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研究了壬基酚(NP)溶液初始浓度、溶液初始pH值、臭氧含量对NP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值为3.0~9.0范围内,PH初始值越大,NP降解率越高;在5~20mg/L范围内,臭氧体系对它的降解过程遵循表观1级反应动力学规律,表观降解速率常量kobs为0.4738min^-1;臭氧含量不同时,NP的降解速率也不同,臭氧浓度越高,降解也越快。氧化过程中有小分子羧酸类物质生成。HPLC色谱图表明,在氧化过程中,没有含苯环结构中间产物的明显积累,可能是由于中间产物生成的量很少或者是由于这些中间产物易于进一步氧化降解形成对280nm紫外光没有吸收的产物(如苯环分裂的产物等)。  相似文献   

2.
为考察生化法代替部分臭氧氧化的可能,研究了苊这种分子中含有饱和C-C键的典型性多环芳烃的臭氧氧化过程。使用液相色谱和紫外光谱观察了氧化过程和中间产物的变化,测定了中间产物水溶液的总有机碳浓度(TOC)和中间产物对活性污泥氧吸收速率(OUR)的影响。结果表明,苊被臭氧降解的同时将有中间产物生成;臭氧可以与中间产物继续反应,但过量的臭氧未实现对有机物的矿化;臭氧氧化改善了苊的可生化性。臭氧不完全氧化结合生物降解,有望成为兼顾经济性与效率的处理废水中苊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主要研究了外界条件如pH、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液浓度对可见光催化溴化氧铋(BiOBr)降解亚甲基蓝溶液性能的影响和降解机理推断.通过添加各种自由基清除剂深入探讨了其对反应体系中活性氧自由基的抑制作用,从而推测溴化氧铋(BiOBr)降解亚甲基蓝的反应机理,并确定在该反应中起主要作用的活性氧形态.  相似文献   

4.
利用臭氧氧化技术对己烯雌酚(DES)水溶液进行了研究,考察DES溶液初始浓度、溶液初始pH值、臭氧投加量对DES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3.0~9.0范围内,pH初始值越高,DES降解率越大;在5~20mg/L范围内,DES初始浓度越大,降解效率越高,反应属于一级动力学,动力学方程为-dc/dt=0.08785c;臭氧投加量越大,DES去除率越高;HPLC色谱图表明,在DES臭氧氧化降解过程中,有极性较DES大的产物;氧化过程中溶液的pH值和电导率的变化结果表明,有小分子酸性物质产生.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用不同起始浓度环己烷的乙腈溶液进行光催化实验,并对纳米二氧化钛上环己烷光催化氧化反应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从反应的初始浓度与光催化氧化产物的初始生成速率的关系上得出:光催化氧化反应的动力学符合LangmuirHinshelwood动力学模型,并以产物的生成速率倒数对反应物初始浓度的倒数作图得到一线性关系,从另一侧面说明LH模型的正确.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无机盐离子及分子氧的浓度对该反应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UV/Fenton试剂降解染料甲基绿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UV/Fenton法降解甲基绿溶液,探讨了H2O2浓度、Fe2 浓度以及pH值对甲基绿脱色率与去除率的影响.UV对甲基绿光降解反应的速率起促进作用,H2O2浓度决定甲基绿的去除率,Fe2 浓度是影响降解速率的主导因素,而随pH值降低甲基绿反应速率明显增大.比较了甲基绿在光降解过程中的色度去除率和总有机碳(TOC)去除率之间的关系,表明总有机碳去除率滞后于色度去除率.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究新型污染物三氯蔗糖(SUC)的有效去除方法,考察了连续臭氧对水中SUC的降解效果,分析了臭氧通量、SUC初始浓度、初始p H值、温度和共存阴离子等因素对降解效果的影响,并通过产物鉴定推测了SUC的降解路径.结果表明:臭氧氧化工艺能高效去除SUC,中性条件下羟基自由基(HO·)间接氧化作用大于臭氧直接氧化.SUC降解过程均符合拟一级动力学反应方程特征,反应速率常数均随臭氧通量、p H值和温度的升高而增大;SUC的初始浓度高将降低降解效果,水中常见阴离子抑制SUC降解的顺序为CO_3~(2-)HCO_3~-Br~-Cl~-.利用幂指数型经验模型得到了臭氧降解SUC的动力学模型,臭氧氧化过程经LC/MS鉴定有4种中间产物,降解路径可能为糖苷键的断裂和HO·的取代反应.  相似文献   

8.
从反应动力学及影响因素角度系统地探讨臭氧对糖精(SAC)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SAC的臭氧氧化降解反应符合拟一级动力学模型,温度为20℃,pH为7,SAC初始质量浓度为20 mg/L,臭氧投加量为7.9 mg/L条件下,60 min后SAC完全降解,总有机碳(TOC)去除率为82.34%.臭氧投加量增加有利于SAC的降解,但臭氧的利用效率降低;SAC初始质量浓度越高,反应速率越慢,但降解效果受臭氧投加量的限制;pH值由酸性升高至微碱性,反应速率大幅上升;反应温度由10℃升至30℃,降解速率提高164%;水中常见阴离子对SAC降解有一定抑制作用,其中HCO_3~-的抑制作用最明显,随后是Cl-和SO_4~(2-),且随着HCO_3~-浓度的增加而增加.SAC的臭氧氧化降解遵循·OH氧化的机理.  相似文献   

9.
本论文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器测量了异戊二烯与臭氧的液相化学反应产物,探究了反应时间、异戊二烯浓度、pH值、重金属离子等因素对反应产物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异戊二烯与臭氧反应的主要产物是甲基丙烯醛,次要产物是甲基乙烯酮.甲基丙烯醛的产生浓度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大,随异戊二烯浓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规律.当异戊二烯的浓度大于5. 0 mmol/L时,产生甲基乙烯酮产物,该产物浓度随着异戊二烯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酸性条件有利于甲基丙烯醛和甲基乙烯酮的产生.除镍离子外,重金属离子存在时则能显著促进甲基丙烯醛和甲基乙烯酮的形成.这为研究生物源污染物液相反应形成二次有机气溶胶机理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不同起始浓度环己烷的乙腈溶液进行光催化实验,并对纳米二氧化钛上环己烷光催化氧化反应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从反应的初始浓度与光催化氧化产物的初始生成速率的关系上得出,光催化的氧化反应动力学符合Langmuir-Hinshelwood动力学模型,并以产物的生成速率倒数对反应物初始浓度的倒数作为图得到一线性关系,从另一侧面说明L-H模型的正确,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无机盐离子及分子氧的浓度的该反应有较大  相似文献   

11.
采用电化学方法聚合了L-赖氨酸,制备成聚L-赖氨酸修饰玻碳电极,并研究了甲基对硫磷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聚L-赖氨酸对甲基对硫磷的检测有明显的增敏效果.在最佳条件下,发现氧化峰电流与甲基对硫磷浓度在1.0×10-6~1.0×10-4mol.L-1的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Ip(μA)=0.479 6 C(μmol.L-1)+39.313(R=0.993),检出限为4.0×10-7mol.L-1,将此方法用于苹果样品中甲基对硫磷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2.
手性2-甲基-1,4-丁二醇及其衍生物是合成各种手性近晶型液晶材料以及手性天然生物活性物质的重要中间体,以3-甲基-3-丁烯-1-醇为原料利用改进的不对称硼氢化-氧化反应,成功地合成了(R)-2-甲基-1,4-丁二醇以及其2种手性衍生物:(R)-2-甲基-4-四氢吡喃氧基-1-醇和(R)-2-甲基-4-四氢吡喃氧基丁醛.用IR及1HNMR进行表征,这3种目标产物的全合成的光学产率均为84.9%.  相似文献   

13.
文章针对汽油添加剂甲基叔丁基醚对环境日益严重的污染问题,在臭氧氧化MTBE反应机理研究的基础上,对反应特性及其中间产物进行了研究。动力学研究与实验结果均表明,O3氧化MTBE为准二级反应,加入H2O2,能降低反应活化能,提高反应速率,减少臭氧投加量;采用GC/FID检测MTBE及其氧化产物,以GC保留时间确定臭氧氧化MTBE的可能中间产物为叔丁醇、叔丁基甲酯及丙酮等。  相似文献   

14.
以4-溴甲苯为初始原料,经过氧化,硝化,缩合,还原反应,制成有机颜料中间体N-(3'-氨基-4'-溴代)苯甲酰-2-甲基-5-溴代苯胺.对影响反应的各种因素进行了讨论,产品总收率为57.8%.  相似文献   

15.
以产生臭氧和不产生臭氧两种紫外线杀菌灯为光源,以甲基橙染料为对象,染料脱色率为指标,研究了两种光源对甲基橙的脱色作用.结果表明:甲基橙在产生臭氧和不产生臭氧两种光源照射下脱色率不同,光照3h后甲基橙脱色率分别为79.1%和7.9%.造成高脱色率的因素不是紫外线杀菌灯产生的臭氧,可能是紫外线杀菌灯产生的真空紫外线对甲基橙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以(1S, 2R)-2-[(苄氧基)甲基]-3-环戊烯-1-醇为起始原料,经环氧化、上苄基保护基、环氧开环、上4-对甲氧基苯基二苯基(MMT)保护、Dess Martin氧化反应得到中间体(2R, 3S, 5S)-5-[2-[[(4-甲氧基苯基)二苯甲基]氨基]-6-苄氧基-9H-嘌呤-9-基]-3-苄氧基-2-[(苄氧基)甲基]环戊酮。产物结构经氢谱测试确证。与文献报导相比,该工艺操作简便,适宜放大生产。  相似文献   

17.
替代甲基溴的土壤消毒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甲基溴是一种高效、广谱的土壤熏蒸剂,由于显著消耗臭氧层,被世界各国禁用或限用,促使人们积极开发新的、高效土壤消毒技术来替代甲基溴的使用。本文从物理方法、农业栽培措施、生物防治和化学替代等四个方面综述了用于土壤消毒的甲基溴替代技术研究进展。由于甲基溴的独特作用,目前存在着缺少高效广谱替代技术、易受经济和自然条件限制以及土壤熏蒸剂生物降解增进等问题,作物有害生物防治将更依赖于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8.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N掺杂TiO2光催化剂,并用X衍射、X光电子能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进行了表征,测定了其光催化氧化甲基橙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与未掺杂TiO2相比,N掺杂TiO2在可见光区有更大的吸收,N的掺杂还明显提高了TiO2光催化氧化甲基橙的性能.  相似文献   

19.
超声降解水溶性偶氮染料甲基橙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水溶性偶氮染料甲基橙为对象,进行了超声降解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甲基橙初始体积质量、溶液体系pH值及超声时间对甲基橙降解效果均有影响,并通过实验证明,甲基橙的超声降解途径为自由基氧化,且甲基橙分子结构中-N=N-显色基团断裂程度较苯环的断裂程度明显.  相似文献   

20.
采用热解氧化与电沉积的方法制备了钛基SnO2和PbO2电极,并通过SEM进行了表征.以甲基橙为目标有机物,采用循环伏安、线性伏安等手段考察了甲基橙在不同电极上的电催化氧化行为.研究结果表明,甲基橙在电极上均可被直接氧化,所制电极具有较强的电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