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劳动教育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引导学生掌握现代劳动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以及立德树人、培根铸魂、造就时代新人发挥着独特价值和重要功能。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思想是我国开展劳动教育的行动指南,也是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的理论基础。新时代背景下,教育工作者应坚持党对劳动教育的领导,通过制定完善劳动教育培养方案、加强劳动价值观教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等途径加强青少年劳动教育,培养合格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相似文献   

2.
劳动技术教育是实现高校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本文结合曲靖师专近年来在普通师范专科学生中开没劳动技术教育课的实践,分析学生劳动技术教育应达到的目的,应解决的问题,并对今后的劳动技术教育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3.
职业教育与劳动教育有天然的联系,却在实践中存在多种误读。将劳动教育与专业实践混同、与谋生手段混同、与思政教育混同,分别是劳动教育窄化、劳动教育异化与劳动教育虚化在职业教育中的体现。产生这些误读的原因主要是对劳动概念、劳动价值观以及劳动与教育的关系认知不清,深入分析这些误读的原因并正确解读马克思“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是化解劳动教育在职业教育中误读的前提与关键。在此基础上,职业教育通过校企合作打造劳动教育的协同育人体系,以专业实践为载体重塑劳动价值观,以产教融合为途径诠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真谛,从而解答劳动教育在职业院校的若干误读并让劳动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理性回归。  相似文献   

4.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是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开辟校内劳动教育基地,实行学生劳动值用制度,是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实践和探索。  相似文献   

5.
劳动技术教育是以自我服务劳动为主的生活必须掌握的劳动技术。如学军中的生活自理能力,学工中的动手能力培养,学农中的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的培养。这些是高中学生学生存,学会学习,适应社会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人的必备基础。也是学会创新,与时俱进做一名现代人的重要素质。  相似文献   

6.
师专劳动技术教育课程是多元化、多层次的,它包括劳动知识教育课程、劳动技术课程、劳动技术教学法课程三个层次,任何只强调某一层次或某一方面的观点,都是不全面、不完善的。师专应该因地制宜,有针地性地开设某些或某种课程,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办出学校的特色。  相似文献   

7.
当代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途径、载体、手段有很多,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一直不高.以封闭性、知识化、泛政治化为特征的文本教育范式是很重要的原因.解决此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对青少年开展劳动观教育.劳动是人生存的基础性实践活动,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是人的本质力量的集中体现,是体现和实现人生价值的一种重要方式,是通向人生幸福的桥梁,是人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青少年要真正成人,既要受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又要接受生活世界中的劳动观教育.本文综合各家观点,试图梳理与归纳我国当代学者有关青少年劳动观教育问题的论述,以此构筑青少年劳动观教育研究的基本学术信息平台.  相似文献   

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大量合格建设人才.劳动教育因其综合性及独特的实践教育功能,在合格建设人才的培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面对新时代劳动内涵的增加和形式的变化,为更有效推动高校劳动教育的开展,有必要重新审视劳动和劳动教育的发展脉络、内涵与逻辑本质以及劳动教育在"五育"中的地位与功能,认识劳动...  相似文献   

9.
新时代对职业院校劳动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职业院校的劳动教育主要体现在顶岗实习中,普遍没有开设劳动教育通识课,缺乏劳动教育专任教师,需要在国家政策的倡导下,兼顾行业发展需求,加强对劳动价值观、劳动知识与技能、劳动实践等方面的教育.为使劳动教育落地生根并产生实效,职业院校需要设立专门的劳动教育机构、开设劳动教育通识课程...  相似文献   

10.
劳动技术课是普通中学的一门必修课,是实施劳动技术教育,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而实际教学中,劳动技术课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劳动技术课的意义认识不足;教材内容与实际需要脱节;忽视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教学设备实习场地条件差。缺少高水平的劳动技术课专任教师。因此,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提高教育质量,必须切实加强初中劳动技术课的教学。  相似文献   

11.
馆校合作背景下的劳动教育将劳动素养培育与专业技能培养有机结合。分析馆校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劳动教育面临的诸多现实问题,应从政策保障、课程共建、活动创设等方面探索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劳动教育的优化路径,提升学生的劳动知识和技能。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新一轮工业革命必然会引起传统生产力与生产方式同高新技术科技的博弈,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创新发展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路径,逐渐成为人才培养质量提档升级的新赛道,随之开辟的新兴技术领域需要更多复合型的技能人才,职业教育应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培养出能吃苦、敢担当、有理想、肯奋斗的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本文深度剖析劳动教育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聚焦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新阶段、新要求,研讨分析五育融合视域下劳动教育效能对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正向作用与潜在空间,精准定位当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实施过程中的短板、痛点及成因,制定优化策略,为高职院校全面深化和构建新时代的劳动教育体系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做法。  相似文献   

13.
叶子明  王瑜  杨庆 《华东科技》2022,(2):134-136
劳动教育是高等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它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举措.探讨应用型本科生的劳动意识及其教育培养问题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因此,本文立足于应用型本科高校,结合应用型本科生的劳动意识及其教育培养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探究了应用型本科生的劳动意识及其教育培养的改革路径,以期提高应用型本科生的劳动意识,促...  相似文献   

14.
高职院校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是推动劳育贯穿育人全程的要求,是锻炼学生劳动能力的应有之义,是端正学生劳动价值取向的需要,是新时代职业教育价值的新彰显。然而,部分高职院校面临师生对渗透劳动教育存在认识障碍、渗透劳动教育存在制约因素、缺乏渗透劳动教育的“双师型”教师、学科教学中的劳动教育评价有待完善四个方面的问题。因此,高职院校要重构学科教学体系,完善劳动教育体系,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以提升学科教学的劳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党中央将劳动教育写入党的教育方针,而劳动教育课程是实施劳动教育的主渠道。本文结合5所地方高校调研结果,明晰了地方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及根源,重申优化劳动教育课程的重要意义,旨在推进劳动教育课程改革和落地,增强课程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系统性。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收录的新时代劳动教育领域的文献为研究对象,借助CiteSpace软件和VOSviewer软件制作了知识图谱,重点分析了我国新时代劳动教育研究的分布状况、热点研究领域和演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1.新时代劳动教育研究目前处于起步阶段,但发展迅速,年均发文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参与的研究人员及研究机构较多、全国分布较散,尚未形成较为稳定的高产作者群和系统的知识体系.2.不同年份研究热点领域不尽相同,2018年主要研究劳动精神与劳动价值,2019年主要研究高校劳动教育与大学生劳动教育,2020年主要研究立德树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和劳动教育实践路径.3.新时代劳动教育研究的未来趋势是重视研究范式的多样性,注重实证研究以及不同教育阶段学生的劳动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17.
新时代高校实施劳动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构建全面育人体系与立德树人的需要。针对高校目前存在的劳动教育顶层设计缺失、学生劳动观念淡化、劳动条件保障不足以及对劳动教育认识不全面等问题,应当坚持劳动教育与立德树人融合、劳动与德智体美融合、理论与实践融合、校内与校外融合、教师与学生融合的原则,从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抓好课堂教学主阵地、开拓社会实践平台、建立有效的督查考核机制和加强劳动条件保障建设五个方面,积极实施劳动教育。  相似文献   

18.
德智体美劳是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劳动教育则具有树德、增智、健体、润美的功效.新时代劳动教育应为中小学生成长赋能.针对当前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现实短板及影响因素,并从多维视角出发,提出完善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具体策略,即设置劳动教育专门课程、构建多元教育实践平台、发挥家长示范引导作用、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以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  相似文献   

19.
新时代背景下,丰富职业院校劳动教育课程的内涵,是职业院校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课题,具有培德、健体、增智、育美等多维目标追求。新时代职业院校劳动教育课程的建设面临诸多阻力,即劳动教育课程设计系统性缺乏、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深度不够及劳动教育课程高水平教师队伍匮乏。为此,新时期职业院校理应注重打造劳动教育特色课程、加强主体合作,丰富课程形式、强化育人理念,提升教师建设劳动教育课程的素养,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培养创新型劳动者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劳动教育和创新素养培育有着密切联系,二者的结合体现了新时代立德树人的内在要求,在人才培养中具有根本性与实效性意义。在劳动教育和创新素养培育的融合过程中出现了认识模糊、课程体系不合理、实践载体单一、保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应从更新教育理念,明确教育目标;优化课程体系,构建“劳创融合”教学格局;建立督导机制,完善保障服务等方面推进劳动教育融入大学生创新素养培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