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区域性和综合性是地理学的两个鲜明特性。地理备考中要明确做好这两个鲜明特性的学习落实。从近几年高考文综地理试题看,区域试题一直是考查学生地理区域综合分析能力的主要载体。试题充分利用地图语言,考查反映学科特征的学习能力。考题中的地理图表多为区域图、等值线图、地形剖面图、景观图等,以图示的方式展现地理区域,承载地理信息、设置地理情景,表现地理过程与方式,强化阐述地理事物和探究地理问题的能力考查。而将来区域地理的命题趋势,将是以地图和区域为背景,以人类面临和关注的重大问题为素材体现课改精神,它有效地突出了地理学科区域性与综合性密切结合的鲜明特性。为此,掌握区域地图判读与应用的方法,提高解答问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区域地理教学改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状的《区域地理》教学内容体系不符合学科的综合性特点,也与加强素质教育的要求不相适应。本文从提高学生区域分析能力着想,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更新教学内容体系”和“加强方法论教学”是区域地理教学改革的重点,对区域地理教学内容体系改革归纳出“区域比较优势”、“面向问题、具体分析”、“独特性(个性)”等3条指导原则,最后做出区域地理3大部分教学内容体系概略设计,为《区域地理》教学改革作参考。  相似文献   

3.
从近几年的高考文科综合考试卷来看,区域地理是文综地理部分的主要考试内容,也是文综的背景材料,是文综试题的载体。通过对比初、高中教材和课程标准的差异,分析了学生由于初高中阶段地理学习缺乏"链接",高中课时紧张等原因而导致的区域地理知识缺失或知识体系不完整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特别是地图的应用方法对解决以上问题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游也朦  李红 《科技信息》2012,(24):20-20
地图是地理教学中的重要信息来源与工具,反映地理事物空间性状、分布及空间关系,比文字叙述更准确、直观,便于学生辨认、判断、理解。在教学中,需要指导学生综合运用地图,启发理解地理事物的分布范围、空间结构及相互联系,充分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注重学生的地图能力的培养,从而实现培养学生地理技能和加强地理综合能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殷实 《科技信息》2011,(8):100-100,102
从近年来的地理高考命题指导思想看出,地理能力的考查越来越受到重视,高考试题也逐渐减少仅凭记忆的题目,而采用以能力立意命题。"以能力立意"的命题原则,对传统的课堂教学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对于中学地理教师来说,最关心的是中学地理课程的改革,以及由此而引起的高考地理命题的变化。本文通过对2010高考地理试卷的分析着重讨论了试题中考查的核心地理能力,并指导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来适应这种转变。  相似文献   

6.
张彩文 《甘肃科技》2009,25(6):177-178
地理案例教学法是指在教师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采用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究、锻炼能力的方法。其出发点是使学生掌握知识与开发智力相统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激发学生个体的探究动机。通过教学实例分析、论述,强调教师的角色改变,从单纯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转向重视对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建立新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7.
李锐 《科技信息》2009,(23):I0278-I0278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不仅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思维能力,而且要求学生具备应有的综合实践能力。而我国地理基础教育也逐渐从地理应试教育的学科性评估转变为以地理素质教育的综合性评价,强调培养学生能力的研究性学习和开展实践活动课。如何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地理能力也成为我们地理教师考虑的主要问题之一,因此,本人就在实践中培养地力能力的这一问题通过自己的实践提几点见解和方法,与同仁们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8.
区域地理鲜明地体现了地理学科的区域性特点,是地理学科的基础和重要内容。区域地理差异比较策略让学生在遇到需要解释的地理现象和问题时,遵循一定的原则,通过详细的路径,借鉴已掌握的区域地理特征和区域的地理要素进行比较,帮助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达到知识的灵活应用。以北京版初中地理第七章第一节"日本"为例,策略运用路径可以为:明确比较的地理区域,确定比较的地理因素,搜集定性或定量的地理区域资料,进行地理区域差异的比较,得出区域差异比较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化学信息题是当今高考的热点.化学信息题由于情景新、知识活、能力要求高,在近几年高考试题中频繁出现,且所占分值越来越大.这类试题通常要求学生能通过新信息、用熟悉的分析方法得出结论.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要求学生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将中学化学信息题从其基本架构、特点、解答的一般方法做一粗浅探讨,以期提高中学化学信息题解题的教学.  相似文献   

10.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定位系统、对地观测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数字地球概念的建立,为地球课程革新注入了活力。《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有助于学生感受不同区域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特征,从地理的视角认识和欣赏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从而提升生活品味和精神体验层次;增进学生对地理环境的理解和适应能力;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应对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初步认识能力。这将有利于为国家乃至全球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培养活跃的、有责任感的公民。  相似文献   

11.
本通过对中学地理教师的问卷调查,从师德、知识及能力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提出对高师院校地理教育专业学生培养目标的改革要求。  相似文献   

12.
廖廷武 《科技信息》2013,(23):329-329
<正>2013年的高考在期待和冲击中业已落下其神秘的帷幕了。对适应了几十年旧大纲版教学备考和学习的甘肃所有教师和莘莘学子们,冲击不少,感受不少。新课标大纲版的地理试题,充分体现了:学习有用的地理知识,关注身边的与人类生产生活联系紧密的地理现象和问题,凸显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知识的迁移和转化的能力,同时重视在图文结合和双重或多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考查。也就是说,新课标大纲版试题既体现了新题型、新思路、新策略,又适当兼顾了新旧交替的过度性。可以说,这是质量较高的一次地理能力测试题,但对我们每一个从事地理教学的老师们提出了一次全新  相似文献   

13.
改变传统单纯说教的地理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其优势在于能有效地传递教学信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优化地理教学进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4.
创造始于问题,不会提问就不会创造。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必须从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开始。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传统的地理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忽视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在使用新版地理教材教学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显得尤其迫切。  相似文献   

15.
关注生活,留心身边的现象,用已有的地理知识分析自然、人文现象,探求地理规律,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进一步认识自然,了解自然,培养学生良好的地理思维品质,提高地理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6.
以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陕川渝鄂区域地理实习为例,介绍了高等师范学校地理专业区域地理野外实习的目的、意义以及方式、内容,总结并提出了旨在提高学生地理综合野外考察能力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区域地理野外实习的特点和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遥感信息模型与地理数学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从大量的遥感信息模型,地理图像信息模型的实践中,提出符合地理科学自身规律的非线性数学方法,解决了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结合的宏观复杂性问题。从形式逻辑推理发展到辩证逻辑的计算,从抽象公式的计算发展到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结合的、公式与图像结合的计算。提出了物理变量与地理参数的区别,从而开创了以地理科学为背景的数学研究,进而为发展地理数学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大学地理教育改进的系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系统理论为依据,首先对大学地理教育系统的三大组合--教师、教学计划和学生以及组分之间、组分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从而找出了系统各个环节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大学地理教育必须进行改进的系统观。最后,探讨了改进大学地理教育系统的具体途径,设计了大学地理教师、大学生增强自身素质的具体方法;并对课程设置进行完善的原则、方法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课程设置的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19.
杨霜 《科技信息》2013,(6):358-358
在新地理课程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的指导下,本文对基于资源的探究性教学模式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应用基于资源的探究性教学模式进行地理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解决为中心,让学生借助教师提供的信息资源通过自主或协作探究解决问题,着眼于发展学生地理思维和培养学生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20.
徐健 《泰山学院学报》2001,23(6):115-116
结合乡土地理教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的特点,在明确观察目的和任务的基础上,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实地观察、积累一些感性材料,再通过对比、研究不同区域的一些地理景观图片,要求学生对大自然进行观察、分析、思考和判断,加深学生对乡土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逐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