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我校与美国有关方面合作开展的淤泥质海岸研究,在名誉校长严恺教授、校长梁瑞驹教授关注下,历时五年,取得大量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初步了解了淤泥质岸滩在海岸动力因素作用下的岸线演变、淤泥运动规律、淤泥特性及海岸动力因素的运动规律等.在我国长达1800公里的海岸线上开展淤泥质海岸研究,是有史以来第一次;由美方提供价值30万美元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连云港在淤泥质海岸上建设深水港为例,根据淤泥质海岸的水文泥沙运动的一般特征,得出淤泥质海岸建港中航道及港池的淤积规律,同时,就淤泥质海岸港口建设和维护过程中,泥土处理所产生的泥土扩散和水质环境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本文试从大地构造、泥沙来源、海岸动力、植被类型和人类活动等角度出发,叙述了中国淤泥质海岸的发育特点及其制约因素。1 引言淤泥质海岸的广泛分布是中国  相似文献   

4.
李树华 《天津科技》2009,36(1):73-75
伴随着我国水运工程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不断深入,一些项目取得重要进展。就粉沙质海岸泥沙运动规律、海岸河口多功能数学模型软件包TK-2D、山区河流航道整治关键技术、淤泥质海岸港口适航水深应用技术和港口散货堆场防风网建设关键技术等方面研究所取得的重要进展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5.
淤泥质海岸在地貌形态、沉积物构成、水动力特征及冲淤演变规律方面,都与砂质海岸有明显不同。弄清在宽阔淤泥浅滩上破波作用历时及波浪动力的分布对理解淤泥质海岸的沉积和地貌分带性是重要的。为了了解淤泥质海岸冲淤演变规律,需要对淤泥在海水环境中的絮凝、沉降、冲刷特性及密实过程进行一系列专门的室内试验,并根据淤泥沉积物在运动海水中冲淤的物理过程,建立适当的计算模式,本文对此作了探讨。海岸演变通常是一个长期过程,但在人工吹泥条件下,可以发生短期内的明显变化,连云港吹泥站的建立,客观上提供了研究这种短期变化的条件。  相似文献   

6.
淤泥质海岸在地貌形态、沉积物构成、水动力特征及冲淤演变规律方面,都与砂质海岸有明显不同.弄清在宽阔淤泥浅滩上破波作用历时及波浪动力的分布对理解淤泥质海岸的沉积和地貌分带性是重要的.为了了解淤泥质海岸冲淤演变规律,需要对淤泥在海水环境中的絮凝、沉降、冲刷特性及密实过程进行一系列专门的室内试验,并根据淤泥沉积物在运动海水中冲淤的物理过程,建立适当的计算模式,本文对此作了探讨.海岸演变通常是一个长期过程,但在人工吹泥条件下,可以发生短期内的明显变化,连云港吹泥站的建立,客观上提供了研究这种短期变化的条件.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连云港在淤泥海岩上建设深水港为例,根据淤泥质海岸的水文泥沙运动的一般特征。得出淤泥质海岩建港中航道及港池的淤积规律,同时,就淤泥质海岸口建设和维护过程中,泥土处理所产生的泥土扩散和水质环境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不少港口的入海航道都是位于浅滩水域之内。就淤泥质浅滩而言,因其组成物质较细,水下岸坡十分平缓,浅滩航道往往较长。淤泥质浅滩又与沙质浅滩不同,受到波浪和水流扰动的底部泥沙,大多以悬移质的形式悬浮于水中,为水流携带搬移。我国淤泥质海岸长达1800多公里,随着四化建设的飞速发展,各地正在加速建设新的港口,因此,对淤泥质浅滩  相似文献   

9.
渤海湾是我国典型的平原淤泥质海岸,中国最大的两个人工港--天津新港和河北黄骅港,在建设过程中曾先后遇到细颗粒泥沙运移与如何减轻港口、航道回淤量等工程泥沙问题。文章以渤海湾西南部大口河沿岸海域现场观测资料为基础,通过近岸水动力、泥沙输移、岸滩沉积过程及冲淤演变等综合分析,为平原淤泥质海岸"浅水深用"的建港战略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不少港口的入海航道都是位于浅滩水域之内.就淤泥质浅滩而言,因其组成物质较细,水下岸坡十分平缓,浅滩航道往往较长.淤泥质浅滩又与沙质浅滩不同,受到波浪和水流扰动的底部泥沙,大多以悬移质的形式悬浮于水中,为水流携带搬移.我国淤泥质海岸长达1800多公里,随着四化建设的飞速发展,各地正在加速建设新的港口,因此,对淤泥质浅滩航道的回淤进行估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江苏淤泥质海岸剖面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本文根据海岸断面重复测量,动力地貌和泥沙来源的分析,讨论了江苏淤泥质海岸剖面的基本特征及其成因。  相似文献   

12.
中国淤泥质海岸的发育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从大地构造、泥沙来源、海岸动力、植被类型和人类活动等角度出发,叙述了中国淤泥质海岸的发育特点及其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3.
建立波浪在淤泥质底床上传播的理论模型并对其进行求解,讨论了淤泥质河口海岸中淤泥与波浪的相互作用规律,包括波浪作用下的淤泥输移规律以及波浪在淤泥质床面上传播过程中的衰减现象.根据计算得出不同底床密度下,水层和泥层的流速和压强分布,分析波浪衰减的影响因素,针对3种不同的淤泥流变模型(黏性流体模型、幂律流体模型和黏弹性介质模...  相似文献   

14.
以潮汐作用为主要动力塑造形成的粉砂淤泥质海岸,亦称潮滩或潮坪.它也是一种重要的海岸类型,在国内外分布广泛.因此,对粉砂淤泥质海岸带微地貌类型的划分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通过对上海市崇明县东部潮滩的详细观测和分析,根据潮汐水位、滩面高程、滩面组成物质、植被群落、土壤类型等差异,可将粉砂淤泥质海岸带的微地貌类型划分为潮上带的海岸(后滨)、潮间带的高、中、低潮滩或高、低潮滩(前滨)以及潮下带的水下岸坡上部(临滨或近滨)和水下岸坡下部(滨外或外滨).  相似文献   

15.
由于我国特殊的地理结构,很多发达地区都在淤泥质软土分布较广的区域,因此淤泥质软土的地基处理对这些地区的房屋建筑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淤泥质软土的基本概念、不利的工程性质以及常用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苏北南部淤泥质岸滩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鹄  陈锦辉  张丽娟 《广西科学》2005,12(3):197-199
选择年平均高潮位、年平均含沙量、潮滩宽度、潮滩平均坡度、潮滩滩高、年淤高率、年淤进率作为7个指标因子,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苏北南部岸滩的冲淤变化状况,并划分该岸段的岸滩稳定状态。结果表明,控制苏北南部淤泥质海岸稳定状态的主要因子是泥沙含量、潮滩宽度及其潮滩的年淤进量,潮滩坡度是次一级的指标。苏北南部淤泥质海岸可分为稳定淤涨型、侵蚀不稳定型和基本稳定型三种状态。  相似文献   

17.
天津市海岸带滩涂自然特征及其资源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岸滩涂是海岸线至理论深度基准面——零米线间的潮间地带,是海岸带及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翔实的资料,在对天津市海岸带粉砂淤泥质滩涂自然特征的研究基础上,对其资源进行评价,为海岸带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8.
海岸滑坡和侵蚀的存在严重影响着管道工程的稳定性,根据多种地球物理勘察手段的识别,查明坦桑尼亚某海湾管道路由区有海岸滑坡、海岸侵蚀、砂土液化和软土震陷等不良地质作用。结合地形、地层、海洋水动力条件等因素,对滑动机理进行综合分析;在分别考虑潮位和不考虑潮位作用下,采用极限平衡理论结合数值模拟分析进行稳定性评价。研究得出:海岸滑坡是第三层淤泥质粉质黏土层液化所导致的,是滑坡向海岸后退式(牵引)滑动的结果。基于滑动原因给出管道改线和防治措施,对海岸滑坡的定性评价有很好的补充,为海岸滑坡的整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海岸带作为重要的海洋资源被开发和进行保护,但目前对海岸带的分类尚没有统一的标准,仍存在分歧。本文主要依据《海洋监测技术规程》,以遥感技术为监测海岸带为基本目的,构建了大连海岸带分类体系:根据海岸带的物质组成,分为基岩海岸、砂质海岸、淤泥质海岸、人工海岸4个一级类,根据人工海岸的实际用途,分为码头海岸、盐田海岸、养殖海岸、城市景观海岸4个二级类;对不同海岸带进行定义,陈述其易于遥感解译的具体特征以及进行一些讨论,大连海岸带监测和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海岸侵蚀是一种渐进式或突发式的特殊海洋地质灾害。山东半岛和黄河三角洲分布有粉砂淤泥质海岸、砂质海岸、基岩海岸、黄土台地海岸等类型的海岸。近几十年来,山东半岛和黄河三角洲海岸受河流改道与入海河流输沙量减少、海面上升、风暴潮等自然因素及在河流上游建设水库拦蓄泥沙、沿岸挖沙及海滩采沙、不合理的海岸工程建设、海岸湿地植被和防护林破坏、不合理的滨海旅游项目建设等人为因素的影响,发生了普遍而严重的海岸侵蚀。对此,本文提出了加强海岸带开发管理,严禁海岸带非法采沙,人工海滩补沙,建海堤、丁坝和离岸堤,实施岬控工程和恢复、重建退化海岸盐沼湿地等防治海岸侵蚀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