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最近,美国和日本对超新星1987A的爆发进行了光学观测.他们用探测器探测到超新星爆发产生的中微子.此两探测器的数据很好符合.数据证明超新星的核心将突然崩塌成一密实的中子星.这两  相似文献   

2.
日本发明的一种封闭卡技术目前在该国遗传学研究计划中处于核心地位 ,它有利于揭开哮喘和关节炎之类疾病的遗传学机理。随着日本理化研究所这套新设施投入使用 ,有望将日本推到全球人类基因组阐释工作的前沿。该研究所的新设施将启用自己的封闭卡技术用以描绘单一核苷酸多态现象 (SNPs) ,这种单一碱基的变异分布在整个人类基因组中。科学家认为SNPs是大部分遗传变异———从眼睛的颜色到对疾病的敏感性等诸多差异的内在根源。日本理化研究所开发的这项技术可使研究人员一天识读 3 84 0 0 0份DNA样品 ,而用的血样要比以往少得多。…  相似文献   

3.
<正>消灭美国海军的决战偷袭珍珠港,日本虽然重创了美国太平洋舰队的有生力量,但是美军的航空母舰却毫发无损。加上1942年美国大黄蜂号航母帮助杜利特轰炸机编队成功轰炸东京,因此日本帝国海军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再下决心,一定要除掉美国海军的核心力量——航空母舰。  相似文献   

4.
到日本旅游,和扇一般是人们必买的纪念品之一.而且日本和扇古今的讲究很多,现在它已经成为日本民族文化的重要亮点. 日本的主体民族称为"大和",所以带有日本特色的东西,前面常常被冠以"和"字,比如和歌,是日本体裁的诗歌;和服,是日本风格的衣服;至于和风烧乌,那就是日本口味的烤鸡了.  相似文献   

5.
到日本旅游,和扇一般是人们必买的纪念品之一。而且日本和扇古今的讲究很多,现在它已经成为日本民族文化的重要亮点。 日本的主体民族称为“大和”,所以带有日本特色的东西,前面常常被冠以“和”字,比如和歌,是日本体裁的诗歌;和服,是日本风格的衣服;至于和风烧乌,那就是日本口味的烤鸡了。不过,很多带“和”的东西并不真的是日本土产,比如闻名世界的和服,实际上脱胎于中国唐代服饰,至今很少变化;和食则包含了印度人钟爱的咖喱饭。关于和扇的来源,历史有争论,日本人普遍相信的一种说法认为,它是比较“地道”的日本产物。  相似文献   

6.
1985年筑波博览会标志着日本进入了一个历史的新时期。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现代化的道路,二次大战后的重建又使日本的资源和能源转向民用生产的基础结构上去,日本现代的这个第三阶段必将给这个国家指向一条新的发展道路。日本科学技术厅在1984年11月给政府的报告中指出,日本在应用研究和开发方面赶上了其他发达国家之后,对于将来究竟应如何发展下去,已经没有现成  相似文献   

7.
日本于1986年2月12日发射了其第二颗广播电视卫星,这标志着日本空间计划完全依赖于国外技术时代的结束.在未来的6年内,日本计划依靠本国技术建造一枚能发射日本造的大型卫星的火箭.如果一切按计划进行,到1992年,日本将在空间技术上赶上美国和欧洲.  相似文献   

8.
日本正在面临和今后将要面临的困难,除了人口老龄化、劳动力减少,还要应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的崛起并与其产生的竞争,以及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矛盾.以下是选自<2005:日本科学技术白皮书>中就日本面临的上述课题所做的一些介绍.  相似文献   

9.
全世界大约10%地震发生在日本和日本附近地区,地震给日本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为了预报地震和火山爆发,日本各界相互密切合作,设计了多种观测系统,进行了深入广泛的研究. 伊豆岛观测系统伊豆岛是一个椭圆形火山岛,长15公里,宽9公里,在东京西南偏南120公  相似文献   

10.
今日日本的大部分技术都是自己开发。日本工业每年的专利发明数已超过西方同行,而且日本每年的技术输出也在迅速增长。日本在1972年技术输出数量已超过了技术引进的数量,到八十年代初,技术输出数量已达到引进量的217%。这种情况的变化,反映了日本工业在技术方面的成就,也反映了国际市场对日本技术的需要,同时也说明了日本已能用西方国家同样的条件,或者甚至更优惠的条件从事高技术输出和开展国际协作。  相似文献   

11.
位于亚洲东北部的日本,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世界上里氏6级及其以上的地震大约20%发生在日本,震级在2级、3级的地震日本差不多每月都有。1923年9月1日,日本关东地区发生大地震,致使14.3万人死亡,其中90%的人是被地震引起的大火烧死的。在近几十年中,日本又发生过不少次大规模的强烈地震,例如,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2004年和2007年的新溻地震。  相似文献   

12.
那天早晨无意间扫到别人手中的报纸,第一版就是谈日本在世界杯赛上败北的新闻,用的标题是《日本十分钟沉没》,让我颇有感触。因为这一标题来源于日本科幻作家小松左京的《日本沉没》(1973)。《日本沉没》是小松左京最著名的作品,据称作者花了9年时间才最终完成。作品描述了由于地震诱发火山,导致日本列岛在一年之内沉入海底的故事。该书出版后日本正好发生了海底火山喷发、气象异常和地震等一系列灾害现象,因而引起巨大轰动,行销400百万册,并被译成多种语言。1976年出版英文版后,作品被拍摄成同名电影,此外还拍摄有一部名为《巨浪》的电影。…  相似文献   

13.
对待日本,我向来是不敢笑的。但2010年看到新闻媒体大肆报道日本发生反华游行,我忍不住笑了。我们的历史进入近现代史以来,向来只有我们浩浩荡荡的群众队伍反日、反美的激昂与喧嚣,日本、美国对此也向来是冷处理了之。现在,日本又发生了反华的游行,这是国力和心态较量之后的转折点,我确实忍不住得意地笑了。  相似文献   

14.
文章旨在通过对两宋院体绘画和日本御用画派"狩野派"花鸟画的研究,将两派的艺术风格、创作方法、创作题材及绘画作品进行分析和比较,通过日本"拿来主义"和本土特色相结合的一个成功范例"狩野派",揭示出两宋院体画在日本绘画史中所具有的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5.
核让全世界绝大多数人知道它,是从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扔下的两颗原子弹开始的。一开始,核的名声就不好。近年来,接连发生的美国三哩岛核电厂和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厂两次严重事故,再一次影响了核的名声,使得一些人对核电站的安全性产生了或多或少的怀疑和担心。特别是,随着我国浙江泰山核电站和广东大亚湾核电厂的建成投产,人们普遍关注我国核电站的安全性。核电站的核心设备是原子反应堆。提起核反应堆,总有人担心它会不会像原子弹一样发生爆炸或引起灾难性后果,事实上,核反应堆是一  相似文献   

16.
防灾科学技术 位于亚洲东北部的日本,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一次又一次的惨痛教训,使日本人逐渐形成了防震抗灾的意识和观念,特别是将科技手段运用其中,以保护生命和财产尽可能不受或少受震灾的伤害、损毁以及灾后的重建与恢复.在这方面,日本进行过有益的探索和尝试,积累了不少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本文是日本京都大学教授、2012年诺贝尔医学奖得主山中伸弥和日本京都大学副教授直树永田为美国《科学》杂志4月26日一期撰写的评论,其中一些观点值得我们借鉴。——编者今年5月将在东京举行亚洲最大的生物技术活动——国际生物技术展览会议。由于日本始终在生物和技术这两项  相似文献   

18.
<正>瑞典皇家科学院2014年10月7日宣布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日本的赤崎勇(Isamu Akasaki)、天野浩(Hiroshi Amano)和美籍日裔的中村修二(Shuji Nakamura),以表彰他们发明蓝色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s,LED).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一奖项的公布引起国际社会极大关注,特别是对于正在发展中的半导体照明行业,引起了业内人士的极大反响.蓝光LED是半导体照明的核心元器件,目前所有的白光LED都是由蓝光LED芯片加上下转换的荧光粉制成的.由于半导体照明在中国的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9.
为了奠定适应二十一世纪的工业基础,日本科学技术厅和日本工业技术院决定从1981年起正式研究开发革新的、创造性的技术。日本科学技术厅为此新制订了“创造科学技术促进制度”,日本工业技术院也决定创设“下一代的工业基础技术研究开发制度”。日本科学技术厅为了创立革命性的新技术,决定在新技术开发事业团设置创造科学技术促进事业部,并从1981年起实行“创造科学技术促进制度”。这一新制度准备招聘不限于日本国内的、还包括世界各国的人才,在卓越的计划管理人的指挥下,跨越  相似文献   

20.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四十年间,美国在科学技术领域一直保持着领先地位。然而从六十年代中期开始,遭到日本、西欧和苏联的挑战,尤其是日本,大有后来者居上的气势。美国“对日戒备”的舆论日益高涨,它们之间的摩擦与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这种摩擦与竞争,已逐步从贸易摩擦、商品竞争演变为与国家地位和军事战略密切相关的高技术战。 1986年,美国商业部的一份报告中分析:“高技术的优势地位,保证了美国在世界政治和经济中的领导地位。失去这种优势地位,就有可能给美国的经济、政治和国家安全造成无法估量的影响。”美国的高技术优势是美国作为世界“宪兵”,能够控制和统治西方世界的关键,是对苏联战略的重要武器。在这种情况下,日、西欧和苏联把发展高技术看成为自身生存所采取的重要战略方针。日本视美国为追赶目标,美国把日本看成最主要的对手。因此,美国总统里根于1986年8月14日签署了一项法令对付日本在高技术领域内的挑战。里根说:“最近几年来,其他国家,尤其是日本已对美国在诸如电子计算机、半导体、光导纤维和机器人等高技术工业的领导地位提出了挑战。”在分析日本成功的原因时,其中有一条即日本全国协同努力、搜集、翻译和运用外国的科学技术情报。日本为了得到别国的科技情报,明买暗偷,甚至不惜一切代价从他国挖走高技术研究人员。发生在1982年6月的工业间谍事件,就是日本的日立制作所、三菱电机公司猎取美国IBM公司的软件技术,结果被美国发现,受到民事诉讼。日本所以冒这样大的风险,是因为在电子计算机产业,日本的硬件技术领先于美国,而美国的软件技术则胜过日本。可是,美国控制着计算机市场约80%,贸易盈余额从1970年起的十年内由11.6亿美元增加到68.4亿美元。1981年日本却只占世界计算机市场的13.1%,产值为67.0亿美元,而美国为57.7%,产值是295.3亿美元。对此,日本是不甘心的。因此猎取美国的软件技术事件就出现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