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以快生型大豆根瘤菌(Sinorhizobium fredii)15067的基因组DNA为模板,采用PCR技术,克隆固氮基因nifA全长;将其连入带有lac启动子下游,构建带有LuxAB基因标记的表达载体pTR102,采用三亲本杂交技术转化土著大豆根瘤菌中,构建大豆根瘤菌工程菌株。为研究转基因工程菌株对大豆固氮能力的影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提高大豆根瘤菌的固氮能力,以费氏中华根瘤菌(Sinorhizobium fredii)15067基因组的DNA作为模板,采用PCR扩增技术,克隆四碳二羧酸转移酶结构基因dctA的全长序列;将其连入lac启动子下游,构建带有LuxAB基因标记的pTR-Plac-dctA重组表达载体。利用三亲本杂交技术将表达载体转入费氏中华根瘤菌中,构建大豆根瘤菌工程菌株。研究表明,转基因工程菌株侵染大豆幼苗后与出发菌相比,固氮酶活性有了显著提高,为提高大豆产量的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3.
大豆血红蛋白串联基因簇转化根瘤菌工程菌株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提取大豆根瘤总RNA并将其反转录成cDNA,以其为模板采用同源序列克隆法,利用PCR技术获得大豆血红蛋白基因lbc3、lbc2、lbc1、lba的编码区序列;利用DNA重组技术,将4个血红蛋白基因顺序连接,构建成串联基因簇lbc3-lbc2-lbc1-lba(命名为lbX),并构建了lbX的原核表达载体pTR-Pl...  相似文献   

4.
头序甘草(Clycirrhiza pallidiflora Maxim)根瘤菌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头序甘草根瘤中分离到根瘤菌7株,经进一步分离纯化后,进行了革兰氏染色、光镜和电镜观察、甘草回接实验、生理生化测定、代时测定、大豆交叉感染实验,证明所分离的7个菌株均为头序甘草根瘤菌,并且是能使大豆结瘤的快生型根瘤菌.RAPDs分析证实头序甘草根瘤菌与大豆根瘤菌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通过根瘤菌266,138和257按不同比例混合,侵染大豆使之结瘤,并测定结瘤数量与平均瘤重,来推断哪种比例最适合结瘤.通过比较实验结果发现,RhizobiumfrediUSDA257对快生型大豆根瘤菌266和慢生型大豆根瘤菌USDA138在我国栽培大豆上结瘤阻断作用不明显,同时发现,以266:257=1:1混合时,结瘤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从拟南芥的球型胚-心型胚期荚果cDNA中,通过特异引物PCR,克隆到胚胎发生调控基因LECl.将克隆的目的基因构建到植物表达载体pWM101中,将其置于35S启动子下游,并通过PCR和酶切实验验证,获得了在植物中组成型表达LECl的表达载体.提取表达载体质粒,用Nhe Ⅰ酶切质粒,使其成线型,通过花粉管通道法分别转化可育系水稻0099和不育系金23A.转基因的不育系金23A结种子,但胚乳发育缺陷,将胚乳缺陷的种子安于无激素的1/2 MS培养基中培养,其中有一株发芽,长成外观正常的植株,另一株则只长出根.提取其DNA,以特异引物P35S和P2进行检测,为阳性转基因个体.不经授粉,从不育系获得具萌发能力的种子,说明LECl基因在单子叶的农作物水稻中能促进胚胎发生.通过叶片基因组DNA特异引物PCR分子检测,证明从可育系水稻0099也获得阳性转基因植株.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用植物生物反应器生产LL-37的可行性,利用DNA重组技术将LL-37与植物病程相关蛋白信号肽基因融合,经测序证实序列和阅读框正确后,连接到质粒pBin438上,构建含LL-37 cDNA植物分泌型表达载体pBin/LL-37.通过根癌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ce)介叶盘法转化烟草(Nicotiana tobacum.NC-89).用PCR和Western blot对转化植株进行分子鉴定.80%转基因植株表达重组LL-37多肽.T0代转基因烟草的蛋白粗提物有抑制Staphylococcus aureus和Escherichia coli生长的活性.LL-37基因在转基因烟草中成功表达,提示用植物表达系统生产活性LL-37蛋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将所克隆的紫杆柽柳谷胱甘肽硫转移酶基因(TaGST)构建成植物表达载体pBI-TaGST,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其转入烟草W38(Nicotiana tabacum cv.W38),获得了转基因的烟草植株.转基因植株的PCR和RT-PCR检测表明,该目的基因已经整合到烟草基因组上.  相似文献   

9.
CCoAOMT基因反义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转化苎麻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RT-PCR的方法,克隆烟草木质素合成关键酶咖啡酰甲基转移酶(CCoAOMT)基因并测序.构建CCoAOMT基因反义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对苎麻进行遗传转化,得到转基因植株.采用PCR方法对其进行分子检测.为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创造适合我国国情的环保型低木质素苎麻转基因新品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赵志芳 《河南科技》2004,(6):15-16,26
“转基因”是指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将外源性基因转移到某种特定生物体中,使其生物形态或机能发生部分改变。“转基因技术”就是将体外操作的重组基因(DNA)转入生物体内,产生新性状的技术。“转基因作物”是指为达到特定目的而将DNA进行人为改造的作物。以转基因生物体直接作为食品或以其为  相似文献   

11.
牻牛儿基牻牛儿基焦磷酸合成酶是红豆杉细胞紫杉醇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试验采用RT-PCR技术从东北红豆杉中克隆GGPPS基因片段,将GGPPS基因片段与pMD20-Tvector连接,转化E.coli DH5α,对阳性克隆进行序列测定。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获得GGPPS基因片段长度为371 bp,与GenBank中收录的GGPPS同源性达到99%。为从内生真菌紫杉醇生物合成途径中克隆关键酶基因和高产紫杉醇基因工程菌株的构建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异戊烯腺苷类细胞分裂素与花衰老进程的相关性,本研究通过PCR方法从矮牵牛中克隆到花瓣特异性表达的矮牵牛查尔酮合成酶基因A(ChsA)的启动子PchsA,并以其取代植物表达载体pBI121中的组成型启动子CaMV35S,然后将IPT基因插入到PchsA启动子下游,测序结果显示花瓣特异性启动子驱动的IPT植物表达载体构建成功.  相似文献   

13.
李皓 《松辽学刊》2008,29(3):69-71
目的:研究基因中抑制序列对离子通道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我们将hKv4.3基因的启动子和5’非翻译区的一段序列(+2-+160,S160)以不同的位置和方向克隆到报告质粒pβ-gal-Basievector中,瞬时表达,进行β—galactosidase相对活性分析.结果:S160对hKv4.3基因表达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结论:抑制序列S160对hKv4.3基因的抑制功能具有位置特异性.  相似文献   

14.
为了构建郁金香ACC氧化酶基因的RNAi表达载体.采用Trizol法提取了郁金香花瓣总RNA,根据郁金香ACC氧化酶基因编码区序列,设计了带有限制性内切酶位点的特异性引物,成功地扩增得到了郁金香ACO基因保守片段.将此片段以正向和反向插入到中间载体pBSin内含子的两端,构建成发卡结构的RNA片段,利用pCAMBIA35S-1301作为桥梁载体,构建了带发卡结构的RNAi表达载体pCAMBIA-ACO.  相似文献   

15.
用SPF鸡胚成纤维细胞繁殖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J1C7毒株。用纯化的病毒颗粒提取RNA基因组。根据已报道的IBDV JD1株的VP2序列设计引物,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进行扩增,将获得的1 359 bp片段克隆于pMD 18-T载体上。经过限制性酶切及PCR鉴定后,得到阳性重组质粒。对VP2基因进行全序列测定表明,克隆的VP2基因长1 359 bp,编码452个氨基酸。J1C7株VP2蛋白高变区内两个亲水区与其他标准Ⅰ型毒株完全相同,而且具有弱毒疫苗株的特征性氨基酸:222P、256V、279N、284T、294L、299N,七肽区的氨基酸序列为SWS ARGS,因此,从分子水平上推断本研究的J1C7株为标准Ⅰ型毒株,且属于弱毒疫苗株。与已报道的IBDV VP2基因的氨基酸序列进行比对,结果表明,本研究的J1C7株与来自欧洲和中国的弱毒疫苗株有密切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6.
LL-37 hCAP-18是一种重要的多功能免疫分子.为探讨hCAP-18在基因治疗中的可行性,应用RT-PCR技术从人白血病细胞系J6-1细胞总RNA中成功扩增出560bp的hCAP-18基因编码区cDNA序列,构建了hCAP-18重组表达质粒phCAP-18.采用脂质体法将质粒phCAP-18瞬时转染COS-7细胞,Westernblot证实,hCAP-18能在COS-7细胞中表达.  相似文献   

17.
mrj是黑腹果蝇中一个蛋白编码基因.根据已报道的mrj基因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选取果蝇mrj基因抗原亲水区,通过PCR扩增出其部分编码区序列,将其连接到pET-28a原核表达载体上.经酶切及测序鉴定质粒构建成功后,将重组质粒(pET-28a-mrj)转入Rosetta菌后通过IPTG(Isopropy1β-D-thiogalactoside)诱导表达出带His标签的重组融合蛋白后用镍柱纯化.将纯化的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多克隆抗体,并用Western Blot检测抗体的效价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8.
禽流感病毒一直是家禽和家畜健康养殖的巨大威胁,甚至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人们也一直在研究各种形式的疫苗来应对禽流感病毒的威胁.番茄作为生物反应器应用于动物疫苗生产具有独特的优点,本研究优化了番茄子叶的再生体系,同时构建了LBM2eHBc+融合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并对番茄进行了遗传转化.结果表明在玉米素(Zt)浓度为0.5 mg/L时番茄子叶外植体的芽再生率达到93.33%;测序结果证明植物表达载体pBI121-LBM2eHBc+构建成功;利用农杆菌介导的转化方法获得再生抗性苗34株,经PCR检测,阳性率为75.0%,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发禽流感口服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