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7 毫秒
1.
Na_2CO_3·10H_2O-NaAc·3H_2O体系相图李卫萍,胡起柱,阮德水(化学系)关键词相图,十水合碳酸钠,三水合醋酸钠中国分类号O642.42Na。CO。·10H。O及NaAc·3H。O均具有较高的熔化热[‘j和较适宜的相变温度[’-’],因...  相似文献   

2.
用浸渍法改性α-Al_2O_3载体,并制成Ni/α-Al_2O_3催化剂.用动态热重法考察这些催化剂样品的还原性能和抗积炭性能,并用X-谢线宽化法测定还原后的平均Ni晶粒度.结果表明,在由相似的氧化物改性的一系列样品中,BaO改性表现出除La_2O_3之外最好的还原性能和最好的Ni分散度;提高催化剂抗积炭性能的最佳加量约为4.7%,BaO改性有利于提高Ni/α-Al_2O_3的水热稳定性,使催化剂的比表面、镍分散度及表面酸性发生变化,引起催化剂的烃转化和积炭活性的消长,最适宜的BaO加量可最大限度地降低积炭速率  相似文献   

3.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系列NiO/γ-Al2O3,NiO/TiO2-Al2O3催化剂样品,用XRD,EXAFS等方法对这些样品进行了分析.XRD相定量方法测得NiO在γ-Al2O3载体上的最大分散量为0.065gNiO/100m2Al2O3,而NiO在TiO2-Al2O3载体上的最大分散量为0.081gNiO/100m2TiO2Al2O3。EXAFS分析结果表明:TiO2的引入改变了NiO在载体表面上的分散状态.  相似文献   

4.
借助IR,DTA,XRD及OM分析手段,研究了ZnO,Na2O对CaO-Al2O3-SiO2系统玻璃析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Na2O+ZnO)/(Al2O3+SiO2)的量比增大,玻璃结构由致密转向疏松,且不均匀性增加,析晶活化能下降  相似文献   

5.
给出了NaAc-NaBr-H2O三元体系中NaAc·3H2O-NaBr·2H2O多温截面图,为研究NaAc·3H2O-NaBr·2H2O相变贮热体系提供了理论依据。由NaAc·3H2O和NaBr·2H2O可制得38~53℃的混合相变贮热材料。  相似文献   

6.
通过CO氧化活性测试,采用XRD、XPS、TPR等方法表征,研究了Cu-Mn-Pt/γ-Al2O3系列催化剂中组分间的活性增强效应,并对其固相结构和表面组成进行表征.结果表明:(1)氧化型CuMn/γ-Al2O3催化剂中Cu和Mn之间存在一定的活性增强效应,两种活性组分发生协同作用;(2)还原型Pt-Cu/γ-Al2O3和Pt-Mn/γ-Al2O3催化剂的氧化活性在系列中最高,Pt-Mn/γ-Al2O3的CO氧化活性增强效应最为显著.这与加人Pt后,Cu2+易被还原,Cu+明显增多有关;(3)同时含有Cu、Mn组分的几种催化剂中,催化剂表面上Cu均有一定富集,加人Pt后,表相以Cu+为主.由于Cu-Mn-Pt三元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不同,以致氧化活性相差很大,共浸制备较分浸制备的催化剂活性要好的多.  相似文献   

7.
共沸蒸馏法制备了无团聚Al_2O_3-ZrO_2复合纳米粉末。用红外光谱研究了正丁醇脱水剂与Zr(OH)_4-Al(OH)_3凝胶的表面化学键。TEM观察该复合粉末的平均粒径约20nm,无硬团聚形成,干压成型的坯体气孔呈单峰分布,只有一次颗粒间气孔。烧结温度比未处理的粉末降低了300℃,经1300℃保温4h的烧结体相对密度达0.9775,平均晶粒尺寸0.2μm。共沸蒸馏消除团聚的机理是由于正丁醇脱除了氢氧化物颗粒间水分而降低了干燥时产生的毛细管力,且氢氧化物颗粒表面与烷氧基形成物理吸附,消除了水分子氢键在颗粒间的架桥作用。  相似文献   

8.
利用Raman光谱研究了MTi2(PO4)3(M=Li,Na,K)晶体在高压下产生的压致结构相变。实验结果表明:LiTi2(PO4)3和KTi2(PO4)3在3GPa和6GPa压力附近发生了两次压致结构相变;NaTi2(PO4)3在2.5GPa和7.5GPa压力附近发生了两次压致结构相变。  相似文献   

9.
用浸渍法制备了不同担载量的Pd/Al_2O_3和Pt/Al_2O_3催化剂,在固定床微反中测定了它们催化CO氧化为CO_2的活性。结果表明,催化剂金属含量低于7×10 ̄(-5)时,Pd/Al_2O_3的活性优于Pt/Al_2O_3。催化剂经高温(800℃)水蒸汽预处理活性下降。稀释用的载体和GHSV在750~1500h ̄(-1)范围内对催化活性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以Ni(NO3)2·6H2O为参照物,用热重分析和差热分析方法,通过研究一系列不同Ni负载量的Ni(NO3)2/Al2O3的热分解过程发现,无论是在空气气氛还是氮气气氛中,纯Ni(NO3)2·6H2O的分解均是分五步进行的,其中前四步为脱水,后一步是Ni(NO3)2分解为Ni2O3.当Ni(NO3)2负载于Al2O3表面后,其分解情况随载Ni量的不同而发生变化.与纯Ni(NO3)2·6H2O相比,负载后的样品的脱水变得更为容易了.在最终含Ni3%的样品上,分解过程仅有两步:第一步是在较低温度下失水,第二步则是Ni(NO3)2分解为NiO.随着Ni含量的增高,失水又开始分步,并向Ni(NO3)2·6H2O的分解靠近.总的说来,Ni(NO3)2的分解变得容易了,它能在更低温度下分解,分解产物可能包括Ni2O3  相似文献   

11.
采用水热法,以Bi(NO3)3·5H2O和Na2S·9H2O为前驱体,通过不同的反应条件合成出不同形貌的Bi2S3纳米棒.所得产物用XRD和TEM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当Na2S·9H2O与Bi(NO3)3·5H2O的摩尔比为2∶1,水热合成温度为l50℃,前处理模式为超声振荡时,所得Bi2S3纳米棒结晶度较高,...  相似文献   

12.
纳米SiC颗粒对Al2O3—ZrO2复合材料断裂模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观察了Al2O3-ZrO2和纳米SiC复合Al2O3-ZrO2陶瓷材料的断口形貌。在Al2O3-ZrO2样品中表现为典型的沿晶断裂。复合纲米SiC颗粒后,出现相当一部分的穿晶断裂形貌。并且讨论论了残余热应力对断裂模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采用铝热离心法制备了陶瓷内衬钢管,研究了Na2B4O7 添加剂和过铝量对陶瓷内衬致密度、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在自蔓延过程中作为稀释剂存在的Na2B4O7,降低燃烧温度和燃烧速率。添加剂对陶瓷致密化具有双重影响。5% ~10 w t% 添加剂,延长陶瓷层的熔融期,可明显改善陶瓷致密度和内表面光整度。陶瓷层无裂纹和剥皮现象。陶瓷晶粒呈等轴状。随着添加剂量的增加,陶瓷硬度和耐蚀性均稍有下降。陶瓷内衬钢管具有优异的抗热冲击性能。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向CaO-Al2O3基熔渣中添加Na2O对熔渣性能的影响,并比较了几种不同的添加剂对渣系黏度的影响.研究表明:w(CaO)/w(Al2O3)=1.1时,渣系中随着Na2O含量的增加,CaO-Al2O3渣系的黏度先降低后升高,在Na2O质量分数为4%处出现极小值;Na2O的添加还会导致CaO-Al2O3渣系的熔化温度升高;Na2O,Li2O和MgO都可以降低CaO-Al2O3渣系的黏度,其降低渣系黏度的能力由大到小依次为Li2O>Na2O>MgO.综合考虑Na2O对渣系黏度和熔化温度的影响,Na2O在CaO-Al2O3渣系中的加入量以不超过4%为宜.  相似文献   

15.
以分析纯ZrO2和WO3为原料,采用分步固相法合成负热膨胀ZrW2O8粉体和陶瓷.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产物结构及形貌进行表征,采用3种不同的方法测得ZrW2O8负热膨胀系数,研究了不同测量方法对ZrW2O8负热膨胀系数测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合成的产物为单一的立方晶体结构的α-ZrW2O8,采用高温X射线衍射和Power X软件测得样品从室温至600 ℃范围内的平均热膨胀系数为-5.605×10-6 K-1;而采用热膨胀仪测得从室温至600 ℃范围内ZrW2O8陶瓷棒和冷压成型ZrW2O8粉体棒的平均热膨胀系数分别为-10.709×10-6 K-1和-4.490×10-6 K-1,测试方法、致密度和微观结构对样品的负热膨胀系数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16.
采用铜盐与四种碱NaOH、Na2CO3、Na2SO3、Na2S2O3在室温(25℃)下反应于Cu2O表面包覆碱式铜盐,均得到组成为Cu2O@Cu4(SO4)(OH)6的核壳型催化剂,其中,由Na2S2O3得到的样品其催化活性远高于其他碱制备样品。通过性质表征可知,由Na2S2O3制得样品具有核内部孔洞多、缺陷分布广、活性表面大、表面粗糙、晶体紧实度低等特点,这些特征均有利于催化活性的提高。进一步研究确认,Na2S2O3在反应中具有多重身份,一是水解提供OH-;二是自身发生歧化反应或者与Cu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SO42-和S2-,提供形成Cu4(SO4)(OH)6所需的SO42-;三是能与Cu2O核反应,使其溶解形成孔洞。因此,采用铜盐与Na2S2O3在室温下反应形成的Cu2O@Cu4(SO4)(OH)6核壳型催化剂具有非常高的催化活性,能实现黑暗条件下高效降解高浓度(400 mg/L)染料(橙黄II),2h基本实现完全降解(99.5%)。  相似文献   

17.
以Na2WO4·2H2O和Bi(NO3)3·5H2O为原料,采用机械球磨和煅烧两步法制备Bi2O3/Bi2WO6复合物。通过XRD和DRS对产物进行表征,研究制备条件(如球磨时间、煅烧时间)对复合物组成结构的影响。在可见光的照射下,以Bi2O3/Bi2WO6催化剂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溶液,结果表明,光照2 h后Bi2O3/Bi2WO6对罗丹明B的降解率达到98%。  相似文献   

18.
采用均匀沉淀法,以硫酸钛为前驱体,制备了Bi2O3-TiO2复合纳米粉体材料,利用XPS、XRD、UV-Vis等现代化技术手段对复合纳米材料的结构和性质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TiO2的加入阻碍了Bi2O3晶粒的生长,导致复合纳米材料粒径的减小;而光生电子产生于Bi2O3并迁移到TiO2表面,所需的激发光频率变低,从而使复合纳米材料的吸光波长向可见光区域扩展。  相似文献   

19.
含微量添加剂的AgSnO2触头材料电弧侵蚀机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针对具有不同微量添加剂(WO3,Bi2O3,In2O3)的AgSnO2触头材料进行了大量分断电弧侵蚀试验和表面微观测试分析.在此基础上,从添加剂的助润湿性、添加剂对熔融液态银粘滞性的影响、添加剂的热稳定性等方面,研究了添加剂对AgSnO2触头材料电弧侵蚀机理及侵蚀表面形貌特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Sr2MgSi2O7(SMS)、Sr2MgSi2O7:Eu^2+(SMS—E)和Sr2MgSi2O7:Eu^2+,Dy^3+(SMS—ED)粉末刑用XRD、荧光光谱仪、单光子计数器、热释光剂量计等手段对样品进行结构和发光性能分析.结果表明:所得样品的晶相结构基本一致,在发射光谱中,SMS-ED与SMS-E相比,没有明显的新发射光谱,且发光强度较弱,但余辉的亮度和余辉的时间却有了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