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运用词义分类法,对日语中部分具有类聚与聚合关系的词汇,分别从概念意义、语感色彩、用法差异等方面加以分析,诠释日语同义词、类义词的类聚与聚合关系。  相似文献   

2.
《词语搭配变化研究》以动词和名词的组合关系探索隋以前若干饮食类动词和交通类动词的词义演变情况,打破了把研究焦点主要放在词语聚合关系上的传统模式,从组合关系和词汇系统方面考察词义发展,是汉语词汇史研究的新尝试,发人深思。  相似文献   

3.
根据词的意义聚合关系的不同,词有同义与反义之别.由于语言在不断发展演变,因此,这种反义词的聚合和同义词的聚合一样,是在共时的平面上而言.以《吴越春秋》中的同义词与反义词为研究对象,运用共时描写与历时比较、统计与分析相结合的科学方法,揭示了《吴越春秋》的语言特色,肯定了其重要的语料价值和在汉语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田"与"狩"在甲骨卜辞中构成一对同义词,但在与地名、狩猎对象、其他动词、否定副词及方位词的搭配上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岁"、"年"、"祀"在甲骨卜辞中不能构成一组同义词,从三个词的历时搭配上可以证明这一点。从共时与历时的视角考察词语搭配情况,有助于我们考察同义词或类义词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同义词的存在是有序的,是成系统的。同义词系统是指某个词汇系统中因词汇意义相同而有规律地结成的网络,这种网络个体单位之间多以近义和类义的联系而有所展现,其个体单位内部的成员排列也是有着一定的逻辑性的。章从历时同义词的演变、共时同义词组之阿的联结和某一组同义词内部成员排列三个方面简要谈一下同义词的系统性问题。  相似文献   

6.
《比雅》是清代亁嘉时期学者洪亮吉所著的一部仿《尔雅》而做的雅书著作,类聚同义词、反义词和类义词,搜录古书训诂和解释意义相类的词语集成一书,释义体例独具特色,是一部词义辨析词典;《比雅》保存有大量周秦两汉时期的字义,这些字义可作为语料补正《汉语大字典》和《汉语大词典》在释义方面的阙失,为大型辞书的编纂提供必要的素材。  相似文献   

7.
东汉以来,范围副词“但、只、仅、才”之间建立了同义联系。辞书和古籍中往往用互训方法释义。然而,从历时纵面考察,这一组同义词的词义和用法是有较大差别的;即使是在共时平面上,也还有着细微不同。注意到这些差别,有助于揭示词汇系统内部联系和词义的发展线索,本文就义位叙述词义的衍变和传承关系,意在既能区别词义又可以显示其源流关系,一、义位“只管、尽管”,含“放心大胆去做某事,不必虑及其他”之意,用于 vp 前。汉时期“第”(弟)常有此义,“但”于南北朝时始有此义,“只”在现代汉语中作为语  相似文献   

8.
语言中存在着大量与动物有关的词语——指称动物名称的词以及以之为基础衍生出的复合词和固定结构。一方面,动物词语形象鲜明、生动活泼,大大地丰富了词汇系统;另一方面,相关新词的衍生、内部词义的发展、词与词之间的聚合关系显示了词汇的系统性。因此,动物词语有重要的词汇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9.
从历史语言学角度深入探讨了英语词汇语义变化的情形和分类阐释了这些变化对某些同义词、反义词上下关系词内部语义结构的影响和改变,从而揭示出词汇语义关系中的某些隐含特征的历时变化。  相似文献   

10.
从语义学角度透析法语同、近义词的意义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荷音 《科技信息》2007,(16):418-419
法语词汇特别丰富,这是历史原因造成的。在法语形成过程中,融合了大量拉丁语和希腊词语,在此后的不同历史时期,又向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德语、英语借用了许多词语,造成了法语中数量众多的同义词。辨析法语同义词的难题摆在各位法语学习者面前。在语义学中,同义关系和近义关系是极为重要的概念。现在,我们从语义学的角度透析同、近义词的意义关系,他们的共同意义和差别,从而揭示系统而有效的词义辨析方法。在实际交际活动中,充分利用这些细微差别,使我们的表达更加准确、更加生动,这就是研究同义词和近义词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龙门二十品是北魏龙门石窟造像题记二十种的统称,它继承汉隶向唐宗楷书演变,集中代表了北魏书法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我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魏碑书法从产生到衰亡又到中兴,是政治维新思想在书法领域的反映.  相似文献   

12.
反义词是语言学研究的一个焦点问题,但对由两个意义相对或相反的词或语素构成的成对反义词的研究却不多。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整合理论,对成对反义词整体意义构建过程中的认知机制进行尝试性的研究可以得出,构成词的原型语义是成对反义词意义构建的基础,而转喻和隐喻是成对反义词意义构建的两种机制。  相似文献   

13.
略谈方块汉字与文山苗语的相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甲骨文、先秦文字、楚辞、现代汉语词典中部分字词与文山苗语的本音本意相通这一现象的研究,找出上古以来苗族与汉族长期和睦相处、互相融合这一历史主流。今天不仅要探索、发掘这个文化根,还要培育、发展中华民族的这个文化之根。  相似文献   

14.
白鹤梁晁公朔题记是宋代士人晁公朔对白鹤梁石鱼出水兆丰年民间传说与天旱事实不相吻合现象的思考和推论.题记表现了宋代士人学问研究的一般轨迹和大致轮廓,从中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宋儒及宋学.  相似文献   

15.
针对文本分类和信息检索中的信息冗余和计算复杂等问题,在概念层次网络的基础上,提出了反义词、同义词、近义词的聚类算法.算法的基本思想是将词语的语义映射到HNC概念符号体系上,将所有的词语都变成一系列符号串,并在计算语义相似度和语义距离的基础上,在词语的HNC符号语料库上实现同义、近义、反义的聚类.  相似文献   

16.
兴隆塔碑刻全面记载康熙年间重建该塔的人物,有利于研究清代职官和清代佛教政策。统治者已将佛教事务管理权牢牢控制在手中。碑刻与方志结合可理清兴隆塔重建经过,足见当时兖州佛教之兴盛。嘉礻右八年碑刻应不是宋代原碑。  相似文献   

17.
殷商舌族考     
舌族不见传世文献记载,从甲骨文、金文及近年考古发现可知其是殷商时期的一个重要氏族,与殷商王室有密切的关系,其贵族有在殷商王朝为官者,其地望应为今郑州市西北郊一带,其族长为卫爵。  相似文献   

18.
柯劭忞是祖籍山东、客居京华、精于经史、训诂、金石之学的近代鸿儒。他以煌煌巨著《新元史》传世,有"二十五史人"之名;他又以主纂和代理馆长的身份最终完成史称第"二十六史"的《清史稿》。柯劭忞终生以兴教育才为志,既有湘赣地方学官经历,又长京师大学堂经科监督、总监督,还有末代"帝师"的头衔,晚年讲学至老不辍。由于史料匮乏,柯劭忞研究始终冷寂,他与众多清末民初名人复杂多面的交往,有助于深化柯劭忞研究乃至拓宽清史研究的空间。  相似文献   

19.
在编纂英汉词典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增强英语释义的语义特色:释义时应阐明最常用的同义词及反义词的用法;释义时应注意英美用法的差别;释义时应结合词语搭配的方法;释义时应采用联想法。  相似文献   

20.
民国年间,在镇江大市口两次出土北宋时期碑刻,其内容主要记述修筑润州大市砖砌街路的事迹,它们提供了我国古代城市铺设砖街的早期实证,并反映古代民间人士积极参与城市建设的传统特色。而近些年来的城市考古,又揭示了唐宋时期大市周边的繁华面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