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李鹏程 《科学之友》2007,(8):297-298
循证医学是结合医生的个人专业技能和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愿望,对患者作出医疗决策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临床学科.临床医生在医疗行为中要做到用最佳证据指导临床决策,达到最佳疗效,从而提高医疗技术水平.针刀医学仍然是传统医学,它的医学模式和证据的科学性有待进一步提高.我们要重视循证医学理念,使针刀医学早日转变为循证医学模式,成为循证针刀医学.  相似文献   

2.
循证医学是结合医生的个人专业技能和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愿望,对患者作出医疗决策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临床学科。临床医生在医疗行为中要做到用最佳证据指导临床决策,达到最佳疗效,从而提高医疗技术水平。针刀医学仍然是传统医学,它的医学模式和证据的科学性有待进一步提高。我们要重视循证医学理念,使针刀医学早日转变为循证医学模式,成为循证针刀医学。  相似文献   

3.
李森恺 《科学之友》2007,(8):246-247
循证医学是结合医生的个人专业技能和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愿望,对患者作出医疗决策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临床学科.临床医生在医疗行为中要做到用最佳证据指导临床决策,达到最佳疗效,从而提高医疗技术水平.针刀医学仍然是传统医学,它的医学模式和证据的科学性有待进一步提高.我们要重视循证医学理念,使针刀医学早日转变为循证医学模式,成为循证针刀医学.  相似文献   

4.
循证医学是结合医生的个人专业技能和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愿望,对患者作出医疗决策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临床学科。临床医生在医疗行为中要做到用最佳证据指导临床决策,达到最佳疗效,从而提高医疗技术水平。针刀医学仍然是传统医学,它的医学模式和证据的科学性有待进一步提高。我们要重视循证医学理念,使针刀医学早日转变为循证医学模式,成为循证针刀医学。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针刀医学的理论特色,探讨针刀医学的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方法分别阐述 1.什么是"针刀";2.针刀医学平衡论;3.脊柱区新的病因病理学理论;4.针刀医学的经络认识;5.针刀医学与针灸理念的关系,西医的微创外科的区别;6.针刀医学"松则通、通则不痛";7.针刀医学临床优势;8.用中医理论指导针刀医学的发展.结论针刀医学是中医学的一个亮点,建议针刀医学在今后的基础研究、教学、临床中应用中医理论指导针刀医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针刀医学的理论特色,探讨针刀医学的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方法:分别阐述1.什么是“针刀”;2.针刀医学平衡论;3.脊柱区新的病因病理学理论;4.针刀医学的经络认识;5.针刀医学与针灸理念的关系,西医的微创外科的区别;6.针刀医学“松则通、通则不痛”;7.针刀医学临床优势;8.用中医理论指导针刀医学的发展。结论:针刀医学是中医学的一个亮点,建议针刀医学在今后的基础研究、教学、临床中应用中医理论指导针刀医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如何将大量实验室基础研究成果有效地转化为临床应用,是摆在当今全世界科学家与医生面前的巨大挑战。下面将介绍冠心病遗传学研究成果在转化医学领域中堪称典范的转化应用。  相似文献   

8.
医学成像     
森堡 《世界科学》2014,(1):50-50
<正>自从一个多世纪前拍下首幅X光照片开始,窥探身体内部的技术就成为医学发展的中心任务之一。精确医学成像技术日益进步,给生物医学研究以全新的视野,有望促成更精准的诊断与治疗观测工具的改进推动了科学的发展。伴随着望远镜的出现,天文学家们能够在收集到的天文数据基础上提出行星运动和引力理论。与此同时,我们正在见证医学成像领域令人震惊的进步,它解开了生物学与疾病之间的许多未解之谜。本栏目从两个方面聚焦医学成像技术:技术本身的发展以及成像在医学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孙全梅  冯建涛  韩东 《科学通报》2013,(24):2449-2465
基于微尺度(微/纳米)功能生物界面的成像与表征,集成并发展了以原子力显微镜、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等纳米源头技术为主导的,具有相互协同、验证、补充的多信息、多层次联合成像、表征及微加工设备功能群,实现了活体生物界面微尺度成像与表征方法学上的突破.进而,强调"医学功能界面"的概念,针对血管、骨和肿瘤相关医学功能界面,深入开展"微尺度构建-功能-力学耦合机制"研究.在此基础上,受血管内皮细胞为载体的血流/血液/血管相互作用功能界面的启发,实现黏附可控医学功能界面的仿生设计与制备;同时在中医"补气活血"理论的指导下,开辟"生物力药理学"这一新的交叉研究领域,强调生物力学因素在药理学研究和临床诊疗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建立可作为Biomarker另一类形式的临床样品微尺度力学参数指标,并倡导将"实验台/病床"双向引导的转化医学模式实施于诊断与治疗中.  相似文献   

10.
李升伟 《世界科学》2011,(11):34-36
2011年年初,王向东教授在国际《转化医学杂志》发表了特邀文章,阐述了转化医学在中国的飞速发展和新的合作机遇,以及值得思考的挑战转化医学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它涵盖了从基础科学到医学应用多个学科的研究,人们将其简化和归纳为"实验台到临床"的概念,也可以说它是来自不同学科和不同研究机构的临床医生们和基础科学家们的紧密合作。我们进一步提出,转化医学应该从一种双向的路线来加以考虑:"从实验台到临床"以及"从临床到实验台",也就是说,应用新的治疗学战略来反馈性  相似文献   

11.
就中兽医学的发展中,论述了中兽医学对畜体的基本认识,并提出了中兽医学研究方法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13.
中医理论认为阴阳失衡、正虚邪盛是肿瘤发生发展的关键原因。调整阴阳、扶正祛邪是肿瘤治疗的重点。中医强调通过调整阴阳、扶助正气达到阴平阳秘、正气充足的机体平衡状态,从而实现控制肿瘤生长、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目的。这与现代医学肿瘤免疫治疗时,通过打破免疫耐受、逆转免疫逃逸从而重建机体正常免疫功能、增强抗肿瘤能力的基本治疗思路契合一致,两者具有异曲同工之妙。中医的调整阴阳、扶正抗癌思想对肿瘤免疫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医药扶正抗癌的疗效机制可能主要与肿瘤免疫相关。  相似文献   

14.
任金妮 《科学之友》2008,(9):157-158
企业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但目前企业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中尚存在一些问题,文章就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医学的几个基本概念:兼论中西医间的桥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中医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阴阳,无有,五行,经络。认为这是中医学中先进的宇宙观和方法论。提出以生物流变学作为中西医学间的桥梁。由于无论中医学是西医都接受运动与变化的观点,这恰是生物流变学研究的范围畴。  相似文献   

16.
王靳  李丹  李斌 《自然杂志》2019,41(4):255-260
抗肿瘤免疫疗法在肺癌等特定恶性肿瘤的临床治疗中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但更多的实体肿瘤临床治疗还有待于基础研究原创发现向临床诊疗转化的突破。在"抑制负向免疫调节用于肿瘤治疗"领域有突出贡献的两位免疫学家被授予2018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中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医学宝藏,对于肿瘤治疗的认知与现代免疫疗法的概念有很多相通之处。本文小结了中药提取物及天然产物单分子在调节免疫系统方面的研究进展,并从固有免疫及适应免疫两方面进一步讨论中药在抗肿瘤免疫中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7.
本文阐述了生物技术的发展背景,生物技术的发展动态,重点论述了生物技术在细菌感染、癌症、艾滋病治疗方面的应用进展,本文最后提出了生物技术研究尚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地震的非线性动力学系统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基于地球动力学,认为岩石层下的流体层运动时当其动量、能量的输运和积累超过岩石断裂阈值时就会引起地震。我们从非线性流体力学方程出发,得到它的一个简化的动量的非线性解和能量积累以及相应的混沌方程。于是混沌就相应于地震。我们还结合Carlson-Langer模型得到地震震级—周期公式,由此可以进行定量计算。而引发地震的外部原因仅是这个非线性系统的初始条件。  相似文献   

19.
任新宇 《科学之友》2009,(4):104-105
医学是人类最伟大的创造之一,人类因为有了医学而能够治愈伤病、延长生命,医学终结于死亡,对死亡的判定经历了从“心死”到“脑死”的变革,脑死亡问题涉及科学技术问题、概念问题、伦理问题和法律问题等,至今仍在讨论当中。以脑死亡判定死亡可能也只是一个阶段的认识,医学会发展到什么境地,人类会发展到什么境地,很大程度上是未知的。但我们不应忘记,科学不是世界的全部,医学不是生命的全部,人类也不是自然的全部。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实际案例为线索,具体分析医患纠纷中医生应当承担的告知义务、患者具有的知情权,进而推出时患者的医疗决定权应当予以法律保护的实践意义,并针对我国相关法律制度,提出法律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