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武装直升机火控系统仿真转台的控制系统设计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武装直升机火控系统的特点,设计研制了一种可用于对其仿真实验的三轴电动仿真转台。在介绍该转台主要性能指标的基础上,提出了武装直升机火控系统仿真测试转台的控制系统总体设计方案,对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进行了详尽描述,上位机采用了先进的VxD技术,上位机与下位机的通讯采用了双缓冲机制。含实物仿真实验表明,该仿真转台的整个控制系统具有很高的控制精度,功能完善,可维护性好,已完成了多种型号武装直升机火控系统的重大试验任务。  相似文献   

2.
现有武装直升机飞行模拟训练设备价格昂贵、功能单一,因而其应用受到限制。为此,系统地研究了基于PC机和虚拟现实技术的武装直升机飞行仿真互联系统的关键技术,开发了基于PC机的武装直升机编队飞行训练仿真系统,为武装直升机编队飞行模拟训练及反坦克战术训练提供了一种经济实用的仿真训练手段。  相似文献   

3.
为模拟实战背景下武装直升机的火力攻击过程和攻击效果,利用嵌入式仿真技术,研制了嵌入式武装直升机火力攻防对抗训练仿真器.改进了“以光代弹”技术,建立了目标毁伤评判模型,提出了面杀伤效果仿真,基于虚实合成的视景仿真和实弹发射效果仿真方法.使用表明仿真器具有耦合紧密、仿真度高、操作简便、经济实用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作为中、近程导弹武器系统的主要作战对象,武装直升机低速飞行或旋停时,其机身回波极易被背景杂波掩盖,导引头很难识别,所以只能通过旋翼回波信号跟踪目标.简要介绍了直升机旋翼谱的理论模型,并详细介绍了旋翼谱基带和射频复现的方式.在成功复现直升机射频信号的基础上,完成某型号导弹攻击直升机半实物仿真试验,半实物仿真试验结果表明了直升机旋翼信号射频复现方式及建模的有效性、正确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用悬停自由尾流模型计算悬停旋翼的流场,用工程算法计算机载火箭的气动特性,将旋翼流场影响下的弹道计算与气动力计算相结合,对武装直升机挂装火箭的气动特性及弹道特性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武装直升机的气动特性对挂装武器的弹道特性有显著影响,影响主要在旋翼尾流区,在该区内旋翼尾流对火箭的法向力系数、侧向力系数和滚转力矩系数的影响尤甚。  相似文献   

6.
加拿大政府选择了瑞士厄利康彼尔勒公司的防空与反坦克系统(ADATS)作为其低空防御武器,这种系统可与35mm火炮、Contraves Skyguard火控系统配合使用。这种配用方案是由加拿大的利顿公司与瑞士厄利康公司联合领导的小组为支援加拿大驻欧洲空军基地和机械化部队的低空防御系统而建议的。加拿大订购的5套系统、备件和支援设备,价值10亿  相似文献   

7.
通过引入武装直升机目标域、关键部件等效体贡献因子,采用蒙特卡罗方法,建立了仿真模型,在拟定的智能雷系统参数条件下,对反直升机智能雷系统的弹目交汇有效性、目标有效命中概率、目标有效毁伤概率、目标毁伤效能评估等进行了仿真,得到了弹目斜距、目标飞行速度等因素对智能雷系统毁伤效能的影响关系.研究成果为反直升机智能雷技术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飞机空面精确打击武器火控系统精度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空对面精确打击武器火控系统是现代作战飞机对付地面(或海面)目标的一种重要武器系统,在现代战争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其武器系统精度是关键技术指标。在分析精度分析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飞机空面精确导弹武器火控系统的误差因素,确定了从飞机火控系统和导弹制导系统两个方面来分析武器火控系统精度误差链的分析方法。针对防区外空地电视遥控制导导弹火控系统进行精度分析与评估,利用蒙特卡罗法对防区外空地导弹火控系统进行了全武器精度分析仿真。其结果对评价空对面精确打击武器火控系统精度具有很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ARMAX模型在飞机火控系统精度试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火控系统精度试验包括检验火控系统的静态精度和动态精度。动态精度试验是指在火控系统静态试验满足精度指标后 ,在目标和飞机处于相对运动的状态下 ,检查火控系统输出值相对标准值的误差。采用ARMAX模型进行火控系统动态精度的简易测试 ,动态建模后经过残差检验、零极点分析等 ,为精度试验分析提供了一种简单方法  相似文献   

10.
防空火控系统及其作战环境的仿真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防空火控系统和空袭行动是相互对立又相互促进的,要使我们的火控系统适应未来战争的作战环境,完全要靠自己的对抗设备模拟对敌方的对抗环境来检验火控系统的抗干扰性能。由于火控系统的复杂性和对作战环境的依赖性,DIS仿真技术在火控系统及其作战环境的试验与评估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简要介绍了利用DIS技术对火控系统及其作战环境进行仿真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某型航炮是武装直升机的主要攻击武器,自动化程度高,设计复杂,机构紧凑。气压缓冲器是某型航炮主要部件,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气体腔内压强来减少活动件的后座冲量。通过对某型航炮气压缓冲器内腔压力分析,利用SolidWorks Simulation软件建立了气压缓冲器的工作模型,对气压缓冲器工作时的应力强度分析和位移变形量作出仿真,提出了结构优化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2.
将直升机三维航路规划分解为水平航路规划和垂直航路规划进行计算。水平航路规划采用改进的蚁群算法,垂直航路采用综合坡度曲率限制平滑算法,有效地提高了解的性能和收敛速度并且能够计算出满足直升机机动性能要求的三维理想轨迹。最后用计算机进行了仿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飞片起爆条件下聚能杆式侵彻体成型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聚能杆式侵彻体主要用来对付新型防护装甲和混凝土工事、武装直升机和大型水面舰艇等目标。要获得比较理想的聚能杆式侵彻体,其设计的关键是药型罩材料、药型罩几何结构和爆轰波波形控制等。采用VESF起爆系统来控制爆轰波波形,通过调节VESF起爆系统参数,计算聚能杆式侵彻体成型,计算结果表明,采用VESF起爆系统能杆式侵彻体头部速度提高了21.7%,与实验结果相比,侵彻体头部速度误差为4.1%,侵彻体尾部速度误差为8.1%左右,形成的侵彻体形态相同,实验结果与教值计算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4.
余翔  李俨  王新民  沈宁 《系统仿真学报》2007,19(15):3521-3523,3545
提出了一种新的直升机执行机构故障状况下的可靠飞行控制律设计与仿真方法。建立了正常情况下和故障情况下的直升机数学模型。通过迭代线性矩阵不等式方法(ILMI)求解基于线性二次型的直升机可靠控制律,使得直升机在正常情况和故障情况下均能取得满意的性能指标。通过与标准线性二次型方法设计的最优控制律进行仿真比较,证明所设计的直升机可靠控制律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直升机机动飞行过程中存在的输入饱和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参数依赖Lyapunov的状态反馈控制方法。首先根据直升机非线性模型建立纵向线性变参数(linear parameter varying, LPV)模型,并采用逆仿真数值分析方法对悬停机动科目进行轨迹建模。基于吸引域与不变集理论,利用参数化线性矩阵不等式(parameterized linear matrix inequalities, PLMI),分析闭环系统的稳定条件。利用松弛变量技术将控制器PLMI条件转化为易于求解的线性矩阵不等式(linear matrix inequalities, LMI)条件,求解悬停机动轨迹跟踪控制律。仿真结果表明了所提模型和控制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递归小波网络的直升机动力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基于递归小波网络建立直升机动力学模型的方法,给出了模型结构并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小波网络权参数进行调整。这种网络模型利用内部状态反馈来描述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不必事先确定系统模型的类别和阶次,直接建立操纵量与加速度、角速度等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避免了建立复杂的气动系数、气动导数模型的过程。与传统的机理模型相比,该模型具有结构简单、并行解算程度高、运算速度快的特点。在某型直升机飞行模拟器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7.
逼真的舰载直升机着舰仿真应对着舰过程中机舰碰撞给出精确建模。着舰过程中直升机何时与舰船碰撞及碰撞后产生的力是建模难点。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着舰碰撞建模方法。该方法中起落架被简化为弹簧阻尼筒结构,机舰碰撞时的力与起落架压缩量、机舰相对速度有关。通过坐标转换,依据起落架在船体坐标系下坐标判断机舰是否碰撞,并且计算起落架压缩量大小。依据舰船速度在机体系下投影计算机舰相对速度。最后开发了直升机、舰船仿真模型对该方法做了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实时计算出直升机与舰船碰撞时直升机起落架所受力,直升机与舰船能够协调一致运动,可以满足机舰仿真需求。  相似文献   

18.
直升机飞行中的涡环状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直升机特有的涡环飞行状态,根据直升机空气动力学理论,分析了直升机涡环状态飞行事故的现象及成因。指出研究直升机涡环状态的关键是确定涡环状态的边界,分析了各种涡环边界试验的结果及特点,并比较了计算确定涡环边界所需的各种边界判据的特点。最后提出了预防直升机涡环事故的被动方法和主动方法,指出研制涡环告警装置是减少直升机涡环状态飞行事故、保证飞行安全的有效途径。并就建立直升机涡环状态预防体系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