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2月中旬,在日本东京召开了第一次“国际纸会”,十余个国家约500名造纸专家和美术师与会,就造纸技术使用及纸张的艺术性问题进行了学术交流。日本特有的纸张一和纸引起了广泛的兴趣。一股“和纸热”也随之在日本各地掀起。和纸属于纸家族的哪一支系?它是  相似文献   

2.
万能的纸     
纸能做什么?一般人只知道纸能包装、印刷等,却不知道现代人已把它的使用范围扩大到吃、穿及建筑材料等各种领域,其神奇之处令人咋舌。食用纸美国推出一种短梗孢糖纤维制成的纸张,厚度只有0.1毫米,水溶性很好。若用这种纸印报纸(采用可食性的墨印刷),经消毒灭菌后,读者看完了便可把它吃了充饥。国外报纸页数较多,因此人们把这种可食用的报纸称作“千层饼”。做衣纸苏联研制出一种经化学处理后与某种塑料贴合起来的纸张,可用它来缝制衣服。这种纸张  相似文献   

3.
通过化学方法在CaCl2-CO2-H2O体系中将轻质碳酸钙(PCC)粒子沉淀在矿物纤维表面,实现对矿物纤维表面包覆,借助于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CaCO3包覆矿物纤维的表面形态,分析了包覆矿物纤维表面化学组成及形态变化对纸机网部磨损的改善;以矿物纤维/重质碳酸钙(GCC)为填料,研究了包覆前后矿物纤维/GCC填料、助留体系及包覆矿物纤维与GCC配比对填料在纸张中的留着及纸张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包覆后的矿物纤维表面存在很多细小的CaCO3颗粒,颗粒大小在纳米级,随着包覆量的增加,原矿物纤维颗粒表面的细纹、棱角被填充及包覆,其表面化学成分及形态的改变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其对纸机的磨蚀.与原矿物纤维/GCC加填纸比较,加填包覆矿物纤维/GCC的纸张灰分更高,且其对纸张强度性能影响甚小.在本研究范围内所使用的两种包覆矿物纤维中,包覆量相对较大的包覆矿物纤维Ⅱ在纸张灰分提高27.2%的同时,纸张强度性能未受到影响.阳离子淀粉、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和硅溶胶的助留体系对包覆矿物纤维/GCC留着高,对纸张的强度性能影响相对较小.在相同加填量条件下,随着填料中包覆纤维配比的提高,不仅纸张中填料留着显著增加,而且对纸张强度性能的负面作用也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4.
最近,荷兰科学家研制出了一种可以显示动态画面的电子纸。这种纸与胶片厚度差不多,而且还可以折叠。电子纸采用电湿润技术,来控制纸张上像素中的彩色墨水,所以电子纸生成的动态画面更加清晰、准确,而且分辨率也很高。用这种技术生成的纸张,显示彩色画面的亮度可以达到目前液晶显示器的四倍。  相似文献   

5.
据英国《自然》杂志报道,飞利浦公司的科学家已开发出一种电子纸,这种电子纸将在未来替代传统纸介。电子纸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纸,而是像纸一样可以任意弯曲折叠的可擦写的显示器。厚度只有0.1毫米。这种电子纸的亮度达到彩色液晶的3-6倍,无论从哪一个角  相似文献   

6.
纸雕     
<正>纸雕作品与光、影结合,能充分展现纸的质感、构图的层叠感和雕工的精巧度,融合了绘画与雕塑之美。纸雕是以纸为素材,主要使用刀具塑形的工艺。制作纸雕作品,目前有免刻和手刻两种方法。免刻纸雕,是由机器沿图案的边缘轧出印,制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纸张一直用作信息交换的主要媒介,但图文内容一旦印在纸张上就不能改变,成为油墨/纸张复制工艺的最大缺点,不能满足现代社会信息快速更新对复制工艺的要求,因此,开发能动态改变的高分辨率显示技术成为人们追逐的目标。这一技术要求显示材料很薄,可弯曲,表面结构与纸张类似,从而有条件成为新一代纸张。电子纸技术与现有的液晶技术不一样,  相似文献   

8.
<正>倘若你走进一间房屋,发现餐桌是纸质的,上面摆着纸餐具,座椅是纸质的,纸质衣柜里还挂着纸衣服,不要惊奇,这并非不可能。"纸的承受力不强,纸质餐桌、座椅、衣柜只能是摆设",纸家具设计师可不同意这个观点。瞧,一位设计师带着他的作品——纸板凳,向你证明纸的承受力比人们想象的强。这只纸板凳约30厘米高、20厘米宽,体重70  相似文献   

9.
纸做的睡莲     
将一张平滑的纸剪成一朵花,用彩笔涂上颜色,然后把花瓣向里折叠。把这朵纸睡莲放人水中,你就可以看到花瓣以慢镜头的速度向外开放的景观。纸的主要材料是植物纤维,即极细的管道。通过分子间的相吸,水就会渗入这种所谓的毛细管中。纸开始膨胀,就像是凋谢植物的花朵放入水中那样,这朵纸做的睡莲的花瓣也会竖立起来。纸做的睡莲  相似文献   

10.
自制香皂纸     
在生活中手部最容易感染细菌,因此我们要养成洗手的好习惯,下面让我们做携带方便、使用方便的香皂纸。材料:吸湿性较好的白纸,小块香皂,一支毛笔和一次性饮料罐。制作方法:先把香皂切碎后放在罐里,盛上适量的水后把杯子放在炉上加热,等香皂融化,将白纸裁成火柴盒大小,一张张涂透皂液,再取出阴干就成了香皂纸。使用方法:当你要洗手时,用水淋湿手,然后用做好的香皂纸轻轻揉搓,即可产生泡沫,去污垢,最后用水冲净即可。自制香皂纸  相似文献   

11.
本文总结了磁场处理纸浆料提高纸的机械强度的试验结果.通过多次重复试验,证明某一浓度、知浆度的纸浆料,在室温下以某一流速通过某一强度的磁场时切割磁力线,可使纸张的机械强度提高10—25%.这一成果若能推广到生产中,必将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针对粮食包装袋的特殊要求,研究了思茅松硫酸盐浆抄造粮食包装袋纸的打浆工艺.实验结果表明,打浆时间和打浆浓度对纸张的抗张强度、抗张能量吸收、伸长率、耐破度等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思茅松硫酸盐浆在打浆浓度为16%时利用PFI磨打浆5,min时所抄纸页可以满足粮食包装袋纸的性能要求.以20%与5%的浓度组合进行组合打浆,更可取得较好的纸张韧性发展,同时获得良好的纸张撕裂强度和透气度性能,所制粮食包装袋纸具有较好的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13.
A: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下纸张的结构——看似一个整体的纸张实际上是由很多条植物纤维“堆砌”而成。并且,这些纤维之间并不是严丝合缝的,他们之间还存在着一些小的空隙,很多地方都是坑洼不平的,这样就可以产生漫反射效应,所以整张纸看起来就是白色的。在粘上水和油之后,其间的空隙被这些物质填充,降低了漫反射效应,促进了光的透射。此外,纤维素的某些基团还可能与水或者油结合,改变空间结构,进一步提高光的透射比率。所以纸张有了透明的感觉。  相似文献   

14.
将A4打印纸洗净、烘干,用硅氧偶联剂改性,在改性后的纸上用中性笔书写纳米金墨水图形,然后将其放入化学镀溶液中化学镀铜,得到纸基柔性金属图形.X射线衍射分析图谱(XRD)证实了纸张有金属铜镀上.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SEM)显示金属铜图形有清晰的界面.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显示改性后的纸的N和Si元素的含量都大幅上升,傅利叶变换红外测试(FTIR)图谱显示硅氧偶联剂改性后,纸的官能团还都存在,说明改性工艺对纸基材未构成破坏.用Scotch胶带方法测试金属和纸张粘附性,发现纸张与金属结合牢固无法分开.还探讨了书写次数与金属图形导电性的关系,发现手写必须达到一定次数才能成功镀上导电性较好的金属图形.  相似文献   

15.
电子纸     
电子纸(elecnlonic paper)是一种像普通纸张一样轻、薄且质地柔软的超薄显示器,由一种厚度只有0.1毫米的柔性透明薄膜制成,表面涂有一种由无数微小的透明颗粒组成的电子墨水。  相似文献   

16.
在我们的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几乎都要使用纸。纸和我们结下了不解之缘,一天也离不开。很难想象,如果没有中国发明的造纸术,或者造纸术的发明推迟若干年,人类的文明和世界的进步将受到什么样的影响。然而由于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特别是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用纸张作为信息主要载体的时代就要结束了。一个电子媒体的“无纸”新世纪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展现在人类  相似文献   

17.
报告了中间试验的结果。用磁场处理纸浆料装置对流动的纸浆料作处理,可以提高纸张的机械强度10 % ~15 % 。  相似文献   

18.
《创新科技》2005,(7):57
日本富士通公司近日展示了一种可折叠的电子纸,这种纸在展示影像时几乎不需要能量,很适合建筑和汽车广告。公司研究人员介绍,这种纸在弯曲折叠时,不仅能保持图像鲜艳生动的色彩,还能保持图像不变形,这在世界上尚属首次。它具有图像记忆功能,除了在转换图像时需要极少的能量外,基本上不需要电能支持。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我国的造纸工业在制浆、造纸等工序中,都不同程度地实现了机械化和连续化生产。但在造纸生产的后道工序中,造纸和数纸等作业,还处于繁重的手工操作。在成品的纸中,有破洞、疵点、破裂、残缺等废纸,约占百分之五。这些废纸一直靠人工进行选择,对工人的视力影响很大。一九七六年,上海江南造纸厂与上海虹口造纸厂、上海记录纸厂等单位协作,经过十年的反复试验和改革,试制成功了我国第一台光电自动选纸机,为我国造纸工业填补了一项空白,其工艺水平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机的简单工作原理是利用纸张上的黑点和破洞,对光的反射率不同,通过硅光电池元件,检测不同的反射光,以区别纸张的正品或废品。从而,通过自动分选装置,选出废品纸张。合格的纸张经过光电计数后,进入纸张储存装置,  相似文献   

20.
随着计算机电脑及网络技术的成熟发展,电脑已经成为办公桌上必不可少的工具。但是他的老前辈——纸是否已经渐渐的推出历史舞台了吗?在最近的4~5年里,社会信息化进程的脚步飞快,各种各样的信息一下子把我们冲进了信息的海洋,以纸张为载体的传统信息传播方式已经没有办法与网络相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