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彭万达 《科技信息》2012,(19):322-322
本文主要介绍了磷化氢在熏蒸储粮害虫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通过分析磷化氢熏蒸中的影响因素,合理确定施药方法、施药剂量和密闭时间,达到提高磷化氢熏蒸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掌握高大平房仓内小麦熏蒸过程中的磷化氢浓度变化情况,对确保熏蒸效果及仓内外安全作业具有重要意义。采用HL—210—PH_3型检测仪对某高大平方仓内小麦熏蒸过程中的磷化氢浓度进行了连续35 d的监测,讨论了粮堆内5个测点处的磷化氢浓度变化规律,提出了针对不同害虫所需进行补药的具体时间。随后又分析了粮堆外散气窗口处的磷化氢浓度变化特点,评估了熏蒸过程中磷化氢的泄漏风险和开窗散气初始阶段仓内磷化氢浓度的安全性。研究结果为提高磷化氢熏蒸质量及安全作业防护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3.
粮情测控系统是安全储粮必备工具。在四项储粮新技术——谷物冷却、机械通风、环流熏蒸、粮情测控中,粮情测控是粮情运行状态的观察者,是运行结果的真实反映者。它的可靠与否,直接关系到储粮安全,使用中必须做好日常维护工作,确保系统运行正常,检测数据准确无误。由于计算机粮情测控系统属电子产品,且工作环境较恶劣,使用环境中存在磷化氢等强腐蚀性气体以及粉尘、水汽等,通信(控制)线路较长,经受各种电磁干扰,可靠性受到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粮食仓储库熏蒸控制系统智能网络控制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粮食仓储自动熏蒸过程中,采用CAN总线技术为核心设计了现场智能网络控制器,实现了对磷化氢体积分数的自动控制,以及对温度、湿度的自动测量.介绍了该智能网络控制器的设计思路,以及采用CAN总线通信控制器SJ1000实现通信控制的具体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5.
磷化氢熏蒸环流技术在我国粮库系统应用已有几十年时间,并取得了一些经验。文中对有效应用的做了详细的分析,提出了若干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磷化氢熏蒸环流技术在我国粮库系统应用已有几十年时间,并取得了一些经验.文中对有效应用的做了详细的分析,提出了若干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动物实验室在启用前需要进行熏蒸彻底灭菌消毒以保证室内洁净. 通风系统熏蒸是在送风管与排风管之间加入熏蒸气体发生设备,通过室内空气循环来促进熏蒸气体扩散. 为了研究通风系统熏蒸过程气体浓度分布的影响因素,用icem建模以及fluent软件对该过程的不同的时间、换气次数、送风形式及温度分布状态下多工况的气流组织进行瞬态模拟,预测并分析熏蒸气体浓度和湿度的分布规律. 得出使熏蒸气体快速达到灭菌程度的最小换气次数随时间延长而减小,改变送风形式可以减少实验台附近的涡流,室内温度随高度降低有利于熏蒸气体快速扩散的结论,以便对熏蒸灭菌进行更有效的控制,对于指导动物实验的安全进行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用磷化氢(10~20g/m~3.24~48hr)熏蒸侧耳菌砖。能全部杀灭菇蚊菇蝇,而对侧耳的菌丝体无毒害作用。对侧耳蘑菇的产量及某些营养成分也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9.
磷化氢是粮食工业使用较多的熏蒸剂,对防治储藏物害虫有很好的作用。但是磷化氢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对于后期过滤排放存在很大问题,该文探讨了一种自动控制技术对磷化氢进行自动过滤吸收,简化了磷化氢的吸收过程,减少了磷化氢对人体的危害,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环保生产。  相似文献   

10.
磷化氢是磷循环的气相载体,已被确认为环境中普遍存在的痕量气体.以富营养化湖泊的沉积物湿样为培养底物,采用室内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外加的不同含磷化合物(卵磷脂和磷酸二氢钾)转化为磷化氢的难易程度和可能性.结果发现:无机磷作为磷化氢前体物的可能性最大,有机磷作为磷化氢前体物的可能性还有待于进一步考察.添加不同含磷物质及空白样品的实验中,沉积物吸附态磷化氢含量与顶空磷化氢气体具有时间和含量上的一致性,表明顶空磷化氢的排放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沉积物吸附态磷化氢的量,沉积物对磷化氢有强烈的吸附作用,培养过程中释放到顶空的游离磷化氢仅占很小一部分(通常为吸附态磷化氢的1/10 000).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4,10-二硝基-2,6,8,12-四氧杂-4,10-二氮杂四环[5.5.0.05,903,11]十二烷(TEX)的合成方法,以其二步合成法为基础,对影响中间体1, 4-二甲醛-2, 3, 5, 6-四羟基哌嗪(DFTHP)以及目标产物4,10-二硝基-2,6,8,12-四氧杂-4,10-二氮杂四环[5,5,0,05,903,11]十二烷(TEX)合成收率的关键因素进行了考察. 结果表明:使用NaOH饱和溶液调节反应液pH为9时,DFTHP收率可达到68.3%;硝硫混酸中发烟硝酸与浓硫酸的体积比为3∶2,硝化剂与DFTHP的体积与质量比为3∶1时TEX的收率可达到59.7%. 经过条件优化,TEX二步合成法总收率提高到了40.8%.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5—硝基糠叉二醋酸酯的制备方法。讨论了不同硝化体系对收率的影响,实验表明,发烟硝酸作为硝化剂收率最高。  相似文献   

13.
聚氧四甲撑二醇的合成研究:发烟硫酸法PTMG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以发烟硫酸为主体的双元催化剂进行四氢呋喃开环聚合剂制备聚氧甲甲撑二醇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开环聚合宜采用30%浓度的发烟硫酸,通过正交实验得到了聚合反应的最佳条件;辅助催化剂B的加入可灵活调整产品的数均分子量;未反应的四氢呋喃经适当处理后可以回收循环使用。  相似文献   

14.
由于竖罐蒸馏炼锌工艺中锌精矿所含的银几乎全部进入蒸馏残渣,因此以蒸馏残渣经旋涡炉烟化处理后得到的烟化渣为原料,开展了浮选回收银的研究.浮选实验考查了浮选过程pH值、温度、捕收剂用量、起泡剂用量对粗选过程的影响.在优化的粗选工艺参数条件下进行了多级开路浮选和闭路浮选实验,最终确定采用一粗四精三扫工艺,捕收剂用量800g·t-1,起泡剂用量350g·t-1,获得银精矿品位6100g·t-1,银回收率8610%.  相似文献   

15.
氯盐体系中铋湿法冶金的基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同时平衡原理,对氯盐体系硫化铋矿浸出过程和三氯化铋水解过程进行了详细的热力学分析,绘制了Bi2S3-HCl-H2O系E-pH图,E-[Cl-]T图和E-[Bi3+]T图以及三氯化铋水解过程pH-[Bi3+]T和溶解度-pH图,为铋湿法冶金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针对多出救点、多物资、物资连续消耗的应急调度模型,提出了一种新的考虑连续消耗的多出救点、多物资应急调度算法,该算法在依次选择出救点的过程中,综合考虑了每一个出救点满足灾区需求的能力大小和该出救点的选择对选择下一个出救点的影响,从而得到了一系列非劣候选出救点,然后让每一个候选出救点尝试参与出救,来寻找出救点最少的出救方案.并通过一个实例验证了该算法的优越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考虑多厂商多仓库的分布式库存系统,根据总成本最小原则,建立基于战略联盟的系统数学优化模型.模型允许不同厂商的多个仓库联合订货,以享受价格折扣,所有仓库之间库存完全共享,可进行调拨.利用遗传算法确定各仓库的订货点和期望补货水平等决策变量,并将其作为仿真模型的输入数据,在eM-plant软件上进行仿真,对调拨量和调拨点进行决策.通过对不同的控制策略仿真的数据统计分析可知,基于战略联盟的联合订货和允许调拨的库存共享策略,可以获得较高的客户服务水平和较低的总费用.  相似文献   

18.
铁路车站集装箱管理信息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我国铁路车站集装箱作业的分析,设计了“集装箱管理信息系统”。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功能:(1)文件初始化及修改;(2)集装箱作业管理;(3)集装箱动态管理;(4)集装箱的统计及台账管理。文章还叙述了系统的硬件在集装箱作业站的一般配置,以及系统的特点和计算机网络形成后系统功能的扩充方向。  相似文献   

19.
不同价态铁对硝基苯的厌氧降解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硝基苯厌氧降解为考察对象,研究了Fe0/Fe2+/Fe3+对硝基苯的降解,并探讨了初始硝基苯质量浓度、pH值及葡萄糖质量浓度等对硝基苯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硝基苯厌氧降解主要生成苯胺,显著提高了其生化可降解性;硝基苯在初始pH=6的厌氧污泥体系中可被完全降解,不同初始硝基苯质量浓度对其最终降解率影响不大;在含有不同价态铁、初始pH=6的厌氧污泥体系中,对硝基苯降解起主导作用的是厌氧污泥,Fe0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硝基苯的降解,而Fe2+,Fe3+则表现出抑制作用,尤以Fe3+最为显著;但当反应体系初始pH=9时,Fe2+和葡萄糖的存在则显著促进了硝基苯的降解.  相似文献   

20.
针对广西北部湾沿海红树林虫害生态监测与管理的需要,以ArcView为平台,设计开发基于GIS的广西红树林虫害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基础数据库维护、信息录入、虫害发生时空查询、空间分析、害虫特征查询、害虫种类检索、系统管理等7个子系统。该系统突出了白骨壤害虫广州小斑螟(Oligochroa cantonella)和广泛危害其它红树植物的害虫袋蛾(Pcychidae spp.)点上与面上监测的特点和相关的环境背景,为红树林害虫的防治、研究和管理提供技术手段,具有较好的集成性、实用性与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