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学术期刊的出版形式和发行手段都在向网络化发展.各期刊编辑部为借助网络平台发展而使用采编系统已成为一种重要模式.然而期刊采编系统在开放的互联网中运行,网站安全问题也成为各个期刊采编系统的安全威胁隐患.结合《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使用网络采编系统的实际经验,指出应重视期刊采编系统的日常维护和网站的安全管理,以充分发挥采编系统作为期刊网络助手的作用,促进科技期刊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2.
结合TRS站采编及发布系统,从网站信忠管理的要求、应开发的服务内容,到网站信息采编发的应用设置等方面,论述了校院门户系统升级建设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正《今日科技》杂志社有一个8名党员组成的新媒体党员采编团队,为了打造科技新媒体的亮丽彩虹,主动请缨,在现有的"每月采编出版"工作内容基础上,又增加了"每日采编发布"(创新浙江、科技早餐馆)的工作内容,并加压到工作日与休息日必须加班的新常态,每位党员辛苦并快乐着,人生里都增添了催人进取的历练。  相似文献   

4.
结合TRS系统与企业网站的建设的实践,论述了应用TRS网络采编发技术建设企业网站、网站维护及技术实现方法,提供便捷的功能强大的搜索引擎、网页的设计管理、维护更新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尽管受到移动互联网络和新媒体技术的影响,电视新闻依旧是人们获取新闻资讯的重要方式之一。但是,在新旧媒体的共同影响下,受众对资讯内容和获取方式的要求越来越高,让新闻采编陷入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之中。为了有效化解新闻信息多元与采编人员的素质要求、新闻资源增加与日渐浓的商业气息、采编主体改变与区域发展现状、采编流程优化与创新意识缺位之间的矛盾,持续繁荣电视新闻事业,需要充分考虑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的发展现状和采编困境,通过采编平台与采编途径创新、采编内容与采编形式创新、数据分析与数据处理创新、采编模式与采编技巧创新,逐步满足观众的多样化、高质量诉求,实现电视新闻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媒体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在当前新媒体环境下,电视台等传统媒体受到了严重的冲击。新闻记者新闻采编能力是影响电视台新闻质量的关键因素,如何从纷繁复杂的信息中找到新闻价值,形成积极健康的舆论导向,是电视台新闻采编工作中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该文从采编工作的基本内容出发,结合新媒体传播环境,对如何提高电视台新闻记者新闻采编能力提出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7.
随着微信、微博、头条号、抖音等新媒体平台的开设,平台难管理、账号难监管、发布无审核,多个平台之间信息不互通,发声不协同。多种媒体之间难以进行统一建设和统一管理,媒体之间数据资源难以实现互通共享,不少高校网站群出现管理难、维护难、发布难、监管难等问题。以甘肃开放大学网站群建设为例,结合现有网站群存在的统一运营发布管理难、信息安全等保标准、移动自动适应等问题,设计出适合全媒体视域下高校的网站群建设架构,为高效网站群在全媒体网站群设计运维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新媒体作为数字信息时代的革命性技术产物,它在推动经济发展、政治民主和社会和谐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它的活跃和发挥作用是对传统媒体的一种与时俱进的补充甚至是有力的挑战。党中央曾多次强调新媒体的重要性和影响力,要求各级党政机关要有互联网思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新媒体管理已被作为一项重要的国家战略。用好新媒体,使新媒体发挥主流价值观宣传作用,就要加强对新媒体的管理,特别是要加强对新媒体从业人员的管理与引导。  相似文献   

9.
随着互联网进入Web2.0时代,视频网站呈现高度发展趋势,欧美视频网站发展已渐入成熟,Google收购Youtobe之后,国内视频网站如雨后春笋般进入繁荣时代,然而盈利模式的传统、单一导致国内视频网站的发展陷入了发展瓶颈,几乎所有视频网站都面临同样困惑:如何找到好的应用,找到好的商业模式,从而实现盈利?本文认为,对于国内视频网站,利用新媒体内容与传播方式、盈利模式的多元化整合以形成新的商业模式,是其走出盈利困境和走向发展成熟的关键挑战。  相似文献   

10.
新媒体是未来媒体发展的重点,加强新媒体教学对推进新闻传播学学科进步和人才培养都有重要意义。《新媒体传播与发展》课程主要围绕新媒体的理论、具体形态、管理等方面展开,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针对《新媒体传播与发展》在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方面存在的经验与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1.
全新媒介语境下,借助现代媒介技术的传播优势,对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传承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不仅为非遗保护提供新的传播路径,且大大提高了非遗的普及教育和传播效果。当然,也要正确认识大众媒体对西藏非遗保护与传承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积极发挥现代传媒的数字技术优势,实现西藏非遗健康有效地传播和承继。  相似文献   

12.
数字时代王船山思想的传播,虽面临着大众化的挑战,但仍有着巨大的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传播文本的多样化、传播主体的大众化和传播机制的产业化,是王船山思想传播走出困境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13.
新媒体的传播理念给了广播极大的发展启发,充分研究新媒体资讯的丰富性和传播手段的多样化,运用优质媒介人才,满足新兴受众群体的需求,创新广播节目的生产方式,通过高新技术手段,使传统的广播媒体和新媒体日益融合,方可做强、做大广播传媒。对照广播发展的新趋势、新机遇和新挑战,地市级广播传媒的发展遇到诸多亟待突破的瓶颈,唯有充分研究其内、外的双重掣肘,充分利用"媒介融合"的机遇,用符合广播规律的融合效应生产具有贴近时代、贴近受众的节目,广播方可走上新的振兴之路。  相似文献   

14.
新媒体下受众话语权的回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新媒体的特征对新媒体与受众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说明在实用性方面,新媒体是以改变人的生活方式为出发点的,最大限度地适应了受众日益个性化和复杂性的信息交流方式。新媒体的互动性传播,不仅为受众提供了极为平民化和通俗化的信息内容,而且使传受双方的交流趋于平等,博客和播客等“自媒体”的迅速普及,为广大受众提供了便捷的表达自己心声的平台,实现了新媒体下受众话语权的回归。  相似文献   

15.
网络穿越小说是"穿越时空"文学母题在网络媒体时代的文本演绎形式。本文从分析"穿越时空"文学母题的特性和网络媒体的特性入手,分析了网络穿越小说的文学母题特性和网络艺术特性,进而分析了网络穿越小说的时空特质,结论表明:网络穿越小说在文学意义上是一种全新的小说艺术形式,在美学意义上则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了人在数字化环境中的虚拟性存在。  相似文献   

16.
当今社会,人们在网络、手机等新技术的支撑下不断地缔构着博客、微博等新的媒介;新老媒介不断发展、繁荣着文化;文化反过来又浸润着人们的认识、思维,进而作用于人们所从事的编辑活动。编辑、媒介、文化的高度交互发展促进着文化产业的发达,而发达的文化产业则对提升国家软实力及综合国力具有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7.
培养适应全媒体时代的合格人才是我国高校数字媒体专业的基本任务。文章对照三网融合社会大环境对数字媒体人才的实际需求,以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为切入点,分析了目前国内高校数字媒体专业培养模式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分别从课程体系规划及教材建设、科学教学方式探索、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和考核评价体系改革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建议和改进措施。希望为我国数字媒体及其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探索行之有效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随着网络媒介的快速发展、数字技术的不断完善和传统出版业数字化的逐步转型,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蛋糕越做越大,数字出版人才的缺口也越来越大。那么,高校数字出版人才的培养,最好的办法是和业界紧密联动,不断进行教学改革,采用“实践+竞赛”式教学模式,促进教学效果提升,培养出数字出版市场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的人才。  相似文献   

19.
新媒体境遇下大学生信仰存在多元化、迷茫甚至缺失等现象。信仰的功利化和世俗化明显,崇我性和个人主义倾向突出。新媒体境遇下大学生信仰导引创新策略包括:提升信仰主体的新媒体素养,提高信仰主体的信仰认知;构建生活化信仰导引模式,增强主体对信仰客体的情感;发挥实践对信仰主体的巩固功能,培养信仰主体坚定的信仰意志。  相似文献   

20.
阅读是一个人获取信息与知识的最传统、也是最有效的途径。少儿正处于对世界极度好奇、探索心极强的年龄,他们迅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世界观要求公共图书馆管理者对其阅读的深度和广度进行严格的把控。在多元化媒体发展迅猛的今天,如何利用图书馆的纸质图书资源和数字资源优势,有效拓展少儿阅读的深度和广度,成为需要公共图书馆管理者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