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 毫秒
1.
<雨王汉德逊>是索尔·贝娄探索人类精神世界的一部力作.通过分析男主人公汉德逊踏上精神之旅的动机以及其途中特殊的经历和体验说明其精神之旅的意义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相似文献   

2.
刘晓坤 《科技信息》2007,(26):209-209,261
本文从回乡主题角度切入探讨鲁迅作品,梳理鲁迅的精神回乡之旅以及其作品中关于回乡主题的诸多层面。  相似文献   

3.
毛姆的作品大都以探讨人性价值和人生意义为主题。毛姆对人生意义和人性价值的探索过程,也就是他的精神信仰之旅。毛姆的精神探索大概可以分为对基督教的摒弃,对叔本华哲学思想的认同,以及想借助东方哲学来拯救西方文明这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4.
《赫索格》是20世纪美国杰出小说家索尔·贝娄的代表作,小说叙述了主人公赫索格五天内的内心世界和外在世界的苦难探求之旅。文章运用精神生态理论,从主人公赫索格精神的真空化、行为的无能化、存在的疏离化三个方面剖析主人公赫索格精神生态不平衡的成因以及他从异化到自我实现的精神探索。  相似文献   

5.
笛福笔下的鲁滨逊对追求财富的认真态度、对劳动的颂扬、对理性的赞美、对情感的漠视体现了资产阶级创业所需要的资本主义精神,而这又吻合了基督教新教伦理,该伦理下的"天职观"和"禁欲主义"视劳动为寻求上帝恩典的途径,视财富的多少为能否成为上帝选民的标志,崇尚理性,贬斥情感。鲁滨逊追求财富的漂流过程也是其宗教世俗化的精神之旅。  相似文献   

6.
新世纪,中日两国首脑进行了多次首脑外交活动,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在经历小泉政府时期的中日外交困境之后,中日首脑外交最成功的例子有"破冰之旅"、"融冰之旅"、"迎春之旅"和"暖春之旅"等,是中日关系缓和与发展的最直接的标志。本文将回顾21C中日外交关系中的首脑外交的发展历程,进而分析其功能、特点,并探视其对中日关系的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2016年12月26~27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飞赴夏威夷进行"慰灵之旅",在珍珠港发表所谓"不战誓言",并与即将卸任的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最后会谈"。在优先强化日美同盟的功利性目标以及"只悼念不道歉"的基本前提下,安倍竭力将访问主旨引向"宽容精神"和"未来志向",为彰显日美"历史和解"及"对外一致"而用尽心机。"历史和解"的真意安倍首相此次"慰灵之旅",其主旨和逻辑从一开始就相当清楚。首  相似文献   

8.
朱湘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纯粹的诗人,毕生致力于新诗的创作与革新,以期通过诗歌来救赎人生,却以“与落花一同飘去,无人知道的地方”的方式告终人生。朱湘的悲剧超越了现实的喧嚣、焦虑与痛苦,完成了从“救赎诗”到“诗的救赎”的诗学之旅。对他的悲剧进行解读和反思有利于返回历史文化场,探寻朱湘新诗创作的精神之旅。  相似文献   

9.
《青年科学》2008,(4):5-5
北京奥运会火炬"祥云"——中国传统文化、奥林匹克精神和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十大学科设计师在北京奥组委向全球进行火炬设计招标时,联想集团创新设计中心开始了长达一年的火炬设计之旅。这个设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诗人冯至一生对寂寞这个特殊的情感符号都情有独钟,并且在诗歌世界中反复吟咏,对其有着刻骨铭心的敬意。寂寞作为冯至诗歌中被反复书写的情绪,体现了冯至对世界人生的感性领会和理性升华。在冯至的人生之途和诗歌世界的切合之处,寂寞对于他的个人诗学具有多重意义,尤其是人生之旅与精神文化对其寂寞书写具有重要影响,他的诗歌也因此形成了特殊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11.
歌德的《浮士德》究竟是悲剧还是喜剧?这种争论至今没有停歇。其根底在于《浮士德》“以悲剧开始,而以歌剧告终”。人们则往往各置一端来证明其或悲或喜。其实,浮士德失明与否是全剧的关键情结。正是这一情结使得《浮士德》在其悲剧之旅中有了光明的结局。也正因为如此,使得该剧充满了“痛苦的神秘”,使得人们对其悲喜剧精神的理解与把握变得扑朔迷离。本文试从神话原型理论出发,来解读“失明”这一情节意象的原型意义,并且全面把握《浮士德》所真正表达的精神。  相似文献   

12.
地质公园作为特殊的景区载体,其空间分布与整合优化影响着公园的长远发展和市场效益.以甘肃省地质遗迹点和32处地质公园为研究对象,利用数理统计和ArcGIS软件的空间分析法,定性与定量分析甘肃省地质公园空间分布特征并对其整合优化.结果表明,甘肃省地质公园的最邻近距离指数为0.527 529,变异系数CV=94.32%,不平衡指数S=0.376 3,表明地质公园分布呈现不平衡和集聚态势;Voronoi图和点密度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省主要地质遗迹和地质公园集聚在兰州、天水、临夏、甘南等地区;甘肃省地质公园建设区域差异大,需要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化布局.建议申报敦煌雅丹、张掖丹霞、黄河大峡谷世界地质公园,并设计丝路丹霞之旅、冰川之旅、黄河沿岸地质之旅及七彩地质之旅等地质公园专题旅游路线.  相似文献   

13.
作文就是一次奇妙的发现之旅,成长之旅.感动之旅.心灵之旅……  相似文献   

14.
探秘非洲     
受伤的犀牛在医生的照顾下慢慢恢复了健康。看着犀牛的精神一天比一天好,Key和Nono高兴极了。他们依依不舍地向犀牛道别,继续踏上冒险之旅。没走多远,Key看到一个奇怪的家伙,它从后面看像马,从前面看又像牛。  相似文献   

15.
文化身份一直是华裔美国作家的主题。谭恩美在其成名作《喜福会》中,通过描写女性关系特别是母女关系向我们展示了华裔女性苦苦寻找文化身份的精神之旅。本文拟分析小说中的"女儿们"的文化认同问题。通过分析女儿对母亲及其所象征的中国文化态度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出,华裔"女儿们"在寻找自己的文化身份时都经历了一个苦苦寻觅的过程,其结果就是对中国文化的认同。  相似文献   

16.
漂泊、逃离,作为中国女性觉醒后所选择的一种姿态,在20世纪的女性写作中不断闪过文学史的天空。虽然这是一条不知所终的莫测之旅,但它是重写父权话语覆盖下的女性历史,重建女性自我主体性必须经历的一次精神探险。  相似文献   

17.
李清照作品中的酒词是一朵艺术奇葩,词与酒的夙缘使其在精神世界里畅快地遨游。酒词印证的是她生命的痕迹,无论是感时伤怀、离别相思,还是孤寂悲苦、国恨家仇,流泻的都是她一腔的愁情,展现的是女性孤独的心灵之旅,呈现的是美丽而真实的女性的生命之重。李清照将悲与愁融注于酒中,奏响了人生绝唱。  相似文献   

18.
运用女性精神分析法,从精神与实际上的奥德赛之旅、独立自主性、两个黑暗角色的对比三方面对当代英国作家玛格丽特·德拉布尔小说《黄金国度》与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进行对比,认为无论身处什么时代,知识女性都应当在求索之路上回归到一种身心放松、和谐、完美的理想状态,从而达到与另一半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青年科学》2008,(Z1):51-51
◎2007年12月27日至30日,日本首相福田康夫访问中国。继日本前首相安倍2006年10月的"破冰之旅"和2007年春天温家宝总理的"融冰之旅"后,此次福田康夫访华被称作中日关系的"迎春之旅"。  相似文献   

20.
运用女性精神分析法,从精神与实际上的奥德赛之旅、独立自主性、两个黑暗角色的对比三方面对当代英国作家玛格丽特·德拉布尔小说<黄金国度>与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进行对比,认为无论身处什么时代,知识女性都应当在求索之路上回归到一种身心放松、和谐、完美的理想状态,从而达到与另一半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