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武术之美学因子亦是武术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提炼出武术审美的理想追求对当代武术的创新性发展乃至武术学科的多元化建构均具有积极作用。通过史料整理与分析,发现武术审美追求呈现出“三部曲”的态势。形美只是武术审美的初始阶段,随着武术审美文化的不断纵深发展,神美转而成为武术追求内在美的重要向度。形美和神美是构成武术动作评价的二维指标,武术动作之“完美”的和谐性、统一性最终聚焦于武术审美的理想追求——形神兼备。明确形神兼备的武术审美追求之终极指向,能为当代武术的创编与展演、教学与训练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武术过程的结构要素进行初步的探讨,并对武术人、武术中介、武术学习者进行初步的阐释,分析了他们在武术过程中的作用和关系,希望对武术继承和发展有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试论武术套路与武术散打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阮胜 《咸宁学院学报》2004,24(6):125-126,132
套路和散打同属武术,从不同方面表现武术的运动特点,本文以发展的观点对武术套路和武术散打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从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艺术品的概念中得到启示,认为提高武术套路的艺术欣赏效果,要从武术套路本身、武术套路演练者和武术套路欣赏者三个方面进行把握.从武术素养、艺术敏感力和动作创新能力上,阐述了武术套路编排者应具备的素质;对于武术套路演练者来说,身体素质是基础,艺术修养是关键,武术修养是内涵;提高武术套路的艺术欣赏效果,还应使欣赏者了解武术规则,提高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5.
针对当前武术段位推广现状和高校武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对武术段位制与高校武术教学融合的切入点进行理论剖析,旨在利用二者相互作用的优势,扬长避短、寻找突破口,加快高校武术教学改革和武术普及的步伐。  相似文献   

6.
武术服饰美对武术传播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婵  马超 《甘肃科技》2010,26(23):186-187,176
武术服饰蕴含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合体大方的武术服饰,往往令武术这项传统体育运动增色不少。武术新规则对武术竞赛服装要求渐渐放宽,使得武术服饰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武术服饰势必将成为武术传播中不可或缺的因素。通过论述武术服饰美对武术传播的影响,旨在为武术的传播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少数民族武术文化在中华武术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继承和发展少数民族武术,是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尊重,同时也维护了少数民族文化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提高少数民族的身心健康,促进少数民族武术 的普及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多角度分析了美的表现形式和武术技艺的内涵特性,阐述了武术美的社会价值和吸引人追求美的心理特征,武术给人以美的享受是带有综合性的,武术运动美是武术技艺中表现出的形体美、动态美、和谐美、音乐服饰美、意境美等方面的综合反映,从而使人们认识武术美的内在价值。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武术的概念发展、内涵和武德等方面分析了目前人们对武术产生误解的原因,明确了武术概念和意义.提出了现阶段武术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的发展,应该强理论学习和注重武德教育.  相似文献   

10.
武术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它具有独特的表现形式,随着经济的发展,武术充分显示出它独有的价值,只有充分挖掘武术市场所蕴藏的巨大资源和财富,才会迎来武术的进一步发展,促进武术经济的腾飞。  相似文献   

11.
对朱熹工夫论思想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探讨:1.简要梳理朱熹格物论形成过程中的问题意识,指出朱熹在建构其工夫理论时,对“二程”的工夫论述有取有舍,凸显出朱熹工夫论思想的独特立场;2.考察朱熹“格物致知是《大学》第一义”这一重要论述,分析其在何种理论企图之下,再三强调格物在《大学》工夫程序中的首要地位;3.分析伊川“察之于身”的格物论及其与朱熹“反身穷理”之命题的理论关联,在此,朱熹已意识到居敬与穷理应当是一种“互相发”的关系;4.朱熹所言“格物致知与诚意正心不是两事”之说乃是其工夫论思想的终极之论,此论意味着格物与诚意既可两立又不可分离,但这种不可分离又不具有浑然合一性。朱熹若能坚持格物致知至诚意正心乃同属“明明德之事”的立场,则格物诚意不是两事的观点始能真正落实,由此可以建构起一套义理自足的儒学工夫论的理论形态。  相似文献   

12.
金庸和古龙是现代武侠小说创作中的领军人物,二者的创作风格虽然差别很大,但均对现代武侠小说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对他们在题材背景、语言表述,以及作品所寄寓的情怀等不同创作风格的时比研究,可以从更深层次理解他们对人性的阐释和理解。  相似文献   

13.
在枣园采用渗水地膜和普通地膜喷施功夫与阿维菌素,覆盖地面来控制枣园害虫,有效地阻止或杀死了入土或出土的害虫。指出渗水地膜比普通地膜的控制效果显著;两层渗水地膜中间喷药效果较好;使用阿维菌素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以浙江舟山桃花岛为例,在分析桃花岛的旅游环境、旅游资源等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提出将其打造成全景体验式武侠文化主题景区,为旅游者带来全新的旅游体验,从而提升景区的品质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丝棉木金星尺蛾的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除尽、农地乐、敌杀死、卡死克等六种农药在室内做了丝棉木金星尺蛾(Calospilos suspecta Warren)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7天内尽胜、敌杀死的杀虫率最高,除尽和功夫次之,卡死克较低,本试验为合理用药科学防治该虫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从语言对文字的要求的角度看 ,汉语必须选择方块汉字 ,在中国搞拼音化或一语双文是毫无前途的。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中国制造业的现状以及与世界制造业的差距,指出中国的设计师应"为中国制造而设计",从而使"中国制造"走向"中国设计",最终实现"中国创造"。  相似文献   

18.
高校大学语文对提升大学生的母语素养,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传递,建设精神家园,维系文化认同都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但目前尚有一些高校的大学语文课面临尴尬处境,既不叫好又不叫座。要提升大学语文的教学质量,让它既叫好又叫座,不妨充分融合传统语文教学的悠远韵味和现代语文教学因光影声色而生动活泼的特点,让二者有机结合,同时依托网络技术让语文互动起来,从而使大学语文焕发出全新的魅力。  相似文献   

19.
解析中国梦     
以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方法,叙述七个少数民族混血成华夏族,华夏族与五十五个少数民族混血成中华民族发展的自然历程;中华民族无坚不催的凝聚力成就了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保持政治文明连续性的国家,缔造了兴盛统一的中国梦;中国共产党人继承这份沉甸甸的优秀历史遗产,秉持"不研究中国特点就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的宗旨,坚持"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的原理,记叙经过民主主义革命和建设充分发展资本主义,走出利用它的生命力和革命性达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然历程;铺叙中国梦的历史发展,证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  相似文献   

20.
历史上廉州、钦州与越南北部有着密切的文化互动关系,文化互动的内容包括廉州、钦州与越南北部地区的海路交通;廉州、钦州与越南北部地区的人员互迁;廉州、钦州人到越南北部为官的情况;而廉州所藏越南昭光寺钟及钟铭、越南在廉州修建的东山寺和唐朝宰相姜公辅的籍贯等等更进一步证明不应该把近现代意义上所谓的"国家"、"民族"的意义生硬地套到当时的历史时代,只有这样,研究才有可能相对客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