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40年代空前繁荣的叙事长诗创作自觉整合中西叙事诗学资源,尤其是借鉴并融合抒情诗、小说和戏剧的表现技巧,大大发展了抒情化叙事、意象化叙事、戏剧化叙事等叙事策略。本文将试图从"抒情化叙事"与"意象化叙事"两个层面对40年代叙事诗的叙事艺术进行探微。  相似文献   

2.
从《无声戏》看李渔悖谬性的叙事策略及其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渔在《无声戏》中采取了悖谬性的叙事策略,使《无声戏》产生了“新”、“奇”的叙事效果,达到了新人耳目的叙事目的。其主要原因是李渔通过观念理性化、感情道德化、训谕明示化、叙事娱乐化和情节悖谬化的巧妙融合,显著地增强了人们对故事的信任感;同时,悖谬性叙事策略也有力地降低了故事的可理解性;其它叙事因素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李渔在《无声戏》中采取的悖谬性叙事策略是他文学创新思想的一次有益的实践。  相似文献   

3.
新闻故事化做为流行的电视叙事模式,以收视奇迹占有了大量的市场份额,这说明了叙事策略已经成为电视市场竞争的主要因素;从叙事话语这个角度来分析新闻故事化,切实地解决新闻故事化的核心问题,实现新闻叙事话语的实质性变革。  相似文献   

4.
文章总结了《日光流年》极致化叙事策略的表现,探讨了这种叙事策略的文学生态意义,从生态视角审视了这种叙事策略所带来的叙事困境。  相似文献   

5.
视像化叙事是以声音和画面符码为手段进行叙事的方法,其在讲授型电视教材中的使用对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在理论层面上,就视像化叙事的内涵、传统讲授型电视教材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视像化叙事方式的引入对改善讲授型电视教材的教学效果起到的作用做了分析,并探讨了其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6.
运用独特的叙事技巧,美国作家海明威构建了读者和作品之间的和谐的关系,使其作品在世界文学界中独树一帜。文章试从叙事模式、叙事策略和叙事声音三方面分析海明威的短篇名作《杀人者》,论述其独特的叙事艺术。  相似文献   

7.
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打破了自亚里士多德以来的叙事原则,不仅颠覆了小说这一艺术形式,而且也解构和颠覆了小说的叙事策略,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语言上都导致了传统小说及其叙事策略的解体.虽然传统的叙事策略衰竭了,取而代之却是后现代主义小说的叙事策略.后现代主义小说的叙事策略主要表现为:错乱零散化、非线性化、荒诞化、重复性和悖论性.  相似文献   

8.
曹文轩的成长小说属于“诗化小说”一脉,无论在语言的诗化,结构的散文化,意象性抒情以及象征性意境的营造等方面都呈现出了“诗化小说”的特性。从叙事策略来看,曹文轩成长小说叙事的儿童视角,叙事的主观化和叙事采用的语言,均体现了诗化特征。  相似文献   

9.
迟子建的作品大多采用独特的叙事技巧,以边缘化的叙述体现出别样的审美价值。本文主要分析其“文革”题材小说《越过云层的晴朗》的两大叙事特点:陌生化手法——动物视角的采用使非常态的“文革”现实生活得以最真实、最自然地展现;平常化手法——对残酷现实的平常化叙事强化了作品的理性批评力度。  相似文献   

10.
苦难叙事赋予了墨白的创作以深刻的思想强力以及独特的艺术魅力,是其创作区别于其他作家的重要标志.生命体验与责任感所合成的内在驱动力,二元对象的表象与永恒困境的人性隐喻所构成的叙事内容,悲悯与审视所交织的叙事角度共同建构了墨白独具一格的苦难叙事.对其苦难叙事的总结,既是对作家个体的探索,也涉及当代文学创作与苦难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苦难叙事赋予了墨白的创作以深刻的思想强力以及独特的艺术魅力,是其创作区别于其他作家的重要标志。生命体验与责任感所合成的内在驱动力,二元对象的表象与永恒困境的人性隐喻所构成的叙事内容,悲悯与审视所交织的叙事角度共同建构了墨白独具一格的苦难叙事。对其苦难叙事的总结,既是对作家个体的探索,也涉及当代文学创作与苦难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出埃及记》在《圣经》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以色列民族的团结和发展影响深远。《出埃及记》具有口述化的叙事风格、线性的叙事手法、为意识形态和人类生活服务的叙事理念,其叙事艺术精湛,叙事技巧高超。  相似文献   

13.
不同的身世阅历、艺术个性促使张爱玲王安忆在上海小说中采用了不同的叙事策略。张爱玲的小说追求一种激光般的深度的艺术穿透力,她的意象化叙事与反讽叙事侧重于将读者的感受导入人的内心世界。王安忆则喜欢在广阔的时空里展开动人的画面,她的叙事由直观写实向元叙述的转变,表明了她追求的是广度的艺术辐射面。王安忆比张爱玲更具宽阔的文化视野与不懈的艺术追求。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国内纪录片不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均取得长足进步。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大量电视纪录片展现出电影化的发展趋势,而首先表现出电影化趋势的是它们的叙事手法。以《茶,一片树叶的故事》为例,针对电视纪录片叙事手法的电影化趋势进行深刻分析,从选题、题材结构、情感设计、镜头语言、叙事蒙太奇、乡愁思辨、细节描写、画外音与解说、文化娱乐表现等方面分析其电影化的表现,并从其思想性、画面美感、艺术意境等方面分析这一变化趋势的艺术效果,指出未来纪录片的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15.
《远大前程》完成于1861年,是狄更斯晚期重要作品之一。文章从叙事视角入手,结合作者独特的“叙事技巧”分析了《远大前程》这部历史作品的叙事艺术,并对文中不同叙事视角进行了对比分析,考究了作者在《远大前程》中叙事技巧的巧妙应用并肯定了其叙事手法的独特性和开创性。  相似文献   

16.
严歌苓的小说故事性很强,是典型的情节小说。热奈尔的叙事理论可以从叙事时间、叙事空间上论证严歌苓小说的吸引力:叙事时间上的清晰和速度节奏上的张弛有度;叙事空间上影视的视听效果。情节叙事是其基础。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提出中国古代小说评点理论是中国古代空间叙事理论遗产,评点家把自己的批评眼光落在叙事中的空间意味和空间功能上,关注空间问题,以空间为评点的基础和出发点。本文理空间叙事理论概念,对此进行整合与比较辨析。空间叙事与时间事共存于文本之中,它们的关系表现为时间的形态化、空间化。古代小说评点的空间叙事理论非常丰富,也非常突出,需要进行认真细致的遗产清理,填补这方面研究的空白,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古代评点的空间叙事理论,与西方重视时间的叙事理论相对话。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叙事的存在可谓源远流长,战国以后,中国的叙事艺术蓬勃发展,出现了大量的叙事作品。中国古代叙事作品有三种形态:文本叙事、舞台叙事、民间口头叙事。中国古代叙事思想、理论已相当发达,以小说评点、古文评点、《史记》评点为主,形成了叙事理论的框架与主体。当代叙事理论构建应参照西方叙事理论。  相似文献   

19.
以现代叙事学理论为视角研究《麦克白》戏剧文本,通过分析剧中的叙事圈套、复调叙事、空间叙事以及圣经母题叙事,以说明其"套中套"的复调叙事技巧和文本叙事上"旧曲新唱"的深刻功力。  相似文献   

20.
网络深度报道是网络媒体加强舆论监督、提升竞争力、吸引受众的有效手段,其叙事策略体现出有别于传统深度报道的鲜明特征。文章将网络深度报道的叙事策略归结为:全感官式叙事、开放式叙事、模块化叙事和生产性叙事,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总结了网络深度报道的叙事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