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省长工程”的一部分,河南固始县进行了稻茬麦高产栽培示范,创造了亩产400kg以上高产记录,并总结出一套管理经验。一、精细整地:豫南麦区多雨高湿,整地起墒非常重要,深起四沟,要求腰沟边沟1尺,墒沟7寸,墒面呈路脊状。席面平整土碎,亩施有机肥2-3方。二、配方施肥:根据土壤化验结果和我们多年的施肥配方经验,确定较适合我区的施肥配方方案:目标产量400kg,N:13kg、P2O5:6-5kg、K2O:9kg,即尿素25kg、钙镁磷肥60kg、氯化钾15kg。其中尿素17-5kg作底肥,7-5kg…  相似文献   

2.
《河南科技》2008,(8):24-24
用稻壳贮藏保鲜甘薯,一般到来年春节不会烂薯;管理好的,甘薯还具有很强的萌芽能力,可留做种用。这一方法适合家庭中小批量甘薯的贮藏保鲜。 贮藏前的准备:在室内选一干净、背风、避潮、保暖的地方,靠近炉灶的角落最好。先把场地整平,堵塞墙壁四周洞隙。用砖垒一高1米以上的土墙,土墙所圈面积视甘薯贮藏量而定。  相似文献   

3.
甘薯病毒病是一种对甘薯产量威胁很大的病害。在我国发现至少有3种,分别是甘薯羽状斑驳病毒、甘薯潜隐病毒、甘薯褪绿斑病毒,河南省感染甘薯的病毒主要是甘薯羽状斑驳病毒和甘薯潜隐病毒,还有侵染烟草花叶病毒。  相似文献   

4.
很多农民在甘薯种植中,常把翻秧当做一项增产措施,事实上,翻秧对甘薯的生产会造成很多不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甘薯脱毒综述省科委农村科技处胡莎河南农业大学王兰菊内容提高:本文就我省甘薯生产及病毒病发生的基本情况,阐明了目前利用甘薯茎尖脱毒的办法、优点、增产效果及发展前景。甘薯在我省常年种植面积1000万亩左右,占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1/10,产量占全年粮食...  相似文献   

6.
追肥。①促苗肥:这是保证苗匀苗壮,促进早发棵和平衡大小的有效措施。在栽后3-7天,追施少量速效氮肥(碳铵7.5千克/亩),要做到小苗多施,大苗少施或不施。施促苗肥可使甘薯提早4天分枝,增产鲜薯10%以上。(②)壮株肥:这是在封垄前施的肥料,可促进早结薯、早封垄。一般在栽后30-40天,薯块已经形成后,追施碳铵12.5千克/亩。若追肥过晚易引起旺长。  相似文献   

7.
甘薯是河南省的主要秋粮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在70万公顷左右。我们自1995年起开展“甘薯脱毒快繁及产业化开发应用研究”,至今已在豫西地区推广脱毒甘薯5万余公顷,增产幅度达 22.5—93.6%。现将适合豫西丘陵区的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一、品种选用 有徐薯18、北京553、豫薯4号、豫薯7号、豫薯8号、豫薯12号、鲁薯8号等。不同的品种其增产潜力、抗病性和用途不同,因此,在选用脱毒甘薯时,应掌握以下几点原则: 1、据用途不同,选用不同的品种,已脱毒的甘薯大致可分为烧烤鲜食型、切干磨粉型和饲用型三…  相似文献   

8.
彩色甘薯不是特指一个甘薯品种。甘薯块根的皮色大致可分为紫、红、淡红、土红、黄褐、白等多种,薯肉颜色又因胡萝卜素等成分含量的差异呈现出自、黄白、黄、杏黄、橘红、浅紫、紫色等多种颜色:  相似文献   

9.
曹贤  晋四清 《河南科技》2013,(11):21-21
天气干旱容易造成土壤墒情较差、表层土壤缺墒,给小麦播种带来不利影响,更不利于小麦一播全苗。针对干旱天气,在播种小麦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0.
甘薯加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甘薯是我省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仅洛阳市的常年种植面积就达7万公顷,产鲜薯12亿kg以上。目前,甘薯已逐渐从单一粮食作物转向经济作物,其加工业蓬勃兴起,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一条有效途径。汝阳县大安乡罗洼村就是一个甘薯加工专业村,全村300多户,几乎家家搞甘薯加工,仅粉条一项,人均增收500多元。但是,当前的甘薯加工业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现加以分析与探讨。 一、存在问题 1.加工形式松散,缺乏群体优势。目前,我省甘薯加工大多是农户自发进行的,加工分散。缺乏统一管理和领导,形不成规模和市场,信息不灵,…  相似文献   

11.
甘薯的高淀粉育种一、甘薯高淀粉品种育种概况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直到战后(1941年-1945年),的一段时间内,甘薯一直作为在饥馑的阴影中生活的国民的重要食粮之一被人们所食用。1949年,随着国家统销政策的废止,作国粮食,甘薯的消费量急剧下降,但作为饲料...  相似文献   

12.
一、甘薯病毒病发生因素 甘薯病毒病是一种对甘薯产量威胁很大的病害.在我国发现至少有3种,分别是甘薯羽状斑驳病毒、甘薯潜隐病毒、甘薯褪绿斑病毒,河南省感染甘薯的病毒主要是甘薯羽状斑驳病毒和甘薯潜隐病毒,还有侵染烟草花叶病毒.  相似文献   

13.
五、沤根 沤根常在大葱成株期发生。 防治方法:1.稳定地温,苗田温度保持在20℃以上。2.降低田间湿度。苗田在浇足底墒后,尽量少浇水或不浇水;必要时应小水勤浇,切忌大水漫灌。阴雨天或田间湿度过大时,可用草木灰或细干土撒于苗田,以降低田间湿度。3.改善土壤通气条件。栽植大葱应尽量选择在砂壤土地,并大量增施腐熟有机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缓冲能力,改善通气、透气条件,以减少沤根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甘薯又名红薯、地瓜等。在我国北方,夏栽甘薯(俗称麦茬红薯)多利用甘薯茎节具有萌芽、生根结薯的特性,由采苗圃或直接从春薯地剪蔓栽培。此法栽培甘薯要等到种蔓长到40-100厘米时才能进行,不能适时早栽,而且用剪刀剪苗易带病毒和细菌,甘薯易发病。采用叶腋扦插栽培,可避免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入世将给以下七种农产品带来出口优势。 ——甘薯茎尖嫩叶。绿色、无害、减肥。——富硒农产品。科研人员除了开发、培育出本身富含硒元素的青仁  相似文献   

16.
甘薯育苗期烂床的原因及防止对策邓州市赵集乡王国勇杨佳英河南科技·适用技术·甘薯育苗期发生烂床是生产上的常见现象。烂床以后,轻则形成“箩圈秃”,不利于培育壮苗;重则薯块全部烂掉,造成苗原匮乏,影响大田移栽,减产减收。一、甘薯烂床的原因1.薯块生活力低。...  相似文献   

17.
脱毒甘薯生产需注意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薯是我省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年种植面积667万公顷,总产鲜薯120亿kg,占全年粮食种植面积的10%,总产占全年粮食产量的8%,占秋粮总产的14%。随着人们对甘薯营养价值的再认识,甘薯产后加工的深入,甘薯已成为高产、高效的经济作物,在农村经济和生产...  相似文献   

18.
一、深浅轮耕。以土蓄水 深耕可打破犁底层,增加透水性和蓄水量,并能促进根系下扎和扩大根系吸收范围,提高水肥利用率。但深耕一定要因地、因时制宜,一般宜在整地早、降水多、墒情足的年份深耕,耕深22~25厘米,耕后耙实、耢平。在少雨干旱年份宜浅耕。实践证明,旱地小麦遇足墒深耕一年后,可浅耕2-3年。  相似文献   

19.
一、田间管理 1.浇水。移栽后立即浇缓苗水;开花前田间不旱不浇,遇旱及时浇水,且水量宜小;高温干旱时应在下午4时以后或上午10时前浇水,忌中午浇水。  相似文献   

20.
浇好灌浆水浇好灌浆水可延长叶片功能期,进而增加粒重、提高品质。开花后10~15天浇水效果最好。浇水时应注意天气.一定要无风抢浇,有风停浇,防止干热风引起倒伏。此外,还要掌握好灌水量。一般不宜多浇,以免降低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