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日光图像至夜间点光源照明图像的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从日光和夜间点光源照明模型出发,研究了目标和景物在此照明模型下的成像性质,分析了传输介质对照明和成像光束的衰减作用,得出了光学成像系统像面照度的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对日光图像转换为夜间点光源照下的图像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在转换中的可能产生误差的各种原因,并给出了一些转换结果。  相似文献   

2.
图像增强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图像的整体或局部特性增加图像有用信息,改善图像的视觉效果.夜间图像增强是图像处理领域中的关键技术,使用图像增强可以提高夜间环境图像的信息量.对于单一传感器采集的夜间可见光图像,传统算法通过提高图像的饱和度和对比度进行图像增强,处理后的夜间图像易出现边缘锐化或图像伪影的现象.相比于单一传感器的夜间图像增强,红外和可见光图像融合技术可以大幅度的提高图像信息有效率.利用红外和可见光图像的成像特点将两者进行融合,有效地提高夜间复杂环境下图像的信息量,从而达到夜间图像增强的效果.实验证明使用红外和可见光图像融合的夜间环境图像增强方法优于传统算法,有效抑制边缘锐化、图像伪影和图像过度增强的问题,同时提高了夜间环境下图像的主客观质量.  相似文献   

3.
一种多传感器遥感图像的配准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提出了一种对多传感器遥感图像进行配准的新方法,应用数学形态学的方法提取源图像的结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选择图像相关配准点,利用仿射变换作为变换模型,根据变换参数将输入图像与参数图像进行配准,实验结果表明,此算法可以有效地解决成像差异较大的遥感图像间的配准问题,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定量分析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在剪切力作用下的形态变化有助于理解VSMCs的生长机制以及病理学研究.图像分割在图像分析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同时也是图像处理流程中最困难的步骤.针对培养在平板流室中的VSMCs相互交叠的细胞图像,作者首先分析了这类细胞图像的特征,随后提出了一种具有四个步骤的图像分割方法,分别是图像预处理、照明校正、数学形态学重建和分水岭转换.实验结果证明,按照这种方法分割细胞图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复杂环境下的夜间车道检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夜间车道检测是汽车防撞系统适合在夜间工作的前提.分析了不同照明条件下夜间车道图像的特点,介绍了夜间车道的反射成像模型.根据模型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光密度差的对数Prewitt边缘检测和Hough变换的车道检测算法.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比白天典型的车道检测算法具有更好的夜间车道检测能力.  相似文献   

6.
基于假彩色的多重图像融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假彩色多重图像融合的算法进行了总结分类,并对各种类型的融合算法的结构、特点进行了分析,为在复杂任务和环境下选择恰当的假彩色图像融合手段提供了参考。并以多光谱图像融合以及热成像图像与CCD电视图像的融合为例,开发了一些新的有效算法。  相似文献   

7.
在对视网膜图像成像特点分析的基础上,对视网膜图像辐射量畸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采用同态滤波的方法进行辐射量畸变校正,并设计了相应的同态滋波器。通过和直方图均衡化及多段线性灰度拉伸方法的实验比较,可以看出此方法可以更多地保留图像中的细节,使得图像中的整体光照更加均匀。  相似文献   

8.
李曦焱 《甘肃科技》2006,22(5):76-78
在数字化时代要求对大量的图像数据进行分析以获得知识。本文针对图像数据挖掘技术,详细讨论了图像的挖掘模型与框架、预处理、挖掘技术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可发展和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商图像方法是一种处理人脸识别中光线变化问题的简便方法,但其存在理想类假设不准确以及三维点光源无法很好地近似任意光照情况两个问题。针对这些不足,本文利用最小二乘法解决不准确理想类的问题,并提出了一种基于独立分量分析的商图像改进方法,解决三维点光源模型无法很好地近似任意光照情况的问题。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与原方法相比具有更好的图像合成效果和人脸识别性能。  相似文献   

10.
针对现有方法忽略照明不平衡、存在对比度低、纹理细节丢失等问题,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照明感知和密集网络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方法。首先,从可见光图像中获取照明概率并计算照明感知权重以指导训练网络,通过特征提取与信息度量模块来计算源图像的自适应信息保留度,用于保持融合结果与源图像间的自适应相似性。同时,照明感知损失与相似性约束损失函数使模型在结构、对比度、亮度上能够全天候地生成包含显著目标和丰富纹理细节信息的融合图像。本研究在TNO与MSRS 2个公共数据集上进行主、客观评估。实验结果表明,本研究弥补了照明不平衡的缺陷,在保留更多红外目标的同时,也有效地保留了更多可见光图像的纹理细节信息。  相似文献   

11.
强辐射环境下数码成像设备由于受到高能粒子射线的影响,采集的视频或图像信噪比非常低,严重影响了其在辐射环境下的应用.为了去除视频或图像中的噪声,减少辐射粒子对成像设备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修复技术的新型强辐射图像去噪技术.首先在分析强辐射环境下成像设备受干扰的机理基础上检测图像的强干扰噪声;然后将图像噪声区域看成待修复区域,利用图像修复技术进行噪声消除;最后利用基于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的去噪方法对修复后的图像进行后处理.实验结果及分析表明提出的方法算法效率高、降噪效果显著,能够很好地去除强度大、分布密集的噪声,有效提高了数码成像设备在强辐射环境下的工作性能.  相似文献   

12.
提出一种利用源图像之间的冗余、互补等相关信息的动态ICA域融合方法. 针对ICA变换函数训练以及ICA域融合规则设计对算法适应性、计算量、图像融合效果和人眼视觉系统识别能力等的影响,研究提出充分利用源图像的冗余和互补信息,从源图像中自动选择有代表性的图像块作为训练图像块,实现ICA域变换函数随源图像而动态变化. 将文中方法与N.M 2007方法及双树复小波融合算法作为对比,通过人眼主观感知和客观融合评价参数对融合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文中方法增强了算法的适应性并降低了计算量,增强了图像融合效果,建立了对场景更全面和精确的表达,可使观察者更有效获得场景信息.   相似文献   

13.
符合人眼视觉特性的焊缝射线数字图像增强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焊缝射线检测数字图像的灰度低、对比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符合人眼视觉特性的图像增强方法.该算法先标定数字化仪器,得到各种数字化条件下的黑度与灰度关系.其次,根据成像条件得到待处理图像的成像特性,通过该成像特性的2个极点来获得图像处理的目标特性.最后,利用由成像特性和目标特性得到的图像灰度级映射变换函数,对图像进行了空域增强处理.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将原图的灰度级差异从145提高到157,使原图平均灰度级从35提高到120.与线性变换算法相比,该算法没有产生信息丢失;与直方图均衡算法相比,该算法将图像平均灰度级提高到120且属于人眼敏感的范围.  相似文献   

14.
基于地理定位的影像分辨率融合方法避免传统人机交互选取控制点所带来的误差影响,整个过程不产生人为误差。地理定位法对两幅SPOT5-1A数据影像的融合影像在质量、配准精度、时间效率上都优于传统方法的融合影像。地理定位法融合影像是一种高效、可靠的影像分辨率融合方法,使批量处理影像融合工作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5.
CMOS数字图像传感器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CMOS图像传感器已从无源和有源像素结构发展到数字图像传感器(DPS),数字图像传感器是CMOS图像传感器的发展方向,DPS的优势在于可把整个图像系统集成在一块芯片上,构成单芯片成像系统,从而降低成本,节约系统功耗,改善成像质量.片上集成模数转换器(ADC)是CMOS图像传感器的关键部件,重点分析和比较了三类不同集成方式:芯片级、列级和像素级的原理、性能和特点.介绍了目前国内外数字图像传感器的发展现状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小波变换在紫外图像融合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紫外双光谱成像技术是光谱技术和成像技术的合成,是针对军事需求而发展起来的新型检测技术,图像融合是该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小波理论是近十几年来迅速发展的一门学科,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小波变换具有良好的时频特性,为图像融合提供了一种新手段。根据双光谱图像融合的需求,介绍了利用小波理论进行图像融合的方法、特点和效果。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满足紫外检测系统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像管动态成像过程的计算机模拟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拟像管的动态成像过程.根据线性滤波理论和传递函数理论计算分析光电成像系统整体的成像特性.基于成像过程的滤波理论和像管动态传递函数数学模型,编制了像管动态成像过程的计算机数字模拟仿真程序,以成像方式给出了像管动态成像过程的计算机模拟仿真结果.证明了用计算机模拟仿真光电成像系统的可行性,所建立的像管的动态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像管的动态成像.  相似文献   

18.
图像工程与嵌入式零树小波图像编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图像工程领域里新颖有效的嵌入式零树小波EZW图像编码方法。首先叙述从子带编码到小波编码的演变历程,包括正交小波的多分辨率分析和滤波器组等内容。接着阐述小波分解图像方法和EZW编码原理。重点对EZW算法进行了详细分析和描述,包括零树及其扫描方法,以及EZW算法的实现步骤。最后对上述内容进行了概括。  相似文献   

19.
基于盲信号分离的数字水印检测与提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基于盲信号分离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数字水印图像提取方法。该方法在一种较典型的基于小波变换的数字水印嵌入算法基础上,应用盲分离技术有效地检测和提取出了含在水印图像中的水印。经大量试验证明,所提出的方法对常用的图像处理方法有较强的抗攻击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