很大,可以使动词产生新的用法.  相似文献   

15.
着重探讨和分析了英语词汇四个方面的语义,即:表示语义和事物关系的外延意义;表示语义和语法关系的语法意义;表示语义和人的关系的内涵意义;不同语言词汇之间的翻译意义。  相似文献   

16.
吴莹  丘迎军 《龙岩学院学报》2011,29(3):66-68,72
语篇分析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英语阅读教学而言,系统功能语篇分析法能够清晰地揭示语篇的深层含义,弥补传统阅读教学的不足,为英语阅读教学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讨论了系统功能语法语篇分析的基本理论,包括语言的三大纯理功能及其各自实现的子系统、语篇分析的两个层次以及"语境→语篇→评价("联系语境变量)的分析步骤,并用该模式分析了一个完整的语篇。分析表明用系统功能语法框架对语篇进行分析可以揭示语篇深层含义,可以解释语篇的语义和文体特点。  相似文献   

18.
文学作品中的超常搭配及其语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常搭配是语言交际中的一种特殊形式,主要有四种类型:一、词性的超常搭配;二、语法的超常搭配;三、语义的超常搭配;四、色彩的超常搭配等四种形式.它们突破了正常的语法结构规则,在特定语境中产生积极的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19.
传统语法上的插入语指“插入的句子片断”,而不指其在宿主句(饰句)中所承担的语法功能,因而它不是语法术语.为全面分析插入语,宏观上把插入语分为典型和扩展两类.从认知语法角度分析,插入语不是结构独立成分,语义上依存于自足的宿主句,对宿主句的语义进行细化,语法上做宿主句的“非限定性”状语、定语、同位语和呼格,但不做补语,而且“非限定性定语从句”插入语能改变“组合句”的语法结构.从语义到语法的认知研究思路使语言现象的解释更具充分性和理据性.  相似文献   

20.
动词语法化是人类语言发展过程的一种普遍现象,但是手致其语法化的因素在不同的语言中并不完全相同。壮语动词语法化的主要因素是句子的分裂、与词义相结合的句法变化、语法意义的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