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胸部X线平片及螺旋CT对肺隔离症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胸部X线平片、螺旋CT对肺隔离症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证实的24例肺隔离症病人,其中叶内型22例,叶外型2例(包括膈下1例).所有病例都有胸部正侧位平片及CT平扫、增强扫描,1例行数字减影血管造(DSA)检查.结果:患者胸部平片表现为肺内结节、团块状影(19例),囊性病变(5例).CT表现为含气体或液体的囊肿或软组织肿块(20例),病变周围见肺气肿(4例).螺旋CT对异常供血血管显示率为75%.结论:胸部X线平片对肺隔离症的发现及定位有价值,螺旋CT,尤其是增强螺旋CT加多平面重建技术(MPR)和曲面重建技术(CPR)能清楚显示主动脉异常供血血管,且对肺部病变的评价具有其它检查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是肺隔离症的最有效影像学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2.
家族性骨斑点症二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例例1,女,36岁。2008年5月26号因咳嗽、胸痛1周,治疗效果不佳,遂做胸部X线平片检查。体查:两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胸部无压痛。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未发现异常。胸部X线平片表现:两肺未见实质性病变,心膈未见异常;双侧肱骨头、肩胛骨喙突、锁骨肩峰端及右肩胛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对6例结缔组织疾病患者的胸部X线征象的分析,提高基层医院放射科医生对肺结缔组织疾病的认识.方法 对我院近几年来6例结缔组织疾病患者的胸部X线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例胸部无明显异常X线改变;4例具有典型的X线表现:肺间质纤维化、小叶性肺炎、胸腔积液、心肌炎、心包积液和心功能衰竭等征象.结论 结缔组织疾病患者的胸部X线征象可有可无,不同时期亦有不同的X线征象.  相似文献   

4.
27例肺隔离症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各种影像学手段对肺隔离症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主动脉造影证实的27例肺隔离症病人,其中叶内型25例,叶外型2例。所有病例都摄有胸部正侧位片,23例行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5例行螺旋动态增强CT扫描),6例行磁共振成像删检查,3例行血管造影。结果:胸部平片表现为肺内结节、团块状影(21例)及囊性病变(6例)。CT示含气体或液体的囊肿或软组织肿块18例,病变为肺气肿所包裹5例。螺旋CT对异常供血血管显示率(83%)高于普通CT检查(59%)。MRI中4例为软组织结节或肿块,2例为含气囊肿,3例显示出异常的主动脉供血血管。结论:胸部X线平片对肺隔离症的发现及定位有价值,CT(尤其是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及MRI可取代血管造影立体地显示主动脉异常供血血管,且对肺部病变的评价具有优越性,是肺隔离症的最佳影像学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管活性肠肽(VIP)及VIP2型受体在儿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胃肠炎中的作用.方法前瞻性纳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胃肠炎患儿40例为观察组,同期接受胃镜下病理活检未见异常的儿童40例为对照组.采集外周血行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和Ig E水平检测;胃镜下取胃窦黏膜组织,HE染色计数嗜酸性粒细胞,免疫组化法检测VIP及VIP2型受体表达.结果观察组患儿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嗜酸性粒细胞计数、Ig E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胃镜下观察,观察组患儿黏膜充血水肿、溃疡、糜烂、结节样增粗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HE染色显示:观察组嗜酸性粒细胞数明显多于对照组.观察组VIP阳性表达的吸光度值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VIP2型受体阳性表达的吸光度值明显低于对照组.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患儿胃窦黏膜组织中VIP阳性表达量与嗜酸性粒细胞数量、Ig E水平均呈负相关;观察组患儿胃窦黏膜组织中VIP2型受体阳性表达量与嗜酸性粒细胞数量、Ig E水平均呈负相关.结论 VIP可能参与儿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胃肠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对儿童支原体肺炎的认识和X线诊断的水平.方法:对2005年-2007年80例确诊支原肺炎患儿的X线表现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支原体肺炎临床表现较轻,与X线征象不相符,病程一周左右支原体--PCR均为阳性,血清冷凝集试验阳性率为90%,红霉素等大环内脂类抗生素治疗效果显著.X线主要表现为:肺间质浸润性改变45例(56%),小叶实质和节段肺实质浸润性病变25例(31%),弥漫混合性浸润性病变10例(13%),伴有胸膜炎15例(19%).结论:支原体肺炎临床表现轻微,而胸部X线表现具有多样性,易与病毒性肺炎、支气管肺炎及大叶性肺炎相混淆,临床工作中需认真分析X线表现,密切结合临床及相关实验室检查,及时准确作出诊断,对临床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6例结缔组织疾病患者的胸部X线征象的分析,提高基层医院放射科医生对肺结缔组织疾病的认识。方法对我院近几年来6例结缔组织疾病患者的胸部X线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例胸部无明显异常X线改变;4例具有典型的X线表现:肺间质纤维化、小叶性肺炎、胸腔积液、心肌炎、心包积液和心功能衰竭等征象。结论结缔组织疾病患者的胸部X线征象可有可无,不同时期亦有不同的X线征象。  相似文献   

8.
X线脑片是胸部疾病的诊断基础.在初诊患者中,根据平片表现可提出影像者的占85%.但普通平片所提供的影像诊断信息有一定的局限性,可能漏诊或者不能对一些疾病进行定性诊断.采用高仟伏胸部摄影技术,增加了影像分辨力,提高了肺内疾病的检出率.在普通平片发现胸部病患的基础上,再做超声检查,对检查出的一些特殊病例,回顾性拍照高仟伏胸片.  相似文献   

9.
X线脑片是胸部疾病的诊断基础.在初诊患者中,根据平片表现可提出影像者的占85%.但普通平片所提供的影像诊断信息有一定的局限性,可能漏诊或者不能对一些疾病进行定性诊断.采用高仟伏胸部摄影技术,增加了影像分辨力,提高了肺内疾病的检出率.在普通平片发现胸部病患的基础上,再做超声检查,对检查出的一些特殊病例,回顾性拍照高仟伏胸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肺泡蛋白沉积症的临床特征,诊治方法,提高临床诊治水平,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分析近9年来收治患者的临床特征,肺部影像学表现,总结诊治经验,分析误诊、误治原因.结果:患者多表现为活动后气促,咳嗽.胸部高分辨CT主要征象:双肺弥漫性磨玻璃影6例,呈地图样分布5例,铺路石征3例,支气管充气征2例.仅凭胸部CT,误诊率高,入院前3例误诊肺炎,1例误诊肺结核,1例误诊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6例患者入院后经肺泡灌洗液、支气管肺活检确诊.肺泡灌洗治疗后症状改善.结论:肺泡蛋白沉积症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诊断有一定困难,仅凭胸部高分辨CT检查,误诊、误治普遍.当患者有活动后气促,胸部HRCT呈地图样、铺路石样改变时,需考虑PAP.肺泡灌洗是最有效治疗方法.诊断不清时避免盲目治疗.  相似文献   

11.
不典型肺脓肿的CT影像诊断及2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典型肺脓肿的CT特点.方法重点分析28例不典型肺脓肿的CT影像表现.结果不典型肺脓肿可分为孤立团块型和不规则浸润型,且具有以下共同CT特点:局限融解或小空洞、局部充血征、边缘粗长索条影、周围局限浸润片影和邻近胸膜增厚粘连.结论明确脓腔的存在和病灶周围的炎性改变是确定诊断和鉴别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胸部骨骼多发性骨髓瘤和骨转移瘤的X线及CT鉴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多发性骨髓瘤 (MM)与骨转移瘤 (BM)胸部骨骼受侵的X线及CT所见的不同。方法 :搜集经骨髓涂片或活检 ,病理确诊MM 36例 ,另搜集手术病理确诊为原发恶性肿瘤并骨受侵 6 7例和骨破坏病理活检为转移瘤但未找到原发灶的 3例。对两组病例胸部X线及CT影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锁骨、肩胛骨、胸骨和肱骨上段受侵发生率二者差异有显著性 ,而肋骨则无显著性 ,但破坏呈膨胀型或圆、类圆型时 ,二者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 ;并发软组织肿块之发生率二者差异无显著性 ,但CT上二者各有不同特征。锁骨及肩胛骨受侵 ,呈圆、类圆型破坏发生率二者差异有高度显著性。BM胸片上可有原发及继发肺癌 ,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征象 ,而MM则极为少见。结论 :根据胸部各骨受侵部位、破坏类型、软组织肿块CT表现 ,有无原发、继发肺癌征象 ,在胸片上是有可能鉴别MM与BM的  相似文献   

13.
19例肺腺鳞癌的影像诊断与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腺鳞癌的影像表现与病理学的关系.方法:收集10年来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经手术切除及病理证实的19例肺腺鳞癌患者的胸片及CT检查结果.19例有胸片,9例行胸部CT检查.结果:手术治疗8例.取出36个淋巴结均阳性.放、化疗11例.在镜下按两种肿瘤的任何一种必须占全部肿瘤的20%以上的标准诊断.本组按瘤内腺癌含量〈40%,40%~60%,〉60%分3组,结果〈40%6例,40%-60%8例,〉60%5例.影像学表现为周围型10例,中央型9例.单发18例,多发1例,9例中央型腺鳞癌合并肺不张大小平均4.50~6.60cm,10例周围型腺鳞癌肿块大小平均4.10~5.10cm.结论:据报道发病率大约占10%,发病率与分型标准、取材多少有关.认为瘤内腺癌成份与影像学所表现的肿瘤分型、部位、形态、大小、边缘、密度无明显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开胸手术患者的呼吸道护理措施。方法 :报告124例开胸手术患者的呼吸道护理过程。结果 :本组124例 ,发生肺部并发症12例 ,除1例右侧全肺切除患者发生难以控制的右肺感染死亡外 ,其余病人未发生肺部并发症。结论 :术前正确有效的知识宣教 ,术后重视胸部物理治疗和有效的止痛 ,可以降低开胸手术患者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慢性精神病住院患者肺炎的X线影像。方法:对120例慢性精神病住院患者肺炎的X线影像进行分析,总结其特点。结果:120例肺炎患者中,大叶性肺炎30例,小叶性、间质性肺炎90例;大叶性肺炎以中青年人为主,病程2年以下多见,病灶以右肺中上肺野、左肺下野片状阴影为主;小叶性、间质性肺炎以老年多见,病程4年以上,病灶以两肺下野斑点状、索条状阴影为主。结论:慢性精神病住院患者病情特殊,临床症状不明显,需密切观察病情,早检查、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87例闭合性胸部损伤的临床资料。提出心肌挫伤可能是胸伤后休克的主要原因之一。心肌挫伤的症状和防治与心肌梗塞的相似。对于肋骨骨折的处理,止痛是主要的,而胸璧固定并非完全必要。同意肺挫伤是造成外伤性连枷胸时呼吸窘迫、低氧血症的重要原因的理论,而胸璧软化下反常呼吸并不能完全解释其伤后病理生理的变化,所以在处理上应针对肺挫伤所引起的病理生理改变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包括:迅速解除呼吸道的机械性阻塞或呼吸压迫,以血气分析为指标纠正呼吸通气功能,有效的止痛,早期限制液体量和给予抗生素治疗。本组两例连枷胸病人,基本采用上述方案治疗,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7.
Segmentation of pulmonary nodules in chest radiographs is a particularly challenging task due to heavy noise and superposition of fibs, vessels, and other complicated anatomical structures in lung field. In this paper, an adaptive order polynomial fitting based ray- casting algorithm is proposed for pulmonary nodule segmentation in chest radiographs. Instead of detecting nodule edge points directly, the nodule intensity proffies are first fitted by using the polynomials with adaptively determined orders. Then, the edge positions are identified through analyzing the local minimum of the fitted curve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was evaluated over an image database with 148 nodule cases in chest radiographs that were collected from a variety of digital radiograph modalities. The preliminary results show the proposed algorithm can obtain a high rate of successful segmentations.  相似文献   

18.
不同影像学方法诊断骨梗死的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骨梗死的影像学诊断要点.方法病人均行X线平片,CT,MRI检查.累及股骨下段、胫骨上段、胫骨下段、股骨颈,胫骨粗隆.结果早期骨梗死X线平片无明显异常,中期CT表现为髓腔不均匀钙化,晚期MRI表现为典型的地图样表现.结论MRI检查是诊断早期骨梗死最为有效的方法,X线平片对中晚期病变有帮助,CT较平片敏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综合医院肺结核诊断的经验 ,探索在诸多临床和实验室诊断因素中哪些是重要因素。方法 :收集本院1999年临床疑诊为肺结核患者 30例 ,其中确诊为肺结核 16例 ,非肺结核 14例 ;记录每例患者的 15个病史特征因素和 14个实验室特征因素以及最终诊断。将以上资料作对数优势线性回归分析、单因素 χ2 分析和诊断筛查试验分析。结果 :多因素分析中发现 X线胸片上野淡薄云雾影最重要 ,痰菌涂片次之 ,发热第三 ;单因素分析中发现 X线和痰菌涂片仍有意义 ,而发热却没有临床意义 ;诊断筛查试验分析也说明 X线胸片的正确率最高 ,痰菌涂片次之 ,发热的正确率最低 ;在涂阳结核和涂阴结核之间 ,以上三因素无明显差别。结论 :在综合医院的肺结核诊断工作中 X线胸片的表现是重点 ,其次是痰菌涂片 ,而痰菌涂片的临床表现的特异性最差 ;在综合医院仍然需要开展结核杆菌的培养工作 ;在未来的工作中应建立适应我国国情的肺结核诊断评分系统 ,使肺结核的诊断由经验走向循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胸内结节病的平片与CT影像特征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结节病的影像学特征并随访其激素治疗后影像学表现。结果:肺门淋巴结增大,CT显示26例,平片显示22例;纵隔淋巴结增大,CT显示28例,平片显示11例;肺内病灶呈多形性表现,无特异性,以CT敏感度高;胸膜病变较少见。3年随访发现25例治疗有效,8例有反复。结论:淋巴结增大是本病的主要影像学表现。X线结合CT检查在诊断胸内结节病、判断活动期、评价激素治疗效果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