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通过分析传统教学模式下学员的实验现状,针对传统实验教学中学员参与实验积极性低、动手能力薄弱、综合分析能力差等弱点,以"工程力学实验"为载体,对实验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探索。基于课程特色,开展课前设备培训,激发学员实验兴趣;提出了"主体式"实验教学模式,培养学员主动探索和实践动手能力;对实验项目的考核标准进行了合理变换,有效地提高学员归纳总结和综合性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2.
作为信息技术时代教学形态变革的典型,翻转课堂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传统的教学进程进行翻转,体现学员在整个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能动作用,目前成为了克服传统教学模式不足、构建高效课堂的一种有效的教学形式。结合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现状,以实现高效课堂为目的,探讨了"翻转课堂"理念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并依据教学活动发生的时序,按照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对大学物理实验的教学进行了设计。  相似文献   

3.
为做到因人施教,采用问卷调查掌握学员的专业基础,有针对性地设计课程内容;部分理论教学内容采用视频演示方法,便于学员理解和掌握;强化实验教学内容,采用以动手及分析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学员主体式实验教学模式,培养了学员自主动手实践能力;以学员独立报告、教员引导及讨论相结合的形式开展课程相关技术前沿进展研讨,提高了学员的文献检索与归纳能力、问题分析能力、知识综合能力和学术交流能力。通过上述方法的综合运用,有效提升了"含能材料及性能测试"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流体力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光林 《科技信息》2008,(14):172-173
根据《流体力学》的课程特点,结合流体力学课教学现状,从创新、整合、优化、共享的角度,提出进行本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重点强调了实验教学的重要作用,介绍了一种新的实验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5.
结合教育部"一基础五卓越"人才培养模式,分析现有工程流体力学实验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并依托学校能源动力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平台,构建了一种阶梯型工程流体力学实验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是以演示型、验证型实验为基础,以综合型实验为提升,以工程型实验为校验,以创新设计型实验为目标的阶梯型教学模式。通过实践探索,发现该模式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
以提高学生工程应用能力为目标,进行实验教学改革,将"电机学""自动控制原理""电力电子技术"及"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4门电机类课程进行整合,构建并有效运行了以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为主体的工程化实验教学模式。以"基于LabVIEW直流电机的PID控制"实验项目为例,详细介绍了实验原理、实验内容、实验结果和教学效果。采用工程化教学,增加了实验的吸引力,对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流体热工基础实验传统上是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课程内容的实践教学部分,也是能源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流体热工基础实验的教学质量提高对专业人才的培养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通过整合各门课程实验教学部分成为一门独立设课的实验课程,构建了实验课程教学的实验项目体系。从物性测量的基本方法、经典实验的再现与基本理论的验证到开创性实验项目的开发与实验研究,分析了在流体热工基础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途径,并对实验教学的改革方向和思路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8.
为提升"逻辑学"课程对学员沟通表达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对比不同在线教学模式后,运用突出能力培养的SAALON在线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对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从明晰教学目标、组织学情调查、开展自主学习、课堂深入研讨、课后巩固反思等五个方面,细化了SAALON模式的教学流程.采用问卷调查、教学过程比较、结课成绩分析...  相似文献   

9.
针对雷达工程专业学员培养特点,对电子类实验课程从课程设置、实验教学内容调整、实验教学模式改革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提出分层次教学、项目驱动式、研究式教学的改革方法,注重课外创新实践活动,探索并建立了与科研成果进课堂、联教联训进部队相适应的新型实验教学体系,将科研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使实验课程与科研项目密切结合,并采用实战化教学增强实战能力,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和水平,促进学员的创新实践能力发展。  相似文献   

10.
潘倩 《实验室科学》2023,(6):111-114+118
为切实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加快一流人才的培养,围绕“以学为中心”,以促进学生知识技能掌握、能力素质提高为出发点,以“动物贴壁细胞传代培养”实验为例,针对传统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利用互联网优势,依托网络智能教学平台,构建了智能化翻转实验课堂并付诸实践。该智能化翻转实验课堂,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包含课前、课中、课后三阶段内容,融课前自主学习、课中个性化学习和课后拓展学习为一体,在学生中的接受度比较高,可显著促进学生相关知识技能的掌握和综合能力素质的锻炼。该智能化翻转实验课堂,融合互联网使传统实验课堂焕发了新的活力,这不仅是对传统实验教学的革新,也使得翻转课堂在实验教学中的实施更加便捷、高效与智能。  相似文献   

11.
研讨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与传统授课方式不同。在研讨课中,突破了传统教学的固定程式,采取引导式、启发式教学,以问题为纲,使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一步步学会创新思维。研讨课可以有效地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研讨课引入到单片机教学中,根据单片机课程实践性强、与工程实际结合紧密的特点,合理设定课堂教学进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将工程教育的理念贯穿到整个课堂教学中,有效引导学生探索和思考,可以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介绍了将单片机课程作为研讨课的一些实践和思考,并提出了问题,以便于后续课程改革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2.
实验是很多学科特别是理工类学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将所学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认识并检验科学理论的重要过程。效果良好的实验教学,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保证教学质量有着重要意义。将"慕课"这一开放学习模式引入到实验教学中,开发和构建基于"慕课"模式的开放实验教学平台,能够有效弥补实验教学中的不足,满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验课程的教学需要,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提高学习者学习兴趣与动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关键因素。流体力学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在卓越工程师培养中起着重要作用,流体力学实验教学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途径。对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探索。选择和工程实际相关的实验课程内容,教学过程中注重结合实际工程算例讲解,实现多媒体辅助实验教学,开设综合性和设计性的实验课程,根据必做实验、选作实验及挑战性实验等三个层次实行课程考核,提高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4.
电子技术实验是工科学生本科的重要基础课程,实验环节对课程学习效果起着关键的作用。文中分析了当前实验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从实验教学内容、教学实施方式和实验考核等方面阐述了相应改革措施,并将"自助"式实验教学模式引入教学实践。通过期末考核证明"自助"式实验教学模式能提高学生的实验积极性,对电子技术实验改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金相检验技术"课程是以学生实践操作为主体的实验性课程。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机制下,金相检验技术课程革新实验内容,延长实验教学学时,增强了课程的实践性。实验项目的设立注重涵盖不同金属材料的组织检验内容,强化金属材料热处理的组织鉴别与国家检验标准的全面结合,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实验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效果优良。  相似文献   

16.
微生物学实验是生命科学课程体系中的基础教学环节,在实验教学实践中,理清基础微生物实验课的基本边界,确立了以无菌操作技术训练为课程核心;调整实验教学顺序,建立以科研流程为顺序的实验课流程;加强课前、课中考核,完善考核方式;建立开放实验教学平台,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建立了分层次的微生物实验教学改革模式,全面提升本科生的综合实验技能,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7.
根据信息技术类课程教学的目的与特点,以WWH教学理念为基础,以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实验教学、课后交流构成的全方位教学方法为主体,以严格、细致、科学的考核方式为导引,提出了信息技术类课程理论与实验综合教学的方法体系。所提出的教学方法体系,能够紧随技术发展步伐,有效规范整个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知识获取效率,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实现教学活动中的"德智"并举,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双重目的。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背景下,实验教学迎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作为高校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实验教学与互联网的充分融合将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提升人才培养水平。以"基础化学实验"为例,在分析实验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思路,介绍了一种将传统实验教学与在线课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总结了课程建设的经验,并根据应用反馈对混合式实验教学模式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9.
为了对传统教育模式进行革新,优化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手段、合理设置评价体系,该文基于OBE模式"学生中心""成果导向"和"持续改进"的3大核心理念,从学习目标、教学方法、结果评估3个方面探讨了学校电子工艺实验课程发展的有效途径。引入探索性项目为本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确定学生实验的预期目标成果,并采取多元化考核标准进行课程评估。实践表明,改革取得了良好成效,学生的自主学习、实践创新能力及初步科学研究能力均得到增强,为高校相关实验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提供良好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0.
"电路实验"课程是电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实践课之一,介绍了在电路实验教学改革中的一些具体做法,提出了多层次渐进式实验教学手段及多元化考核机制,在改革实验教学内容的同时不断改进和完善实验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模式,从而提高电路实验课的教学水平和质量,努力为学生搭建理论联系实际、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