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历史证明,伽利略的"自然之书是用数学文字写成的"科学思想,深深地影响了17世纪以后科学发展和人类的思维深度,以至于牛顿在一片赞誉声中,从内心说出了真话:"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远的话,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伽利略就是托起牛顿的巨人之一。  相似文献   

2.
刘爽 《自然与人》2012,(3):32-35
科学家对"垃圾DNA"研究得愈深入,就愈发现它们其实都是宝,生物少不了。这让我们再次领略了"自然界没有废物"这一颠扑不破的道理。前文已经说过,"垃圾DNA"是20世纪70年代根据通行的生物进化理论所做出的一个科学预测。按照这样的预测,人们相信非编码DNA序列没有任何功能,是"自私"的寄生物,不仅对生物体无用,而且可能有害。这样的观念统治了学界长达20年之久,直到20世纪90年代,以法尔和梅洛为代表的分子生物学家揭示了部分"垃圾DNA"的神奇功效后,人们才看到了这个巨大宝藏的冰山一角。  相似文献   

3.
《科学》杂志4月19日出版的主题是探索"科学教育的重大挑战",这些问题非常重要,也是目前全球范围内科学教育所面临的令人兴奋的机遇。教育专家们提出的挑战,内容涉及"让学生建立持久的、与科学有关的兴趣"及"改变激励机制,鼓励对学校教育实践中真正存在的问题开展研究"等等。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提出三个另外的重要挑战,它们是"注重发挥教师的智慧""帮助企业界推行预科科学教育的新  相似文献   

4.
人类的一些学习障碍是能够依靠药物予以治疗的。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有些重大发现受益于意外和机缘,在人类破解"记忆之谜"的过程中,这种意外和机缘也戏剧性地发生了。失忆的癫痫症患者20世纪50年代早期,年轻的加拿大科学家布伦达·米尔纳(Brenda Milner)获得了神经学博士学位。很快,她来到加拿大蒙特利尔神经学研究所,一面和著名的外科专家怀尔德·潘菲尔德(Wilder Penfield)协同工作,一面开始了她对于大脑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许多大科学家、大企业家富有"人情味"。费恩曼和史蒂夫便是好例。费恩曼是什么人?他是美国物理学家,196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国科普作家雷·斯潘根贝格曾评价道,人们把"天才"一词用在20世纪两位物理学家身上,一个是爱因斯坦,另一个就是费恩曼。  相似文献   

6.
《自然与人》2012,(1):43-43
江西省科学技术馆是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决策投资兴建的重点建设工程,是我省科技、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形象的体现和重要窗口。江西省科学技术馆以展览教育、实验教育、培训教育为基本功能,是面向全社会,以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质为目的的综合性、公益性科普宣传教育机构,是实施"科教兴赣"战略的基础设施,是对广大青少年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基地,是未来科学家成长的摇篮,  相似文献   

7.
圣杯,传统的解释是在耶稣受难时,用来盛放耶稣鲜血的圣餐杯。用于科学,意指科学真理。宇宙起源与存在的"圣杯"一旦被证实,将为物理界以及整个人类的认识掀开崭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8.
儿子今年12岁,才上小学6年级,可他是我们小区闻名的"小科学迷"呢!  相似文献   

9.
周兴军 《科学之友》2009,(12):117-119
"道法自然"是道家的核心思想。它主张对自然本性的维护与回归,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21世纪充斥着科技与信息,这使得自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人们在享受着科技进步带来的物质优越感的同时,心灵却在受着孤寂之苦。文章研究了"道法自然"思想同产品设计活动之间的关联性,意在给予产品设计在"回归自然"方面以启示。  相似文献   

10.
汪清鹏 《科学之友》2010,(6):154-154
21世纪需要大批高素质创造性人才,新课程也把"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要的培养目标,本人现从数学角度浅谈一点认识。  相似文献   

11.
思柯 《世界科学》2013,(10):1-1
最近,《IEEE光谱》杂志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策划了一期名为"新世纪的工程师:生活在2030"的广播节目,科学记者深入科研第一线,给我们带来了有关未来的消息。超乎想象的是,许多被人们认为有点"科幻"的东西:机器人、智能纤维、太空发电站、无人驾驶汽车……正向我们  相似文献   

12.
行星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与场所。以行星地球为研究对象的地球科学,在20世纪与其他学科一样有了很大的发展。当前,不少地球科学家正在探索与研究21世纪地球科学发展趋势。对地球科学未来发展作出科学预测是极其困难的,但意义是巨大的,因为,探讨地球科学发展趋?..  相似文献   

13.
格林尼治时间已经使用120多年,人们一直对格林尼治时间的科学性深信不疑。那为什么现在有人要提出用"原子时"取代"格林尼治时间"呢?自世界科技发展到一定的水平,世界上便出现了"格林尼治时间"即"世界时"与"原子时"两种时间概念。英国伦敦郊区有一家皇家格林尼治天文台,位于泰晤士河南岸,这里地势险要,秀景悦目,英王室15世纪就在这里围建了格林尼治公园,建起了宫殿和瞭望塔,大片山林草地作为放鹰、养鹿和打猎的御苑。  相似文献   

14.
玻璃神经     
玻璃神经21世纪的摩天大楼也许会象人一样具有"神经系统",构成这一系统的事实上是由玻璃制成的"神经纤维"。工程师们只需通过眼睛观察或借助于超声波扫描,便能够在问题变得严重之前就探测到建筑物内部应力的变化和产生的裂缝。这项由美国新泽西州工学院开发成功的...  相似文献   

15.
徐建枫 《科学之友》2010,(5):159-160
通过对"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的实践与探究,使笔者明确地认识到,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笔者对此浅谈几点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6.
2002年7月30日,中国人的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中国伊力特·沐林北极科学探险考察站"在北极斯瓦尔巴群岛的朗伊尔宾(Longyearbyen)落成;2004年7月28日,我国政府在北极斯瓦尔巴群岛的新奥尔松(Ny-°Aolesund)建立了中国北极科学考察站——黄河站。建立中国的北极科学考察研究站,是中国科学家从事北极科学研究的必要条件,正如中国南极科学研究必须建立南极科学站一样。  相似文献   

17.
改编自洛厄尔·坎宁安同名漫画的美国科幻喜剧电影《黑衣人3》要回来啦!在阔别大荧幕10年后,威尔·史密斯和汤米·李·琼斯正准备重回大荧幕。影片中,威尔·史密斯扮演的"J探员"大玩了把穿越,为了救汤姆·李·琼斯饰演的"K探员"乘坐时间机器回到了20世纪60年代。对他来说,1969年是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他必须和当时还很年轻的"K探员"乔什·布洛林继续搭档一起执行任务。整个预告片中充满了重型武器、快节奏的动作衔接以及两位主角各种耍帅的模样,威尔·史密斯招牌式的幽默让人感到十分亲切。  相似文献   

18.
刘吉夫  陈颙 《自然杂志》2004,26(1):39-42
地球系统科学的提出,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研究和思维方式,同时也成为促生网格技术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通过研究认为,地球系统科学和网格技术都是复杂的巨系统,二者的结合将是21世纪的重要事件.网格技术将为20世纪遗留下来的世界性地球科学难题(如全球变化、地震预报和宇宙起源等)提供最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汤浅现象”是日本当代科学史家、神户大学教授汤浅光朝根据本世纪中期权威性的“科学技术编年表”、《科学人物辞典》以及“诺贝尔奖获得者”等资料,从科学学(科学的科学)的观点出发,用科学计量学的方法,系统地分析和研究了自16世纪到20世纪前后450年间科学发展的历程后,于1962年发表的专著《科学活动中心的转移》中提出的。  相似文献   

20.
苏然 《世界科学》2013,(10):29-30
●智能汽车可以使道路更安全,并且缓解拥堵。以下是科学记者劳瑞·霍威尔有关自驾车的报道。苏珊·哈斯勒(Susan Hassler,以下简称苏珊):生活在2030年的另一种好处将会是"自主车",也就是人们所知的"自驾车"。许多主要的汽车制造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