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纳米TiO2膜对罗丹明B染料的光催化降解动力学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魏刚  张元晶  熊蓉春 《科学通报》2002,47(23):1793-1795
设计了固定床型光催化反应器,采用动态快速扫描UV-Vis吸收光谱考察了有代表性的难降解染料罗丹明B在纳米TiO2薄膜表面光催化降解反应动力学行为,发现罗丹明B的光催化降解过程并不完全遵从一级反应动力学过程,由此提出了其脱色降解过程为连续不可逆两步反应的动力学模型,并通过理论推导和实验验证了这一模型。  相似文献   

2.
一种新的生物质热分解失重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基于对8种中国物质材料非等温热分解的实验结果,建立了描述生物质热解失重过程的“双组分分阶段反应模型”,这种模型相对于通常使用的“单组分全局反应模型”和“多组分全局反应模型”来说具有相当大的优点,利用积分型方法进行动力学分析表明,“双组分分阶段一级反应模型”适用于描述空气气氛下升温速率较低(如10℃/min)时生物质材料的树干和树叶试样的热分解失重动力学。  相似文献   

3.
裴俊琛 《科学通报》2023,(9):1066-1073
原子核裂变是一个复杂的非平衡非绝热的大幅度量子多体动力学过程.近年来,随着计算能力的发展,微观裂变动力学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本文介绍了非绝热的时间相关的密度泛函理论和绝热的时间相关的生成坐标法等微观裂变动力学模型.裂变位能面的并行约束计算和能量相关性对绝热裂变模型很重要.最近,我们扩展了有限温度加动力学涨落的时间相关的密度泛函理论.基于时间相关的密度泛函理论,对裂变过程中的对关联效应、涨落效应、耗散效应、非绝热效应、能量相关性、碎片之间的纠缠等核裂变机制获得了新的认识.此外,微观裂变研究对理解天体过程中的r-process也很重要.我们期待发展出更综合更精确的核裂变理论支撑核裂变的应用创新.  相似文献   

4.
一种新的交通流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姜锐  吴清松  朱祚金 《科学通报》2000,45(17):1895-1899
从跟驰理论的思想出发,按照效能流研究中通常采用的微观-宏观参量间联系方法,得到一种动力学模型,能克服现有动力学模型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数值模拟表明,新模型能较好地计算堵塞、疏导、幽灵塞车、时走时停现象等车流情况。  相似文献   

5.
蠕变动力学模型及其在弹簧蠕变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封先河 《科学通报》2012,(25):2354-2358
通过引入活化粒子浓度、蠕变进程、蠕变作用等定义和假定,将蠕变过程理想化为一个由少数活化粒子产生的随时间逐渐缓慢变化的渐变过程,用量子统计的观点计算了固体活化粒子浓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能够描述固体蠕变的蠕变动力学模型,并应用蠕变动力学模型解决了弹翼张开簧寿命评估问题,取得了很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NMR谱图图像分析法研究两态动力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闫永彬  罗雪春  周海梦  张日清 《科学通报》2001,46(23):1970-1974
核磁共振(NMR)技术是获取生物大分子溶液构象信息的一种重要手段,利用NMR谱图图像分析方法可以快速方便地获得蛋白质在溶液中构象变化的动力学信息,通过采用ω-芋螺毒素SO3(ω-CTXSO3)作为模型蛋白对图像参数与动力学过程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详尽的探讨,对图像参数的物理学意义进行了理论阐释,结果显示出图像分析方法在利用NMR技术研究广泛存在的两态动力不吕具有很大的可靠性,简便性和潜在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张立洪 《自然杂志》1996,18(2):88-92
混沌力学模型在物理学中的成功应用,极大地激发了科学家将它应用于更广泛的诸如军备竞赛这样的领域中去.如果把从和平到战争的转变看成是从稳定到不稳定、从有序到混沌的转变,那么,混沌动力学模型十分确切地描述了这一转变过程.  相似文献   

8.
泥石流动力学模型与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胡凯衡  崔鹏  李浦 《自然杂志》2014,36(5):313-318
泥石流是介于崩塌、滑坡等块体运动和山洪水流之间的一种物理过程,既具有土体的结构性,又具有水体的流动性。从物质组成上看,泥石流是一种由水、岩土体和气体组成的多相介质,具有多种内部结构。其中的固相组分颗粒形状极其不规则,尺度跨越范围较大。浆体与固相颗粒以及颗粒间的相互作用非常复杂。因此,完全考虑各种因素建立全描述的泥石流动力学模型比较困难。从描述组成物质和运动的观点来看,目前泥石流的动力学模型可划分为连续介质、离散介质和混合介质模型。基于不同动力学模型的泥石流运动数值模拟,可广泛应用于流量过程反演、危险范围预测、风险评估、防治工程评估等方面;但泥石流本身启动和产汇流机理涉及多门学科,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重要课题。同时,泥石流形成过程和运动过程的数值模拟存在着时空尺度上的差异,如何实现两者的耦合求解仍需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9.
金属热加工通过相变决定材料最终组织和性能。随着非平衡技术的快速发展,热加工工艺趋于极端化和多样化,控制相变的热力学与动力学机制从简单近平衡条件下的相对独立转变为复杂远平衡条件下的高度关联。基于热-动力学独立处理的传统理论已无法应对上述相变涉及的机理描述、组织预测和过程控制。随着催化剂研究体系的扩展,传统的基于独立的反应动力学或吸附热力学的设计已无法满足催化剂的高性能需求与高效筛选。本文从人文领域中的激情与困难的逻辑关系中,引申出科学领域中的热力学驱动力与动力学能垒的相关性,针对非平衡凝固过程、晶界迁移及晶粒长大热稳定性、纯Fe沿Bain路径的马氏体切变,整理出热力学驱动力与动力学能垒的定量关联,建立了组织预测模型,提出了热-动力学协同作用的新理念,并据此设计出高性能DD3高温合金、Fe基纳米晶材料、A356铝合金和应变态电催化材料。  相似文献   

10.
副热带高压带断裂的动力学分析——地转作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李建平  丑纪范 《科学通报》1998,43(4):434-437
通过直接利用实际资料进行计算比较获得了描述副热带高压的简单动力模型 .从该模型出发 ,讨论了无海陆差异和无地形下副高带的断裂 .并对其断裂的动力学过程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1.
丁勇 《科学通报》1991,36(20):1584-1584
经典的线性药物动力学模型将药物的消除速率看成常数,从而药物的消除与剂量无关,伹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许多药物的消除并非如此,1965年Levy发现水杨酸盐的消除与剂量有关,其半衰期随剂量的加大而延长,从而非线性药物动力学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但现有的一些非线性模型,由于模型较复杂,其动力学参数的估计很困难,大大限制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  相似文献   

12.
好氧颗粒污泥对Pb2+的吸附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姚磊  叶正芳  王中友  倪晋仁 《科学通报》2007,52(20):2434-2438
研究了好氧颗粒污泥作为一种新型重金属吸附材料对溶液中Pb2+的吸附特性. 实验结果表明, 初始pH, Pb2+浓度(C0)和污泥浓度(X0)是影响吸附的重要因素. Pb2+吸附过程可以由Freundlich和Langmuir等温方程较好地拟合, 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932与0.959. 好氧颗粒污泥吸附Pb2+的动力学过程表现出分阶段吸附的特征, Lagergren二级动力学方程能较好地描述第二阶段的动力学过程. 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ESEM)与X射线能谱(EDX)分析结果表明, 吸附Pb2+后的好氧颗粒污泥表面发生了变化, 同时推断吸附过程为离子交换吸附和金属鳌合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地球动力学研究原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引言地球动力学(geodynamics)是研究地球的动力学的科学。有些现今的动力现象,它们发生在地表一定区域并导致地质“灾害”,这些是地球动力学最感兴趣的对象。地球表面的动力学受制于两种过程:内力过程和外力过程,前者源于固体地球的内部,后者源于大气圈和水圈。这两种过程是彼此相反的:一般而言,内力过程力求形成各种构造(structures),而外力过程则对形成的构造加以破坏,这一事实可用对抗性原理(the Principle of Antagonism)来描述,这个原理是地球表面动力学的基本理论。通常人们认为内力过程是第一性的,它形成了山脉、抬升了高原并促使大陆漂移。内力  相似文献   

14.
SARS传染扩散的动力学随机模型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石耀霖 《科学通报》2003,48(13):1373-1377
基于对每个病人的感染、发病和传染随机过程主要特征的模拟, 构建了SARS传播的系统动力学随机模型. 以越南的数据为参考, 进行了Monte Carlo实验. 初步结果表明, 感染率及其随时间的变化是影响SARS传播的最重要因素. 在感染历史已知及未来感染率得到控制的条件下, 模型可以预测疫病发展态势和随机起伏大小.  相似文献   

15.
高速轮轨系统动力学研究体系及其系统建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曙光  金学松 《科学通报》2007,52(7):855-860
随着列车运行速度的提高, 列车与线路、接触网等固定设备的相互作用加剧, 而且受到气流的强烈作用, 传统的车辆系统动力学研究方法已经无法精确描述高速列车的运动特征. 提出开展高速轮轨系统动力学研究, 总结分析了高速轮轨系统动力学的研究体系, 建立了考虑线路、列车、弓网和气流耦合的高速轮轨系统动力学模型, 并具体给出了各子系统的运动方程和各子系统之间的耦合关系式. 在此基础上, 建立考虑广义失效模型的高速轮轨系统动力学模型和服役仿真体系, 从而拓展了现有车辆系统动力学研究的范围和作用.  相似文献   

16.
广义地球化学动力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义地球化学动力学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教授於崇文1引言近一二十年来,国际上在地球化学研究中,出现了一种从平衡态热力学转向非平衡态热力学,由热力学转向动力学的发展趋势,表现为在理论地球化学中继地球化学热力学之后兴起了地球化学动力学的新分支学科。促...  相似文献   

17.
量子测量的态关联与波包扁缩的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夏姬 《科学通报》1995,40(1):16-16
最近,由于介观物理中部分相干性和量子宇宙学的研究,量子测量理论又重新引起人们的重视.在新的研究中,人们不再限于无休止的哲学争论,而是从具体的模型出发.逐步逼近现实测量的动力学理论描述.最近,本文作者之一(孙昌璞)在Hepp的量子测量动力学模型基础上成功地建立了同时描述经典和宏观仪器导致的波包扁缩的综合模型.然而与原来的Hepp模型及其推广一样.这一模型仍然不能恰如其份地描述测量过程的典型特  相似文献   

18.
蒋勇  邱榕  范维澄 《科学通报》2005,50(3):297-302
分析碳氢燃料反应动力学机理分层结构. 充分吸收目前国际上有关先进成果, 提出了较为全面的碳氢燃料燃烧过程有害物质生成反应动力学模型, 并进行预混火焰结构的数值预测, 其中, C1, C2和C3反应主要采用最新GRI-Mech 3.0机理; N化学过程主要采用DB(Dean和Bozzellis)亚机理; 多环芳香烃PAH生成主要采用Wang和Frenklach机理, 同时采用C4化学和Howard亚机理对模型给予增强, 整个机理涉及121种物质和731个基元反应. 采用该机理, 模拟了负压和常压下二种预混火焰结构, 并与实验值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 该机理能够较好预测不同当量比、不同压力下的主产物、中间组分和自由基的生成, 描述各种燃烧有害物质的形成过程, 为碳氢预混火焰结构研究和有害物质生成提供了一个较为全面的反应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19.
郑鹭杰  屠娟  陈伟中 《科学通报》2009,54(12):1681-1686
基于包膜造影剂气泡的实际应用, 在传统的三层模型基础上提出了一个修正的动力学模型来描绘包膜气泡的动力学行为. 通过衔接三层模型中包膜的两个边界条件, 得到一个两层模型并简化了方程的结构. 为了使动力平衡更加准确, 在建立边界条件时考虑了包膜质量, 并将包膜层厚度与气泡半径的关系具体化. 更为重要的是, 我们对绝大多数文献中的表面张力系数不变的假设进行了修正, 认为其随半径变化呈非线性变化, 且通过数值计算对表面张力系数修正带来的变化进行了讨论. 此外, 我们应用本文模型对实验得到的Optison及Sonozoid微气泡的动力学曲线进行了拟合, 并与其他经典模型的拟合结果进行了比较, 结论证明了本文模型具有很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20.
泥石流动力学基本方程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王光谦 《科学通报》1994,39(18):1700-1700
本文作为尝试,以两相流的两流体模型为基础,结合泥石流浆体特性,给出泥石流的两流体模型,从而初步建立起泥石流动力学的理论体系.1 两流体模型的基本方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