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黄斌 《科技潮》2000,(7):50-51
如果说,1985年获得的抗除草剂转基因烟草为植物基因工程拉开了序幕,那么,10多年来,植物的基因工程已取得了令人震惊的成果。一批具有抗虫、抗病毒、抗除草剂和其他特殊性状的转基因植物相继问世,玉米、棉花、大豆等主要作物的转基因品种,已从实验室和试验田走向了日常耕作的大田。科学家们预言,植物的基因工程必将带来农业领域的“第二次绿色革命”。然而,和许多科学技术成果一样,转基因植物在给人类带来喜悦的同时,也使人们产生了忧虑。今年2月28日~3月1日,世界经济合作发展组织在英国爱丁堡召开的基因改性食品安全国际论坛上,与会各国的专  相似文献   

2.
转基因植物药物的开发研究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邵宏波 《广西科学》2002,9(1):60-63
基因工程的完善与发展为利用转基因植物作为生物反应器来开发与生物转基因植物药物提供了可靠的技术基础,目前已利用转基因植物作为反应器生产出了多种转基因植物药物,其中包括多种药品和疫苗,已有的转基因植物药物的临床实验及国内外的应用表明转基因植物药物安全是可靠的,随着表达效率和遗传稳定性的不断提高,转基因植物药物的开发研究将会在21世纪得到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邓志龙  倪德祥 《江西科学》1993,11(2):125-130
介绍了转基因植物的发展历史,已获得转基因植物的物种,转基因技术及转基因植物在生产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前有许多转基因植物已大面积种植,从种植情况来看,转基因植物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转基因食品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在目前已经被批准商业化生产的3 类转基因食品中,植物转基因食品的重要性要比其它两类大得多,占 90%以上,因此,现阶段所说的转基因食品实际上主要是指转基因植物食品。 自1983年首次获得转基因植物以来,转基因技术发展十分迅速。1990 年第一例转基因棉花田间种植试验成功。1996 年至1999年共有12个国家种植了转基因植物。目前已形成抗虫、抗病、抗逆、品质改良、控制发育和利用植物生产药物6 大类转基因植物。根据美国农业部的统计,美国生产的…  相似文献   

6.
转基因植物的生态安全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赖家业  刘凯  兰健  招礼军 《广西科学》2005,12(2):152-155
在阐述转基因植物产生的必然性和应用现状的基础上,分析转基因植物的生态风险及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认为转基因植物本身可能会变为杂草或使其近缘物种变为杂草,转基因植物可能产生新的病毒或超级病毒,转基因植物对非靶标有益生物、土壤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会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建议抱着理性认识和客观对待的科学态度来对待转基因食品。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植物转基因技术在农作物的改良、农药的减少使用和生态环境的改善等方面所作的贡献。还对转基因食品的毒性和过敏性、转基因植物栽培所面临的生态风险及转基因产品政府监管的必要性做了相应的介绍。转基因植物、转基因食品及其衍生品商业化已有30多年,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科学论文都已证明转基因植物与非转基因植物在成分上无显著差异。最近天然转基因甘薯(红薯)的发现更进一步表明了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转基因植物和食品的生物安全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转基因植物及食品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关于其潜在生态风险和对人体健康影响的争论也日趋尖锐 .此文简述了转基因植物的研究概况 ,并就其环境和食品安全性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9.
自1983年首例转基因植物——烟草问世,至今全球已有120多种植物获得转基因植株。在欧美许多发达国家,转基因农作物以其所带来的巨大收益被广大农民所接受。近年来,许多发展中国家也渴望引进这项创新技术来提高农业生产率,摆脱贫穷。  相似文献   

10.
转基因植物技术及其产品是当今世界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的重点和热点,是我国农业科技革命的核心内容之一。转基因植物研究与产业化开发作为国家科技专项计划已正式启动,该专项将重点支持获得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因创新研究及转基因植物的产业化开发,对我国农业科技手段的更新换代以及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全面检测转基因作物大规模环境释放的风险因素,结合我国农业生产实践,对转基因作物环境释放过程中可能涉及的各种风险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影响进行全面还原和深入分析,建立一个包含8个子系统的全因素层次模型,识别转基因作物环境释放过程中发生的生物、化学、物理和人为因素及其在环境变迁过程中的影响与相互作用1412个,其中可识别的168个风险危害因素中,12类计140个为可确定风险,28个危害因素可能依赖不同的环境条件或农业实践方式而转变为不利风险,或不产生风险.  相似文献   

12.
自 198 3年第一例转基因植物问世以来 ,转基因作物种类迅猛增加 ,种植的面积在不断扩大 ,也给人类带来了非常明显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 ,人们已经注意到转基因作物对生物多样性已经或可能产生的影响 ;对遗传多样性的影响 ;对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影响 ;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转基因作物已得到广泛应用。章就转基因作物的优点、研究现状、研究进展和安全性问题作了一些介绍。  相似文献   

14.
转基因作物的利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转基因作物的培育已取得显著进展,但其潜在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和明显.文章对转基因作物的优越性与潜在风险进行了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5.
D Quist  I H Chapela 《Nature》2001,414(6863):541-543
Concerns have been raised about the potential effects of transgenic introductions on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crop landraces and wild relatives in areas of crop origin and diversification, as this diversity is considered essential for global food security. Direct effects on non-target species, and the possibility of unintentionally transferring traits of ecological relevance onto landraces and wild relatives have also been sources of concern. The degree of genetic connectivity between industrial crops and their progenitors in landraces and wild relatives is a principal determinant of the evolutionary history of crops and agroecosystems throughout the world. Recent introductions of transgenic DNA constructs into agricultural fields provide unique markers to measure such connectivity. For these reasons, the detection of transgenic DNA in crop landraces is of critical importance. Here we report the presence of introgressed transgenic DNA constructs in native maize landraces grown in remote mountains in Oaxaca, Mexico, part of the Mesoamerican centre of origin and diversification of this crop.  相似文献   

16.
多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用于植物遗传转化是培育具有多种优良品质作物的有效策略. 双T-DNA系统是实现筛选完成后选择标记基因删除的一种简便可行的方式. 为培育高度抗逆或去除标记基因的农作物,构建了多基因双T-DNA植物表达载体2T-bbgdD,其中含有一个抗除草剂基因bar, 3个抗逆相关基因(DREB1A, Na+依赖性Pi转运体基因(d5), betA)和一个报告基因gfp. 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该载体转入拟南芥,获得了多基因共转化及去除标记基因的转基因拟南芥. 可将此植物表达载体进一步用于作物的遗传转化.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业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管理与评价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转基因植物为例 ,对我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的安全性等级、管理与评价方法作了较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8.
转基因植物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植物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转基因植物的研究和开发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已培育了一批抗虫、抗病、抗除草剂和高产优质的转基因农作物新品种。与此同时,转基因植物检测技术不断丰富和完善,促进了转基因植物科学鉴定和评价,以及转基因植物商业化种植。目前报道的转基因植物检测方法主要有3类,一是在整合水平上进行的检测,包括PCR检测、Southern blot检测和染色体原位杂交检测等;二是在转录水平上进行的检测,包括RT-PCR检测、Northern blot杂交检测等;三是在表达水平上进行的检测,包括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荧光蛋白检测、Western blot检测、ELISA检测、叶片退绿检测和叶片涂抹除草剂检测等。  相似文献   

19.
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自1988年首次获得转基因水稻以来,水稻转基因技术已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在抗虫、抗病、抗除草剂、抗逆和改良稻米品质转基因等研究方面皆有长足进步.转基因水稻研发中涉及许多专利问题.本文以转Bt基因水稻、转CpTI基因水稻和转Bt/CpTI双价基因水稻为研究对象,对研究中所涉及的知识产权问题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在转基因水稻研究中的大多数材料和技术含有国外机构所持有的专利.本文对产生的原因和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对解决方式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Lu Y  Wu K  Jiang Y  Guo Y  Desneux N 《Nature》2012,487(7407):362-365
Over the past 16 years, vast plantings of transgenic crops producing insecticidal proteins from the bacterium Bacillus thuringiensis (Bt) have helped to control several major insect pests and reduce the need for insecticide sprays. Because broad-spectrum insecticides kill arthropod natural enemies that provide biological control of pests, the decrease in use of insecticide sprays associated with Bt crops could enhance biocontrol services. However, this hypothesis has not been tested in terms of long-term landscape-level impacts. On the basis of data from 1990 to 2010 at 36 sites in six provinces of northern China, we show here a marked increase in abundance of three types of generalist arthropod predators (ladybirds, lacewings and spiders) and a decreased abundance of aphid pests associated with widespread adoption of Bt cotton and reduced insecticide sprays in this crop. We also found evidence that the predators might provide additional biocontrol services spilling over from Bt cotton fields onto neighbouring crops (maize, peanut and soybean). Our work extends results from general studies evaluating ecological effects of Bt crops by demonstrating that such crops can promote biocontrol services in agricultural landscap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