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研究了不同饲养密度(511cm2/只、433cm2/只、375cm2/只、331cm2/只)和层次(上、中、下三层)对8~16周龄育成鸡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育成鸡在8~16周龄平均体重在不同饲养密度间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层次间平均体重差异明显,下层平均体重极显著地高于上中两层(P<0.01),上中两层间差异不显著(P>0.05);各试验组的均匀度从8~16周龄呈上升趋势,在16周龄时不同饲养密度和层次间的均匀度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
半开放式鸡舍各层次间的光照强度差异极显著(P<0.01),上、中、下层的平均光照强度分别为:81.9、40.5和22.6勒克斯,各层次间不同光照强度对蛋鸡平均产蛋率,平均蛋重无显著影响(P>0.05).上层较高的光照强度(74.8~89.6勒克斯)使蛋鸡的平均产蛋率,平均蛋重略低于中、下层,而破损率和畸形率略高于中、下层  相似文献   

3.
将108只29周龄海兰褐壳蛋鸡随机分为3组(1、2、3组,1组为对照组),每组36只,饲喂3种不同处理的日粮6周(各组分别含甜菜碱0、100、200mg/kg),测定每组鸡的饲料消耗、产蛋率和平均蛋重;试验期末每组随机取鸡蛋30杖,分别测定蛋壳厚度、蛋壳灰分含量及哈夫单位。结果表明:3组的产蛋率、产蛋量分别比1组提高9.9%和9.5%(P<0.01),料蛋比降低8.2%(P<0.01),而2组与1组相比差异不显著;平均蛋重和蛋壳厚度各组间差异不显著;哈夫单位2组和3组分别比1组高1.1%和1.8%(P<0.0s),蛋壳灰分含量分别比1组高1.3%和1.0%(P<0.05),表明蛋壳矿物质沉积有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4.
对伊莎褐商品代蛋鸡所产鸡蛋的破损率和蛋的品质进行了测定.结果发现产蛋阶段的破损率为4.49%(范围:2.43%-6.79%),集蛋阶段破损率为2.08%(范围1.41%-2.95%),随母鸡周龄递增,蛋的破损率升高,蛋壳品质下降,鸡笼层次对破损率无显著影响;对44周龄蛋鸡分别单独补饲骨粒(采食量的3%)、贝壳粉(采食量的2%)后,与对照组相比,平均产蛋率无显著差异,平均蛋重以补饲骨粒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显著高于补饲贝壳粉组(P<0.05),补饲贝壳粉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单独补饲骨粒或贝壳粉均极显著地降低破损率(P<0.01),且补饲骨粒组的破损率极显著低于补饲贝壳粉组(P<0.01).补饲骨粒组的蛋壳重(g)及蛋壳厚度(mm)均极显著地高于对照组(P<0.01).  相似文献   

5.
对23600多只伊莎褐商品蛋鸡在成都地区饲养条件下,开产日龄的分布和早期生产性能的观察中,以及在本群鸡只在根据不同的开产日龄设置四个试验组的小群观察试验中发现,该品种鸡只的开产日龄和产蛋率达5%、50%和90%以上的产蛋日龄,均比该品种计划目标提前1~2周,开产期长达38天左右,欠整齐统一;四个试验组的开产日龄均与开产体重相关,其体重均要达到该品种20周龄的体重标准(1550~1650g)上下限±5%时鸡只才开产,晚开产鸡只是固体重过重或过轻,这是群体开产日龄不整齐规格的主要原因;开产早的1、2组的产蛋至多,平均产蛋率高于3、4组,差异极显著(P<0.01),3和4组平均蛋重大于1、2组,差异极显著,(P<0.01),但在同期水平上,各组间平均蛋重差异不显著,随日龄的增长,各组间蛋重差异越来越小;在前期产蛋中各组所创总产值和只平产值,仍是1组>2组>3组>4组,说明了达到该品种开产体重标准的鸡只,提前开产能获得较好的产蛋效益。  相似文献   

6.
甜菜碱对蛋鸡产蛋期血清激素及环腺苷酸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取300日龄罗曼蛋鸡768羽,随机分为2组(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96羽),在自由采食、饮水和16h/d光照的条件下,分别饲喂添加0mg/kg和750mg/kg甜菜碱的玉米-豆粕型日粮91d。结果表明,甜菜碱使蛋鸡血清中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和雌二醇(E2)含量分别提出了56.59%(P〈0.01),20.75%(P〉0.05)和22.09%(P〈0.05);使下丘脑、腺垂  相似文献   

7.
二氢吡啶对蛋鸡产蛋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取300日龄罗曼蛋鸡1536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设4个重复),在自由采食,饮水和光照16h的条件下,分别饲喂添加0mg/kg,10mg/kg,150mg/kg,200mg/kg二氢吡啶 的玉米,豆煌局粮90d。结果表明:含150mg/kg,200mg/kg二氢吡啶饲粮,可使日均产蛋率分别提高7.52%(P〈0.01和7.93%(P〈0.01),料蛋比分别降低5.81%(P〈0.05)和6.22%  相似文献   

8.
将80只小白鼠随机分为实验Ⅰ组20只、Ⅱ组20只,Ⅲ组20只,对照组20只。实验Ⅰ、Ⅱ、Ⅲ组小白鼠灌服“催乳Ⅰ号”汤剂(生药含量1g/mL),剂量分别为0.07mL/只,0.01mL/只、0.2mL/只、连续7天,对照组不喂任何药物。测定了各组小白鼠的主要脏器指数,结果表明:实验Ⅰ、Ⅱ、Ⅲ组与对照组相比脾脏指数差异均极显著(P<0.01);实验Ⅱ组与对照组相比肺脏指数差异极显著(P<0.01),心脏、肝脏指数差异均显著(P<0.05);实验Ⅰ、Ⅱ、Ⅲ组与对照组相比小白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率差异均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9.
以中国农业科学院提供的低硒饲料(0.02×10 ̄(-6)),喂养BALB/C小鼠作为缺硒动物模型,采用富硒营养粉和亚硒酸钠溶液,以每只小鼠每d2.5μg元素硒作为补充,70d后发现:富硒营养粉和亚硒酸钠对小鼠全脑B型单胺氧化酶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前者使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增高36.1%(P<0.05),后者对其无显著影响(P>0.05);两者均极显著地(P<0.01)提高巨噬细胞吞噬率(59.8%和71%)和吞噬指数(68.5%和65.1%);提高溶血素含量,前者为65%(P<0.01),后者为41.3%(P<0.05);富硒营养粉能使运动后小鼠血乳酸含量迅速下降31.8%(P<0.01)。  相似文献   

10.
结果表明:26龄杉木纯林群落生物量平均为183.89t/hm2,其组成层次的生物量分配序列(%)为乔木层(93.60)>枯枝落叶层(6.14)>灌草层(0.26)。乔木层年平均净生产量为6.62t/hm2·a,低于中心产区;平均木单株年平均净生产量10.93kg/a,高于中心产区,揭示现有林分密度偏小。26年生林分平均树高和平均胸径分别为20.7m和24.0cm,其干材生物量平均达61.5%,适宜培育杉木大径材。  相似文献   

11.
文内测定了99 匹赛马血浆钾(PK+ ) 和红血球钾(RBCK+ ) 的浓度,两指标间相关系数很低(r =- 0 .2140)- 全体赛马RBCK+ 均数99 .07 ±7 .27 m mol/L- 这些临床健康马,RBCK+ 水平并没有全部分布于正常曲线内(赛马RBCK+ 正常值90 ~104m mol/L)- 进一步分为低钾组10 匹( 10 .1 % ) ,RBCK+ 均数87 .50m mol/L;高钾组21 匹(21 .2 % ),RBCK+ 均数110 .07m mol/L;其余68 匹(68 .7 % ) 处于90 ~104m mol/L之间,均数为97 .22 % m mol/L.其中有13 匹马赢得头马,RBCK+ 均数100 .12m mol/L,高钾组有2 匹头马,正常组有11 匹头马,低钾组没有1 匹头马.13 匹头马与全体99 匹马RBCK+ 均数间没有显著差异(P> 0 .05) ,但是,头马与低钾组和高钾组都存在非常显著差异(P< 0.01).  相似文献   

12.
苦丁茶降血脂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实验性高血脂小鼠分别用1.2%和2.4%的苦丁茶水灌胃45d后,取尾血测定其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和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的相对活性,并计算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浓度及动脉硬化指数(AI),并与绞股蓝茶的降脂作用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饮用苦丁茶可以明显降低实验性高血脂小鼠的TC、TG和LDL-c、VLDL-c(P<0.01或P<0.05),显著升高HDL-c含量及HDL-c/TC(P<0.01或P<0.05),而作为阳性对照的绞股蓝茶组HDL-c与高脂组比较无显著差异.二个苦丁茶组与绞股蓝茶组的LDL-c/HDL-c及LCAT相对活性均与高脂组有显著差异(P<0.01),与对照组则无明显差异。由此说明,苦丁茶具有降血脂、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提示苦丁茶的降脂机理与其能够升高LCAT相对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3.
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山羊血浆cAMP,cGMP和cAMP/cGMP正常水平值以及感染肝片吸虫后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山羊血浆cAMP,cGMP和cAMP/cGMP的正常值分别为(0.80±0.03),(0.83±0.03) pm ol·m L- 1,(0.69±0.04),感染1 组和2 组山羊在感染后第1~6 周,血液中cAMP水平显著低于或低于对照组,以后两组水平相当。感染1 组的cGMP水平在感染后5~9 周期间低于对照组,而感染2 组山羊的cGMP水平在感染后1~4 周高于对照组。感染1 组和2 组山羊的cAMP/cGMP比值分别在感染后1~4 周和1~6 周呈现低于对照组的趋势,但差异不明显。因而,肝片吸虫感染可导致宿主的cAMP,cGMP和cAMP/cGMP紊乱。  相似文献   

14.
采用紫露草四分体微核技术,对氧化型染发剂中两种主要成分对苯二胺(PPD)和过氧化氢(H2O2)及二者混合物的遗传毒理学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剂量下,PPD和H2O2能诱发紫郑露草四分体微核率的提高,与阴性对照组比较,达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水平(P〈0.05或P〈0.01),并呈剂量反应关系。而PPD-H2O2(0.125%)和H2O2-PPD(0.750%)两组不同类型的混合物则更能绐强烈地诱  相似文献   

15.
许多研究者报道了某些非极性表面活性剂在防止蛋白质低温冷冻变性方面有着明显的效果.本研究就某些非极性表面活性剂对胚胎的防冻作用作了初步探索.方法是分别将不同浓度的两种表面活性剂Polysten20(P20)和SY-glysterML-750(ML750)添加于改进的磷酸缓冲液(PB1)和本研究采用的防冻液(FS:PB1+3mol乙烯二醇+0.25mol乳糖)中,处理小鼠早期胚20min后培养并观察对胚胎发育的影响,以确定它们对胚胎的临界安全浓度(CSC).在PB1中,两种表面活性剂的CSC值均为0.5%,而在FS中,则为0.05%.然后将两种表面活性剂P20和ML750分别以0.05%和0.03%两种浓度添加于FS中,以FS作为对照组.在室温下平衡处理小鼠桑椹胚和早期囊胚5min后连同防冻液一起装入塑料冷冻细管中.在液氮蒸气(-170℃)中预冷冻1min后即投入液氮内保存.在38℃水浴中快速解冻并去除防冻剂后在Whitten培养液中培养24h.分别观察和统计冷冻-解冻胚的形态正常率和发育率.结果表明:处理组与对照组在冷冻-解冻胚形态正常率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而添加0.03%P_2O或ML750的两  相似文献   

16.
本实验观察了怀孕10天以上的封闭群KM母鼠,近交系C_(57)BL/6j母鼠,近交系BALB/c母鼠,杂交(DBA/2×LCEB)F_1母鼠和杂交(C_(57)BL/6j×LCEB)F_1母鼠的卵巢上黄体数和子宫内的胚胎数。在五组实验中观察结果(见表1,2)。在近交系方面,C_(57)BL/6j实验组出现左右两边生殖器官的生育机能差异显著(P<0.01),在其他实验组中,左右两边生殖器官的生育机能差异不显著(P>0.05)。由于它们的遗传背景不同,在各自的繁殖基因控制下,可以出现这些遗传多态现象。  相似文献   

17.
采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了活血抗纤复方对日本血吸虫性早期肝纤维化小白鼠体内血清中Ⅰ,Ⅲ型前胶原(ProcolegenTypeⅠ和ProcolegenTypeⅢ)的作用。结果表明:活血抗纤复方具有明显的降解PC-Ⅲ型纤维的作用,可以使胶原纤维明显减少,血清PC-Ⅲ含量显著下降(P<0.001);血清PC-Ⅰ型前胶原有所下降,但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中药能有效地抑制实验动物血清中PC-Ⅰ型前胶原含量增加(P<0.05),但不能抑制血清中PC-Ⅲ型增加(P>0.05)。提示活血抗纤复方(桃仁水蛭煎剂)能有效地促进实验性肝纤维化的吸收与分解,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玉米秸经纤维毛壳菌( Chaeto micu m cellulolyticu m ) S M27 发酵后制成的纤维蛋白饲料( Ferm eted product of corn stalk , F P C S) 作为日粮中的粗蛋白源,喂饲白鼠和白兔,进行了系统的毒理分析和营养价值测定.毒理测试包括急性毒性试验( L D50 测定和7 d 喂养试验) ,蓄积毒性试验、致突变试验、90 d 喂养毒性测定等,结果表明 F P C S 的 L D50 对瑞士小白鼠和 Wistar 大白鼠都大于2154 g/kg 体重,在7 d 、28 d 和90 d 喂养中都未曾观察到动物机体有异常表现.微核试验中,各试验组与阴性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 p > 0 .05) ,与阳性对照组间则有显著差异. F P C S 在白兔日粮中由17 .5 % ( w/ w ,重量比,下同) 增至32 .5 % 时,其营养价值递减,但粗蛋白的消化率各组间无显著变化( p > 0 .05) ,多指标多重分析表明, F P C S 作为动物饲料有安全性,具有粗蛋白可被消化而残余粗纤维难被消化的特点,适用于作为反刍动物日粮中粗蛋白的部分替代物.  相似文献   

19.
广西亚热带地区的鼠类及其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梁俊勋 《广西科学》1994,1(4):67-71
广西亚热带地区农田生态环境中栖息的鼠类有31种(松鼠科除外),其中桂东北15种,桂西北14种,桂西南23种,桂南17种。鼠类组成以鼠科物种占绝对优势,种类多属于东洋界华中区(Ⅵ)种华南区(Ⅶ)的成分,除竹鼠、帚尾豪猪和青毛鼠外,广西境内的种类大多数为滇南山地亚区(ⅦB)的种类。鼠类的群落结构分为桂东北中山-黄胸鼠(Rattusflavipectus)、黑线姬鼠(Apodemusagrarius)和黄毛鼠(R.losea)群落,桂中丘陵孤峰平原-黄毛鼠、黄胸鼠和褐家鼠(R.norvegicus)群落、桂南中山低山丘陵-黄毛鼠、黄胸鼠和板齿鼠(Bandicotaindica)群落、桂西南低山丘陵-黄毛鼠、板齿鼠和黄胸鼠群落,桂西北中山丘陵-黄毛鼠、小家鼠(Musmusculus)和黄胸鼠群落.广西全区鼠密度平均11.51%,77.27%的县鼠密度>11%;92.05%的县鼠密度>7%,鼠类生物量;桂东北33.0只/hm2,桂西北37.5只/hm2.桂中42.0只/hm2,桂西南49.5只/hm2;广西全区平均42.0只/hm2。对鼠类对广西区域性农业生产的危害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控制鼠害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半乳糖亚急性致衰老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6~8周龄雄性BALB/C小鼠为实验对象,研究半乳糖亚急性致衰老动物模型,并观察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皮下注射半乳糖100mg/kg·d,40d后发现,致衰组与对照组相比,脑MAO-B活性升高57.9%(P<0.01);肝SOD活性下降17.2%(P<0.05);心肌脂褐素含量增高48.3%(P<0.01),而且各项指标均与老年组(17月龄)非常接近(P>0.05).致衰组与对照组相比,对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迟发型过敏反应,溶血素的产生,免疫器官的重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表明这种亚急性致衰老模型可以用作筛选抗衰老药物和食品的生化指标的研究,而不能作为研究免疫功能的亚急性致衰老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