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物质能源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可以有效的替代日渐枯竭的化石能源。生物质热裂解技术是最有潜力的生物质能技术之一,对热裂解装置的研究则是生物质热裂解技术的核心。该文在国内外现有生物质热裂解液化装置的基础上,设计出一种热量交换彻底,热效率更高,适用于连续生产的偏心式生物质热裂解反应器,详细阐述了装备的技术方案及结构设计,并通过实验对出油率进行了测试。  相似文献   

2.
利用可再生生物质材料或农林残留物(如秸秆和木质废弃材料等)制作成生物质燃油替代化石燃料,一方面可以减少用户对化石能源的消费,另一方面又可以大大降低温室和有害气体的排放。为此,欧委会制定政策措施和行动计划,并通过欧盟指令的形式积极促进可再生生物质替代燃油的加速发展,旨在降低欧盟化石能源的对外依赖,保证欧盟的能源安全及多元化,提高欧盟能源工业企业的竞争力和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3.
生物质燃油的一大优势是作为替代燃料直接被应用于现代交通运输工具,而不必对原有的化石燃料内燃发动机进行重大改造。利用可再生生物质材料或农林残留物(如秸秆和木质废弃材料等)制作成生物质燃油替代化石燃料,一方面可以减少用户对化石能源的消费,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石油、煤炭等化石能源的日益减少,世界各国正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化石能源短缺和生态危机,开发和利用清洁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世界各国纷纷将生物质能源作为解决资源、环境、经济问题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手段。有效、合理开发生物质能不仅可以缓解能源短缺,而且对于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5.
德国是世界能源消费大国之一,也是可再生能源发展强国.为了减少对国外能源的依赖、减轻传统化石能源对环境污染的压力,保持其在欧洲乃至世界环保能源领域的领先地位,德国通过一系列相关政策法规的颁布和不断修订,保证了其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2012年德国可再生能源生产总量再创新高,达到318 062吉瓦时,减少1.45×109吨二氧化碳排放.同时,可再生能源的生产结构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其中生物质最终能源产量以64.6%占据主导地位,其次为风能15.9%,光伏8.3%等.德国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对世界各国都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生物质能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其光 《安徽科技》2005,(12):18-20
生物质是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积累的可再生的有机物质.生物质能是生物的有机物质中所蕴藏的化学能.由于一切生物质能都来源于太阳光能,因此,生物质能源是一种可以持续利用潜力巨大的可再生能源.  相似文献   

7.
生物质能源开发方兴未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目前开发利用的主要能源为化石能源,包括石油、天然气和煤炭三种。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化石能源的消费快速攀升,能源短缺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而且随着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的大量使用,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威胁着城市化进展和人民健康。生物能源是通过绿色植物、藻类和光合细菌的光合作用,捕获太阳能,经代谢转换,贮存于生物质中的能量,是太阳能的有机贮存,是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生物质气化技术的再认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现代,生物技术在工业、农业和能源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对世界科技和经济发展起到重大的变革和促进作用。由于化石燃料资源性枯竭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寻找一种清洁、可再生的替代燃料和燃料生产技术已迫在眉睫。生物质气化技术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然而由于气化设备自身不够成熟以及未对气化副产物(生物质炭和生物质提取液)加以有效利用等问题,严重阻碍了生物质气化技术的商业化推广和运行。生物质气化多联产技术是指基于生物质下吸式固定床气化的气、固、液三相产品多联产及其产品分相回收、利用技术。该技术的提出,以及相关核心设备的开发成功与应用,为生物质气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笔者详细介绍了气化技术发展的历史和困境、生物质气化多联产技术的路线和核心设备以及多联产技术产品的开发和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 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经济发展的血液和粮食。为了缓解匮乏的化石能源对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人类正在致力于开发利用各种新能源,其中包括核裂变、核聚变不可再生能源.以及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特别是生物质能.由于其具有再生性特点,以纤维素生物质生产燃料乙醇(生物质第二代精炼技术)为代表的生物质能技术研发,正如火如荼的开展。该技术一旦得到突破,将有效避免化石能源短缺对世界经济的制约以及化石资源的工业化利用所造成的严重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0.
郭剑峰 《科技潮》2005,(5):18-20
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人类社会所必需的物质保证。人类对于能源利用源于传统的生物质,逐渐发展到木炭等能量密度较高的成型燃料,最后进入以煤炭等化石燃料为主的化石能源时代。20世纪的两次石油危机让人们认识到了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性,特别是近年来环保要求的日益提高和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关注,使可再生能源技术得到迅速发展,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新技术可再生能源的年增长速度达到50%以上。今天,在世界范围内发展可再生能源已成为调整能源结构、减排温室气体、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2005年2月28日我国政府正式颁布了《可再生能源法》,从而为建立我国可再生能源市场、实现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本刊曾于2005年第2期刊登了题为《风力发电:应对能源挑战》的文章,对我国如何利用风力发电作了详尽的阐述。本期将就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利用作具体、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