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闽西客家武术是闽西客家文化的奇葩,是客家先民在谋求生存和发展的迁徙过程中集体智慧的结晶。受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闽西客家武术及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已经进入岌岌可危的境地。客家武术具有维护社会稳定,强身健体,娱乐观赏,体验传统,感受文化及传承客家武术的当代价值,对促进闽西客家地区和谐社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及客家武术的传承有良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调查了闽西客家武术文化的现状,分析了武术文化传承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客家武术文化发展的对策,旨在为闽西客家武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客家武术是客家文化的一朵奇葩,通过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访谈法对闽西客家民间武术的生存状态进行探究,对客家民间武术的发展提出对策和建议,为更好地促进客家民间武术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河洛文化与客家文化的产生具备一定的自然条件和政治条件。从历史地理学角度?分析河洛文化与客家文化由于人口迁移而形成的源流关系;从文化的产生与发展的原因出发?阐述河洛文化与客家文化的传播继承关系。说明文化随着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而变异?使河洛文化与客家文化的文脉关联得以彰显。在此基础上,提出符合文脉传承关系的旅游开发模式?解决在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武术运动的全面发展,离不开武术文化的当代传播。而当代文化传播方式一般分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四个层面,本文就是从这四个层面来研究武术文化传播的具体方式,以及如何解决武术文化在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冲突问题。  相似文献   

6.
学校武术是武术传播的重要途径,在文化软实力的背景下重新审视学校武术的定位,从传承文化薪火为基础、培育民族精神为使命、强化攻防技击能力为突破、促进全面发展为目标等方面定位的阐释,提出注重武术的整体性传承、突出文化属性、加强师资培养和寻求政策支持等策略以促进学校武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客家文化是华夏文化传承的重要部分,是传统优秀的民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价值。在经济一体化和文化大融合的今天,客家文化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机遇和挑战,研究客家文化的传播策略,是保存客家文化的最佳手段。为了贯彻落实十八大提出的文化建设新要求,更好的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并把它发扬光大,该文以贺州客家文化为例,就广西客家文化传播状况以及传播策略提出一些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8.
文化同质化的趋势已经严重威胁到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应对文化同质化趋势的挑战,教育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所承载的传承武术文化的使命更为艰巨.首先将我国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投映在全球文化同质化的背景下进行考察,分析了我国学校武术教育的情势,提出了应对文化同质化挑战的我国武术文化的教育传承对策,即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战略高度,重视青少年学生的武术文化教育;更新理念,变单纯的武术技能传授为武术文化传承;加强学校武术课程建设,夯实武术文化传承基础;营造浓厚的校园武术文化氛围,提高青少年对武术文化的社会心理认同.  相似文献   

9.
王龙飞  赵姗姗  康浩 《科技信息》2011,(32):I0135-I0135,I0137
如果说武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传统武术便是瑰宝中的精华。但步入现代,由于西方强势体育文化的入侵和中国武术自身在传承和发展上存在的一些缺陷,导致今日传统武术尽显疲态。网络传播的影像制品以速录技术配以字幕,能有效地缓解因地域及语言交流产生的尴尬,是一种直观有效的传播方式。本文通过将此技术引用在传统武术的传播中,旨在为发展中国武术,弘扬中国文化做一些积极思考。  相似文献   

10.
田芳兵 《科技信息》2010,(28):23-23,26
武术文化在传播的过程中,中国人之间主要传播的是武技和相关的理论,同时也传播和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在国外的传播主要是武技吸引爱好者,然后逐渐地接触武术的相关理论、中国文化和某些文化精神。我们应该鼓励、期待外国的武术爱好者在消化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逐渐地融入其本国的民族文化之中,形成他们国家的以武技为基础的体育运动。在国际文化交流中使中国的武术文化真正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财富。  相似文献   

11.
闽西客家武术是南派武术的重要流派之一,是客家文化的核心要义.通过对闽西客家武术的流变及特征研究,认为闽西客家武术缘于保家卫国及自卫自立,逐渐形成融贯南北武术之特长,练习内容丰富多样、练功方法独树一帜等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2.
武术蕴含了中国的优秀思想和文化,体现着华夏儿女的智慧和精神风貌,“文化自觉”和“文化传承”成为武术研究的重点。世界影视光环下的中国功夫展现了一道美丽的“文化风景线”,武术已经成为文化传播的一张独具魅力的名片。随着影视和武术的不断发展,形成了“影无武不关,武无影难成”的态势。透过武术在影视作品中的应用、武术文化和武侠影视的互动发展关系,阐述武术在全球化语境下的发展新趋势。  相似文献   

13.
《广东科技》2007,(12):78
东源县客家民俗博物馆主要以开发客家民居、客家小食、客家歌舞为主题,大力开发东江客家文化,从收集、整理、研究河源的东江客家文化的丰富资源入手,通过传承、扬弃和开发,重建河源新的东江客家文化,确立了河源本土文化在客家文化圈中的地位,并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武术影视中所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吸引了国内外的众多受众,但武术影视过度的虚拟和夸张,又使部分观众对其不以为然,甚至持否定的态度.媒体的介入为武术的发展与传播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契机,但同时也为武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通过运用文献资料、个案分析、逻辑分析以及观察法,分析媒体传播对武术运动发展与传承的促进与制约作用.研究结果显示,武术影视对武术运动的发展有利有弊,利在于武术影视传媒为武术的发展与传播带来了契机,弊在于出现神话武术,与现实武术差距甚大等问题,最后在分析媒体促进与限制武术发展的基本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借助武术影视催动武术运动发展的可行性策略.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播谱系主要分为内生型传播系统、外生型传播系统和宗教型传播系统三类,其传播方式大致分为显性和隐性两大体系。在特定的传播时空,中国传统音乐主要有线性传播、网络传播和发散式传播三种传播途径。在新的文化生态环境下,中国传统音乐的转型发展要坚持传承方式的动态性变化,适应传播媒介的多元化发展,同时要加强传统音乐在学校的传承发展,使固有的传播谱系在新的社会条件下获得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客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客家民俗体育是客家文化的重要体现,是客家文化重要的传承载体。闽西客家民俗体育是客家先民长时期以来在谋生存和求发展的过程中创造的具有普遍模式的生活化、仪式化的文化集合体。以闽西客家民俗体育为研究对象,应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实地调查法、访谈法,结合闽西客家地区民俗体育的实际情况,探讨闽西客家民俗体育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发展路径,以促进客家民俗体育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作为一个全新的传播平台,对于传统武术的发展影响巨大而深远.从传统武术的内涵及其传承、互联网对武术发展的影响等角度加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和探讨,在深入研究互联网与武术传播关系的基础上,联系实际,从政策、文化、科技等角度对利用互联网促进传统武术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从文化人类学视角,对梅山武术传承因素进行剖析.在社会变迁中,梅山武术作为蚩尤精神的提炼、战乱生存的手段、社会制度的产物、尚武民风的凝聚与思想道德的塑造发挥过重要作用.结论:自然环境是地域武术形成的前提条件;宗教文化是地域武术发展的连接纽带;社会制度是地域武术延续的架构基础;精神追求是地域武术传承的关键因素;人作为载体对地域武术有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9.
当今时代,大众传媒凭借其特有的属性与功能,成为了文化传播的重要工具。民间舞蹈作为文化信息的内容之一得以广泛传播,民间舞蹈传统的传承方式在大众传媒语境下悄然转变。如何认清大众传媒语境下民间舞蹈传承的困境与优势,进而推动民间舞蹈的传承和发展,是中国传播学界和民间文化学界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0.
客家民间信仰是多神信仰,其队伍庞杂的神灵既有中原南迁汉族移民所带来,也有客家人聚居地少数民族留下的.还有非客家地区传入后落地生根的,其传承与发展不仅伴随着客家民系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而且也伴随着客家文化发展和繁荣的全过程,成为客家文化这棵参天大树上葱郁的枝叶.以闽、粤、台客家公王、伯公、妈祖、三山国王等信仰为例探讨客家民间信仰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