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从前苏联在1957年将人带入航天时代,随后的近50年间,人们目睹了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首先实现人类的太空梦,美国的阿波罗工程6次拜访月宫的壮举,人类一次次地实现着几千年来的飞天之梦。载人航天技术使得我们的活动空间从陆地、海洋拓展到了大气层外的宇宙空间,我们终于可以亲自看到孕育人类的地球是怎样一个美丽的蓝色宝石。以往只有在科幻电影中才能见到的镜头,将一步步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实现。  相似文献   

2.
太空是人类继陆地、海洋、大气层之后的第四活动领域。第四活动领域具有高真空、微重力、强辐射、改变昼夜节律等特点,为人类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潜力和开发前景。以发展载人航天器为重点的、由航天员参与的载人航天技术是以对太空进行探索以及利用太空环境进行科学研究、资源开发与应用的综合工程技术,它是新技术群中的一个重要领域,是高技术密集的尖端科学技术。 文章从载人航天技术的概念、内容和发展载人航天技术的意义三个方面对载人航天技术进行阐述,说明载人航天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文章还对世界载人航天技术发展的概况与未来的发展做了介绍,最后提出了中国发展载人航天技术的设想。  相似文献   

3.
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的航天员加加林乘东方号飞船,实现了人类第一次绕地球低轨道的飞行,揭开了世界载人航天活动的序幕。迄今为止,已有500多人次进入了太空。前苏联用“联盟”系列载人飞船和“进步”号货运飞船,相继支持了“礼炮”号空间站和“和平”号空间站。美国在用“阿波罗”飞船实现了登月飞行之后,又研制成功了航天飞机,在此基础上,正在和西欧、加拿大、日本合作,研制“自由”号空间站。32年的载人航天活动,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深刻的教训。总结这些经验教训,无疑对今后的载人航天活动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列出几条已取得较多共识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4.
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用强大的“T3A号”火箭,第一次把人类第一颗地球卫星——“东方1号”送上了轨道,从而揭开了宇宙开发的序幕,使人类从此进入了宇宙时代。 40年过去了,世界各国已先后把4730多个航天器送入了太空,其中有我国的38个。60多个国家投入航天技术的经费达7000多亿美元。这些卫  相似文献   

5.
陈心怡 《今日科技》2011,(11):56-59
"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在北京时间3日凌晨的"太空一吻"载入人类探索太空的历史,也为中国载人航天技术迈向更为广阔舞台搭设了新的一阶"天梯"。中国已经成为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三个实现载人航天飞行的国家。从神五到神六再到神七,到今天中国顺利实现了两个航天器的在轨对接。掌握了在轨交会对接技术,中国载人航天又一次华美嬗变。  相似文献   

6.
李斌 《科技潮》2001,(1):50-53
1999年1月4日,新华社播发了一篇不到400字的消息《我国将力争突破载人航天技术》:我国航天领域又传来一则喜讯,我国将跟踪世界航天技术发展前沿,力争在21世纪初突破载人航天技术。如今时隔两年,事情发展得异常迅速,新闻接踵而来。——1999年11月20,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新型长征运载火箭发射升空,21小时完成空间飞行试验之后,在内蒙古中部地区着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一艘试验飞船飞行获得成功。 "神舟"号试验飞船首次发射升空并顺利返回,标志着中国在载人航天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这次发射的主要目的是验证火箭、飞船总体设计的正确性和技术性能的可靠性,是一次技术试验。以后的试验会不断  相似文献   

7.
西欧从1964年开始联合从事航天活动,至今已有25年历史,欧洲空间局一直起着主导作用。欧空局共有13个国家参加,以法国,联邦德国,英国,意大利和荷兰为主,而法国又居这些国家之首,其经费投资占欧空局经费的一半左右。西欧发展航天技术的特点是合作化、国际化和商业化,目标是独立自主地发展航天技术。西欧航天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与美国合作研制航天器,用美国的运载火箭发射;第二阶段西欧各国联合研制航天器,仍用美国运载火箭发射;第三阶段自己研制航天器和运载火箭并进行发射,如1979年用阿里安火箭进行的成功发射。目前西欧已经完全解决了运载工具问题,其航天技术正在以高水平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我国航天技术通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已经迈向了世界.人们已经意识到航天飞行器在航天技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对其进行了积极的研究.在空间开发中航天飞行器发挥了主要作用,其已经成为航天高技术研究的重点.在这样的情况下,对航天飞行器金属结构的制造工艺和检测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主要分析了航天飞行器的工艺特点和发展,飞行器结构件的数控加工技术,飞行器结构强度可靠性检验.  相似文献   

9.
中华文化五千年的发展有着明显的周期性规律,这一传统与我国近几十年来经济及综合国力的增强,共同构成了“中国梦”提出的远期文化背景和近期现实背景.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来看,21世纪初叶是中国文化第四次大整合的开端,也是民族自觉和自信在国家战略层面上得以表现的开端.实现“中国梦”,必然包含当代中国文化的复兴和突破.认真研究中华文化第四次大整合,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尹怀勤 《天津科技》2007,34(2):81-83
近半个世纪里,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取得的一系列成就,显示出它的重大作用。作为一门研究和试验人类进入太空的开拓性科学技术,它正在改变着世界面貌。随着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航天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航天技术必将对人类未来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仿生学是在认知概念上使我们得以最恰当地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科学活动的现代结构体系,加以快速发展的学科。在航天科技的发展过程中,科学探索和技术应用同时存在,大量的科学问题转化为实现的方法和工程技术问题。认识的超前、系统的庞大、投入的巨大和技术转化滞后,会在技术上呈现出螺旋式上升的超前性和延迟效应。系统的复杂性和解决问题的难度,需要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的渗透和融入来解决创新与突破的问题。通过仿生科学对航天技术的启示分析,仿生学的发展为技术的突破和复杂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和最大的可能。由航天技术的发展认识仿生科学的价值和重要性,对仿生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2.
近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工程总体室主任王忠贵向记者揭示了我国航天技术发展在未来几年内的“三步走”计划“:神舟七号”预定于2008年发射,仍然采取一船多人的形式,它肩负的使命是实现航天员太空行走;2009年至2011年之间“,神舟八号”飞船将带着一项更重要的任务升空,在太空中完成交会对接;而发展航天技术的第三步计划,便是建立我国的空间站。王忠贵说,目前我国航天技术的开发也正向国际接轨,这样将会使中国在国际间开展合作时更为便利。摘自解放网—新闻晨报“神七”预定2008年发射——我国航天宏伟计划  相似文献   

13.
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发射成功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之后,太空也就开始成了某些军事大国争夺的一个新领域。目前,一些国家发射的侦察、预警、通信、导航及气象等军事卫星,占了人类发射航天器总数的2/3以上,已成为某些军事大国武器库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反卫星卫星的出现和航天飞机投入使用,标志着军事航天技术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随着外层空间武器装备的不断  相似文献   

14.
近40年以来,人类世界在军事诸领域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多次灾害,这些灾害多数是因人为决策失误、违章违纪操作或因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造成的,其危害之大,震惊世人。 一桩掩盖了几十年的火箭发射台事故 1950年10月24日,在前苏联咸海附近的火简发射场,发生了一次世界上最惨烈的导弹爆炸。在场的前苏联导弹部队司令员涅杰林元帅当场丧生,发射台上的160名前苏联宇航科学家也全部遇难,现场内所有生物荡然无存,只留下  相似文献   

15.
1957年3月3日,前苏联科学家成功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枚洲际导弹的发射试验,这为载人航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王永志 《科技潮》2006,(2):38-41
“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是人类不能永远生活在摇篮里,他们不断地探索新的天体和空间,起初小心翼翼地穿过大气层,然后再去征服整个太阳系。”这是现代航天技术的奠基人之一,俄国的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1911年8月12日在给他的朋友沃罗比耶夫的一封信中所写的一段话。齐奥尔科夫斯基是人类征服宇宙的先驱思想家和理论家之一。他的多级液体燃料“火箭列车”的设计思想和著名的齐奥尔科夫斯基公式奠定了人类进行太空飞行的基础。尽管他没有做过火箭的具体试验,但是他这个科学的论断和浪漫的梦想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推动着人类航天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航天走出了一条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先后完成东方红一号、载人航天工程和探月工程三大里程碑的跨越,牵引航天动力学专业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2018年,中国航天完成了北斗三号基本系统部署,计划年底前向"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提供基本导航服务,并将发射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实现人类首次在月球背面着陆与巡视,标志着我国航天技术水平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航天器和运载火箭作为体现航天技术发展的主要载体,其设计、研制、发射及在轨运行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而航天动力学则贯穿于航天器和运载火箭的研制过程.航天动力学的建模、分析及试验等技术的发展直接影响着航天器与运载火箭的设计水平,甚至决定着航天任务的成败.  相似文献   

18.
中国载入航天工程办公室新闻发言人2008年9月6日宣布,神舟7号载入航天飞行任务将于今年9月25日至30日择机实施。如果一切顺利的话,神舟7号航天员将进行太空行走,这将标志着中国载入航天技术达到一个新水平,并成为世界上第3个完全独立实现太空行走的国家。  相似文献   

19.
航天技术是一门研究和实现如何进入太空和利用太空的技术.提起航天技术,人们往往容易想到人上月球和对木星、土星等行星的探测,因而认为这是少数宇航员和科学家的事.其实不然!到目前为止,人类航天活动的主要内容并不是耗资几百亿美元的登月活动,也不是飞越几十亿公里的深空探星,而是向近地空间发射人造卫星.自1957年以来,世界各国送入太空的人造卫  相似文献   

20.
对科技与伦理关系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庆 《创新科技》2004,(12):12-13
<正> 自从二十世纪初以来,人类在科技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历史进步:航天技术实现了人类环游太空的千年梦想;核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获得巨大的新型能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则使人的脑力得到极大扩展;基因技术使得人类寻找到克服各类残害人类健康的病魔的金钥匙。人类生活因为科技的发展出现了巨大深刻的进步和变化。然而科学技术也使人类面临从未有过的惶恐和不安:由核技术制造的核武器足以摧毁我们所在地球数次,克隆技术的成果又给人类的伦理道德带来史无前例的难题。对此,人类不禁要问,科技还能无休止、无约束的自由发展吗?科技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