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强子多重数分布及其关联的质量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单个强子发射源的(βN/〈N〉)1+νKν(βΝ/〈N〉多重数标度分布来刻画多重产生问题,作者在考虑了强子发射源的相对论Doppler运动与AD效应之后,不仅质量效应被明显地揭示出来;而且说明高阶关联的实验数据((s)=22-1800GeV)、积分关联参数、奇斜度、峭度和统计矩(〈Nq〉/〈N〉q,q=2,3,4)是质量效应的理论基础;同时,表明基于[c‖0]半群对称性(重整化群方程)的兰道不等式亦得到实验的支持.  相似文献   

2.
单个强子发射源中π介子的反常维度为-γB(gR)=0.045±0.012,这个物理量控制粒子产生幅的奇异性;由玻色量子场反常维度γB(gR)而确定的质量反常维度γm(gR)=-2πγB(gR)/3与实验吻合,是质量效应存在的强有力证据;扣除相对的质量效应,以xN=(N-αab)/(〈N〉-αab)为自变量拟合的分布曲线,与实验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3.
强子质量与横动量间的非线性关联依赖于质量反常维度γm(gR),βm(gR)=3[1+γm(gR)/2]/2π(α※S=0.128[QCD])与普适量〈M〉(0.192GeV/c2).能量极小(动量极大)定理与强相互作用饱和性造成几个强子发射源的形成.关联链〈p⊥(Mi)〉Mi/〈M〉,〈NKMK(NπMπ)〉Nπ/〈Nπ〉,〈N(p⊥)〉p⊥/〈p⊥〉反映的是非线性效应.质量质量关联则揭示强子物理中的质量产生过程都是非线性的  相似文献   

4.
通过运用平均领头粒子数的定义对经验公式的分析及用实验数据对经验公式的验证,得出平均领头粒子数的实质就是质量效应;运用Kendall分布公式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拟合,得出扣除质量效应的强子多重数分布与实验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5.
强子质量mi和强子的平均数〈Ni〉遵从公式(βmmi/〈m〉)μ+νKν(βmmi/〈m〉).自旋、奇异数压低和大产生截面(σ(D),σ(B),σ(Λ0))都是质量效应.质量产生过程受到在扩散方程和相对论波动方程之间连续变化所决定的连续阶导数(/t)μGXα(x,t)控制.  相似文献   

6.
在能区S=20~1800GeV,π介子,K介子与质子反质子间的粒子数比与电荷不对称性作为横动量p2⊥的函数可用标度分布(aQ⊥)νKν(aQ⊥)中的〈p⊥(Mi)〉Mi/〈M〉关联与都普勒效应得到解释.都普勒速度VJ/c为:K介子发射源的速度比π介子发射源的小,但比质子发射源的速度大.这是强子物理中的新的质量效应.  相似文献   

7.
强子多重数分布的研究 ,从KNO Scaling(标度 ) [1] 算起 ,已有 2 0多年的历史 .动量分布的Feynman 杨标度被破坏后由平均标度代替[2 ] .重整化群方程能够证明KNO标度[3] ,而且可得到多重数与非弹性度服从Kendall标度分布[3] .KNO标度的理论基础是重整化群 ,是 [C‖O] 类半群对称性[4 ,5] .强子动量·多重数关联(S1/ 2 =2 2~ 90 0GeV)的研究表明[4 ] :粒子·粒子碰撞产生 3个发射源 ,a+b→NJ0 +NJ1+NJ2 强子 ;由此确定了基本强子发射源的物理性质 (UAl数据 ,TASSO数据 ) [4 ,6 ] .在这…  相似文献   

8.
近阈实验指出π+π-介子在xμ<2/3Mπ的球内产生,入射质量与新生质量的差别在Nπ±≥3时消失。本文研究了固定多重数N的能量—质量求和规则与强子质量的约束条件,得出在s=4~1800GeV范围内强子平均质量服从重正化群方程:〈mch〉=mπ±exp[(0.051±0.004)/αs],强子的质量反常维度在固定点处为γm(g∞R)=0.0808,且对所有粒子是普适的  相似文献   

9.
使用量子强子动力学模型,在相对论Hartree自洽近似下计算了核物质中强子的有效质量,结果表明,核子、ω和ρ介子质量随核物质密度的增加而减小,这与平均场近似或单圈近似下给出这些矢量介子质量随密度增加保持不变或稍许增加不同。  相似文献   

10.
强子电荷关联的短距离量子场论能够解释精确的实验数据(1972~1993).电荷组态(+,—)(+,+)(—,—)在强子产生过程中产生显著的效应。入射粒子的电荷形成强子发射源的外电磁场,外电磁场较强地影响荷电强子的动力学行为。这类影响能从量子电动力学得到说明。  相似文献   

11.
Mass appeal     
《Nature》2012,483(7390):374
  相似文献   

12.
群体性事件中的群体行为可分为集体行动和集群行为加以研究,二者具有不同的行为特征。观察近年来我国频发多发的群体性事件,一个明显的趋向是,越来越多的集体行动正在演变成为集群行为,与此相应,越来越多的基于利益表达的群体性事件正在转变成为基于不满宣泄的社会泄愤冲突事件。  相似文献   

13.
Mass spectrometry-based proteomics   总被引:151,自引:0,他引:151  
Aebersold R  Mann M 《Nature》2003,422(6928):198-207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Kerr度规出发,推算了中子星的引力质量亏损和转动质量效应。通过和同质量的恒星的情况进行比较,进一步证明了中子星具有十分显著的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效应。  相似文献   

15.
节理岩体的卸荷岩体力学理论要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节理岩体卸荷岩体力学研究成果在三峡船闸高边坡工程实施中得到检验。文章简介了中的反应力应变观点,岩体力学行性衰变的概念,求边坡卸荷中剪应力与偏应力变化规律及应力状态,以及岩体力学参数变化值,用阻力系数判定边坡稳定与处理。  相似文献   

16.
In proteomics, many methods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proteins have been developed. However, because of limited known genome sequences, noisy data, incomplete ion sequences, and the accuracy of protein identification,it is challenging to identify peptides using tandem mass spectral data. Noise filtering and removing thus play a key role in accurate peptide identification from tandem mass spectra. In this paper, we employ a Bayesian model to identify proteins based on the prior information of bond cleavages. A Markov Chain Monte Carlo(MCMC)algorithm is used to simulate candidate peptides from the posterior distribution and to estimate the parameters for the Bayesian model. Our simulation and computational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del can identify peptide with a higher accuracy.  相似文献   

17.
科学与大众传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大众媒体传播科学,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事业,是人类成功的捷径。科学探索是一条漫长的路,没有媒体的参与,这条路将更加漫长;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有可能通过媒体的传播成为大众文化,成为改变世界的力量;媒体传播科学智慧与理性精神,启迪人们深刻地思索,超越狭隘与偏见,使通向未来之路变得平坦。本文涉及4个相互关联的话题:诠释科学对人类的影响,在人文背景中回溯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分析媒体传播科学的特殊使命,以及探究媒体传播科学的智慧。  相似文献   

18.
19.
本文从变质量物体动力学方程以及由此推导出的变质量物体动能定理出发,分别结合质量增和减的两个实例,分析了教学中物理图像模糊的变质量问题.指明了对于同一个问题之所以能用质点的动力学方程又能用变质量物体动力学方程求解,根本原因在于从动力学角度看,变质量系统的质量可以看作"不变",因为所谓的"变"只是对某个研究对象而言,变质量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就是质点系动量定理的一种表达形式.  相似文献   

20.
不同类型质谱仪的特点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质谱仪有多种分类方式.可依据仪器的大小规模分类,也可依据质谱仪的分辨率分类,还可依据质谱技术分类.本文重点讨论不同类型质谱技术的原理、特点和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