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怯气”“惬气”明清小说中常见,词义均同“服气”,“惬”可能是本字,而“怯”是通假字。《鼓掌绝尘》中的“恡气”当校为“怯气”,意为“服气”。虽然“怯气”“惬气”在现代汉语中仍使用较多,但词义都不再是“服气”。  相似文献   

2.
中文中的“气”与日文中的“”既有相同之处,又有许多微妙的差异。从二者的比较中,可以窥见中日文化的异同。本文着重从构词、语法等方面对“气”和“”进行探讨、比较。  相似文献   

3.
《庄子》“道”“气”关系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庄子》文本中,“气”与“道”都是“哲学第一概念”。“气”与“道”两大范畴之间不存在属种概念之分,彼此之间是平等的,根本不存在谁统摄谁、谁说明谁的关系。换言之,在《庄子》文本中,存在着两种宇宙生成论:一是气论;二是道论。冯友兰先生所说的“形式上的系统”在《庄子》文本中实际上是不存在的。造成《庄子》文本内在结构性与逻辑性矛盾的根本原因,可能与《庄子》一书的成书过程有着直接的关联。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刘勰“气论”的内容和实质,说明刘勰“气论”的意义和价值所在,并希望以此能对当代的文艺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2007年,国家“十一五”重大工程“川气东送”工程正式启动,该项目对改善沿线六省两市能源结构和生态环境具有重大意义。3年后,勘探开发情况表明,川气东送的资源基础——普光气田是一个高产优质的大型气田,同时元坝、通南巴气田规模不断扩大,南江、镇巴地区显示良好油气勘探潜力。“川气东送”的资源基础是可靠的,其资源规模正不断扩大,具有良好的资源前景。  相似文献   

6.
《典论·论文》之“气”的生命美学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先秦一些代表性说法,可见“气”指自然运化功能,又特指生命功能。两义可统一。“气”是“道”和“器”的中介。曹丕把“气”引入文学批评,指生命气息。他认为生命气息不同,作品便显出不同的“气”。他的“文以气为主”的命题,张扬着生命自由展开的思想,引导着人们关注生命素质,关注文化人格  相似文献   

7.
以“气”为本的宇宙本体论是张子哲学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他整个哲学的基础。张子认为气是最根本的,气即是道,非别有道。他的“气化论”唯物主义思想有力地批判了佛道二教的理论,为儒家学说建立了一个宇宙本体论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从词汇化角度分析“生气”等离合词及其相关格式“生X的气”的产生过程,指出“生X的气”等的来源基础是“吃X的醋”格式。产生的机制是在词汇化与去词汇化的两种演变过程中,汉语整合造词造句和类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气"是歌唱的动力及源泉,是声乐艺术的主要表现手段之一,它也是歌者进行歌唱训练时首先要攻克的技术难题。没有良好的气,就没有美感的声音。在声乐教学中,"气"的训练是歌唱技术训练的核心。结合声乐教学经验.从声乐理论与教学中"气"与声音的关系,声乐教学中"气"的训练方法两个方面阐述了"气"的技巧对声音训练的重要作用,并且探讨了声乐教学中"气"训练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中国艺术美在世界艺术美学中占有独特的地位,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西方人看不懂中国画就如中国人听不懂交响乐。那么,中国艺术美的妙处何在?本文论述了这个问题,即中国艺术美的根基在中国哲学,其妙处就在“气”与“有无相生”。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气”字的本义发展到文论、词论中“气”概念的过程的梳理,进一步阐明辛词之气的本质特征是“豪气、奇气、真气”。这三气又不是孤立的,而是从三种角度对辛弃疾胸中、词中之气的描述。辛词之气可分为六种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2.
一、关于“气” 中国古代科学和古希腊科学在物质基本组成的问题上,尽管每一方面都分别有不同派别的学说,但是作为主流的学说.古中国和古希腊却是泾渭分明的,即中国人认为万物皆由“气”组成,而希腊人则认为万物是由这样或那样的“基本”粒子组成的。 现代科学是由古希腊继承下来并大大发展了的。从17世纪近现代科学发展的初期起,粒子论在很长一段时间占统治地位,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原子和分子的学说。场的概念大体是在上个世纪的初期才成形的。本世纪初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出现使人们对物质基本组成的认识大大深入了一步。粒子的概…  相似文献   

13.
阴阳二气及其相互转换的现代科学诠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阴阳二气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气”,具有明显的哲学本体论意义,因为古人把“气”看成是构成万物的本元,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物质。但它与西方人认识的原子、电子、夸克等物质实体不一样。“气”分阴阳,是阴阳二气的相互竞争、相互协同、相互转化决定了世间万事万物的发生、发展与演化,而原子、电子、夸克似乎不具备这些特性。就是西方哲学本体论中的物质定义,也与“阴阳二气”迥然不同,西方哲学本体论中的物质只承担构成“物体”的“真身”这一责任。所以,我们的祖先所说的“气”这种物质,既不同于原子、电子、夸克之类具体的物…  相似文献   

14.
日文"気"字是一个典型的引入文字,其原形是中文的"气"字。中文"气"字引入日语中以后,其字音,含义均得以延伸,扩大,并广泛应用于日常会话中,已经完全脱离"气"字在中文的原意。  相似文献   

15.
 “百病生于气”见于《素问·举痛论》,几千年来始终是中医临床认识疾病、防治疾病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对气的含义及气机失调致病的机制进行了梳理,得出了“百病生于气”的基本含义可以概括为气机失调是疾病发生的基本病机的结论,情志因素、精神心理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内因。分析认为“百病生于气”的理论对于针灸临床有重要指导意义,针灸诊疗过程中应注重“调气”“调神”,这是针灸取得佳效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6.
徐振辉 《镇江高专学报》1999,12(2):23-26,43
清代文论家刘熙载在《艺概·书概》中指出:“凡论书气,以士气为上。若妇气、兵气、村气、市气、匠气、腐气、伧气、俳气、江湖气、门客气、酒肉气、蔬笋气,皆士之弃也。”书法的“气”,就是书者在作品中蕴含的韵味和个性特质。观赏者通过对特定笔画、结体、章法等的直观的理解,产生丰富的艺术想象,从而领悟个人、群体以至整个时代的审美追求、艺术情趣和时代风气。刘熙载的《艺概·书概》对书法有系统而精深的研究。他的书论富于辩证,善于概括,尤其是“书如其人”的观点更成为不刊之论。“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  相似文献   

17.
陈杰 《科技咨询导报》2009,(22):105-105
确保工程施工安全,实现“零安全事故”的目标是我国当前工程建设中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繁迫的任务。针对中国石化川气东送隧道工程地处偏远山区、施工条件复杂、交叉作业多的特点,我部在该项目的施工安全管理中开展了“预知危险活动”。以此来改变被动的管理方式,更好地做好安全预防工作,实现了全体作业人员主动控制的目标,安全管理工作取得了较好战绩。  相似文献   

18.
现代汉语中,“钞”主要指钱币,而“抄”多表书写、抢掠等动词义。历史上“钞”和“抄”的词义交错纷繁,“钞”由“用以叉取的金属器具”引申出书写、劫掠等动词义;魏晋时“抄”作为“钞”的另一种书写形式出现,至唐宋逐渐替代了“钞”的词义;宋代“钞”成为指代纸币的专有名词。  相似文献   

19.
 气凝胶是一种具有纳米孔洞结构的新型固体材料,具有低热导率、低折射指数和低电阻率等特点,在隔热保温、吸附催化和高性能电容器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气凝胶发展的历史及气凝胶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探讨了纤维素气凝胶研发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纤维素气凝胶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从中医药气的概念、内涵、外延,导出了土家医唯气论的基本内容,指出了土家医药气的概念相对于中医药的特色,介绍了土家医对气病的分类,总结了土家医治疗不同气病的方法与药物,认为气在土家医药理论体系中占据中心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