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实验动物饲料对实验动物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本文主要从影响实验动物饲料质量的化学因素、微生物因素及影响实验动物饲料营养的因素入手,探讨实验动物饲料质量对实验动物质量的影响。同时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提高实验动物及实验动物饲料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对2014—2016年北京地区实验动物微生物、遗传质量抽检结果的回顾总结,为实验动物的生产、管理和检测提供参考。方法 按照国家和地方现行实验动物检测标准,由北京市实验动物管理办公室组织对北京地区具备资质的实验动物生产单位进行抽样,委托检测机构质检并发布报告。依据检测数据,对3年中不同级别大小鼠、豚鼠、地鼠、兔、犬、猴、小型猪8个品种的实验动物的质量进行评价分析。结果 3年分别抽检动物120、133、130批次,检出不合格批次为16、17、23批。不合格主要因素为兔、犬、猪免疫不达标(49批),小鼠遗传变异3批,嗜肺巴斯德杆菌阳性1批,豚鼠沙门菌和呼肠孤病毒III型抗体阳性各1批,犬沙门菌阳性1批。结论 实验动物质量监测是其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为动物生产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可以精准直观的反应眼底相关病变,在眼底疾病动物模型的检测中不可或缺。FFA图片质量主要受显影强度和显影时间的影响,而显影强度和显影时间受诸多因素调控。笔者结合实验动物不同物种多年FFA拍摄经验并参考国内外研究文献,总结分析影响实验动物FFA显影强度和时间的各项可控因素,着重对比了实验动物不同物种与人类血液黏稠度、血液流速、血液pH值、体温的差别及对FFA显影强度及初次显影时间、维持时间、消退时间的影响。同时分析了对不同实验动物物种间FFA差异和FFA拍摄时引起动物不良反应的因素。希望提供这些信息和数据能够帮助解决研究者在实验动物FFA造影中遇到的问题,获得更准确可靠的检测结果,实现FFA检测在实验动物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环境设施是实验动物的基本生存条件,它的良好与否直接影响到实验动物质量和动物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实验动物环境设施的标准化则是保证实验动物质量和动物实验结果的根本前提。为了贯彻国家实验动物质量管理法规,提高实验动物质量,促进我省实验动物科技发展,受河南省科技厅委托,按照国家标准GB/T14925-2001,对我省实验动物环境设施屏障环境静态条件下进行检测。1材料与方法1·1被检设施河南省实验动物质量监督检测站通过计量认证后,2004年共计检测了12个单位的屏障系统。1·2检测方法按国家标准《实验动物环境及设施》GB/T14925-2…  相似文献   

5.
建立和完善全国实验动物质量抽查检验的新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实验动物质量监测工作的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和完善全国实验动物质量抽查检验的新模式。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和对目前我国实验动物质量检测工作实施情况的分析。结果与结论质量检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加强质量监测体系建设、完善质量抽查检验的新机制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2009-2013年北京地区实验动物微生物、寄生虫、遗传质量抽检结果的回顾和总结,为实验动物的生产、管理和检测提供参考。方法按照现行国家和地方实验动物检测的相关标准,由北京市实验动物管理办公室依法对北京地区具备资质的实验动物生产单位进行抽样,委托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并发布质量报告。依据报告数据,对5年中北京地区不同级别大小鼠、豚鼠、兔、犬、猴、小型猪等实验动物的质量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 5年抽检动物总数和批次逐年递增,批次合格率则有递减趋势。SPF级、清洁级、普通级动物均有不同程度的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其中弓形虫感染在5年中均有检出。普通级动物的免疫抗体不达标率持续存在,并且有联合感染及上升趋势。有3个批次近交系小鼠遗传质量检测不合格。结论实验动物质量监督抽检是确保质量的有效手段,对实验动物行业发展和生命科学及生物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摘要: 实验动物质量检测信息资源共享是我国实验动物管理工作顺应社会信息化潮流的趋势所在。文章在正确认识实验动物质量检测信息资源内涵、具体分析实验动物质量检测信息资源共享现状的基础上,系统论述了实现实验动物质量检测信息资源的共享协调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8.
随着实验动物学科的不断发展,实验动物福利日渐被科研工作者所认识和重视。我们从动物福利概念、起源、要求以及动物福利立法入手,结合实际工作分析了影响实验动物福利的几个重要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实验动物学科的不断发展,实验动物福利日渐被科研工作者所认识和重视。我们从动物福利概念、起 源、要求以及动物福利立法入手。结合实际工作分析了影响实验动物福利的几个重要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 比对分析 2017—2019 年北京地区实验动物微生物及遗传质量监测结果,为实验动物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方法 按照国家和地方现行实验动物检测标准,对北京地区实验动物生产单位进行抽检,并发布检测报告。按照报告数据,对此阶段小鼠、大鼠、豚鼠、地鼠、兔、犬、猴和小型猪共 8 个品种的实验动物按照品种、等级、单位等进行分类,分析质量问题,并与 2014—2016 年同期实验动物质量比对,分析变化趋势。 结果 2017—2019 年分别抽检动物 144、131 和 135 批次,检出不合格批次分别为 30、15 和 17 批。 不合格主要因素为兔、犬及猪免疫不达标(20 批) ,病原感染 20 批,未发现遗传变异。 与 2014—2016 年同期相比,未检出遗传问题相同,免疫不达标状况好转,但病原感染出现上升。 结论 通过质量分析比对,能够为实验动物产业健康发展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分析2011—2017年实验动物遗传质量评价能力验证计划的结果,旨在发现各实验室在实验动物遗传质量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了解我国实验动物质量控制的发展趋势。方法 按照ISO/IEC17043实施6次能力验证计划,统计各实验室检测能力的变化,对所有参加实验室的能力给予评价。结果 全国各实验室累计57次参加了2011—2017年的6次能力验证活动,整体满意率为82.5%。6次能力验证活动的满意率分别为60.0%、80.0%、90.0%、80.0%、90.9%和81.8%,个别实验室出现多次不满意结果。结论 通过开展能力验证活动,全国实验动物检测实验室的检测能力得到提升,为我国实验动物质量检测评价体系的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某高校实验动物大白鼠蛲虫感染情况,为医学实验提供符合标准的实验动物。方法:按照国家标准《实验动物寄生虫学》检测方法,用粪便生理盐水涂片法检查。结果:共检测1月龄、2月龄大白鼠69只,其中感染蛲虫鼠17只,阳性率25%。结论:为确保实验动物质量,应定期对动物进行寄生虫学检测,以保障实验人员安全,保证实验的可信度、严谨性。  相似文献   

13.
浅谈对实验动物全价颗粒饲料生产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总结了实验动物全价颗粒饲料生产的经验体会,比较详细介绍了小型干进干出型饲料颗粒机的技术操作与维修保养要点,并分析了影响实验动物全价颗粒饲料质量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实验动物细菌检测中的生物安全必须得到有效地控制与预防,才能确保实验动物细菌质量检测工作的顺利 进行。从“选择合适的操作技术、防散设备和设施;检测工作中的生物安全的有效处理措施;实验室主管在生物安 全保障中的作用”这三大方面进行分析,阐明了实验动物细菌检测中生物安全得到有效控制与预防的必需措施与 重要性,进而实验动物细菌质量控制就有了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5.
实验动物细菌检测中的生物安全必须得到有效地控制与预防,才能确保实验动物细菌质量检测工作的顺利 进行。从“选择合适的操作技术、防散设备和设施;检测工作中的生物安全的有效处理措施;实验室主管在生物安 全保障中的作用”这三大方面进行分析,阐明了实验动物细菌检测中生物安全得到有效控制与预防的必需措施与 重要性,进而实验动物细菌质量控制就有了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动物实验设施动物饮水微生物控制状况。方法根据实验动物无菌动物生活环境国家 标准检测方法,对实验动物设施内的动物饮用水样品进行分离培养。扩增分离绿脓杆菌的16SrRNA,并进行测序, 绘制发育树。结果在27 个参与检测的单位中,未经过处理的饮水无菌生长率41% ; 经过处理的饮水无菌生长率 仅29% 。绿脓杆菌检出率30% ,主要为RHH13 和ZAQ22 两个菌株。结论本次检测的实验动物饮水在处理后的 效果普遍不甚理想,存在绿脓杆菌的污染,直接影响实验动物质量。  相似文献   

17.
郑子修  钟金颜 《江西科学》1996,14(2):123-128
对实验动物科学的遗传学实践进行了综合论述,实验动物的遗传学标准,可分为近交系动物,突变品系动物,突变品系动物,远交系(封闭群)动物、系统杂交动物和普通杂种动物五种不同类别,实验动物遗传质量监测,包括毛色基因试验,皮肤移植试验,免疫遗传标记,生化标记基因检测,下颌骨测量及染色体带型分析等方法。  相似文献   

18.
前言为保证实验动物质量和动物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规范实验动物笼器具层流架质量,制定本标准。本标准按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和GB/T1·2-2002《标准化工作导则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编制。本标准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江苏省科学技术厅提出。本标准由江苏省实验动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江苏省药品检验所、江苏省实验动物质量检测二站、江苏省实验动物协会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玫、孟群、夏春阳、肖杭、汪岱迪、刘年双。DB32/T970-2006…  相似文献   

19.
实验动物室建筑作为一种新的实验室建筑类型,已日益广泛地应用于现代科学实验研究 的各个领域。 论文根据实验动物室建筑的特点,较全面地分析了影响实验动物室建筑经济效 益的主要因素,对综合提高实验动物室建筑经济效益的概念、主要方法和途径进行了初步的 探讨,对实验动物室建筑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可重复性是生物科学研究的最基本的原则,其中的关键是控制除研究变量之外的所有变量。为了满足这一要求,实验动物的微生物学和遗传学已取得了很大进展,而实验动物的健康状况和环境因素(例如饲料、垫料、光照周期、噪声、湿度、温度等)也是可以影响研究成果的重要部分,其中实验动物饲料是影响实验动物生长繁殖、疾病和对实验操作的反应的重要环境因素,也是保证动物实验顺利进行和实验结果准确可靠的前提条件。本文简述了实验动物饲料营养的特点,并对影响实验动物饲料质量的主要因素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